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考研应用心理硕士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北京大学考研应用心理硕士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论述题
1.什么是遗传力?人类行为遗传学有哪两种主要用来估计某种行为的遗传力的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遗传力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种特质(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
也就是说,相对于环境因素的差异,群体某种特质的差异有多大程度源于遗传因素的差异。
行为遗传学是行为科学与生物遗传学的交叉学科,它运用心理学和遗传学理论研究生物基因型对有机体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人类行为遗传学主要用来估计某种行为的遗传力的方法有:(1)双生子对比研究。
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或普通兄弟姐妹的比较,是研究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最有效的途径。
①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两个胚胎各自发育成的两个个体,两者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遗传特性。
因此,同卵双生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上的相似性,可以看成是遗传对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可以把同卵双生子心理与行为上的差异归因于环境因素。
②异卵双生子之间与普通兄弟姐妹之间一样,只有50%的共同基因,因此,异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与普通兄弟姐妹之间应无太大区别。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对偶内的行为差异,来分析某种行为的遗传效应。
(2)家谱与血缘分析。
①家谱分析是通过对某个“标志对象”(即具有某一特征或某种异常行为的典型个案)的家庭历史、亲属关系的调查,以分析这种特征在该家系中出现的频率。
②血缘关系研究是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基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远近)与他们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来推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2.说明相关样本t检验与独立样本t检验各有什么优势并简述原因。
正确答案:(1)相关样本t检验用于检验两个相关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同均值的正态总体。
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同均值的总体。
无论是相关样本t检验还是独立样本t检验都要求总体呈正态分布及独立随机抽样。
(2)相关样本t检验优势:①一般不需要事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因为相关样本是成对数据,即两组数据存在对应关系,这样可以求出对应数据的差(di),把对(X1一X2)的显著性检验转化为的显著性检验。
②相关样本t检验中,数据的相关性能够增大t统计量的值,从而在不增加被试的情况下增加统计检验力。
③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时被试的样本量相比独立样本t检验所需的样本量小。
(3)独立样本t检验优势:①如果实验设计采用的是独立组设计,那么进行统计检验的时候只能用独立样本t检验,因为两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相关性。
②由于采用独立组设计,故可以避免实验顺序造成的统计误差。
3.请简述假设检验中的Ⅰ类错误(type I error)和Ⅱ类错误(typeⅡerror)分别指什么。
正确答案:(1)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
①Ⅰ类错误:当虚无假设正确时,我们却拒绝了该假设时所犯的错误,也叫α错误、弃真错误。
②Ⅱ类错误:当虚无假设错误时,我们没有拒绝却接受了该假设时所犯的错误,也叫β错误、取伪错误。
如图所示:(2)两类错误的关系:①两类错误是在不同条件下犯的错误,Ⅰ类错误是在零假设成立时犯的错误,而Ⅱ类错误是在零假设不成立时犯的错误,α+β不一定等于1。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α与β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即样本容量一定时,“弃真”概率α和“取伪”概率β不能同时减少,一个减少,另一个就增大。
③在规定了α的情况下要同时尽量减小β,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大样本容量。
当n增大时样本平均数分布将变得陡峭,在α和其他条件不变时,β会减小。
4.如何估算测验的分半信度?使用该方法进行信度的估算有什么前提?
