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赵志祥白鹅教学实录9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赵志祥白鹅教学实录9

赵志祥白鹅教学实录 1
一、课文品读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文中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作者捉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动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13、14课
《白鹅》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一提到丰老先生的鹅,你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只怎样的白鹅?
生: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如: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
师:(板书:高傲的),刚才好多的同学都提到高傲的白鹅,这不仅是我们的感受,也是丰老先生的感受。

出示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请同学们多读几遍。

(生读)
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引读、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二、品读赏析。

同学们都认为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下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细细地品味。

围绕着鹅的“高傲”,丰老先生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叫声、步态、吃相)
(一)叫声:(第3自然段)
1、师:首先,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和词语。

课件投影:(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2、指导朗读:
指导“厉声叫嚣”:这次要发脾气了,咆哮了,怎么读?
“引吭大叫”该怎么读?吭是“喉咙”的意思,也就是放开喉咙大叫。

谁来试试?
师:你们看,光叫声,丰老先生就用了4个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白鹅叫声的高傲。

师总结: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二)步态:(第4自然段)
师: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

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什么是净角? (出示净角的课件)
这就是踏着方步,这就是步态从容、大模大样。

谁来读读鹅走路的样子?(一生读)
如果要你在“踏着方步”前面加上一个词,你认为白鹅是怎样地“踏着方步”?
引导学生连起来读,读出感情来:大模大样地踏着方步;不紧不慢地踏着方步;从容不迫地踏着方步;高傲地踏着方步;昂首挺胸地踏着方步……
师:丰老先生为了突出鹅的步态,还把鹅和谁做了一个比较呀?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步态有什么不一样?
谁来读一读。

师:你们看,这鹅连走路的样子都那么的高傲,难怪丰老先生要感慨它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了。


(三)吃相:(5-7自然段)
1、师: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么。

默读第5-7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呢?可以动笔画一画。

2、师:如果让你用一个4个字的词语来形容鹅吃饭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
生: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丝不苟……
师:“三眼一板”在词典中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

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那你能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从哪儿最能表现鹅吃法的“三眼一板”。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默读第5自然段。

[课件] 鹅的吃法,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生:从“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固定)
从“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吃的东西是不变的。


从“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
师:你们瞧,鹅吃饭的时间不变,吃的东西不变,就连顺序也一点都不能变,多有趣呀!谁能读读这一段,把它吃饭时三眼一板的样子读出来。

3、这位鹅老爷的脾气被周围的邻居知道了,于是,就上演了一场有趣的剧目。

请同学看课文59页,听好老师的要求:在读的过程中,用曲线画出写鹅的句子,用直线画出写狗的句子,听明白了吗?开始!
我们请出两位分别读一下描写鹅和狗的句子。

师:我刚才听好多同学读得都特别的好,请同学们小组活动,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鹅吃饭有意思的样子再现出来。

你们可以同桌想象它当时的样子,说一说;也可以分角色读一读,也可以自己读读……我们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精彩。

就是这样一只高傲的鹅,主人却不胜其烦,给这位鹅老爷当起了堂倌——服务员,天天去侍候它吃饭。

你觉得作者喜欢这只鹅吗?(喜欢)
喜欢它,为什么还说它高傲,叫它鹅老爷……(学生自由交流)平时,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特别喜欢你,却用一些反话来说,比如说:你特别调皮,爸爸说你是个“小调皮蛋”、你早晨起床不爱叠被子,妈妈说你真是个“懒家伙”,求着你了说小祖宗啊!
板书设计:
13 白鹅
叫声
高傲步态喜爱
吃相
《白公鹅》教学设计
一、对比引入
1、师:我们刚刚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

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白公鹅
2、师: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鹅会有哪些特点呢?
二、根据阅读提示,确定学习目标
师:这是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怎么学?
1、指生答学习方法:默读蓝色块的阅读提示,看看编缉叔叔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完成的问题,(师:对,我们把这叫做学习目标)然后带着问题读书。

2、学生默读阅读提示,划出问题,同桌交流。

三、按学习目标学文。

(一)初读课文,回答: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公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生答: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威风凛凛)的大公鹅(海军上将派头)的大公鹅
师:好一只(海军上将派头)的大公鹅,理解“海军上将衔”。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写这白公鹅具有海军上将衔的?师生对读。

2、你们喜欢这只具有海军上将衔的白公鹅吗?就请你们带着这种感情大声地读一读。

读完后你们有什么新发现?生:本段没有具体写出这白公鹅的派头。

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白公鹅的“派头
十足”?请继续读课文,有了新发现,就在书上写一写,划一划。

(三)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四人小组讨论,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再指生回答(师:归纳并板书)
2、学第2自然段:生,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第2段),这方面具体写白公鹅的“派头十足白公鹅。

