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抹灰工程质量控制
在抹灰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如:基层空鼓、开裂、面层起泡、起砂等。

针对抹灰工程的质量结合《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进行抹灰工程质量控制。

一、基本规定
1、一般抹灰工程用砂浆宜选用预拌抹灰砂浆。

抹灰砂浆应采用机
械搅拌。

2、预拌砂浆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拌砂浆》JC/T230的规
定,预拌砂浆的施工与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的规定。

3、抹灰砂浆的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除特别说明外,
抹灰砂浆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执行。

4、抹灰砂浆强度不宜比基体材料强度高出两个及以上强度等级,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对于无粘贴饰面砖的外墙,底层抹灰砂浆宜比基体材料高一个强度等级或等于基体材料强度。

4.2、对于无粘贴饰面砖的内墙,底层抹灰砂浆宜比基体材料低一个强度等级。

4.3、对于有粘贴饰面砖的内外墙,中层抹灰砂浆宜比基体材料高一个强度等级且不宜低于M15,并宜选用水泥抹灰砂浆。

4.4、孔洞填补和窗台、阳台抹面等宜选用M15或M20水泥抹灰砂浆。

5、配置强度等级不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3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配制强度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宜采用散装的。

6、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拌制抹灰砂浆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沸石粉等,不应掺入消石灰粉。

用砌筑水泥拌制抹灰砂浆时,不得再掺加粉煤灰的矿物掺合料。

7、拌制抹灰砂浆,可根据需要掺入改善砂浆性能的添加剂。

8、抹灰砂浆的品种宜根据使用部位或集体种类按表选用
9、抹灰砂浆的施工稠度宜按下表选取。

聚合物水泥抹灰砂浆的施工稠度宜为50-60mm,石膏抹灰砂浆的施工稠度宜为50-70mm。

10、抹灰砂浆的搅拌时间应自加水开始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1、水泥抹灰砂浆和混合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20s.
10.2、预拌砂浆和掺有粉煤灰、添加剂等的抹灰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80s。

11、抹灰砂浆施工应在主体结构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12、抹灰砂浆施工配合比确定后,在进行外墙及顶棚抹灰施工前,宜在实地制作样板,并应在规定龄期进行拉伸粘结强度试验。

检验外墙及顶棚抹灰工程质量的砂浆拉伸粘结强度,应在工程实体上取样检测。

抹灰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按《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JGJ/T220-2010附录A进行。

13、抹灰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3.1、应检查栏杆、预埋件等位置的准确性和链接的牢固性。

13.2、应将基层的孔洞、沟槽填补密实、整平,且修补找平用砂浆应与抹灰砂浆一致。

13.3、应清除基层表面的浮灰,并宜洒水润湿。

14、抹灰层的平均厚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4.1、内墙:普通抹灰的平均厚度不宜大于20mm,高级,抹灰的平均厚度不宜大于25mm。

14.2外墙抹灰墙面抹灰的平均厚度不宜大于20mm,勒脚抹灰的平均厚度不宜大于25mm.
14.3顶棚:现浇混凝土抹灰的平均厚度不宜大于5mm,条板、预制混凝土抹灰的平均厚度不宜大于10mm。

14.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基层抹灰平均厚度宜控制在15mm以内,当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灰时,平均厚度宜控制在5mm以内,采用石膏砂浆抹灰时,平均厚度宜控制在10mm以内。

15、抹灰应分层进行,水泥抹灰砂浆每层厚度宜为5-7mm,水泥石灰砂浆每层宜为7-9mm,并待前一层达到六七成干后再抹下一层。

16、强度高的水泥抹灰砂浆不应涂抹在强度低的水泥抹灰砂浆基层上。

17、当抹灰层厚度大于35mm时,应采取与基体粘结的加强措施。

不同材料的基体交接处应设加强网,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18、各层抹灰砂浆在凝结硬化前,应防止暴晒、淋雨、水冲、撞击、振动。

水泥抹灰砂浆。

水泥粉煤灰抹灰砂浆和掺塑化剂水泥抹灰砂浆宜在润湿的条件下养护。

二、材料要求
1、抹灰砂浆所用原材料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

2、通用硅酸盐水泥和砌筑水泥除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和《砌筑水泥》GB/T3183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2.1、应分批复验水泥的强度和安定性,并应以同一生产厂家、统一编号的水泥为一批。

2.2、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重新复验,复验合格的可继续使用。

2.3、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厂家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抹灰砂浆宜用中砂。

不得含有有害杂质,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且不应含有4.75mm以上粒径的颗粒,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人工砂、山砂及细砂应经适配试验证明满足抹灰砂浆的要求后使用。

4、石灰膏应符合下列规定:
4.1、石灰膏应在储灰池中熟化,熟化时间不少于15d,且用于罩面抹灰砂浆时不应少于30d,并应用孔径不大于3*3mm的网过滤。

4.2、磨细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应少于3d。

并应用孔径不大于
3*3mm的网过滤。

4.3、沉淀池中储存的石灰膏,应采取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的措施。

4.4、脱水硬化的石灰膏不得使用:未熟化的生石灰粉及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

5、封抹灰砂浆的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6、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规定。

