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2.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3.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4.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5.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

其中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中新增的知识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考查主要内容有:①电离平衡。

②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简单计算。

③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盐溶液蒸干(或灼烧)后产物的判断。

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⑤沉淀的溶解平衡及沉淀的转化。

从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来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及沉淀的溶解平衡和转化是主流试题。

此类题目考查的内容既与盐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

题目不仅偏重考查粒子的浓度大小顺序,而且还侧重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一、电解质
1.强、弱电解质与物质分类的关系
2.强、弱电解质与化学键的关系
一般电解质的键型不同,电离程度就不同,已知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如强碱(NaOH、KOH等)、大部分盐类(如NaCl、CaCl2)以及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如HCl、H2SO4),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够全部电离,我们称这种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物质为强电解质。

而含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
CH3COOH、NH3·H2O、H2O等,在水中仅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

但是,仅从键型来区分强、弱电解质是不全面的,即使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也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情况,如HF。

3.弱电解质的判断
在中学化学电解质溶液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常常需要根据一些性质对强弱电解质进行有关判断和分析,属于高考的热点。

现以弱酸为例进行分析,常见的判断方法有:(1)测定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的pH。

如已知酸HB,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若为强酸,则完全电离,c(H+)=0.01 mol·L-1,pH=2;若为弱酸,则部分电离,c(H+)<0.01 mol·L-1,pH>2。

(2)取一定体积的酸HB溶液(设取1体积),测定其pH,稀释至体积扩大100倍,再测定其pH。

若pH增大2个单位,则为强酸;若pH增大小于2个单位,则为弱酸。

(3)取酸HB对应的钠盐溶液,测定其pH。

若pH=7,则为强酸;若pH>7,则为弱酸。

(4)取体积和pH相同的酸HB溶液和盐酸,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若HB产生H2的速率大且量多,说明是弱酸。

(5)分别取等体积等pH的酸HB和盐酸进行中和滴定,若达到终点时酸HB消耗的同浓度的NaOH溶液体积大,说明HB为弱酸。

(6)分别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HB溶液和盐酸,测其导电性,若酸HB溶液的导电能力弱,说明HB为弱酸。

(7)分别取相同pH的酸HB溶液和盐酸,向其中加入NaCl晶体和NaB晶体,振荡,待晶体溶解后,盐酸的pH几乎不变,若酸HB溶液的pH增大,说明HB为弱酸。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如:HCl=H++Cl-;NaOH=Na++OH-;NaNO3=Na++NO3-。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如:CH3COOH CH3COO-+H+,NH3·H2O NH2-+OH-。

(3)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H2CO3H++HCO3-(主要);HCO3-H++CO32- (次要)。

(4)多元弱碱用一步电离表示,如:Cu(OH)2Cu2++2OH-。

(5)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NaHSO4 =Na++H++SO42-,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为KHSO4=K++HSO4-。

弱酸的酸式盐既有完全电离,又有部分电离,如NaHCO3=Na++HCO3-,HCO3 2-。

-H++CO
3
5.电离度
(1)定义:弱电解质在水中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有电解质分子
总数(包括已电离和未电离)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

(2)表达式:电离度通常用α表示:
α= ×100%。

(3)意义
电离度实质上是平衡转化率的一种。

电离度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

温度相同、浓度相同时,不同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度是不同的,同一种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其电离度也是不同的,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

二、酸碱稀释时pH 的变化 1.强酸、强碱的稀释
在稀释时,当它们的浓度大于10-5
mol·L -1
时,不考虑水的电离;当它们的浓度小于10

5
mol·L -1
时,应考虑水的电离。

例如:(1)pH=6的HCl 溶液稀释100倍,混合液pH≈7(不能大于7); (2)pH=8的NaOH 溶液稀释100倍,混合液pH≈7(不能小于7); (3)pH=3的HCl 溶液稀释100倍,混合液pH=5; (4)pH=10的NaOH 溶液稀释100倍,混合液pH=8。

2.弱酸、弱碱的稀释
在稀释过程中有浓度的变化,又有电离平衡的移动,不能求得具体数值,只能确定其pH
范围。

例如:(1)pH=3的CH 3COOH 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3<pH<5; (2)pH=10的NH 3·H 2O 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8<pH<10; (3)pH=3的酸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3<pH≤5; (4)pH=10的碱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8≤pH<10。

3.对于p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 变化幅度大。

这是因为强酸(或强碱)已完全电离,随着加水稀释,溶液中H +
(或OH -
)数(除水电离的以外)不会增多,而弱酸(或弱碱)随着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H +
(或OH -)数会增多。