师:它走路的姿势怎样?用文中一个词来说?生:“慢条斯理”并理解这个词语(解释,后文的词、做动作),读“慢条斯理”地(生答);走路(生答),从这个词可看出这只鹅具有海军上将的派头。

可看出作者对白公鹅充满什么感情?
3、学第3、4段生答:它在浅水滩里的游水(可看出这只鹅具有海军上将的派头:同学们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把句子读出来?(全班读,边读边想象)说感情。

4、生答:白公鹅游水时的和“我”抢占地盘(第
5、6段)来进行具体描述。

同学们对哪段感兴趣?分别指生读,以读代讲,读完让学生说感受,如果你是作者面对这鹅会怎么办?
5、小节: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儿时,你们觉得这只白公鹅是不是具有海军上将的派头,派头到有点霸道,让作者无可奈何,却不憎恨,它是那么可爱,让作者深深喜欢,才留心观察鹅的一举一动。

四、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1、先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再指生回答,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2、先指生补充白鹅板书:作者是哪些方面写出鹅的高傲?你根据板书发现了两位作家写法有相同点、不同点?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板书设计:
白公鹅走路的姿态
白公鹅海军上将派头它在浅水滩里的游水
和“我”抢占地盘
五、练习写作
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也可以学习文章的这种语言和写作方法,写一写你观察的小动物。

六、课外拓展阅读
丰子恺《阿咪》
赵志祥白鹅教学实录 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
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

自己读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

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

(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

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
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点评:“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点评: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点评:改变学习方式,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富有创意:一是了解对词语把握的情况;二是进一步感悟观察细致的态度和用词
准确,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三是在多种感官及师生合作参与的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六、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

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

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该练习题很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地表达。


2.练笔,展示,评议。

(点评: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

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

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评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
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本课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适时传授新知、指导方法、训练技能。

教师遵循学科、年级、课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导和教,能起到推动、规范、优化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

赵志祥白鹅教学实录 3
执教:赵志祥
师:这篇课文是中国著名的大画家、大学者……哪一位写的?
生:(齐)丰子恺(老舍)
师:有的同学说是老舍,老舍写过一篇《猫》,他是个大作家。

既是大作家,又是大画家的这个人,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叫丰子恺。

我想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过好多遍了。

生:(齐)对!
师:那现在咱能不能不用看书,回想一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哪一句话,哪一个词,或者是哪一段,或者是哪一个什么什么。

只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都可以交流一下。

谁愿意说?
生:架子,那个白鹅架子,架子十足的那句话。

师:“白鹅架子十足”的那句话,想不起来了是吗?没关系,待会从课文中把它找到。

请坐。

师:还有谁来说?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描写鹅吃饭的那一段。

师:描写鹅吃饭的那一段,书上好像有一个词,叫吃什么来着?
生:慢条斯理。

师:不是,叫吃什么来着?
生:吃相。

师:哎,对,吃相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错。

还有吗?再接着说。

生:我喜欢《白鹅》这一课的中心句。

师:哇──了不起!这个同学读书很会动脑筋,说话和别人不一样。

他说他喜欢《白鹅》这一课的中心句。

请问,哪一句?
生:具体的是哪一句我也记不清楚了。

(笑声)
师:没关系,你请坐。

孩子们,咱们打开书,帮助他一起找,找到了再说,看谁能找到,找到中心句。

(生齐翻书自己找)找到的可以拿笔把它划下来,我看画的准不准。

(边巡视辅导边调控)嗯,帅,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划的不
错。

对,划好了就举一下手,我会过去看。

(走到一个举手的学生跟前)能再去掉一句,只留一句就更好了。

(又走到一个举手的学生跟前)嗯,划的准,好。

真厉害,咱班同学真了不起,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

能读一读中心句吗?谁来?
生:鹅的高傲正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划这一句的举手。

(众生纷纷举手)
师:把手放下。

划对这一句的都了不起。

这一句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不过呢,还要加上一点,这是中心内容的句子。

还有一句也叫中心句?请你。

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啊!
师:嗯,你划的这个地方很准,如果请你把这段缩句,缩到最短,只选其中的一小部分,你选哪里?还请你,你来。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请坐。

划这一句的举手。

好!划这句的同学也是非常了不起!请看黑板。

我有一个习惯,我比较喜欢老师写字的时候,学生也跟着我一起写。

写在书上就可以了,你觉得书上哪个地方合适写,就写在哪个地方,好吗?准备动作真快。

我还发现你们握笔的姿势都是正确的。

坐姿也非常美,嗯,真不错!
最好不仅看老师写什么字,还要看老师怎样写好看这个字。

(师
在黑板上“白鹅”前添加“高傲的”三个字,然后巡视)嗯,不少同学很聪明,对,他就在课题前边写上“高傲的”三个字。

有的同学在课题的旁边写了“高傲的白鹅”五个字,这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不错。

师:好!坐端正,看黑板,咱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高傲的白鹅。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白鹅》,如果给他改个题目叫“高傲的白鹅”,行不行?
生:(齐答)行!
师:假如你非常的傲慢,老师会表扬你还是骂你?
生:骂。

