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通用1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通用12篇)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通用12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篇1
去年开学前的一个夏日我们一行支教人员顶着灼人的骄阳到达綦江进行社会实践,光阴似箭,骄阳依旧,转眼又到了炎热酷暑的季节,我们完成了光荣而艰巨的支教任务。
回想起我这一年的支教生活,它在我的工作生涯里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在偏远的乡下工作,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并不比城里轻松,其中的心情映衬着重庆的烈日:火热,温暖,烦躁,无奈,在日复一日的烘烤中,只是化作了一种平淡的心情:人民教师甘如斯。
一、做一名普通的教师
支教对所有教师来说,都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求教师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一年来,我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是生活上的,离开自己的亲人,朋友独自生活在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陌生的。
在支教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后退。
来到支教学校,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支教教师而对自己放松。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我首先和受援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互相了解,互相帮助。
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
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一周约20课时。
其次,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
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按时按量地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我深感到任重而道远。
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他们更需要的是开阔的眼界、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
我所在的学校的学生都是来源于本地农村,不少学生的家长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的都是爷爷奶奶,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还自顾不暇呢,根本没时间管或根本管不住他们的孙子孙女。
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态度、兴趣和学习习惯不好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祸根。
为此我确定了育人目标,帮助改变习惯,从习惯入手,改变他们的学习卫生文明礼貌习惯。
告诉他们“习惯影响终身,态度决定一切”。
并以身示范,开展不定期的“找差距”活动。
慢慢的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比拼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同时辅以家访,座谈,谈心,交流……孩子们不知不觉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这样孩子们不仅学习态度好了,而且学习卫生文明习惯好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良好的班风也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一致肯定和表扬。
三、让孩子喜欢学习
“这里的学生不像城里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不管他们的学习的,他们从来不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
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我逐个进行了家访,了解了学生在家的表现,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及进步表现等。
课上,组织好每一次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各种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培养他们的语文素质,如进行朗读,说话,书法等训练。
在家长的配合下,我班一位不爱学习的学生也改变了错误的做法。
不仅写作业了,还成了作业写的快、课堂发言积极,背书总是名列前茅的好学者。
我呢,就在课堂上多次表扬他,课后经常的鼓励他,终于达到有好几次他的数学成绩得到满分!看到他的进步,我心里也是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同时也勉励自己要继续努力,争取帮助更多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还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师们分享我的教育教学心得,积极承担学校示范课教学。
如果说,去年的夏天我还只是对支教生活热情的憧憬,而在今年夏天到来时,些许已感受到了什么,――平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相信以后我的人生道路中,我会把支教过程铭记于心,慢慢体会到其中的所有的滋味。
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生活让我有这种经历,让我有了与众不同的支教感受。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篇2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我校大学生志愿者们顶烈日、冒风雨,深入农村、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度过快乐的暑假时光,志愿者们用真诚和付出展示青春风采,在实践和奉献中升华了理想信念。
他们走过梯田,翻阅山梁,怀着沉甸甸的责任,走向大山深处,为孩子们托起一片片蓝天。
他们给大山带去光明与温暖,给孩子带去春天与希望。
向阳之花,花开郏县。
x月xx日,我校“美丽中国”向日葵爱心支教服务团在经过120多天的紧张准备后,向日葵支教团分为三支小队,共计37人,分别去往支教地洛宁县西山底乡西山底学校、汝阳下河小学、平顶山郏县安良镇沟李小学进行为期两周的支教。
临别之际,向日葵支教团义工纷纷跟队友拥抱告别,互相蜿蜒曲折的山路牵动着我们复杂难测的内心。
实践终于浩浩荡荡的开始了。
我们的车开在这样的山路上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我们实践的地方---永嘉县西岙乡。
以前从未听过这个地名。
所以也带着些许陌生,但是更多的却是对这个山清水秀的西岙乡的好奇。
实践之前就听队长说过这里堪称永嘉的西藏。
因为这是在海拔700米的高山上啊!
