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8.7 前起落架的设计特点
为了保证飞机在地面运动时有足够的滑跑稳定性,前轮应能绕支柱轴线自由定向旋转,因此在设计时要附加某些装置.
一、前轮的自由定向及偏转操纵装置
由于飞机在地面运动时要求灵活稳定,当飞机受到侧向力(如侧风、单边主轮受撞击等)而使机头偏向时,前轮应能自动转回原方向,并使飞机也e9较方便地转回原方向滑跑,面不致越偏越大,这是地面方向稳定性对前轮的要求.即便是方向稳定性好
的前三点配置形式,如果将前轮固定死,则前轮处的摩擦力也将产生一定的不稳定力矩,使机头有越偏越大的趋势(图8.37)。

另外,地面滑行刹车转弯时(如刹住一侧主轮)也需前轮能自由,转以减小转弯半径。

因而现代飞机的前轮都不固定锁死,而有一定的偏转自由度,其最大值已。

由所需的最小转弯半径来定,即一般已,=~50’。

此外,为使前轮能自动转回飞机的前进方向,这就须将前轮放在支柱轴线后一定的距离“广(称为稳定距)处,这样,万一出现偏向,也会很快复原(参见图8.39).稳定距“广大一些则稳定性好,但对起落架受力不利,一般取,二
e.1一o.4D(D为前轮直径)。

为了增大飞机地面运动的灵活性以保证矗小转弯半径,有的飞机,特别是大型旅客机,还装有使前轮偏转的操纵机构(如图8.38所示)。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二、前轮的减摆装置
当前起落架没有采用合适的减撰措施时前轮可能会出现摆振,即飞机在地面滑跑到一定速度时,能自由偏转的机轮和支柱的弹性振动与轮面的转动交织在一起,出现一种剧烈的僻摆振动,它会引起机头强烈摇晃,这种现象称为前轮摆振。

振动可能越来越厉害,直至支柱折断,轮胎撕裂,在很短的时间内酿成严重事故。

产生前轮摆振的原因是由于机轮(连带支柱)是一个弹性体.当偶然受到外力千扰时(如跑道不平、侧风、操纵不当等)使机轮偏离前进轴线一个距离^。

(图8.39)。

这时轮面倾斜,轮胎接地部分的形状变成弯腰形。

当飞机继续前进时,机轮将一边《9转“角;同时由于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一边向前进轴线靠近(减小^).当达到^二o,"二Jo时,由于惯性关系,在继续往前滚时又出现了一^,同时就又出现了弹性恢复力,而轮胎接地部分变成反的弯腰形,这样就使得A反向增大,到一厶后又开始减小。

与此同时"则从"。

减小到零后,又开始反向偏转。

如此反复进
行就形成了周期性撂振。

在速度较小时,激振的能量小于阻尼能量,摆振将不会产生。

但当滑跑速度超过某一速度(称为摆振
的临界速度vlr)时,激振能量大于阻尼能量,就将产生摆振,并自己激发成自激振动,越振越烈,A,。

与乙。

越来越大,直到破坏。

摆振临界速度可用下式估算,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式中2――稳定距;
r――机轮半径;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J――转动部分(机轮、轮叉及其他)绕旋转轴的转动惯量;
K--由试验确定的轮胎弯曲和扭转刚度的特性系数。

可以看出,增大稳定距和轮胎刚度将提高摆振的临界速度。

对于现代高速飞机,多装有专门增加阻尼的减摆器来消减激振的能量,防止摆振的发生。

一般要求振幅应在3s钟内减到初始幅值的1/3。

常见的减摆器有柱塞式(图8.40)和旋板式(图8.41)两种。

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油液高速流过小孔产生阻尼来消耗能量,防止摆振。

柱塞式较简单轻巧,但减摆能力较小,多用在小型高速飞机上。

旋板式较大、较重,但减摆能力强,常装在高速、大型飞机上(如图8,42)。

有时为提高地面转弯的灵活性而采用可操纵前轮,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飞机上,为此要增设前轮转弯操纵机构.如图8.38所示莱旅客机的摇臂式前起落架,它的操纵作动筒是综合利用的,当不操纵时它的两个作动筒就起减
摆器的作用。

此外,一般说双轮(如图8.42)或多轮式起落架,由于整个轮胎系统的刚度较大,当机轮偏转摆振时地面给予的摩擦力F将构成阻滞摆振的力矩,其y。

较高。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三、前乾纠偏装置(中立机构)
由于前轮需在地面滑行时能左右偏转,故它不能定位锁死,因而在离地收藏或着陆放下时很可能偏离中立位置,以致妨碍正常地收起或着陆。

为此必须加装中立机构,以保证前轮离地时析正对前方不偏斜。

常见的纠偏装置有三种形式,
1.凸轮式内纠偏装置(图8.43)
它由装在减震器内部的上、下凸轮组成。

下凸轮固定在减震支柱外筒内的底部,它不能左右转动和移动;上凸轮则固定在活塞内筒上.当前轮离地时减震器全部伸展,上凸轮楔入下凸轮内,相互吻合,保持了前轮的中立位置。

着陆后内苘向上运动,使上凸轮脱开下凸轮的限制,因而不妨碍前轮在地面偏向转弯。

这种形式简单可靠,故得到广泛采用。

只是减震支柱内部的构造稍复杂些。

另外因凸轮占据了部分长度,减震支柱也可能会较长一些。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2.滚棒凸轮式纠偏装置(图8.44)
它由连接在旋转臂上的滚棒和固定不动的凸轮等组成。

当前轮离地(减震器全伸展)时弹簧张开,拉滚棒落在凸轮的最低凹槽处,使机轮处于中立位置.飞机着陆后在地面转弯时,由于前轮
偏转的力量较大,能克服弹簧力而使滚棒在凹槽面上演,以保证前轮的偏转.
3.楔杆式外纠偏装置(图8.45)
它由楔锥、连杆和楔槽等组成.起落架收起时,由于带楔锥的连杆与起落架的转轴不同心而产生相对运动,使楔锥逐渐靠近并插入楔槽(它由旋转臂上相互有一定间距的两个斜面构成),与其中的一个斜面靠上后,逐渐将旋转臂连同轮叉和前轮一起旋转,纠正到中立位置.起落架在放下位置时,楔锥完全退出楔槽,因而不影响前轮
飞机前起落架结构设计
偏向转弯。

这种装置不够完善,因为有可能在放下着陆前遇侧向力而使前轮偏转,不能完全保证着陆时的中立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