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密度概念的建立中的过程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密度概念的建立中的过程与方法
总体来说,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中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这就是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与方法的根本,那如何实施呢?
我们知道,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初二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因此密度概念建立的教学,将通过实验、讨论、辨析和训练,强化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综上所述,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对于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基于此,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具体实施如下:
课前热身:
我去商店买了一枚金戒指,可它是纯金的吗?你能不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了密度的有关知识,你就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了。
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
(1)把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铁块放在事先已调平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发现天平没有平衡,关于称量的结果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或者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是不同的。
(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两端,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水和酒精。当天平再次平衡后,两杯中酒精和水的质量相同。然后再比较酒精和水的体积的大小。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不同的。
[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了解了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类物体的质量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物体的体积也不相同,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1)出示实验用的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铁块,谁的质量大?谁的质量小?
(生:铁块质量大,铝块质量小)
接着问:你知道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师总结)
因为组成它们的物质不同,所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2)以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出示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哪个质量大?
(生:体积大的木块质量大)
总结: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也不同。
2、猜想与假设:那么到底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研究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器材:天平和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
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记录表:
1.
采集实验数据,并由学生分析数据
5、分析论证
通过探究,分别计算每个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在图象上表示出来。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的每个铝块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利用此种方法用一个新的物理量密度来加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入密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