其实这次实践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关爱留守儿童。
我们主要通过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全班的授课支教来实现和表现我们的爱心。
这次实践最大的效益就是让我了解了小孩子。
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天真的玩性,都会让我们忍俊不禁。
我还记得最好玩的事情就是有个调皮的学生叫我痘痘老师,害得我哭笑不得。
还有就是这里的民风民俗都很淳朴,让我们感受到并不是那么的陌生,而是有一种出外靠朋友的感觉,很开心也很舒适。
最后,我们的爱暖童心实践队在支教一个星期后向村民展现了成果展,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可能很多事情都不是很全面,但是我们却雪到了很多的事情。
让我成长了很多,我想在今后的教学教育工作中都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很感谢我们实践队伍中的每一位朋友。
是你们让我认识到了团队的精神。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篇3
经过超过二十四个小时的长途奔波,17日晚八点我们九名队员最终到达了位于xxxx省xxxx市xxxx县的xxxx镇同心儿童院。
一走进儿童院,三十几名孩子的欢呼声在我们耳边响起。
“姐姐好、哥哥好”的语句一遍遍向我们诉说着期待与欢迎。
这里的孩子小至刚刚满八岁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到已经十七岁成绩优秀的高中学生,他们大多数来自于附近的家庭,家里父母或外出打工,或身患疾病,没有能力抚养孩子,于是便把他们送到这里来“助养”,还有一部分孩子来自偏远的其他城镇。
简单的一幢二层小楼,水泥砌成的操场和一个简易帐篷搭建起来的食堂,就是他们共同生活的家。
晚餐时分,孩子们在饭前朗诵了感恩词“感恩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每一缕阳光,感恩身边的人,感恩帮助我的人”这样的话每天都要响起三次。
而紧接着伴随着的是我们的支农队队歌“向前向前向前支农的队伍向太阳”这嘹亮的歌声也同样每天三餐前响起。
吃过了晚餐,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能量朗读,这是儿童院院长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而特意为孩子们准备的,也许有的孩子还不认识这里面的字,也许大多数孩子还不能理解这字里行间的含义,但是,爱与感恩,自信与善良正在一点点渗透进他们的心里面。
在这众多的孩子中,有四位孩子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位孩子是年仅八岁最小的启花,启花瘦瘦小小的,头发也因为营养问题而稀少偏黄,但是她大大的笑容深深打动了我们。
启花特别喜欢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我们一到达儿童院便紧紧地跟着,走到哪里都不肯离开,虽然在语言沟通上我们还有障碍,但是她的笑容已经诠释了一切。
另外一位是一个名叫樟恩的小女孩。
她已经十二岁了,个子却还
像个小孩子,如果不是我们亲眼看到她一手漂亮的字,真的不敢相信她已经小学五年级了。
樟恩十分懂事,讲话彬彬有礼很让人疼爱,她学习努力认真,我们一到达就拿出假期作业询问我们,她的问题着实让我们头疼了一把。
樟恩还有一个上高一的姐姐,也同样是成绩优秀,乖巧懂事。
还有两位男孩子,黄黄和帅帅,虎头虎脑的两个男孩是双胞胎兄弟,长相也颇为相似,但是两个孩子的性格却是截然不同。
哥哥黄黄虽然外向,但是只愿意和大家私下交流,并不情愿在公共场合讲话,为此我们还要多注意培养他的信心,而弟弟帅帅是个可爱的“人来疯”,抓着两位大哥哥的手不放,一个劲儿地让大家跟他做游戏,这可爱的模样着实让人疼爱。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在儿童院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相信这一定是难忘又充实的一次经历,我们必将收获颇多。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篇4
20xx年x月xx日,我以“义务支教”为主题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我一共坚持了十二天,这十多天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使我获得了很多感受。
鹿亭乡是我的故乡,那是个欠发达的小镇,外出打工是当地农民最主要的工作途径,致使当地存在较大数量的留守儿童,受农村教学条件限制及缺乏家长监督,留守儿童出现了较多厌学、逃学、成绩大幅下降等不良现象,
在支教活动中,特别是这种独立性支教,最担心的就是学生人身安全,只要有丝毫的差错,我的整个活动就前功尽弃了。
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在学校的人身财产安全,我严格学生管理制度。
要求学生文明礼貌,不打不闹,不相互追逐;要求学生诚实守信,不偷盗,不损害学校公共财产;要求学生课间不擅自离开学校。
在前两天的走访宣传中,我了解到家长都很乐意把孩子送来学校,希望我们多教授一些文化课程,跟当地学校的课程相衔接;这样学生考试时能考高分,家长们还特别强调英语,要求我每天开设英语课。
但是,我毕竟不是专职老师,对课本教材知识的讲解不一定胜过
当地老师。
我教会学生的是一种拼搏的理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
鉴于此,我决定以当地学校课本教材知识为载体,以全新的、不同于当地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开设其他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
我开设的课程有:数学、英语、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其中英语每天上课。
并且我举办了“创梦杯”、“阳光杯”两场朗诵赛,建设了“梦想墙”,给每个表现优秀的学生都发了小礼品,以资鼓励。
我上课的形式也新颖多样,比如表演课上师生互动热情高涨,语文课上的模拟朗诵赛,英语课上的疯狂英语教学模式都深受学生喜爱,我与学生也都成为了知心朋友,他们有什么烦恼都会向我倾诉,也会和我共享自己的快乐。
