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潮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潮流
读《文明的征程(节选)》有感
历史本身很精彩,战争史尤其吸引人。

读战争史,体会几千年前地中海的厮杀,感受字里行间透出的冷兵器的碰撞声,了解古老文化的独有特色,而更重要的是,感悟战争的残酷,珍惜今日的和平。

《文明的征程》所讲述的伯罗奔尼撒史,将我带回两千多年前的沧桑时代。

古希腊是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之一,而雅典则是希腊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伯罗奔尼撒的时代,雅典和斯巴达的争斗从未真正的终止,直到公元前404年。

无论他们之前是不是同盟,无论之前他们是不是为了希腊的完整共同抵御外敌波斯人的入侵,从某一个时刻开始,就像书中说的那样“这两大城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代替了他们在争取自由的斗争中结成的情感同盟”,从而开始了二十七年的战争。

记得原来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斯巴达三百勇士》,我折服于里奥尼达的勇敢和坚强,折服于三百勇士的满腔热血,更折服于斯巴达人身上所共有的不可磨灭的精神和意志。

他们团结一致,勇敢无畏。

然而,温泉关最终还是成了里奥尼达和他的三百勇士的伤心之地。

即便斯巴达人在陆地上遭遇了失败,雅典人却在塞米斯托克里斯的带领下,取得了海上的胜利,从而建立了一只强大的海上舰队,雅典也因此成了爱琴海的主人,尽管最后雅典依然走向失败,但它的海上力量仍旧让斯巴达人望尘莫及。

“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从斯巴达和雅典的关系转变上,更能体现出这句话的意义。

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也是为什么这句话能流传至今而总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之后美苏由反法西斯联盟走向冷战,国共两党由抗日同盟走向内战,在世界都在激烈竞争、大刀阔斧的变革的时代,国与国之间,从来都只有利益的谈判。

而在今天,在二十一世纪,我们愿意相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我们也愿意相信弱国无外交,也许,世界的主旋律也就是在和平与战争、友好与敌视、团结与分裂之间摇摆着前进,毕竟,没有竞争,世界不会进步,没有和平,世界同样无法进步。

战争只是在一个时代注定要灭亡的时候,加快了它的进程。

在当今的世界,战争的本质是资源的争夺,是能源的争夺。

有人说民族的概念、国家的概念正在逐渐地淡化,我想,等到能源的问题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的时候,或许我们会有一个纯粹的、美好的“地球村”。

再来说说雅典的文化,在塞米斯托克里斯为雅典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基础后,伯利克里揭开了雅典的辉煌时代。

相比斯巴达人的保守与传统,雅典人的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

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取得了雄厚的资金,从而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但同时,雅典的繁荣也加深了斯巴达人对雅典的忌恨和恐惧,逐渐地在斯巴达和雅典之间埋下了火药。

伯利克里时期的新雅典在民主政治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它对青年的教育、训练和高等教育,还是对城邦公共事务的处理,都让人感觉到与同时代其他城邦的独到和进步。

我所言的进步,是更靠近当今的制度和现实。

而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帕特农神庙、胜利神殿、忒修斯神庙,这些古老建筑的魅力至今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参观,而书籍在雅典人当时的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

但我更想说的是,无论雅典的民主程度多么高,文化
多么繁荣,这都只是对奴隶主而言的,我们不能忘记雅典奴隶社会的本质。

在奴隶主开心地欣赏剧场的歌舞喜剧的时候,奴隶只能担任着给奴隶主的孩子背书包和行李、送他们上学的角色。

宏观上的品味历史更容易让人感觉自身或个人的渺小,其实,我更愿意从某些个体的角度去品味历史,感悟文明。

但很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未详细地介绍伯利克里或者是塞米斯托克里斯。

而我也只能从他们所作出的一些城邦政策方向上,感悟他们的睿智或失策。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人物,是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执政者。

虽然塞米斯托克里斯最后遭到流放,还服务于波斯国王,虽然伯利克里最终也死于瘟疫,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在历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

公元前404年,雅典帝国灭亡,历时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被迫加入斯巴达联盟,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城邦,就这样消弥在战争的“硝烟”里。

我想起孙中山先生对历史的一句经典评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无论当时的雅典是先进还是落后,总之,在当时的大多数人看来,它是异类。

所以,树大招风,在最后的战争里,无论是波斯,还是埃及,还是其他的城邦,他们都站到了斯巴达这边,雅典,这个靠强大舰队建立起来的帝国,最终走向了叛乱和灭亡。

我作为一个两千年后的旁观者,在品读这段文明史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感触,但毕竟不是历史专业,无法以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去评判它。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从中去领悟内在的道理或历史的发展规律。

诚如上言,不胜惭愧,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