7磨细生石灰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粉》JC/T480的规定。

8、建筑石膏宜采用半水石膏,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石膏》GB/T9776规定。

9、界面砂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的规定。

10、纤维、聚合物、缓凝剂等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三、施工
(一)、内墙抹灰:
1、内墙抹灰基层宜进行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对于烧结砌体的基层,应清除表面杂物、残留灰浆、舌头灰、尘土等,并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润湿,水应渗入墙面内10-20mm。

抹灰时,墙面不得有明水。

1.2、对于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基层,应清除表面杂物、残留灰浆、舌头灰、尘土等,并可在抹灰前浇水润湿墙面。

1.3对于混凝土基层,应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清除干净,在采取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1.3.1、可将混凝土基层凿成麻面;抹灰前一天浇水润湿,抹灰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
1.3.2、可在混凝土基层表面涂抹界面砂浆,界面砂浆应先加水搅拌均匀,无生粉团后在进行满批刮,并应覆盖全部基层表面,厚度不宜大于2mm。

在界面砂浆表面稍收浆后再进行抹灰。

1.4、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基层,应先将基层清扫干净,再采取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1.4.1、可浇水润湿,水应渗入墙面内10-20mm,且墙面不得有明水;
1.4.2、可涂抹界面砂浆,界面砂浆应先加水搅拌均匀,无生粉团后在进行满批刮,并应覆盖全部基层表面,厚度不宜大于2mm。

在界面砂浆表面稍收浆后再进行抹灰。

1.5、对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基层应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等清扫干净,并不得浇水润湿。

1.6、采用聚合物水泥抹灰砂浆时,基层应清理干净,不可浇水湿润。

1.7、采用石膏抹灰砂浆时,基层可不进行界面增强处理,应浇水湿润。

2、内墙抹灰时,应先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用一面墙做基准,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并应经检查后再确定抹灰厚度,抹灰厚度不宜小于5mm。

2.2、当墙面凹度较大时,应分层衬平,每层厚度应控制在7-9mm。

2.3、抹灰饼时,应根据室内抹灰要求确定灰饼的正确位置,并应先抹上部灰饼,再抹下部灰饼,然后用靠尺板检查垂直与平整。

灰饼宜用M15水泥砂浆抹成50*50mm。

3、墙面冲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3.1、当灰饼砂浆硬化后,可用与抹灰面层相同的砂浆冲筋。

3.2、冲筋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带和高度确定。

当墙高度小于3.5m 时,宜做立筋,两筋间距不宜大于1.5m;当墙高度大于3.5m时,宜做横筋,两筋间距不宜大于2m。

4、内墙抹灰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冲筋2h后,可抹底灰
4.2、应先抹一层薄灰,并应压实、覆盖整个基层,待前一层六七成干时,再分层抹灰、找平。

5、细部抹灰应符合下列规定:
5.1、墙、柱间的阳角应在墙、柱抹灰前,M20以上的水泥砂浆做护角。

自地面开始,护角高度不宜小于1.8m,每侧宽度宜为50mm。

5.2、窗台抹灰时,应先将窗台基层清理干净,并应将松动的砖或砌块重新补砌好,在将砖或砌块灰缝划深10mm,并浇水润湿然后用
C15混凝土铺实,且厚度应大于25mm。

24小时后,应先采用界面砂浆抹一遍,厚度应为2mm,然后再抹M20水泥砂浆面层。

5.3、抹灰前应对预留孔洞和配电箱、盒、槽的位置、安装进行检查,箱、盒、槽外口应与抹灰面齐平或略低于抹灰面。

应先抹底灰,找平后,应把洞、箱、槽、盒周边杂物清理干净,用水将周边润湿,并用砂浆把洞口、箱、槽、盒周边压抹平整、光滑。

再分层抹灰,抹灰后,应把洞、箱、槽、盒周边清理后压平压光。

5.4、水泥踢脚(墙裙)、梁、柱等应用M20以上的水泥砂浆分层抹灰。

当抹灰层需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

6、不同材质的基体交接处,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每侧铺设宽度不应小于100mm。

7、水泥基抹灰砂浆凝结硬化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二)外墙抹灰
1、外墙抹灰基层处理同内墙。

2、门窗框周边缝隙和墙面其它孔洞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
2.1封堵缝隙和孔洞应在抹灰前进行。

2.2、门窗框周边缝隙的封堵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可采用M20以上的砂浆封堵。

2.3、封堵时,应先将缝隙和孔洞内的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再浇水润湿,然后采用C20以上混凝土堵严。

3、外墙抹灰前,应先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冲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外墙找规矩时,应先根据建筑物高度确定放线方法,然后按抹灰操作层抹灰饼。

3.2、每层抹灰时应以灰饼做基准冲筋。

4、外墙抹灰应在冲筋2h后再抹底灰,并应先抹一层薄灰,且应压实覆盖整个基层,待前一层达到六七成干时,在分层抹灰、找平。

每层抹灰厚度控制在5-7mm,如找平有困难需增厚,应分层分次逐步加厚。

抹灰总厚度大于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并应经现场技术负责人认定,
5、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抹面层灰时,应根据图纸和构造要求,先弹线分格、粘分格条,待基层七八成干后再进行抹面层灰。