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支教理念是完全正确的,在我的支教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以前那些孩子们都很害羞,上课都不敢举手,后来在我的鼓励之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通过朗诵赛,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演讲技能,更是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懂得怎么在竞争中获胜。
从8月10号到8月22日,为期近半个月的返乡支教终于在不舍中落下帷幕。
我临走之前很多学生前来送行,他们落下深情的眼泪。
虽然支教活动只进行了短暂的 12天,但我基本上完成了事先的支教计划,贯彻了支教理念,并取得良好效果。
我不仅改变了许多学生的陋习,教会了他们文化知识,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拼搏进取;而且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学会了“奉献并快乐着”的道理。
从我开始决定支教那刻起,我从认真准备课件、讲义、试题,到模拟讲课,再到实战课堂,都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尽量做到最好。
在我印象里,这里的孩子懒散,贪玩,调皮,父母更是没有时间来管制他们。
可是当地的家长表现积极,每天按时将家中孩子送到支教地点,更有热心的家长为我准备茶水、电扇等避暑物品。
支教场所是一间只有粗陋桌椅的民房,高矮不齐的桌凳并没有减退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他们纷纷带来暑假作业、教科书询问其中不懂、不会的题目,而我也全心全意的进行讲解和指导。
十二天的支教活动,我进行了趣味英语、奥数、语文写作、英语
游戏等众多寓于理论知识的趣味项目,感受着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如饥似渴。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仅解答了他们众多的难题、教授了他们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要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上进的学生。
十二天的经历让我难忘与不舍,不禁感慨我们拥有如此优厚的学习条件,更应该努力学习,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鼓励,队员们情不自禁留下了泪水,团委副书记刘湉湉和几位老师为他们送行并加油打气。
一路奔波,来到沟李小学时,一所尚未完工的学校映入眼帘,校长亲自迎接并对支教团的到来表示感谢。
校长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小学的情况,学校一共六个班级,共200多名学生,包括校长在内一共9名老师。
支教团队的队员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课外读物,体育器材,学习用品等礼物。
第二天,向日葵支教团在沟里小学附近进行招生工作或深入村子,向村民和学生们宣传招新。
团队派出多支小分队在广场张贴海、简章,并去学生家中介绍,校内接待进行宣传。
宣传团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报名的学生和家长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络绎不绝。
学生和家长对于课程安排等一系列支教方面的疑问,志愿者们一一进行了耐心和细致的解答,孩子们都积极并期待着早日上课学习到新知识。
招新结束后,向日葵支教团举行了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
升国旗结束后,沟李小学李校长发表了讲话,之后向日葵代表向孩子和家长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向日葵支教团,希望给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
随后义工们为每个孩子带上了象征感恩和爱的蓝丝带,并带孩子们跟随班主任进入教室正式开始上课。
第四天,向日葵支教团在沟李小学对入学新生进行了军训。
早上8点,教官和同学们整齐的集合在沟李小学的广场上,孩子们对军训表现得既陌生又好奇。
汗水无声的落下,坚毅的表情刻画在孩子们的脸庞上。
天气很炎热,但大家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军训在会操中结束,孩子们的眼中却流露出那番意犹未尽。
支教团对表现较好的班级进行
了表扬,颁发了奖状,站在奖台上的孩子笑得是那么天真。
军训结束后,向日葵支教团正式开课,支教义工们用饱满的热情给孩子们带去一堂堂精彩的课程,有时在灰暗的灯光下,仍能看到支教队员们在为孩子们绘着一双双梦想的翅膀。
清晨,星辰退去,万物苏醒,远方的山腰处还残留着晨雾。
走进教学楼,孩子们的读书声声声不绝,有时伴随着清脆的欢笑声,笔尖碰触书本的擦擦声。
孩子们认真书写朗读着一个个优美的汉字或单词,执拗的,歪斜的,但孩子们每一次都表现得无比认真。
支教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着,探索着不变的真理。
折纸、朗诵、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颖,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把兴趣与好奇全然倾注到了课堂上。
在支教里,支教义工的一日三餐每个人轮流做。
馒头和面条是最常见的,从采购的“锱铢必较”到每一餐结束时的“一干二净”,义工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珍惜和节约。
“铁的纪律,家的温暖”,这是支教团的口号,纪律性和凝聚力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支教义工们团结向上,在困难中互相扶持,大家成为一家人,有了家一样的温暖。
同时,支教义工的一天是在凌晨的星光中结束的。
为了每一个细节,义工会反复的讨论,为了每一个活动,义工们会认真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
备课、策划、开会……支教义工们的时间好像总是不够用,累的时候,桌子上,地上都是他们的休息的地方。
