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谣言犯罪的刑事立法不足及完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同源性 , 两者 的界 限也 比较模 糊 。这 种界 限 的模 糊 性 , 使得 些 网民打着行使言论 自由权利 的旗号 , 名为 表达 自己 的思
和言论 自由的界 限, 对 言论 自由进行 合理 的 限制 , 才 能避 免 这项 权利被滥用 。 笔者认为 , 网络谣言 和言论 自由之间 的界 限主要表 现在 以下两个方 面 : ( 1 ) 主观 方 面。犯罪 目的是 指 “ 行 为 人希 望
( S u m N o . 1 2 5 )
我 国网络谣言犯 罪的刑事立法不 足及完善
蔡 刘 红
( 华 东政 法 大学 法 律学 院 , 上海 2 0 0 0 4 2 )
摘要 : 网络谣 言犯 罪与传 统谣言犯罪相 比具有智 能化 、 专 业化 、 传播快 、 危 害大等特 征。我 国现有刑 法 已经对 网络 谣言犯
度” J 】 ”。在 网络谣 言犯 罪中 , 行为 人捏造 毫无根 据 的事 实 , 其 目的是 为了破 坏他人名誉 , 具有恶 意诋毁他 人 的故意 。而 在一般 的言论 表达 中, 行 为人并没有针 对具体 特定 的人进行 恶 意攻 击的故意 。( 2 ) 客 观方面 。在 网络 谣 言犯罪 中, 行 为 人 的行 为在客观上损害 了特定 他人 的名 誉 , 使 他人 受到 了社 会 的负面评价 。而一 般 的言论 自由表 达后果 往往 是 只是 使 人们对 某一事件 自由地发 表评论 , 其 针对 的是事件 而不是 针
径之 一。随着网络 言论 的频繁 发表 , 网络诽 谤 、 网络 谣言 等 违法 违规行为也一 度甚 嚣尘上 , 对 公共 秩 序造成 极 大影 响。 因此 , 对我 国网络谣 言进 行必要的制约 和规范是 当前一 项迫 在眉睫的任务 。
约束 , 丰富多彩 的网络世 界就 像 是一 个假 面舞会 , 每个 人都 可 以戴 上面纱尽情地诉说 J 。网络 谣言犯罪 的特殊性 , 使 网 络对 大众的影 响 已经从 “ 虚 拟性 ” 向“ 现 实性 ” 转变, 网络谣
系, 同 时 实现 公 诉 与 自诉 更 好 地 衔 接 。 关键词 : 网络谣言 ; 犯罪; 立 法
中图分类号 : D 9 1 4 . 3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7 9 6 6 ( 2 0 1 7 ) 0 2— 0 0 2 8— 0 4 更严重 。最后 , 网络 谣言 犯罪 还具 有多 样性 。在 主体 上 , 由 于网络空 间具 有开 放性 , 网 民覆 盖范 围极 广 。在 内容 上 , 网 络谣言 的内容 没有 固化 的模式 , 其 内容 的多样性 甚至 可 以用 “ 丰富多彩” 来形容 。在 网络空间 中, 发达 的信 息技术 , 比传 统谣 言犯 罪 更具有智能化 、 专 业化 的 特点 。其 次 , 信息 网络 具有 传播 速度快 、 影 响范 围广的特 点 , 在 网络上传播 、 散布谣 言 、 虚假
2 0 1 7年第 2期 ( 总第 1 2 5期 )
d n i - 龙 江 省 政 法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No . 2 2 01 7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d mi n i s t r a t i v e C a d r e C o l l e g e o f P o l i t i c s A n d L a w
通 过 实 施 犯 罪 行 为 达 到 某 种 危 害 社 会 结 果 的 心 理 态
想, 实为捏造事实 、 恶意攻击 。因此 , 我 们只有 明确 网络谣 言
的界定 , 只是在 《 刑法 》 、 《 治安 管理 处罚法 》中有 少 量涉 及 。
本文 中所讨论 的网络谣 言是 指通 过 网络平 台传播 的没 有事 实根据 的消息或者 言论 。笔者认为 , 网络谣 言犯罪 就是指在