警告。

师:对!会警告你,肯定会批评你。

但是请问,高傲的白鹅,前面还加了一个好一个高傲的白鹅,那丰子恺老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的高傲呢,还是怎么回事?
生:在夸奖。

师:我总觉得,一个人,管甭他是什么人,或是动物,他高傲了都不大能夸奖他。

生: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

师:在批评那只白鹅?待会再说说你那独特的理由。

生:我也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夸奖那个白鹅。

生:我和前两位同学的观点相同。

师:夸奖?
生:对!
生:我也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夸奖那个白鹅。

生: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

师:好了,同学们,除了夸奖、批评还有别的意见吗?别的意见说,相同的就不用再说了。

生:十分惊奇,我觉得他十分的惊奇。

师:哦,你觉得丰子恺对这只白鹅感到十分的惊奇?
生:有点好奇,有点想不通,它为什么这样的高傲呢?
师:哇赛!如果丰子恺爷爷在这里一定会把你搂到怀里夸你是个好孙子。

(笑声)
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在赞扬这个白鹅。

师:是在赞扬它的高傲?
生:是的。

师:比夸奖更深了一层?
生:我觉得丰子恺爷爷是在赞赏这个白鹅。

师:在赞赏这个白鹅。

我总觉得你说的好像更贴近丰子恺爷爷的
心思。

师:我有一个想法……
生:老师我想说……
师:好,你说。

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喜欢这只白鹅的高傲。

师:我现在宣布,他的想法……
(老师的话再次被学生打断)
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非常欣赏这只白鹅的高傲。

生:我觉得丰子恺爷爷非常惊讶这只白鹅为什么这样高傲。

师:和他差不多,请坐下。

生:它的高傲不是来自它的表现,而是来自它的本身的。

师:你这句话我听起来明白,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

很有哲理的一句话。

咱们时间不多,不能在这探讨,你回家把这句话写下来,让同学们好好的讨论讨论,如果大家懂了就说明你说的很有哲理,如果大家觉得还不懂,你要想法把它写得更清楚一点,行不行?
生:行!
师:说话算数?
生:好!
师:孩子们都谈完了大家的看法。

我想谈谈我的看法行吗?
生:(齐答)行。

师:我比较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喜欢这只白鹅!”我更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欣赏这只白鹅!”。

因为在丰子恺爷爷的心目中这只小动物很可爱。

可爱就可爱在它的高傲上。

正像同学们刚才说得中心句一样,从它的叫声、步态,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尤其是它的吃相当中看出它的高傲。

这高傲可不是咱们平时说得骄傲,这个高傲看起来很有趣,很可爱,仿佛是自己的一个小孩子,一个小宝宝,这么好玩,这么的天真。

他是怀着这样一种感情写的。

咱们应该读过老舍爷爷的《猫》,对吧?
生:(齐答)对!
师:这么一个淘气的猫,人家老舍在那写文章,它跑到人家稿纸上在那乱踩;抓着花枝荡秋千,枝折花落。

可是呢,你从来不会责打它,淘气还不责打它。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高傲的鹅,丰子恺爷爷是批评它还是欣赏它?
生:(齐答)欣赏!
师:对!咱们要再写几个字了,写三个字。

孩子们,这三个字你们应该自己知道写什么了。

(师在黑板上“高傲的白鹅”前加一个“好一个”,然后边巡视边有感情的朗读:“好一个高傲的白鹅”。

)师:原话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如果有兴趣可以给那个“动
物”旁边加上“白鹅”,意思都一样──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好一个高傲的白鹅。

(学生在书上添写“白鹅”二字)
师:我顺便问一下,老师老让你们在书上写这个写那个,这叫什么方法?
生:(齐答)做笔记!
师:说得太大了,具体是做笔记的哪一种呢?这叫什么,在重要的地方圈点勾画,还要写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教大家一个新名词,这叫“批注”。

哪两个字知道吗?
生:知道,“批”是“批评”的“批”,“注”是“注视”的“注”。

师:对,“批评”的“批”,“注视”的“注”。

批注是一个好方法,以后啊,你们自己的书啊,就不用再摘抄了,只要是你自己花钱买的书,属于你自己的,看哪一段好就划下来,有什么想法直接在书上写下来。

这叫做“批注”。

但是到图书馆,别人的书千万不要乱画。

明白了吗?(生答“明白”)
师:好了,大家说了半天,明白了丰子恺爷爷写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

包括中心思想,就是要表达的一个思想感情,都清清楚楚了。

刚才我记得好像那位同学说了,它高傲有三点,但是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它的吃相,对不对?大家来看一看吃相,象咱们聪明人应该都知道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写的什么啊?
生:吃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