4.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强酸和弱酸 (或强碱和弱碱),稀释相同的倍数,pH 的变化幅度不同,强酸(或强碱)稀释后pH 变化幅度大。

三、关于pH 值的计算 1.单一溶液pH 的计算
强酸溶液(H n A),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则:c (H +
)=nc mol/L ,pH =-lg c (H +
)=-lg nc ;强碱溶液B(OH)n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则c (OH -
)=nc mol/L ,c (H +
)=
1.0×10-14
nc
mol/L ,pH =-lg c (H +
)=14+lg nc 。

2.强酸、强碱混合液的pH 计算 (1)强酸与强酸混合求pH ①非等体积混合
c (H +
)=c 1(H +)·V 1+c 2(H +)·V 2
V 1+V 2
,然后再求pH 。

②等体积混合可近似计算pH =pH 小+0.3 (2)强碱与强碱混合求pH ①非等体积混合
先计算:c (OH -
)=c 1(OH -)·V 1+c 2(OH -)·V 2
V 1+V 2

再求c (H +
)=
K W
c (OH -)
,最后求pH 。

②等体积混合,可近似计算pH =pH 大-0.3。

(3)强酸与强碱混合
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pH =7。

②酸过量:
先求c (H +
)余=c (H +)·V (酸)-c (OH -)·V (碱)
V (酸)+V (碱)
,再求pH 。

③碱过量:
先求c (OH -
)余=c (OH -)·V (碱)-c (H +)·V (酸)V (酸)+V (碱),再求c (H +
)=K W c (OH -)
,然后求pH 。

四、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原理
c (标准)·V (标准)=c (待测)·V (待测),所以c (待测)=c 标准·V 标准
V 待测
,因c (标准)已确定,
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 (标准)与V (待测)的变化,即 分析出结果。

2.引起误差的原因
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c 待测=
c 标准·V 标准
V 待测
,当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待测碱溶液时,c 标准、V 待测均为定值,c 待测的大小取决于V 标准的大小。

下列为不正确操作导致的实验结果偏差: (1)仪器洗涤
①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偏高);②酸式滴定管水洗后,误用待测液润洗(偏高);③碱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偏低);④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偏高)。

(2)量器读数
①滴定前俯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平视(偏高);

滴定前仰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俯视(偏低)如图所示;
③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偏低)。

(3)操作不当
①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偏高);
②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偏低);
①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3.常见误差分析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
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五、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水和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不能写成相应的离子。

2.水解反应是可逆过程,因此要用“”符号,不能用“=”。

通常情况下,中和反应是趋于完成的反应,所以盐的水解程度很小,产物的量很少,因此方程式中不标“↑”“↓”符号,也不把易分解的生成物(如NH3·H2O、H2CO3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如NH4Cl+H2O NH3·H2O+HCl;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

3.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应分步书写,水解程度主要取决于第一步。

如:CO32-+H2O HCO3-+OH-;
HCO3-+H2O H2CO3+OH-。

4.多元弱碱的盐也是分步水解的,由于中间过程复杂,中学阶段仍写成一步,如:
Cu2++2H2O Cu(OH)2+2H+
Al3+3H2O Al(OH)3+3H+
(5)某些盐溶液在混合时,一种盐的阳离子与另一种盐的阴离子在一起都发生水解,使两种盐的离子水解趋于完全。

此时,用“=”“↑”“↓”(又叫双水解反应)。

如生成的H2CO3写成CO2↑+H2O。

如将Al2(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和大量气体。

这是由于Al2(SO4)3溶液显酸性:Al3++3H2O Al(OH)3+3H+,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2-+H2O H2CO3+OH-,二者混合后,发生反应H++OH-=H2O,使两个水解反应相互促进,趋于完全,所以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总反应为Al3++3HCO3-=Al(OH)3↓+3CO2↑。

配平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可遵循离子的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

如:
Al3++3AlO2-+6H2O=4Al(OH)3↓,
2Fe3++3CO32-+3H2O=2Fe(OH)3↓+3CO2↑
即:m M n++n A n-+nm H2O=m M(OH)n↓+n H m A
常见的能发生相互促进水解的离子有:Al3+与CO32-、HCO3-、S2-、HS-、AlO2-;
Fe3+与CO32-、HCO3-、AlO2-;NH4+与AlO2-、SiO32-等。

双水解反应的规律可以用于:①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②确定待鉴别的试剂;③比较物质溶解性的大小;④选择要制备物质的试剂种类;⑤确定肥料的复合方式。

