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洲:让中国无人船驶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洲:让中国无人船驶向世界
2008年,以香港科技大学张云飞为核心的创新团队,研制出第一代水质监测无人船样机。
2010年,怀着共同梦想的他们在珠海创立了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全新的创新创业历程。
如今,一晃八年过去了,当初十几人的创新团队已经发展到目前250多人的规模,而他们研发的无人船艇更是令国人瞩目。
2013年,云洲推出世界第一艘环境测量无人船产品,并因此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
2014年,云洲攻克海洋无人
艇的技术难关,推出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海洋高速无人艇样机“领航者”号,使中国继美国、以色列后掌握了海洋无人船的关键核心技术。
2015至2016年,云洲作为唯一企业单位,参与了国家海洋无人艇的顶层设计,并参与完成了南海调查等多个重大国家任务,填补了国家在南沙、西沙部分岛礁地形数据上的空白。
凭借此项任务,云洲与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共同斩获2016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7年,云洲参与了国家对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科学考
察。
同年年底,云洲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测绘研究所、国家海洋
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研制的“极行者”号海底探测无人艇,伴随“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一路向南,远赴位于罗斯海西岸的难言岛(恩科斯堡岛),出色完成了中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建站的锚地水深地形测量工作。
今年年初,云洲81条无人艇编队以不同队形穿过“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惊艳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由此,无人船与无人车、无人机等一道,拉开了无人驾驶时代的大幕。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洲)是一家在无人船艇1领域出类拔萃的高科技企业。
自2010年成立以来,云洲先后推出了世界第一艘环境测量无人船、国内第一艘隐身无人艇,同时还拥有中国领先的海洋调查无人艇和自主军用无人艇。
作为中国无人船艇行业的领航者,云洲参与制定了环保无人船的国家标准、海洋无人艇的政策标准和总体规划,还参与了世界首个无人艇入级规范制定的顶层设计,为中国无人船跻身世界无人船领域的前列作出了巨大贡献。
[导读]
文/刘启强 宋子夷
1
无人船艇包括无人船和无人艇,一般船身在一米以上、五米以下的被称为无人船,五米以上的则称为无人艇。
另外,大型的无人驾驶的
货船则称为无人货船。
《广东科技》:请首先给我们科普一下无人船有哪些技术优势?
云洲:
无人船(艇)首次出现在国内公众的视野中,应该是十年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当时,一艘名为“天象一号”的无人船作为气象应急装备,在青岛举行的奥运帆船赛事上,为大赛提供了气象保障服务。
无人船艇以其自主航行、智能操控的技术优势,能够代替人到一些相对危险或未知的水域开展作业,如水质监测、水文测量、水下探测、安防警戒、巡逻搜救,乃至军事作战等。
这不仅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作业风险,减轻人员繁复操作的工作量,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不少国家和企业机构开
始探索无人船技术在航运上的应用,如无人货船。
首先,在面对与其他船只或暗礁发生碰撞,或遭遇恶劣海况危险时,相对于船员疲劳程度而言,远程操作的无人货船更加安全。
其次,无人货船更加经济,通过精简船员所用的生活设备,船体会腾出更多的空间来运载货物,这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还有助于优化航行路线、节省燃油等。
专注无人船艇事业 潜心十
年研发
《广东科技》:
云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人船艇的探索和研究的?
