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论坛中国的姓氏中国姓氏的发展中国姓氏发展的三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姓氏论坛:中国的姓氏,中国姓氏的发展,中国姓氏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中国姓氏的发展,一方面是姓氏愈来愈多,另一方面是每一个姓氏之间的人口比例愈来愈不平衡。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国的姓氏形成了一些“大姓”。
大姓主要来自于历史形成的所谓“国姓”和“望姓”。
国姓就是帝王之姓。
中国是一个长期世袭制的封建社会,封建皇位实行世世代代的家族相传,而封建的帝王之家在朝廷中享受各类各样的特权,首先是一夫多妻制,一个皇帝往往妻妾成群,于是便有了他们的子孙和家族的大量繁衍。
在现今人口排列最多的前几个姓中,有李、刘、赵、朱等都曾是“国姓”。
汉代自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一直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期间仅有“王莽改制”短短10年,历400余年,都是刘姓家族的天下,皇位世袭,王位大量分封,形成刘姓人口作为中国单姓人口的第一个急剧发展期。
唐朝从公元61 8 年李渊立国,至公元907年,中间除武则天执政15年外,共276年李姓王朝,这是李姓人口作为国姓的大发展期。
赵匡胤成立宋朝于公元960年,直至公元1279年,共320年赵姓王朝,这也是赵姓人口的大发展期。
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成立明代,直至1661年李自成起义,明代衰亡,共历294年,朱氏江山鼎盛发展,朱姓人口也急剧增加,成为大姓。
据统计,刘、李、赵、朱四姓所立汉、唐、宋、明四个王朝,共统治中国社会1300余年。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西周共和元年,也即公元前841年算起),直到今天,共计2840年,四个姓氏王朝统治中国占了快要一半的历史,四个姓氏对中国的历史,中国姓氏的影响自然是很大的。
另外,有据可查的一些帝王之姓,如王姓(王莽之新朝),张姓(张茂之前凉)、陈姓(陈霸是之南陈) 、杨姓(杨坚之隋朝)、孙姓(孙权之吴国)、高姓(高洋之北齐)、郭姓(郭威以后周)、马姓( 马殷之五代楚)等,都是所谓“帝王之姓”,对诸姓人口的繁衍成为大姓也产生了不可轻忽的影响。
望姓是封建时期有功或有恩于封建朝廷和当朝皇帝的文臣武将或豪绅富贾,以后他
们往往被封为世袭王侯、封妻荫子,通过一段时期的兴盛发展,成为望族大姓。
至今一些人口比例居多的姓氏,如黄、周、吴、徐、胡、林、何数姓,在中国历史上大多在某一时期曾是显赫昔时的望姓之家。
第二,中国姓氏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汉化。
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体,由许许多多少数民族经太长期的民族交流融合而成。
许多少数民族原来也有自己的姓名习惯和方式(如姓氏多音、父子连名等),在与汉族的交流中,姓名习惯也慢慢地被汉化。
其中一个显著的转变就是多音姓氏按汉族习惯改成单音姓。
75,+80mm。
63mm,Y,PZ#据人们的研究发现:我国史书中记载的绝大多数二音姓、三音姓、四音姓和五音姓等,都是原来少数民族的姓氏,为了交流的方便,或出于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心理,便也将他们的姓氏单音化,也即单字化。
如《清稗类钞》中,记载有很多蒙族、满族的复音姓氏,如续尚、觅诺、兀林歹、阿儿刺、八鲁忽刺、乞失迷儿、忽神忙兀歹、按摊脱脱里、瓦只刺孙答里、卜领勒多礼作台等,后来便慢慢消失了。
之前满族也有所谓“八大姓”,此刻这八大满姓已汉化为:佟佳氏改为“佟”姓,瓜尔佳改为“关”姓,马佳氏改为“马”姓,索绰罗氏改为“索”姓,齐佳氏改为“齐”姓,富察氏改为“富”姓,纳喇氏改为“那”姓,纽钴禄氏改为“郎”姓。
特别是随着今世社会发展,如今少数民族地域的开化和民族文化交往的频繁,许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一代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愈来愈多。
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他们的名字也往往改变他们原有民族的复杂的姓名方式,姓名形式改为音节比较简单的汉族单音节的姓氏加上一个字或两个字的起名方式,来组成一个完全汉族化的名字。
在咱们的周围,许多如藏、蒙、苗、回、白、傣族人等,看他们汉族化的名字,很难辨别他们属于何种民族。
这种少数民族姓名汉化的转变和趋势,一方面咱们可以以为是社会的发展、民族和睦、彼此学习影响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这种转变中也蕴藏了一些消极的东西,少数民族的
汉姓化,不但使得汉姓人口增多,同时也使少数民族姓氏失去原有个性。
特别是在汉姓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年轻一代往往也是改用一些汉姓中比较常常利用的姓氏,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汉姓中“大姓”与“小姓”的比例差异。
少数民族姓名的汉化和简化,进一步令人名重复的现象加倍严重。
第三,大姓人口膨胀,人名重复的现象日趋严重。
中国姓氏的演变、发展到今天,有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现状,可是目前这种稳定的现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中国姓氏虽然很多,但每一个姓氏的人口散布极不平衡,大姓的人口比例过于庞大。
据统计,我国利用的汉字姓氏约为3600个,而在汉民族中有87%的人仅用了100个姓氏,也即在11亿人口中约有BF9.5BFQ亿多人只用了100个姓氏。
而在这100个姓氏中,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郭、马等18个大姓的人口又占了汉族人口的BF55.6%BFQ,也即全国大约有一半人只利用了18个姓氏;而在这18个大姓中,居于前三位的李、王、张三个“超级”大姓则占了汉族人口的BF22.4%BFQ,其中的李姓最多,约占BF7.9BFQ %,而王姓和张姓各占大约BF7.4BFQ%,这也就是说,全国大约有BF2.5BFQ 亿的人口只用了这三个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