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语文(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

..的一项是(2分)()

A. 亘.古(gèng)嫉.妒(jí)环谒.(yè)憎.恶(zēng)

B. 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ǐ)脑髓.(suǐ)

C. 哽咽.(yè ) 蝉蜕.(tuì) 可汗.(hán) 污秽(huì)

D. 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ìng)讪.笑(shàn)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

..的一项是(2分)()A.菜畦狂斓臃肿人迹罕至B.叮嘱逼狭丑陋来势汹汹C.阻仰崎岖屏嶂荒草萋萋D.澎湃怪诞谰语一泄万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

..的一项是(2分)()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

....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

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

....,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

....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4.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

..的一项(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一位

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它向往美、

不懈地追求美,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6.名著阅读(4分)

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炽热的的仇恨,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后来从外祖母嘴里我才知道,母亲来到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坚决地要求与父亲分家。母亲突然回来,使他们的分家愿望更强烈了。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这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7.把下面语句抄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不抄标点。(2分)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8.结合语境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鲜花有鲜花的坚守,它的坚守是散发清新迷人的芳;,

;溪水有溪水的坚守,它的坚守是汇入波澜壮阔的大海。坚守,奏响了史上最华丽的乐章!

9. 综合性学习。(2分)

某校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下面是同学们调查了550名闯红灯者的原因后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

答:

10.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

(1),云从窗里出。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夜发清溪向三峡,。

(4),散入春风满洛城。

(5)独坐幽篁里,。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8)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人们一直传诵的关于送别的千古名句是:

,。

二、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1.下面朗读停顿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3)稍稍宾客

..其父( )

(4)邑人奇.之(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18题。(9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

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

...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