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第1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2.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三、学习与交流
郑人买履《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
想鞋定语后置的标志,无意义
先自度其足——先量了自己的脚。

度:duo,量长短其:自己的
而置之其坐。

——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表承接放量好的尺码自己的同“座”,座位
至之市,而忘操之。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到到…去集市可是,却拿量好的尺码
已得履,——已经拿到鞋子已:已经。

乃曰:“吾忘持度。

”——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


于是,就说我拿量好的尺码
反归取之——就返回家拿尺寸。

反:同“返”,返回。

取:拿。

之:量好的尺码。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等到结束终于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为什么鞋用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宁可量好的尺码自己
5.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6.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7.没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四、典型题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达标检测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宁()信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郑人有欲买履者()()置之其坐()()()市罢()而忘操之()()()何不试之以足?()及反()至之市()
遂不得履()宁信度()乃()曰吾忘持()度
4.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4)宁信度,无自信也。

5.课文内容理解
1)请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2)郑人最可笑的“言”:
郑人的疏忽表现在:
郑人犯的错误是:
郑人的买鞋方法是最好的买鞋方法是
3)《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言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4)说出《郑人买履》的寓意,并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5)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你在大街上正好遇到买履的郑人,你准备跟他说些什么?
6)你觉得《郑人买履》的买鞋人的可笑之处是什么?《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六、教学反馈(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