六、盐类水解的应用
1.实验室配制和储存易水解的盐溶液
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一定量酸(盐酸),防止铁离子水解;
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硫酸,防止铜离子水解。

2.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
Mg放入NH4Cl、CuCl2、FeCl3溶液中产生氢气。

3.制备Fe(OH)3胶体
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胶体。

Fe3++3H2O Fe(OH)3(胶体)+3H+
4.明矾KAl(SO4)2·12H2O]、三氯化铁(FeCl3)等净水
Al3++3H2O Al(OH)3(胶体)+3H+
Fe3++3H2O Fe(OH)3(胶体)+3H+
原因:胶体吸附性强,可起净水作用。

5.苏打(Na2CO3)洗涤去油污
CO32-+H2O=HCO3-+OH-,加热,去油污能力增强。

原因:加热,促进CO32-的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6.泡沫灭火器原理
成分:NaHCO3、Al2(SO4)3
NaHCO3水解:HCO 3-+H2O H2CO3+OH-碱性
Al2(SO4)3水解:Al3++3H2O Al(OH)3+3H+酸性
原理:当两盐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双方相互促进水解:3HCO3-+Al3+=Al(OH)
3↓+3CO2↑
7.施用化肥
普钙【Ca(H2PO4)2】、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K2CO3)混用
原因:K2CO3水解显碱性:CO32-+H2O HCO 3-+OH-
3Ca(H2PO4)2+12OH-=Ca3(PO4)2↓+12H2O+4PO43-
NH4++OH-=NH3↑+H2O 降低肥效
8.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pH
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Cl、KHSO4、NaH2PO4、Na2HPO4、CH3COOH,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3PO4>Na2HPO4>NaCl>CH3COOH>KHSO4
9.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如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c(CO32-)>c(OH-)>c(HCO3- )>c(H+) 10.加热蒸发盐溶液析出固体
不水解、不分解的盐的溶液加热蒸干时,析出盐的晶体,如NaCl。

能水解,但生成的酸不挥发,也能析出该盐的晶体,如Al2(SO4)3。

能水解,但水解后生成的酸有挥发性,则析出金属氢氧化物,若蒸干后继续加热,则可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如AlCl3、FeCl3。

若盐在较低温度下受热能分解,则加热蒸干其溶液时,盐已分解,如Ca(HCO3)2。

11.判断盐所对应酸的相对强弱
如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盐溶液NaA和NaB,其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则酸HA 和HB的酸性强弱为HB>HA。

12.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多少(如Na3PO4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
13.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如Na2CO3溶液、Na3PO4溶液、Na2SiO3溶液等不能贮存于磨口玻璃瓶中。

14.证明弱酸或弱碱的某些实验要考虑盐的水解,如证明Cu(OH)2为弱碱时,可用CuCl2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显酸性)证之。

15.除杂:①采用加热的方法来促进溶液中某些盐的水解,使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除去溶液中某些金属离子。

例如,不纯的KNO3溶液中常含有杂质Fe3+,可用加热的方法来除去KNO3溶液中所含的Fe3+。

②向MgCl2、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O以除去FeCl3。

16.如果溶液浓度较低,可以利用水解反应来获得纳米材料(氢氧化物可变为氧化物)。

如果水解程度很大,还可用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如制TiO2:
TiCl4+(x+2)H2O(过量)TiO2·x H2O↓+4HCl
所得TiO2·x H2O经焙烧得TiO2。

17.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
如Al3+、Fe3+与CO32-、HCO3-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因为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例1.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溶液稀释前的浓度相同
B.a、b、c三点溶液的pH由大到小顺序为a>b>c
C.a点的K w值比b点的K w值大
D.a点水电离的n(H+)大于c点水电离的n(H+)
【变式探究】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1)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 x、V y,则( )
A.x为弱酸,V x<V y
B.x为强酸,V x>V y
C.y为弱酸,V x<V y
D.y为强酸,V x>V y
解析:选C。

由图知:将一元酸x和y分别稀释10倍,pH的变化量ΔpH x=1,ΔpH y<1,所以x为强酸,而y为弱酸。

pH=2时弱酸y的浓度大,则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需NaOH 溶液的体积y要比x大。

考点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例2.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 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K w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解析:选C。

a=b只能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由于酸碱强弱未知,不能说明溶液呈中性,A错误;题给温度未指明是25 ℃,所以pH=7并不能说明溶液呈中性,B错误;由于混合溶液中c(H+)=K w,结合K w=c(H+)·c(OH-),可推断出c(H+)=c(OH-),所以溶液一定呈中性,C正确;电荷守恒表达式是正确的,无论溶液是否呈中性都满足此式,D错误。