正确答案:(1)含义:按正常的程序实施测验,然后将全部项目分为相等的两半,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2)估算方法:①确定分半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奇偶法、随机安置法、内容匹配法、难度奇偶排序法;②计算两半测验的相关系数;③利用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弗朗那根公式、卢仑公式等进行校正。
(3)使用条件:①通常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
②当一个测验无法对等分半时,不能用分半信度(可以按奇偶分半,题目难度分半,题目内容分半);③两个测验的方差相等时才能使用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否则应该用弗朗那根公式或卢仑公式;④分半信度只适用于难度测验,当速度因素以不同程度影响分数时,分半信度将会造成虚假的高信度。
5.简述陌生情境测验以及由此区分的婴儿依恋类型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1)陌生情境测验。
①测验对象:2岁以内的婴儿。
②测验的方法和步骤:第一步,让母亲与婴儿一起进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之后母亲鼓励孩子玩玩具和探索环境,当孩子玩的时候,母亲陪伴在身边。
第二步,进来一个陌生人,先是保持沉默,再与母亲交谈,然后接近婴儿。
第三步,母亲离开,婴儿产生分离焦虑,陌生人努力安慰和引导婴儿继续玩。
(2)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地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
②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对母亲没有依恋。
③反抗型依恋:又称矛盾性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寻求又反抗与母亲接触。
6.举例说明发展研究中的同辈效应(cohort effect)。
正确答案:同辈效应,又称为代群效应、组群效应、时代效应。
组群是指年龄接近、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相似的这样一个人群。
组群效应就是指横断研究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
例如,如果测量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对摇滚音乐的兴趣,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兴趣随
年龄增长而减弱。
但事实上,这更可能与不同的社会时代对音乐的兴趣变化有关。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横断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60岁以后智力大幅度下降。
那么,这种下降是年龄发展本身引起的呢,还是由于老年组被试的受教育程度不及年轻被试引起的呢?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可见由于时代变迁,被试经历的环境不同,根据横断研究得出的发展趋势极有可能带来“横断谬误”,并且社会变革的速度较快,这种“横断谬误”的严重性也越大。
7.在当代经营环境下,组织中的员工有多少种失去工作的方式?并请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1)组织的原因。
①组织前景不明确和管理方式不正确,导致员工不满。
②薪酬和福利没有竞争力,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③人力资源管理缺少规划,职务设计不合理。
④忽视员工的培训,组织文化与员工没有达到共鸣。
(2)员工的原因。
①员工的能力不足。
②某些员工比较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自身知识的获取与提高,他们追求终身就业能力。
为了更新知识,他们希望到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去获得新的知识与经验,实现个人能力的增值。
这个特征使得这类员工本身就有较高的流动意愿。
③某些员工的家庭原因,比如,家庭负担、家庭变故、个人感情、子女问题、同事矛盾等。
8.简述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EAP)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对企业/组织管理的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1)员工援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全员心理管理技术。
它是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
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简而言之,EAP是企业用于管理和解决员工个人问题,从而提高员工与企业绩效的有效机制。
(2)员工援助计划的主要内容:工作压力的应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增进、职业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职业问题的干预、灾难事件处理与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及安全事故的预防、职业生涯困惑问题的解决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快乐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效的沟通理念和技术以及人际关系改善、婚姻家庭问题、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减肥和饮食紊乱,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
完整的EAP服务还包括压力评估、组织改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压力咨询等多项内容。
(3)员工援助计划的意义:通过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自信心、有效处理同事/客户关系、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克服不良嗜好等,使企业在节省招聘费用、节省培训开支、减少错误解聘、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生产管理等方面获得很大受益。
9.简述DSM—V对身份认同障碍的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身份认同障碍,即分离性身份障碍,DSM—V对其的诊断标准如下:(1)存在两个或更多的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为特征的身份瓦解,这可能在某些文化中被描述为一种附体体验。
身份的瓦解涉及明显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控
制感的中断,伴随与情感、行为、意识、记忆、感知、认知或感觉运动功能相关的改变。
这些体征和症状可以被他人观察到或由个体报告。
(2)回忆日常事件、重要的个人信息和创伤性事件时,存在反复的空隙,它们与普通的健忘不一致。
(3)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者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4)该障碍并非一个广义的可接受的文化或宗教实践的一部分。
注意:对于儿童,这些症状不能更好地用假想玩伴或其他幻想的游戏来解释。
(5)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例如,在酒精中毒过程中的混乱行为)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复杂部分性发作)。
10.请简要详述并举例说明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68年提出的。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层次。
①生理的需要: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需要。
例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
②安全的需要: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例如,人们希望得到一份较安定的职业,愿意参加各种保险,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安全需要。
③爱和归属的需要:要求和其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或关系,希望归属于某一个群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例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
④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
