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和FDPs联合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二聚体和FDPs联合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桂艺方;张春雷;韩伟平
【摘要】[Objective] In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D - dimer and FDPS in the test of the thrombotic disease. [ Methods] Sixty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2010 to 2011 were selected for the research, whose underlying disease was early stage pulmonary infarction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The other 30 out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2010 to 2011 , whose underlying disease was non thrombotic disease. ITM immunoturbidimetry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density of D - dimer and FDPs. [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D - dimer in pulmonary infarc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the non thrombotic diseases was 93. 3% , 86. 7% and 3. 3% respectively. FDPs positive rate in pulmonary infarc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the non thrombotic diseases was 100% , 96. 7% , 40. 0%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 of both D - dimer and FDPs in pulmonary infarc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the non thrombotic diseases was 100% , 96. 7% and 3.3% respectively. The combined measuring resul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D - Dimer and FDPs seperately (P < 0. 01 ). [Conclusions] Combined testing of D -dimer and FDPs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separate testing that can avoid omission and false positive result. Meanwhile it also provides positive data more accurately and excludes negative disease.%[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联合应用在血栓性疾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2011年住院患者60例,基础疾病为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均为发病初期;另选择同时期门诊患者30例,基础疾病为非血栓性疾病.采用免疫比
浊法测定D-二聚体浓度和FDPs浓度,观察两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对疾病检测的敏感性.[结果]D-二聚体在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和非血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3.3%、86.7%和3.3%;FDPs在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和非血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0%、96.7%、40.0%;D-二聚体和FDP s联合检测在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和非血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0%、96.7%和3.3%.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与D-二聚体、FDPs单独检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和FDPs联合检测较二者单独检测意义更大,能够明显的避免漏检及假阳性结果的产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为临床提供阳性数据及排除阴性疾病.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34)001
【总页数】4页(P78-80,100)
【关键词】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FDPs;联合检测
【作者】桂艺方;张春雷;韩伟平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检验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究中心,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 116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
血栓性疾病如肺梗死、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如果能及时准确地予以检测,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则可减少该类疾
病造成的严重后果。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血管内血栓形成可产生大量的交联纤维蛋白原,纤溶酶活性继发性增高,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
因此,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血栓栓塞形成、溶栓治疗监测、手术后DIC等疾病诊治有重要意义;FDPs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清或血浆FDPs增高可间接反映纤溶活性亢进。
但二者的检测结果都受到其他疾病影响: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特别是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菌血症等引起血凝异常而导致D-二聚体升高;一些恶性肿瘤、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某些急性感染、外伤及外科手术后,FDPs可轻度升高。
现在,大多医院开展的检测项目都是二者选一。
本文分析检测了2010—2011年牡丹江市红旗医院诊治的肺梗死、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各30例及无血栓性疾病门诊患者30例的D-二聚体和FDPs浓度,以此探讨D-二聚体和FDPs联合应用在血栓性疾病检测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2010—2011年牡丹江市红旗医院住院患者60例,基础疾病为肺梗死、深静脉血栓。
其中,肺梗死患者3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均为发病初期;另选择同时期门诊患者30例,基础疾病为非血栓性疾病。
在本组资料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为35~55岁;体重55~75 kg。
1.2 试剂及仪器
试剂:① D-二聚体: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免疫比浊法);生产企业:DIAGNOSTICA STAGO;② FDPs: FDPs检测试剂盒(免疫比浊法);生产企业:DIAGNOSTICA STAGO
仪器:法国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型号:STA-COMP ACT
1.3 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用含有枸橼酸钠的真空抗凝管静脉采血,轻轻颠倒混匀,3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上清液(血浆、黄色),如遇溶血及混有组织液应弃去。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和FDPs浓度(血浆D-二聚体正常浓度0.5 mg/L,>0.5 mg/L为阳性,FDPs正常浓度40 mg/L,>40 mg/L为阳性)将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两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对疾病检测的准确性,然后综合两项指标,两种方法联合评价其对疾病检测的敏感性。