罪进行 了一定的规制 , 但 当前 网络谣言犯 罪刑 法规 则过程 中仍 然存在 罪名 配置 不合 理 、 罪名体 系不 完善 、 诉 讼程序 设 置不科
学等 问题 , 在应 对不断发展 的 网络谣言犯 罪时还 是捉 襟 见肘 。在 今后 的刑 事立 法 中, 我们 有必要 适 当增 设 罪名 , 完善 罪名体
网络平 台上制造 、 散布虚假信 息 , 扰乱 网络秩 序 , 侵 害他人 合
法权益或严重危 害社会秩序 , 违反刑事法 律且应受 刑事处 罚
的行 为。 ( 二) 网 络谣 言 犯 罪 的 特 殊 性 网 络谣 言 犯 罪 的 特 殊 性 是 由 网 络 空 间 的 特 殊 性 决 定 的 。
言已经在很大程度 上影 响着人 们 的现 实生 活乃 至社会 公 共
秩序 。
一
、
网络谣 言犯罪概述
( 三) 网络谣言犯 罪是 对言论 自由的理性 限制
言 论 自由 是 我 国 宪 法 规 定 的 公 民 基 本 权 利 之 一 。 网 络
( 一) 网络 谣 言 犯 罪 的 概 念
谣言和言论 自由都属于表达 自我意识 的范 畴 , 在 根本上 具有
根据《 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 状况 统计 报告 》 , 截至 2 0 1 5年 6月 , 我 国网民规 模 达 6 . 6 8亿 , 其 中手 机 网 民规 模 达 5 . 9 4
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 4 8 . 8 % … 。可见 , 我 国 已经进入 互联 网
时代 , 信息 网络 已经成为人们 了解世界 和表达言论 的主要 途
“ 谣言 ” 一 般是 指是 没有 根 据 的传 闻, 如谣传、 造 谣等 。 互联 网平 台的迅速发 展给谣 言 犯罪 的产生 和传 播提 供 了肥 沃 的土壤 , 使传 统 的谣 言犯罪 由“ 现实 空 间” 向“ 网络 空 间” 延伸 。 由此 , 也使得 这一传统罪名 演变成新 的犯罪模 式—— 网络谣言犯 罪 。 目前 , “ 网络谣 言 ” 一 词 在我 国并 无 统一
同源性 , 两者 的界 限也 比较模 糊 。这 种界 限 的模 糊 性 , 使得 些 网民打着行使言论 自由权利 的旗号 , 名为 表达 自己 的思
和言论 自由的界 限, 对 言论 自由进行 合理 的 限制 , 才 能避 免 这项 权利被滥用 。 笔者认为 , 网络谣言 和言论 自由之间 的界 限主要表 现在 以下两个方 面 : ( 1 ) 主观 方 面。犯罪 目的是 指 “ 行 为 人希 望
( S u m N o . 1 2 5 )
我 国网络谣言犯 罪的刑事立法不 足及完善
蔡 刘 红
( 华 东政 法 大学 法 律学 院 , 上海 2 0 0 0 4 2 )
摘要 : 网络谣 言犯 罪与传 统谣言犯罪相 比具有智 能化 、 专 业化 、 传播快 、 危 害大等特 征。我 国现有刑 法 已经对 网络 谣言犯
度” J 】 ”。在 网络谣 言犯 罪中 , 行为 人捏造 毫无根 据 的事 实 , 其 目的是 为了破 坏他人名誉 , 具有恶 意诋毁他 人 的故意 。而 在一般 的言论 表达 中, 行 为人并没有针 对具体 特定 的人进行 恶 意攻 击的故意 。( 2 ) 客 观方面 。在 网络 谣 言犯罪 中, 行 为 人 的行 为在客观上损害 了特定 他人 的名 誉 , 使 他人 受到 了社 会 的负面评价 。而一 般 的言论 自由表 达后果 往往 是 只是 使 人们对 某一事件 自由地发 表评论 , 其 针对 的是事件 而不是 针
径之 一。随着网络 言论 的频繁 发表 , 网络诽 谤 、 网络 谣言 等 违法 违规行为也一 度甚 嚣尘上 , 对 公共 秩 序造成 极 大影 响。 因此 , 对我 国网络谣 言进 行必要的制约 和规范是 当前一 项迫 在眉睫的任务 。
约束 , 丰富多彩 的网络世 界就 像 是一 个假 面舞会 , 每个 人都 可 以戴 上面纱尽情地诉说 J 。网络 谣言犯罪 的特殊性 , 使 网 络对 大众的影 响 已经从 “ 虚 拟性 ” 向“ 现 实性 ” 转变, 网络谣