支教的第六天,向日葵支教团在沟李小学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团训活动。
早上8点支教义工和同学们便整齐的集合在操场上,大家按班级组成6个队伍,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有序开展活动,同学们为自己的团队设计了队名和口号,支教团队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桃花朵朵开”、“我们是最棒的团队”、“背夹球”,孩子们踊跃参与活动,为团队奉献自己的力量。
团训的第二天,在主训和领队的带领下,此次活动主要分为“泡泡糖”、“兔子舞”和“领袖风采”三个项目,其中在“领袖风采”中队员需要依次报数,不能错报、漏报、抢报,如果出错领队需要承
担领袖责任,替队员接受处罚,当孩子们看到领队因为他们的失误而到达极限时,孩子们也抑制不住跟领队一起受罚,他们被领队的担当和责任感感动留下泪水,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和爱,知道了分享和担当的品质。
第八天,烈日炎炎,在38℃的高温下,我校团委副书记刘湉湉老师和团委科创实践部部长孟展老师赴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沟李小学对向日葵支教团进行亲切慰问。
沟里小学李校长热情接待了我校老师,刘书记和李校长进行会话,详细了解沟李小学的一些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
之后刘书记参观了沟李小学并走进课堂,对向日葵支教团的认真工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出表扬,刘书记亲切的跟支教义工和孩子们合影留念。
接下来的日子里,向日葵支教团在沟李小学餐厅开展特色公开课。
公开课以“常怀感恩之心,世界更加美丽”为主题,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
支教义工为孩子和家长们安排了“我的五样”互动环节,在纸上写下自己身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然后一个个划掉,直到剩下一个,引导孩子们在思考中学会珍惜身边重要的人。
公开课现场,孩子们在感动中跟家长深情拥抱。
支教义工最后为家长和孩子们精心准备了节目——手语《隐形的翅膀》。
支教义工的一天是和太阳一起开始的。
清晨5点半,向日葵的支教义工在刚刚醒来的村庄里开始了早操,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支教义工在晨雾中留下青春的身影,田地边,马路旁,都有他们练习手语的影子,在无声的世界里,爱和温暖在弥漫。
支教过程中,向日葵支教团在沟李小学开展了特色活动,孩子们用手抄报、剪纸画、素描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家乡。
孩子们用画笔生动的绘着自己的美丽家乡,一幅幅简单的画,却道出了孩子们内心最深处的那份记忆与美好。
经过了投票与评选后,选出了每班的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得主支教团为孩子们发放了奖品,从平常的体育用品到文具,再到奖状一应俱全。
支教队员把孩子们的作品张贴出来,孩子们纯真的绘画融入了乡村的山水之中,融入
了这小小的教学楼里。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部分孩子,支教义工进行了家访活动。
支教义工走进孩子家庭,针对部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性格孤僻、不愿意跟别人交流分享和脾气暴躁等问题,与家长互相沟通,深入了解,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跟家长耐心交流,希望通过语言和理解的方法,解决孩子心中的问题,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格。
支教义工对孩子体贴入微照顾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孩子们在家访后露出了纯真的笑脸。
白驹过隙,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支教不知不觉接近了尾声。
向日葵支教团为同学们举办汇报演出暨毕业典礼,空气中散发着支教团和孩子们浓浓的不舍之情。
支教义工们精彩的手语队歌表演,同学们生动的群舞,大家欢乐得好像忘记了离别。
一首深情的《朋友》合唱,支教的日子如录像般回放着,欢笑与泪水,感动于爱,这是属于支教团和孩子们最美好的记忆。
汇报演出结束后,支教义工们给每位同学颁发了毕业证书,将对同学们的寄托写在了毕业证书上。
之后沟李小学的李校长发表了演讲,表达对向日葵支教团的感谢,赞扬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支教义工代表对此次支教活动作了总结,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期望。
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也圆满结束。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篇5
年轻是什么?年轻就是资本。
因为年轻,所以生活能够容忍我们犹豫彷徨,因为年轻,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进入大学,我也没幻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有多么的惊天动地,只希望自己每天的生活充实快乐。
多少次问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我能做什么?除了学习,现在的我似乎没有任何可以拿出来的本领。
所以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义务支教。
没有想过能获得什么,只想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孩子们,希望我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给他们带来快乐。
7月10日上午10:00 实践队员们在堵城镇中心小学相关领导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