【变式探究】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为:K w(B)>K w(A)>K w(C)>K w(D)
B.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可从C点到D点
C.B点对应的温度下,pH=4的硫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 D.升高温度可实现由C点到D点
考点三水的电离与溶液pH的判断与计算
例3.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解析:选C。

A项,c点溶液中c(OH-)>c(H+),溶液呈碱性,升温,溶液中c(OH-)不可能减小。

B项,由b点对应c(H+)与c(OH-)可知,K w=c(H+)·c(OH-)=1.0×10-7×1.0×10-7=1.0×10-14。

C项,FeCl3溶液水解显酸性,溶液中c(H+)增大,因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故溶液中c(OH-)减小,因此加入FeCl3溶液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项,c点溶液呈碱性,稀释时c(OH-)减小,同时c(H+)应增大,故稀释溶液时不可能引起由c向d的转化。

【变式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在pH=4的盐酸和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相等
B.25 ℃时,pH=3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4
C.25 ℃时,pH=9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10
D.25 ℃时,pH=3.6的某橙汁中的c(H+)是pH=5.6的某西瓜汁中的c(H+)的100倍
考点四盐类水解及其应用
例4.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液中的SO2-3水解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利用的是盐类水解原理
D.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2-3+H2-3+OH-
解析:选B。

雨水中pH变小的原因是:2H2SO3+O2===2H2SO4,与SO2-3水解无关。

【变式探究】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FeCl 3+3H23+3HCl ΔH>0
(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

向这种液体中加入稀H2SO4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

(3)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产生浑浊,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Cl3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3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2)Fe2O3(3)加入少许浓盐酸
(4)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2Fe3++Fe===3Fe2+
考点五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判断
例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0.1 mol·L-1NH4HS溶液中有:c(NH+4)<c(HS-)+c(S2-)+c(H2S)
B.25 ℃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
-),则NH
3·H2O的电离常数为10-9
a-0.01
C.等浓度的HCN和NaCN混合溶液中有:2c(Na+)=c(CN-)+c(HCN)
D.等pH的①(NH4)2SO4溶液②NH4HSO4溶液③NH4Cl溶液中,c(NH+4)的大小关系:①>③>②
解析:选D。

NH4HS溶液中存在NH+4和HS-的水解平衡、HS-的电离平衡,由物料守恒知,c(NH+4)+c(NH3·H2O)=c(HS-)+c(S2-)+c(H2S),则c(NH+4)<c(HS-)+c(S2-)+c(H2S),故A正确。


水与盐酸反应后,c (NH +4)=c (Cl -)=0.005 mol·L -1,则c (H +)=c (OH -)=10-7mol·L -1,溶液
呈中性,K a =0.005×10-7a 2
-0.005=10-9a -0.01,B 正确。

HCN 是弱酸,等浓度的HCN 和NaCN 混合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有2c (Na +)=c (CN -)+c (HCN),C 正确。

pH 相等时,①和③两溶液中c (NH +4)相同,NH +4的水解程度也相同;②NH +4的水解受到抑制,因此溶液中c (NH +4)最小,故D 错误。

【变式探究】常温条件下,将0.01 mol·L -1Na 2CO 3溶液与0.01 mol·L -1KH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

若忽略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种溶液混合前,Na 2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小于KH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
B .混合后溶液中存在关系:c (CO 2-3)+c (HCO -3)+c (H 2CO 3)=0.02 mol·L -1
C .混合后溶液中存在关系:c (K +)+c (Na +)+c (H +)=c (CO 2-3)+c (HCO -3)+c (OH -)
D .混合后溶液中存在关系:c (K +)+c (H 2CO 3)+c (H +)=c (CO 2-3)+c (OH -)
考点六 “滴定法”的综合考查
例6.某小组以CoCl 2·6H 2O 、NH 4Cl 、H 2O 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 。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 ,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 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 1 mL c 1 mol·L -1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

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 2 mol·L -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 ,到终点时消耗V 2 mL NaOH 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 ,配成溶液后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K 2CrO 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 2CrO 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_______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2-4)为________mol·L-1。

已知:K sp(Ag2CrO4)=1.12×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

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若没有A中的安全管,当A中产生气体时,会因装置压力过大发生危险,反之,有安全管存在,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的液面会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

