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前,郑州物流业市场主体和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加快,现代物流进入快速成长、稳步发展的重要时期。
2006年郑州市物流业调查资料显示:全市从事物流行业的法人单位中,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1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6.9%;从业人员25148人,占75.4%;实现增加值35.51亿元,占93.6%。
现代物流发展水平领先全市物流平均水平,整体呈现健康发展的势头,现代物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一郑州市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
1.物流经营规模稳步扩张
2006年郑州全市现代物流经营状况良好,企业业务收入不断增长,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占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85.2%。
2006年,在郑州市14家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有7家,占50.0%,其中有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主营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的企业有10家,占71.4%;减少的有4家,占28.6%。
在所涉及的5个行业中,主营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的有3个行业。
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运输代理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其他依次为铁路货物运输业、道路货物运输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0.0%、6.8%。
2.物流综合运作水平快速提升
从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能力看,2006年,有92.9%的现代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两种以上的物流服务项目,其中有23.1%的企业能够提供三种以上的物流服务项目。
从物流客户的类型看,服务于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有85.7%,服务于中外合资制造业企业的有7.2%,服务于民营制造业企业的有7.1%。
从物流客户区域分布看,服务于郑州市的有42.9%,其余大部分服务客户都以市外为主,其中有35.7%的客户分布在省内市外,有28.6%的客户分布在省外,分布地区以国内的中南、华北、华东为主。
从物流业务发展方向及目标看,各企业致力于建立物流中心的较多,占23.3%,从事中转运输和市内配送的均占20%,开展物流设计与咨询的占16.7%。
3.物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2006年,有64.3%的现代物流企业获得国内省级以上质量认证,其中2家进入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并有一家公司成为中国首批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3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调查
显示:客户对物流企业的总体评价认为“较好”的达72.6%,比2005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客户对物流企业的信誉认为“较好”的达78.1%,比2005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
至2006年末,发生一起与客户商业争议纠纷的企业占50.0%。
由于现代物流企业服务的客户中有85.7%为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这进一步促使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
4.特色物流逐步显现
2006年,目前郑州市已经初步形成以粮食、建材、煤炭和食品为主的行业物流,以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调查显示:企业都能按照客户要求开展定制服务,其中有8家企业的定制服务占本企业提供服务总量的60%以上。
如针对客户的具体状况,提出“咨询式”的服务办法,从为特定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入手,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主动开展仓储、配送等配套服务,进而提供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将物流服务深入到生产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环节,大大促进了物流效率的提升。
二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从郑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总体水平来看,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缺少完善的宏观管理协调机构及相关政策
郑州市物流部门自成体系,物流资源由不同部门管辖,涉及铁路、交通、民航、海关、外经贸等部门。
同时,尽管郑州市已出台了一些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和政策,但仅为政府的指导意见,其产业政策尚不完善,成熟的配套政策以及鼓励产业发展的规定还不多见,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业在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实质性障碍。
2.现代物流人才紧缺的矛盾还没有得到缓解
2006年,郑州市经过物流行业协会考试取得物流师资格的不足200人。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仅有8.2%的企业总经理取得了物流师资格证书,而91.8%的企业总经理不具有物流师资格。
另外,郑州市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
3.缺乏有较强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现代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较小,盈利能力和辐射能力不强。
调查显示:2006年,从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可以看出,在14家现代物流企业中,年营业利润超过500万的仅有4家,占28.6%。
从物流服务的辐射范围看,71.4%的企业经营区域在省内,仅有28.6%的企业能延
伸到省外市场,但在其本企业的整体经营收入中所占份额不大,难以形成跨区域的竞争优势。
这种局面也造成了企业不能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难以达到较好的投资回报。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大环境
(1)进一步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创造公平的税负环境,提高税收效率;鼓励物流企业对外投资;简化和规范企业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要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对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和停靠提供便利。
(2)引导、支持物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为郑州市物流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物流技术尽快形成生产力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可以考虑在各行业中确定一批现代物流管理技术试点企业,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现代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
(3)要制定科学的综合运输发展政策。
按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社会、环境效能的原则,论证和处理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问题,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发展,全面提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确保物流在运输环节的畅通,全面提高物流效率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技术及装备,积极发展能使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多式联运装备。
要积极规范和发展运输服务代理,要为“多式联运”的成长创造条件。
(4)要着眼于物流市场的培育和引导。
进一步促进生产和流通企业物流外包,加快行业物流需求的释放程度。
(5)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服务和桥梁作用。
通过行业管理授权,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经营、市场监管、行业自律、行业标准制定、学术研究与交流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
同时,政府要为物流协会充分发挥其本职功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2.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1)坚持“高起点、高定位”的招聘原则。
有针对性地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包括仓储、陆路运输、海运、航空货代、国际货代、物流方案策划和管理咨询等各个专业方向的优秀物流人才。
(2)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一批物流专门人才。
加强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
通过与物流研究所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委托物流专家对公司的物流管理和业务人员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员工的理论素质和实战技巧。
(3)构建现代物流集团,增强整体竞争能力。
鉴于郑州市现代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的实际,
应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并购等方式,以资本为纽带,构建企业自身的物流服务体系,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能够提供“门—门”一体化服务的现代物流运营商。
①组建运输物流集团公司,形成辐射全国铁路、公路联运网络,在速度、成本、管理上占据竞争优势。
②建成全市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全市连锁网点提供物流配送,积极开展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务,通过统一进货、统一经营、统一结算、统一品牌等经营策略不断降低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③组建区域性仓储集团公司,在主要入市口和交通枢纽建立大型仓储,以适应日益扩大的物流量,为企业提供仓储服务。
(4)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
①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充分实现物流各环节信息和资源的实时共享。
进一步强化物流企业在业务经营、仓储与运输管理等方面信息活动过程的组织和控制,达到人力、资本、技术、资源、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标准化和数据库管理、信息传递及信息收集的电子化、业务流程电子化的电子物流体系框架。
②通过将信息技术切入企业的业务流程来降低经营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通过“点、线、面”的立体式综合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供应链的统一管理,增强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综上所述,郑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着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发展共进的积极、健康和高效的新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郑州市已经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发展现代物流业与郑州市整体的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目标一致,也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把郑州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实现郑州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需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