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总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总说明
一、总体设计
(一)总体任务
桃马二级公路初步设计要求在给定的1:2000的带状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平面、纵、横断面设计,再进行路基、路面设计,桥涵设计,并做好初步概算。
(二)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路基宽度:12m
计算行车速度:80km/h
行车道宽度:7.5m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50m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00m
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700m
平曲线极限最小长度:14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70m
最大纵坡:5%
合成纵坡:9.0%
最小坡长:200m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500m
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00m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3000m
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000m
最小竖曲线长度:70m
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
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三)路线概况
本设计任务段起点是常德市,终点是益阳市,本设计段起止桩号为K10+689.162~K12+715.142全长2.017km,本路线共设置3个平曲线,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设置3个变坡点,1个凹形竖曲线,2个凸形竖曲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置有涵洞1个,为盖板涵。
1. 经济地理环境
常益二级公路起点是常德市,终点是益阳市。
常益二级公路的修建,对于加强区域联系、推动益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二级公路建成后,益阳城区到常德市更快捷、更方便,这也预示着益阳的公路建设又将迈出重要的一步。
2. 地形地貌
本设计段地处山岭丘区,地形起伏一般。
3. 气象
常益二级公路所经地区属于IV
3
区,四季交替比较分明,降水量比较充足,月平均最高气温35℃(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5℃(一月),日最高气温41℃;日最低气温-7℃;日最大气温差21℃;平均年降雨量2600mm;小时最大降雨量230mm;日最大风速为30m/s。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82%,属于湿度适中带——湿度充足带,潮湿系数为K=2.2。
由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路线经过的区域水旱灾害频繁,雨季对本路段施工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路基施工和各构造物的施工都要不失时机的做好施工安排,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4. 水文
公路沿线地表水系发育,属沅水水系。
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发育,每年3~8月为汛期,雨量集中,暴雨后河水陡涨;每年9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在丰水季节,山洪爆发时、水流急,由于洪水的冲刷、侧蚀、淘蚀作用,对路基和桥涵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5. 地层岩性
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
覆盖层以种植土、亚粘土和亚砂土为主,含少量的碎石质土,覆盖层厚2米左右,稻田中种植土厚0.6米左右,下伏基岩为硅化板岩。
6. 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
本设计中不良工程地质路段:根据勘测成果和实地调查,主要有两种不良地质:特殊土类软土地基:软土主要分布在池塘、沟渠及水稻田表层,为淤泥质粘土、有机质土、软塑状粘土,主要为淤积成因,厚度一般为0.3~0.8m。
施工时清除即可;滑塌:(亚)粘土、碎石土,抗冲刷能力弱,路堑开挖易坍塌、滑坡,以土质、碎石质边坡为主,多系破积、残积成因,主要分布在路堑路段。
7.沿线材料分布情况
公路沿线5km以内有较丰富的砂砾材料、砂,当地沿线无矿石料场,矿石材料需要外购,相距约40km。
相距50km左右处有水泥厂和石灰生产厂;钢材等建材,可以在相距40km的益阳进货。
二、路线设计
(一)本段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路线长度:2.017km
平曲线交点数:3个
平均每公里平曲线交点数:0.4个
平曲线半径:506.9m,500m,405.235m
缓和曲线长度分别为:110m,100m,100m
平曲线长度:1289.951m
直线长度:727.065m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63.395%
(二)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
变坡点个数:3个
平均每公里变坡点个数:1.487个
最大纵坡/坡长:2.497%/635.14m
最短坡长:400m
竖曲线半径6000m、22000m、22000m
竖曲线长度:627.883m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31.129%
三、路基、路面设计
(一)路基宽度、设计标高及超高方式
路基宽度为12m,其中路面宽7.5m,硬路肩2×1.75m,土路肩2×0.5m。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
平曲线路段,绕行车道内边线旋转超高。
(二)路基边坡
填方路基边坡坡度为1:1.5,挖方路段一级边坡坡度为1:0.5,二级边坡坡度为1:0.75。
(三)防护、排水
填方地段视情况设护坡道,护坡道外设置梯形浆砌片石排水沟,填方边坡采用网格式草皮防护。
挖方地段设置梯形浆砌片石边沟,根据地质情况在挖方坡顶3m处设置浆砌片石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和网格式草皮共同防护。
(四)土石方调配
本段全程土石方填方量与借方量相对平衡,可向附近调方或者借方。
(五)路面设计
设计标准轴载采用BZZ-100,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通过标准轴次325万次。
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面层厚14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量5%)基层厚25cm;天然砂砾垫层厚35cm。
四、涵洞桥梁初步设计
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涵洞》设计手册,《规范》及部颁设计标准图,涵洞形式采用空心砖盖板涵形式,共计1道,K11+020处1-Φ1.5m盖板涵。
