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
陈武;温冲;梅平;潘阳秋
【摘要】以环烷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采用阶梯升温自由出水法合成了环烷基咪唑啉及其季铵盐,确定环烷基咪唑啉的最佳合成条件为:硼酸为催化剂,环烷酸与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1.0:1.5、酰胺化温度160℃、酰胺化时间8 h、环化温度220℃、环化时间6 h;确定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无水乙醇为溶剂,环烷基
咪唑啉与氯化苄的摩尔比1.0:2.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 h.经熔点和红外
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
【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
【年(卷),期】2010(027)004
【总页数】4页(P30-32,44)
【关键词】环烷基咪唑啉;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合成
【作者】陈武;温冲;梅平;潘阳秋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
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52.3;TE985.6
咪唑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优良的缓蚀能力,广
泛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以减轻CO2、H2S、HCl等造成的腐蚀。我国已开发
了多种咪唑啉类缓蚀剂如烷基咪唑啉、双环咪唑啉等[1~4]。以环烷酸和有机多胺制备的咪唑啉型缓蚀剂,虽然缓蚀性能较好,却普遍难溶于水、稳定性差,其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种情况,梅平等[5]合成了双环咪唑啉季铵盐,咪唑啉经季铵化
反应后由油溶性变为水溶性,也更加稳定,在盐酸、土酸酸化体系中有很好的缓蚀效果。作者以环烷酸、二乙烯三胺和季铵化试剂为原料,采用阶梯升温自由出水法[6,7]合成了环烷基咪唑啉及其季铵盐,优化了合成工艺,并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1 实验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标准N80钢片、A3钢片。
环烷酸(工业品),二乙烯三胺、二甲苯、氯化苄、丙酮、硼酸、37%盐酸、40%氢氟酸,均为分析纯。
UV-754型分光光度计,IR-400型红外光谱仪,CorrTest电化学工作站。
1.2 合成路线(图1)
(酰胺化反应)
(环化反应)
(季铵化反应)图1 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路线Fig.1 The synthetic route of naphthene-base imidazolin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1.3 方法
向干燥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一定摩尔比的环烷酸和二乙烯三胺,加入8~10 BV的带水剂二甲苯和一定量的催化剂,安装分水器,在0.5 h内高速搅拌下升温至140℃,回流反应5.5 h左右,再升温至160℃反应2 h左右,至无水分出为止,完成酰胺化反应;继续升温,180℃反应2.5 h左右,200℃反应2 h左右,220℃
反应2.5 h左右,完成环化反应;降温到80℃左右,加入无水乙醇(或直接加入季铵化试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至反应液完全溶于水,抽滤得粗产物;选取合适的重结晶试剂重结晶。
环烷基咪唑啉及其季铵盐的产率用咪唑啉环状结构的百分含量(利用分光光度法[8]测定)表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及其用量的确定
分别选择B(OH)3、Al2O3作为脱水催化剂,结果发现两者效果大致相同,但
Al2O3不溶于目的产物,反应结束后需要过滤,因此本实验选用B(OH)3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以环烷酸计)对反应时间及产率的影响见图2。
图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时间、产率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catalyst dosage on reaction time and yield
由图2可见,催化剂B(OH)3的用量过少,则反应耗时长;用量过多效果不但不明显,且反应剧烈,不易控制。B(OH)3用量以环烷酸的0.3%~0.5%为佳。
2.2 环烷基咪唑啉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为了探索环烷基咪唑啉的最佳合成条件,选取酰胺化反应阶段环烷酸与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A)、酰胺化温度(B)和酰胺化时间(C)三个因素;选取环化反应阶段环化温度(D)和环化时间(E)两个因素,进行L16(45)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见表1。
由表1可知,各因素对环烷基咪唑啉产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环烷酸与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酰胺化时间>酰胺化温度>环化时间>环化温度,环烷基咪唑啉的最佳合成条件为A2B4C3D2E1,即:环烷酸与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1.0∶1.5、酰胺化温度160℃、酰胺化时间8 h、环化温度220℃、环化时间6 h。
2.3 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选取氯化苄作为季铵化试剂。以氯化苄、无水乙醇、二甲苯作季铵化反应的溶剂,
产率分别为56%、71%、45%,其中用无水乙醇作溶剂产率最高,且成本最低,
反应易于操作;而氯化苄毒性大、易挥发、腐蚀性强,因此选取无水乙醇作为季铵化反应的溶剂。为了探索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最佳合成条件,选取环烷基咪唑啉与氯化苄的摩尔比(A′)、反应温度(B′)和反应时间(C′)三个因素进行L9(33)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见表2。
表1 合成环烷基咪唑啉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Tab.1 The result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for synthesis of naphthene-base imidazoline实验号A.环烷酸与二乙烯三胺摩尔比B.酰胺化温度/℃C.酰胺化时间/hD.环化温度/℃E.环化时间/h产
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1.11.0∶1.11.0∶1.11.0∶1.11.0∶1.51.0
∶1.51.0∶1.51.0∶1.51.2∶1.11.2∶1.11.2∶1.11.2∶1.11.2∶1.51.2∶1.51.2∶1.5 1.2∶1.51001201401601001201401601001201401601001201401604681064 1088104610864200220240260240260200220260240220200220200260240 68101212108686121010126861.4355.2763.1461.9159.8665.4967.8381.9665 .8459.7862.8159.4864.6560.0464.9158.41k1k2k3k4R60.4468.5661.9862.008. 1262.9559.4064.6765.446.0462.0460.6367.7563.547.1262.2065.8060.0564.5 45.7567.0261.8463.1961.165.86
由表2可知,各因素对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产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反应温度>环烷基咪唑啉与氯化苄摩尔比>反应时间。最佳水平组合是对与上述9组实验中最好的进行验证实验,得到的产率为71.77%和74.89%,因此,确定为最佳季铵化条件,即环烷基咪唑啉与氯化苄的摩尔比1.0∶2.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 h。表2 合成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Tab.2 Rresult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for synthesis of naphthene-base imidazolin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实验号A′.环烷基咪唑啉与氯化苄摩尔比B′.反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