6、细部抹灰应符合下列规定:
6.1、在抹檐口、窗台、窗眉、阳台、雨棚、压顶和突出墙面的腰线以及装饰凸线时,应有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槽)不得出现倒坡。

窗洞口的抹灰应深入窗框周边的缝隙内,并应赌赛密实。

做滴水线(槽)时,应先抹立面,再抹顶面,后抹底面,并应保证流水坡度正确。

6.2、阳台、窗台、压顶等部位应用M20以上水泥砂浆分层抹灰。

7、水泥基抹灰砂浆凝结硬化后,应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8、用于外墙的抹灰砂浆宜掺加纤维等抗裂材料。

9、当抹灰层需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

(三)混凝土顶棚抹灰
1混凝土顶棚抹灰前,应先将楼板表面附着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应将基面的油污或脱模剂清理干净,凹凸处应用聚合物水凝砂浆补平或剔凿平。

2抹灰前,应将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线作为控制线,先抹顶棚四周,在圈边找平。

3、预制混凝土顶棚抹灰厚度不宜大于10mm;现浇混凝土顶棚抹灰厚度不宜大于5mm。

4、混凝土顶棚找平、抹灰、抹灰砂浆应与基体粘结牢固表面平顺。

(四)季节施工
1、冬季抹灰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应采取保温措施。

抹灰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度。

2、冬期室内抹灰施工时,室内应通风换气,并应监测室内温度。

冬期施工时,不宜浇水养护。

3、冬期施工,抹灰基层可采用热空气或带烟囱的火炉加速干燥。

当采用热空气时,应设通风排湿。

4、湿拌抹灰砂浆冬期施工时,应适当缩短砂浆凝结时间,但应经适配确定,湿拌砂浆的储存容器应采取保温措施。

5、寒冷地区不宜进行冬期施工。

6、雨天不宜进行外墙抹灰,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措施,且抹灰砂浆凝结前不应受雨淋。

7、在高温、多风、空气干燥的季节进行室内抹灰时,宜对门窗进行封闭。

8、夏季施工时,抹灰砂浆应随伴随用,抹灰时控制好各层抹灰的间隔时间。

当前一层过于干燥时,应先洒水润湿,在抹第二层灰。

9、夏季温度高于30度时,外墙应采取遮阳措施,并应加强养护。

四、质量验收
1、抹灰工程验收时应填写《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附录B的质量验收记录表。

2、抹灰验收时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2.1、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或其他设计文件。

2.2、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试报告。

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4、砂浆配合比报告及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2.5、外墙及顶棚抹灰层拉伸粘结强度检测报告。

2.6、抹灰工程施工记录。

3、抹灰工程验收前,各项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3.1、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室外抹灰工程,每1000平米应划分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平米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3.2、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室内抹灰工程,每50个自然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抹灰面积30m²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个自然间的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4、每个检验批的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室外每100m²应至少抽查一处,没处不少于10m².
4.2、室内应至少抽查10%,并不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5、砂浆抗压强度试块应符合下列规定:
5.1、砂浆抗压强度验收时,同一检验批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

5.2、砂浆试块应在使用地点或出料口随机取样,砂浆稠度应与实验室的稠度一致。

5.3、砂浆试块的养护条件应与试验室的养护条件相同。

6、抹灰层拉伸粘结强度检测时,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外墙、顶棚抹灰工程每5000m²应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应取一组试件进行检测,不足5000m²也为一组。

7、抹灰砂浆的品种、配合比设计和《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JGJ/T220-2010规定的检查方法:检查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记录。

8、抹灰所用原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规定。

水泥的强度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界面剂的粘结性能复验应合格。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出厂验收记录、复验报告。

9、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积不应大于400cm²,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检查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

10、同一验收批的抹灰层拉伸粘结强度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下表中规定值,且最小值应大于或等于表中规定值的75%。

当同一验收批抹灰层拉伸粘结强度试验少于3组时,每组试件拉伸粘结强度均应大于等于表中数值。

11、同一验收批的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且抗压强度最小值应大于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

当同一验收批试块少于3组时,每组试块抗压强度均应大于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

12、当内墙抹灰工程中抗压强度检验不合格时,应在现场对内墙抹灰层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检测,并应以其检验结果为准,当外墙或顶棚抹灰施工中抗压强度检验不合格时,应对外墙或顶棚抹灰砂浆加倍取样进行抹灰层拉伸粘结强度检测,并应以其检测结果为标准。

13、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3.1、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洁、接茬平整、阴阳角顺直,设分格缝时,分格缝应清晰。

13.2、高级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无接茬痕、阴阳角挺值,颜色均匀,设分格缝应清晰。

检查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14、护角、孔洞、槽盒周围及与各构件交接处的墙面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应平整。

检查方法:观察。

15、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女儿墙压顶应做水流向内的排水坡度。

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16、分格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宽度和深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应光滑密实,棱角应完整。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17、不同材料的基层交接处加强网与各基层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0mm.
检查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8、抹灰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