五、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王首绪.《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D40-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6]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7]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合订本),(JTGD-6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8]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9]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10]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201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1]交通部.《路基》设计手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2]交通部.《路面》设计手册[S].姚祖康,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3]姚玲森.《桥梁工程》(上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14]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标准》(JTGD2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任务
根据给定的路线设计方案,结合后地形,地物,水文及周围的环境进行路基、路面以及排水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
(1)、路基横断面设计(2)、路基稳定性验算及防护设计
(3)、挡土墙结构设计(4)、排水结构设计
二、设计资料
山岭丘区二级公路设计,路基宽度12米,双向两车道,无中央分隔带。
土路肩为2×0.5米,硬路肩为2×1.75米,土路肩2×0.5,设计车速:80km/h。
设计交通量换算成标准轴载后为920 n/d,年平均增长率为7.17 %,路面为沥青路面,厚为14cm。
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量情况及公路性质设计机动车道,设计交通标准轴载为BZZ-100。
路基设计应贯彻路基稳定性及少占耕地为原则。
排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设计洪水频率为100年一遇。
地质条件:该地区为Ⅳ5自然区,路基土为亚粘性土。
三、设计内容
1、路基部分:路基为2×3.75m+2×1.75m+2×0.5m宽,填方边坡坡度为1:1.5,挖方边坡坡度为1:0.5~1:1,边沟和排水沟均为2×40+40cm,截水沟为2×60+60cm,硬路肩、路拱横坡度为2%,土路
肩横坡度为3%。
填方边坡采用种草防护。
挖方当大于8m时可采用护面墙与其他护坡组合的方式共同护坡或者采用拱形浆砌片石骨架护坡。
2、路基稳定性验算,路基稳定性验算采用4.5H法,验算破裂面位置,并进行路基验算。
3、挡土墙设计:该路段分段采用路堤墙。
4、路面结构设计:该路面设计为沥青路面,行车道宽7.5米,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作用次数Ne=4250000次,路面厚14cm。
5、路面补强设计及接缝、传力杆设计:路面补强有钢筋网补强和角隅补强,接缝设置横缝和纵缝。
6、路面排水包括路表排水和路面内部排水。
四、施工方法
1、路基施工应达到一定的压实度、平整度,填方路基应分层压实。
2、路面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砼,机械搅拌、振捣,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养护。
五、设计标准
[1]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201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D40-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路线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在1:2000的路线平面设计地形图上,完成路线的纵断面设计,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二、技术指标
a)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车辆荷载为公路Ⅱ—级。
b)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12m。
c)最大纵坡为5%,最小坡长为4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70m。
d)路面不加宽,超高过渡方式为绕道路基内侧边缘旋转。
三、设计要点
a)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3个变坡点,最大纵坡为2.497﹪,最大坡长为635.14 米,最小坡长为331.87米。
2个凸形竖曲线,1个凹形竖曲线,凸形竖曲线半径为22000m、22000m。
凹曲线半
径为6000m。
b)本路线设计中有一座7×20m的混凝土连续T型梁桥。
涵洞共1个,为盖板涵。
四、设计依据
[1]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标准》(JTGD2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6]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合订本),(JTGD-6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桥 涵 设 计 说 明
一、设计说明
当前,我国的桥梁设计必须遵照“实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基本原则。
桥梁必须实用,要有足够的承载力,能保证行车的畅通、舒适和安全;本设计中的桥按桥涵分类标准分是大桥,跨径为7×20m 的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 型梁桥。
选择中桥是因为它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考虑今后的发展;既满足交通本身的需要,又考虑到支援农业,满足农田排灌的需要;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和实地考察还必须满足高速公路的要求除此之外,从外观上看,给人从视觉上有纯正、清爽的感觉。
涵洞设计必须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及水文气候等相关因素确定孔径。
二、本桥梁设计中主要考虑:
⑴服从线路总方向。
⑵桥轴线在曲线上。
⑶少占农田,少拆迁,少淹没。
⑷有利于施工。
如材料运输,场地布置,便桥架设等。
三、桥面标高的确定
⑴本桥设计服从路线总方向。
⑵桥面标高:为桥面路面外侧边缘最低点的标高,它用以表示桥梁高度。
本设计中桥的中心桩号为K10+720,设计高程为119.00m ;起点桩号为K10+720,设计高程为119.00m ;终点桩号为K10+860,设计高程为116.95m 。
四、涵洞设计说明
1、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2)净空:
盖板涵:净跨径0L ×净空0H 为: 1.5×1.0m
五、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北京: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