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厘米。

3.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烧杯4个、鹅卵石1块、土豆1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及实物若干个,收纳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播放视频动画)
请大家观看短片后想一想:
(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
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板书“空间”
(2)只有石头可以占据水的空间吗?
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另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个土豆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生:杯子里剩的水更多了,因为土豆比石头大。

引导学生归纳:土豆大所以占据空间大,剩下的水就多;石块小占据空间小,剩下的水就少。

即物体都占据空间,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

(板书“大小”)
(3)引出体积概念,比较实物大小。

①除了刚刚的石头和土豆占了一定的空间外,你还能说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也占了一定空间吗?
小结: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说了这么多,其实都和体积的概念有关,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看看我们身边的物体,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②学生举例。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
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状态。

动手实验和找找身边的物体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器官,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引出体积单位
出示两个大小接近的正方体、长方体盒子,问:那下面两个物体,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体积大小吗?
为什么这一次你们没法一眼看出谁的体积大了?
生:因为这两个物体比较接近。

那像这样比较接近的两个物体,怎么比较他们的体积,你有什么想法?
生:测量后用数据来对比。

师:这位同学说到测量,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既然要测量后再比较,是不是需要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呢?
想想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度量单位?
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师:那我们用长度或面积单位来表示物体的体积行吗?
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是cm³、dm³、m³。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电脑课件的形象演示,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的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认识体积单位
1.感受1立方厘米(摸、说、估):
(1)1立方厘米究竟有多大呢?数学上规定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

(2)请你从学具袋里拿出一颗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摸一摸,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

(3)想一想,在咱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4)拿出准备好的1cm³物体放在投影下展示。

(5)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计量体积,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试着估一估它的体积。

2.感受1立方分米(猜、捧、辩):
(1)如果让你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摆一摆,估计下这个收纳盒的体积,你觉得合适吗?看来我们需要大一些的体积单位来估计?
(2)有了学习1cm³的经验,你能不能猜一猜:怎样的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呢?
(3)请用手捧一捧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真实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4)在咱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呢?
(5)在老师的“百宝箱”中找dm³。

3.感受1立方米(想、看、站):
(1)同学们,如果要你估计咱们教室的大小,你觉得用立方分米合适吗?
那怎么办呢?(需要更大的单位——立方米。


(2)1立方米有多大呢?(让学生说)
(3)请你再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

(4)看一看:你想像的是这么大吗?
(5)哪位同学想来感受下1立方米的大小?这里面可能还不止站四、五个同学。

(6)在咱们生活中有没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呢?(34寸大彩电,柜台)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通过看、量、说、摆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的大小,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体积的表象,这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计量物体的体积:
师:我们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

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体积单位。

总结:同学们,只要你仔细留心,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就是生活中常用的体积单位。

四、引导创新实践应用
1.填空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体积是()。

2.下面是李芳写给表姐的信,你看有什么问题吗?
亲爱的表姐:
你好!很久没有见到你了,身体好吗?什么时候来玩呢?
家里搬新房子了,新房子面积有120立方米。

爸爸今年买了一辆货车,运货的集装箱很大,我猜体积可能有40立方厘米。

妈妈还给我买了一台小巧的ipad,体积大约是2 立方米。

在写这封信之前,我和妈妈在下跳棋,跳棋子大约有1 厘米那么大。

表姐,就先聊到这吧,保重身体哟!
五、引导反思,总结收获
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体积与体积单位这一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北师大版新版已将这节课拆分为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两节课,而我仍然选择将体积与体积单位合起来上,因为我认为从长度与长度单位、面积与面积单位再到体积与体积单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从知识面上更容易联系旧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类比和归纳能力,这样做也导致这成为容量很大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要通过实验观察,理解体积的含义,还要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厘米,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让学生去想、去感受、去描述,从各种活动中对体积意义进行探
索,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推理能力。

从开始的动画小故事《乌鸦喝水》到两个小实验,带给学生的感觉是这节课和平常的数学课不太一样,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兴趣很高,非常乐于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很多课堂其实如果教师愿意在“顶层设计”多花功夫,那么很多时候上课时的师生互动会更自然,节奏也会更舒适,在这样的课堂就可以体现一种以人为本的简约之美。

在整节课上,我也尽可能的做到少说甚至不说,让学生去更多的发现、表达,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整个大环节的节奏把握的比较好;但同样也有一些问题,将精力太过于放在大环节,导致小细节就不够那么的“真善美”,有时候学生发言当中的精彩和瑕疵无法及时反应过来进行肯定或纠正,在让学生进行操作时没有给具体的要求,导致出现一些小失误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总体来说,就像世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一样,同样不会有一节“完美的课”。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揣一颗学徒之心,人总是要接受并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向前迸发,我在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