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本文从计算机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该课程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145
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之广泛,已经渗透到了工程应用和其它技术领域。

目前电子生产厂家、测绘相关公司及自动化相关企业对电子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还存在着不小的缺口。

但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

知识的老化及动手能力的欠缺,成为毕业生求职的硬伤。

因此,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电子技术基础》作为本科工科类的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微机原理》的基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专业学生的知识架构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文以计算机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该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路。

1 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的选取问题
2009年以前,我校计算机专业分两个学期开设《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

这两门课程在内容上是相互独立,自成
体系的。

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两门课程通常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而教师在授课内容的实施上很大程度受到学生接受水平的影响,造成两门课程的内容无法很好的衔接。

比如,部分内容出现重复讲解,部分需要详细介绍的内容没有深入讲解或一带而过甚至根本不讲。

因此,严重影响了知识的连贯性。

1.2 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问题
《电子技术基础》通常在本科第三学期开设,学生此时有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和大学物理知识,但尚未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他们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往往认为《电子技术基础》与他们的专业联系不大,因此对这门课程兴趣不大或者不重视。

加上进入课程学习后,发现课程难度较大,学习的积极性又打了折扣。

1.3 实践环节的设置问题
首先,实验安排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同学在遇到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有较大出入时,不去追求原因,而是直接用理论数据来编写实验数据,这样根本达不到做实验的目的。

其次,目前的实验主要采用“实验箱+芯片+导线”的方式来进行。

也就是实验箱内部已将基本电路搭好,对外留出一些接口,学生只需要安插正确的芯片,完成少量线路的连接即可。

这样造成学生对整体电路缺乏认识,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另外,由于实验箱设备老化
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经常会影响实验的进度,造成不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实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将《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两门课程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一门课,内容上涵盖了传统的《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在课时上也做了调整。

整合之后,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按照22%,28%,50%比例安排,总学时为64学时。

三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
2.1.1 电路部分
着重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分析方法,简单介绍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和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这部分内容以够用为主,主要为模拟电子技术内容的讲解打好基础。

2.1.2 模拟电子技术
介绍二极管和三极管两种器件的特性;以共射放大电路为主介绍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反馈概念及运算电路为主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2.1.3 数字电子技术
逻辑代数基础部分,侧重常用公式和定理的应用、以卡诺图为主的化简方法、波形图的绘制等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集成逻
辑门电路,以介绍ttl门电路为主,弱化各种门电路内部工作原理的细节介绍,举例说明oc门三态门的应用以及引脚的处理。

组合逻辑电路部分,介绍常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思路,强调常用msi芯片的使用及设计。

时序逻辑电路部分,侧重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集成计数芯片的使用和设计、寄存器的工作原理以及555典型电路的应用。

2.2 理论环节的教学
2.2.1 上好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少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为了拿到学分而学习的现象,而完全不明白学好这门课的真正意义所在。

绪论课作为学生接触这门课的第一堂课,就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上面的困惑,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绪论课上,首先可以通过引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过程来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其次,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列举电子技术在当今计算机、控制领域等方面的大量新颖的应用实例,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应用实例并展开讨论,使学生体会到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子技术。

再次,给学生展示一些电子产品,如定时开关、报警器等,让学生观察内部的结构,使学生对电路的构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使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后,他们也能完成一些具体小电路制作,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最后,需要总结一下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地位,说明本课程的内容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
系,介绍课程学习的主要方法。

2.2.2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电子技术基础》涵盖的信息量非常大。

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讲授。

对于基本概念和定理以及电路图、芯片管脚图及功能等信息,可以直接用ppt演示的方式,边讲解边放映,这样即可以节省时间,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又可以反复重现,便于复习巩固。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工作原理,例如介绍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时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该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无法观察到,因此,可通过制作视频动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过程。

对于一些电路计算求解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板书方法,边写边讲解,并在关键步骤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学生共同完成问题的求解。

对于设计性内容的讲授,可以采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进行虚拟,现场演示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使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

2.3 实践环节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的整合,实验环节的课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对验证性实验的开设数量进行筛减,而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率。

由于验证性实验虽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实验对象通常较为简单,涉及的知识点具有局限性,学生难以通过这类实验将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因此只需选择几个较为经典的实验即可。

对于设计性实验,必须要求学生提前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设计,从整体上把握实验的内容,同时对实验结果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估。

这样,真正实验时若出现实验结果异常,也能较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路的检查调试。

学期最后设置1~2个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和要求以任务书的形式提前2周下达给学生。

根据实验室的现有器材和设备,学生从方案设计、元器件选择、组装调试及撰写报告全部要独立完成。

通过综合性实验,不仅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将各章节的知识点有机地的结合起来,提高知识整合、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培养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打好基础。

2.4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传统的课堂教学,即集体授课的模式,授课内容和进度必须与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因此,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网络教学平台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本课程建立了网络课堂,内容主要包括了教学大纲、每章节课件、参考文献库、习题库、实践资源库和教学素材库等丰富的网络资源。

比如,参考文献库提供了一些经典的参考书和一些相关的中英文科技文献。

习题库里包含各章节的课后习题和大量的课外习题,并且对难易程度进行分级标注,以便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同时,课后参考答案根据授课进度,分时上传,务必保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

实践资料库提供了实验指导手册、各种常用仪器仪表的详细使用说
明书和规范性教程等。

另外,网络课堂设置了在线答疑模块,使学生在课后遇到难题时能及时得到解答,避免问题的过多累积。

通过网络课堂的运作,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强化,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总之,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特点,结合学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想法,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呈领,杨琳,刘清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45.
[3]马军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报告,2012,(11):295.
[4]李心广,王金矿等.计算机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2):196-198.
作者简介:管冰蕾,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016
包蕾,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016 郑燕,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