系, 同 时 实现 公 诉 与 自诉 更 好 地 衔 接 。 关键词 : 网络谣言 ; 犯罪; 立 法
中图分类号 : D 9 1 4 . 3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7 9 6 6 ( 2 0 1 7 ) 0 2— 0 0 2 8— 0 4 更严重 。最后 , 网络 谣言 犯罪 还具 有多 样性 。在 主体 上 , 由 于网络空 间具 有开 放性 , 网 民覆 盖范 围极 广 。在 内容 上 , 网 络谣言 的内容 没有 固化 的模式 , 其 内容 的多样性 甚至 可 以用 “ 丰富多彩” 来形容 。在 网络空间 中, 发达 的信 息技术 , 比传 统谣 言犯 罪 更具有智能化 、 专 业化 的 特点 。其 次 , 信息 网络 具有 传播 速度快 、 影 响范 围广的特 点 , 在 网络上传播 、 散布谣 言 、 虚假
2 0 1 7年第 2期 ( 总第 1 2 5期 )
d n i - 龙 江 省 政 法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No . 2 2 01 7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d mi n i s t r a t i v e C a d r e C o l l e g e o f P o l i t i c s A n d L a w
通 过 实 施 犯 罪 行 为 达 到 某 种 危 害 社 会 结 果 的 心 理 态
想, 实为捏造事实 、 恶意攻击 。因此 , 我 们只有 明确 网络谣 言
的界定 , 只是在 《 刑法 》 、 《 治安 管理 处罚法 》中有 少 量涉 及 。
本文 中所讨论 的网络谣 言是 指通 过 网络平 台传播 的没 有事 实根据 的消息或者 言论 。笔者认为 , 网络谣 言犯罪 就是指在
罪进行 了一定的规制 , 但 当前 网络谣言犯 罪刑 法规 则过程 中仍 然存在 罪名 配置 不合 理 、 罪名体 系不 完善 、 诉 讼程序 设 置不科
学等 问题 , 在应 对不断发展 的 网络谣言犯 罪时还 是捉 襟 见肘 。在 今后 的刑 事立 法 中, 我们 有必要 适 当增 设 罪名 , 完善 罪名体
网络平 台上制造 、 散布虚假信 息 , 扰乱 网络秩 序 , 侵 害他人 合
法权益或严重危 害社会秩序 , 违反刑事法 律且应受 刑事处 罚
的行 为。 ( 二) 网 络谣 言 犯 罪 的 特 殊 性 网 络谣 言 犯 罪 的 特 殊 性 是 由 网 络 空 间 的 特 殊 性 决 定 的 。
言已经在很大程度 上影 响着人 们 的现 实生 活乃 至社会 公 共
秩序 。
一
、
网络谣 言犯罪概述
( 三) 网络谣言犯 罪是 对言论 自由的理性 限制
言 论 自由 是 我 国 宪 法 规 定 的 公 民 基 本 权 利 之 一 。 网 络
( 一) 网络 谣 言 犯 罪 的 概 念
谣言和言论 自由都属于表达 自我意识 的范 畴 , 在 根本上 具有
根据《 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 状况 统计 报告 》 , 截至 2 0 1 5年 6月 , 我 国网民规 模 达 6 . 6 8亿 , 其 中手 机 网 民规 模 达 5 . 9 4
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 4 8 . 8 % … 。可见 , 我 国 已经进入 互联 网
时代 , 信息 网络 已经成为人们 了解世界 和表达言论 的主要 途
“ 谣言 ” 一 般是 指是 没有 根 据 的传 闻, 如谣传、 造 谣等 。 互联 网平 台的迅速发 展给谣 言 犯罪 的产生 和传 播提 供 了肥 沃 的土壤 , 使传 统 的谣 言犯罪 由“ 现实 空 间” 向“ 网络 空 间” 延伸 。 由此 , 也使得 这一传统罪名 演变成新 的犯罪模 式—— 网络谣言犯 罪 。 目前 , “ 网络谣 言 ” 一 词 在我 国并 无 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