(注:联合检测结果是指有一个指标阳性即计为阳性。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组所测浓度之间的差异。
不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二聚体检测结果
在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和非血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3.3%、86.7%和3.3%,非血栓性疾病与肺梗死及深静脉血栓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
血浆D-二聚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未达到95%,但假阳性率被控制在较低水平。
表1 不同类型患者D-二聚体的测量结果Tab 1 The measuring results of D-dimer in different patients阳性n(%)浓度(mg/L)阴性n(%)浓度(mg/L)肺梗死28(93.3)0.74±0.072(6.7)0.38±0.04深静脉血栓
26(86.7)0.82±0.094(13.3)0.32±0.07非血栓性疾病
1(3.3)0.56±0.0129(96.7)0.36±0.06
2.2 FDPs检测结果
在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和非血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0%、96.7%和40.0%,非血栓性疾病与肺梗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2。
FDPs诊断的灵
敏度和特异性可达到95%以上,但其假阳性率也极高。
表2 不同类型患者FDPs的测量结果Tab 2 The measuring results of FDPs in different patients阳性n(%)浓度(mg/L)阴性n(%)浓度(mg/L)肺梗死
30(100)58.85±3.470(0)深静脉血栓29(96.7)53.34±2.811(3.3)26.74±0.18非血栓性疾病12(40.0)45.93±4.1718(60.0)29.71±3.52
2.3 D-二聚体和FDPs联合检测结果
首先选取D-二聚体﹥0.5 mg/L样品为阳性,对阴性样品再比较FDPs浓度。
由于非血栓疾病与血栓疾病FDPs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2),所以选取FDPs﹥50 mg/L样品仍为阳性。
按此分析,在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和非血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0%、96.7%和3.3%,见表3。
此结果在保证了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同时也控制假阳性率在较低水平。
表3 不同类型患者D-二聚体和FDPs二者联合检测结果Tab 3 The combined measuring results in different patients阳性n(%)阴性n(%)肺梗死30(100)0(0)深静脉血栓29(96.7)1(3.3)非血栓性疾病1(3.3)29(96.7)
3 讨论
尽管有许多实验用于诊断纤溶系统疾病,但由于缺乏敏感性或特异性,50%的病人不能被诊断或早期诊断[1]。
测定纤溶系统主要因子,对于诊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如各种血栓)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如肿瘤、妊娠综合征), 以及溶栓治疗监测, 有着重要的意义。
D-二聚体是交联型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其升高主要反映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的发生,可作为独立的栓塞风险预测因子[2]。
D-二聚体水平升高,往往提示高凝、纤溶状态的存在,是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3]。
血浆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主动脉瘤等疾病中增高,也可作为溶栓治疗、化疗及干细胞移植的观察指标[4]。
特别对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菌血症等病易引起凝血异常而导致D-二聚体升高。
D-二聚体值对于肺动脉栓塞具有理想的阴性预告作用,若D-二聚体<0.5 mg/L,发生急性或活动性血栓的可能性较小。
阴性的结果可以基本排除肺动脉栓塞,从而可以减少有创的检查,如通气灌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避免盲目的抗凝治疗。
D-二
聚体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总的诊断价值和在PE中的诊断价值类似:阴性的D-二聚体可以基本排除DVT形成的可能,若有明显的血栓症状与体征时,D-二聚体仍<0.5 mg/L,应考虑患者有无纤溶活性降低的可能,
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增多。
已经机化的陈旧性静脉血栓,血浆D-二聚体可以
不增高。
动脉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甚至急性心肌梗死,血浆D-二
聚体增高一般不如静脉血栓显著。
阳性的结果意义不大,特异性不够强,很多疾病可以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具有阻止纤维蛋白单体交联和聚合、竞争凝血酶的抗凝作用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其测定主要反映是否存在血栓形成或纤溶系统亢进,其阳性或增多见于:a)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b)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c)血管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闭塞性脑血管病、深部静脉血栓);d)白血病化疗诱
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e)溶栓或去纤维蛋白治疗。
DIC时,血浆FDPs显著增高,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达95%以上。
深静脉血栓、肺梗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纤溶亢进和溶栓治疗时,可见FDPs显著升高,常常>40 mg/L以上。
一些恶性肿瘤、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某些急性感染、外伤及手术后,运动和紧张时FDPs可轻度升高,一般在20~40 mg/L之间。
有研究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其降解产物在患癌
时增高,可增强血小板对癌细胞的黏附,从而利于癌细胞转移,因此对患者血浆
FD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其由高到低可作为肿瘤受到控制的一个信号,FDP水平继续升高往往提示着肿瘤有转移的倾向[5]。
另外,肝素、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类风湿因子等可使FDP假阳性增高,因此FDP特异性不高。
两项指标中D-二聚体阴性排除率较高,而阳性在某些疾病中意义不大,FDPs阳性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而阴性排除率不佳,故二者结合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及阴性排除率。
参考文献:
[1] Carvill N. An immunological assay for determination of circulating levels of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J]. Clin Hemost Rev, 1997, 27: 65.
[2] 杨淳, 汤荣华, 刘春生, 等. 890例凝血常规及血浆蛋白降解产物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J]. 血栓与止血学, 2011, 17(1): 26-28.
[3] Zurbom KH, Duscha H, Cram J, et al. Investigstion of coagulaton system and fibrinolysis in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adenocaroinomas and nonhodgdin, slymphoma[J]. Oncology, 1990, 47(5): 376-380.
[4] 师伟, 张国富. D-二聚体研究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11): 1031-1032.
[5] 朱武凌, 范秉琳. 肝癌患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其原因分析[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 25: 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