例如,在学校的学生若是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会使其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而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
⑤审美的需要: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一种高级需要。
⑥求知的需要:热爱知识,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的需要。
⑦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例如,音乐家必须去演奏或作曲,画家必须去作画,诗人必须去写诗。
(2)各需要层次的联系。
①这七种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②无论从种族的发展还是从人类个体的发展来看,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得需要出现得越晚。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③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成为推动个体活动的主要动力,而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是推动个体当前活动的动力。
④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又叫生长需要。
⑤需要层次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
不同的人对需要的追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例如,有人特别讲究自尊,只有当他觉得受到尊重、比较自信时,他才会去追求爱和归属。
⑥只有少数人能进入自我实现的境界,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这种人把实现自己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第一需要,其他层次的需要都退居次要的地位,服从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为实现自我而不惜牺牲一切。
11.请设计实验考察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的质的差异。
正确答案:(1)实验目的:考察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的质的差异。
(2)实验假设:通过行为结果的质的差异来区分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过程,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比有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可能更大。
(3)实验过程:在每个试
次(trail)中给被试呈现一个清晰可见的汉语表意文字,然后要求被试在一个五点量表上指出它代表一个“好”的概念或是一个“坏”的概念。
被试都是英语国家的被试,不懂汉字。
这个实验的关键之处在于,在每个文字之前呈现一幅人脸的图像,这些人脸或者表现愉快(如微笑),或者表现愤怒(如皱眉)。
对于其中一组被试,每幅人脸的呈现时间很短(4ms),以至他们报告没有觉知到这些人脸。
而对于另外一组被试,同样的文字和人脸被呈现,但每幅人脸的呈现时间足够长(1000ms),所有被试都报告觉知到了这些人脸。
后一组被试被告知忽略人脸,集中注意与评价文字。
(4)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短暂呈现的、无意识知觉到的人脸影响了被试对文字的评估。
当被试没有意识到人脸时,他们更有可能将跟随微笑人脸的文字评价为代表一个“好”的概念,而将跟随皱眉人脸的文字评价为代表一个“坏”的概念。
相反,当人脸清晰可见而被有意识地知觉到时,被试对文字的评估很少或不受人脸的影响。
(5)结论: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之间的质的差异,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比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更大。
12.请论述社会影响的途径以及每条途径背后的心理机制。
正确答案:(1)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2)社会助长。
①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出现了绩效提高的现象。
与此相反,有时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也称社会干扰。
②社会助长的心理机制:a.他人存在。
社会助长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有他人的存在,当他人出现时,会使人们的唤醒水平增强,而这种生理唤醒水平的激起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表现。
b.评价恐惧理论。
可以从害怕被他人评价的角度解释社会助长,在有他人存在的环境中,人们由于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紧张,并进而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
c.分心冲突理论。
当一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使他分心,这种分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间产生了一种冲突,这种冲突使得激起增强,从而导致社会助长的产生。
(3)社会懈怠。
①社会懈怠,也称社会惰化,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②社会懈怠的心理机制:a.社会懈怠与责任分散有关。
b.社会懈怠发生在团体成员完成团体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每一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体身上。
随着团体规模的增加,每一个体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4)去个性化。
①去个性化,也称去个体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②去个性化的心理机制:匿名性、自我意识降低。
(5)从众。
①从众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②从众的心理机制: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6)服从。
①服从是指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做出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
②服从的心理机制:合法权利、责任转移。
(7)群体思维。
①群体思维,也叫小集团意识,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事件发生。
②群体思维的心理机制:a.产生于群体成员间高度的凝聚
力。
出现群体思维的群体,往往是由拥有相同背景和意识形态的成员所组成。
b.由于群体规则,成员认为群体非常崇高、不会犯错,做决定时不必进一步讨论,只需要尽可能地支持即可。
(8)群体极化。
①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更趋极端的现象。
一种情况下,经过团体讨论之后的结果比个人的结果更为冒险,后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风险转移”。
另一种情况下,当个体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团体讨论的结果将更加保守。
②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
a.社会比较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在极化过程中规范性影响的作用。
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而是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社会规范性的影响),所以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也就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
b.说服性辩论:这一思路认为人们在团体的极化现象并非希望自己或他人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评价,而是认为人们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
在这里,论点对决策选择更为重要(信息性的影响),因为人们从他人那儿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论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