(2)由题意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NaOH溶液应放入碱式滴定管中,可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3)已知盐酸的总的物质的量为c1mol·L-1×V1mL×10-3L·mL-1=c1V1×10-3 mol,NH3反应完后剩余的盐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可求出剩余的盐酸为c2×V2×10-3 mol,由NH3+
HCl===NH 4Cl可求出NH3的物质的量。

进而求出w g X中的含氨量,即:c1V1-c2V2-3×17
w
×100%。

(4)若装置气密性不好,会有NH3外逸,而不被HCl吸收,则剩余的HCl的物质的量会增多,消耗NaOH增多,即c2V2的值增大,由(3)中计算式可知氨的测定结果偏低。

(5)AgNO3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使用棕色滴定管的目的是防止AgNO3分解而影响实验结果;由Ag2CrO4的溶度积常数K sp=1.12×10-12,c(Ag+)=2.0×10-5mol·L-1,可求出c(CrO2-4)=
K sp c2+=
1.12×10-12
-52
mol·L-1=2.8×10-3mol·L-1。

【变式探究】滴定法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范围很广。

(1)利用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2-4+2H+===Cr2O2-7+H2O,Ba2++CrO2-4===BaCrO4↓。

步骤Ⅰ:移取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 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中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 mL。

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用酸式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

BaCl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Ba2+的浓度测量值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部分说明:
已知:IO-3+5I-+6H+===3I2+3H2O,I2+2S2O2-3===2I-+S4O2-6。

某学生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KIO3)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 溶液,使KIO 3与KI 反应完全;
c .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 -1的Na 2S 2O 3溶液10.0 mL ,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 中恰好完全反应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 中反应所产生的I 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

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算得所测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 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mg·kg -1。

(2)碘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碘与Na 2S 2O 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计算
的关系式为KIO 3~3I 2~6S 2O 2-3。

n (I 2)=12n (S 2O 2-3)=12
×2.0×10-3mol·L -1×10.0×10-3L =1.0×10-5mol ,n (I)=n (KIO 3)=
13n (I 2),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127 g·mol -1×1.0×10-5m ol×103 mg·g -13×w ×10-3 kg ≈423w
mg·kg -1。

答案:(1)上方
bV 0-bV 1y 偏大 (2)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1.0×10-5 ③423w
考点七 沉淀溶解平衡
例7.已知K sp (AgCl)=1.56×10
-10,K sp (AgBr)=7.7×10-13,K sp (Ag 2CrO 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 -、Br -和CrO 2-4,浓度均为0.010 mol·L -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的AgNO 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 .Cl -、Br -、CrO 2-4
B .CrO 2-4、Br -、Cl -
C .Br -、Cl -、CrO 2-4
D .Br -、CrO 2-4、Cl -
【变式探究】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 ℃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解析:选A。

A.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溴酸银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因此AgBrO3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B.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 ℃时AgBrO3的溶解度约为0.6 g,则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25 mol·L-1,AgBrO3的K sp=c(Ag+)·c(BrO-3)=0.025×0.025≈6×10-4。

D.若KNO3中含有少量AgBrO3,可通过蒸发浓缩得到KNO3的饱和溶液,再冷却结晶获得KNO3晶体,而AgBrO3留在母液中。

1.【2016年高考海南卷】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A.c(CO32−)B.c(Mg2+) C.c(H+) D.K sp(MgCO3)
【答案】A
2.【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
....的是()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答案】A
【解析】燃烧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甲不符,A错误;反应开始温度升高,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温度达到一定值,酶(蛋白质)发生变性,催化性能降低,反应速率变慢,B正确;将弱电解质加入水中,一开始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速率大于离子结合成电解质分子的速率,随着电离的进行,二者速率相等,达到电离平衡,C正确;强碱滴定强酸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当接近滴定终点时pH发生突变,D正确。

3.【2016年高考江苏卷】H2C2O4为二元弱酸。

20℃时,配制一组c(H2C2O4)+c(HC2O4-)+c (C2O42-)=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
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
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
D.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
【答案】BD
4.【2016年高考上海卷】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B
【解析】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A错误;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B正确;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是弱酸,C错误;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D错误。

5.【2016年高考四川卷】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n(CO2) 0.015时发生的反应是:
2 NaAlO2+ CO2+2H2O=2Al(OH)3↓+Na2CO3。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D
6.【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无关
C.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
D.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
【答案】D
【解析】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A错误;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腐蚀速率越快,B错误;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两端就不存在电势差了,无法形成电压驱动电子移动,无法形成电流,C错误;根据K sp的计算公式,二者化学式形式相似,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 的溶解度比ZnS的小,D正确。

7.【2016年高考天津卷】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 -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