云洲:也是在北京奥运会那一年,云洲创始团队的张云飞等人还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
众所周知,香港科技大学是全球无人操作系
统研究的重镇,像大疆的创始人
汪涛等无人驾驶领域的精英,都出自那里。
在香港科大,以张云飞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开启了无人船领域的探索,并研制出第一代水质监测无人船样机。
在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张云飞与伙伴们辗转广东、云南、四川、北京等地,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调研结果是应用于环保领域的无人船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这让大家兴奋不已,也更加坚定了团队成员们立志创新创业的决心。
于是,从最初仅仅因为兴趣做无人船,到觉得有意义而创业,再到肩负为人类与海洋架设桥梁的责任和使命,云洲专注投身无人船
事业,一干就是十年。
500
吨级无人货船“筋斗云”(效果图)
AI 应用
《广东科技》:无人船艇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云洲:无人船艇的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从环境感知、目标识别,到数据融合、航行规划,最后到运动控制、集群智能,这里面每一项都自成体系。
比如首先要解决的环境感知。
水面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区域,无人船艇要能够自主决策,第一个条件就是要能感知周边状态,识别固定和移动目标,这些目标不仅有水面上的,还有水下的。
电子海图可以识别岛礁,导航雷达可以感知几公里范围内的水面目标,光电视觉可以感知一公里以内的目标,激光雷达可以探测近距离精细目标,水下声呐负责探测水下一百多米的目标。
在云洲无人艇上,这些感知设备一应俱全,并能够协同作业,将各自获取的数据融合运算,从而进行精准的判断。
再比如无人艇集群协同控制技术。
无人艇编队协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平台的信息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在形成特定编队形式或保持队形时,每条无人艇会根据自身面临的环境情况,自主地推理和规划并选择适当的策略,比对计划路径与行驶轨迹,实时进行自动控制修正,选择最优、最短路径抵达编队位置,实现高效、短时的队形变换。
目前,云洲已布局攻关了多项无人艇关键技术,打通了从新型材料、自主控制、远程通信、系统集成到多艇协同的技术图谱,拥有无人艇核心专利近百项。
其中自主航行、智能避障、协同控制等无人艇关键技术被鉴定为全球领先。
在2018年央视春晚上亮相的无人艇编队,就是我们对集群协同控制技术掌握的最佳展示。
让中国无人船跻身于全球前列
《广东科技》:当时,全球范围内对无人船艇的研发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云洲:其实,就在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年,2007年,美国海军发布了
《海军无人水面艇主计划》,详尽制定了无人艇的船型、尺寸、任务等标准。
此举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的无人船时代。
那时,无人船的关键核心技术大都掌握在美国、以色列等国的海军研究机构手中。
对我们中国,他们采取了严密的技术封锁政策。
因此,中国的无人船行业只能完全走自主研发之路,依靠自身积累,一点点摸索和尝试,砥砺前行。
从2008年到2018年,以云洲为代表的中国无人船艇行业的科研工作者们,十年磨一剑,通过发扬“大国工匠”精神,实现了从行业追随到行业引领的华丽跨越,让中国跻身于全球无人船艇行业的前列。
《广东科技》:你们当初选择在珠海创业起步的原因是什么呢?
云洲:云洲的愿景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去改变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选择在珠海创业,首先是因为这里有海,还有占到全国半壁江山的游艇产业。
云洲是做无人船艇的,但在造船上我们团队没有太丰富的经验,这里成熟的游艇产业为我们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越环境。
其次,珠海是一个宜居的海滨城市。
这里环境优美而宁静,能让我们的研发人员不受干扰、心无旁骛地“闭门造船”。
第三是珠海的创业成本较低。
珠海市出台了一系列留学生创业政策,这些可以大大降低云洲在创业初期的投入。
云洲主要做的是设备开发项目,这类项目投入大、周期长,在启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能让公司支撑得更久一些对创业初期的我们至关重要。
《广东科技》:您刚刚提到人工智能,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目前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的优劣势有哪些?
云洲:目前,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我们觉得中国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规模大,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和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二是用户量大、数据多,广泛的应用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功能的多样化,在丰沛的数据和市场需求下,人工智能技术和市场的前景十分宽广。
三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政府的扶持力度很大,这使得企业能稳下心来,专注于技术的开发和落地。
当然,我们的劣势也很明显。
首当其冲的是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近几年才发力,所以在高端人才的培育上起步晚,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不小的距离。
《广东科技》:据悉,你们研发的全球首艘小型无人货船“筋斗云”,2019年就将投入商业运营,
请重点介绍一下这个高科技产品及其最核心的技术?
云洲:
去年12月6日的上海海事展期间,云洲携手中国船级社、珠海市政府及武汉理工大学,共同启动了全球首艘投入商业运营的小型无人货船项目——“筋斗云”项目。
这艘名为“筋斗云”的500吨级无人货船完全依照中国船级社发布的无人货物运输船舶检验规范进行设计建造,主要用于内河航运以及海岛补给。
该船规划船身长度为50米,采用电力推进,续航能力可达500海里。
预计2018年底下水,2019年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业运营,开启无人航运之门。
智能船舶最核心的是自主航行这一模块。
业内的人都知道,无人驾驶船舶的难度不亚于无人驾驶汽车,除了船在海洋上制动距离要比陆地上的汽车难以控制,还有避
碰、自主规划路线等,会涉及很多的技术。
“筋斗云”项目组在研发中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一模块。
虽然航运业的无人驾驶是从近年才兴起,但我们有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能够面对各种挑战。
目前,在我们的无人船艇平台上,已实现智
能避障、智能航行,接下来将多维度同步推进船舶的设计、建造、测试、交付,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推进和相关规范、管理的完善等,形成
商业闭环。
《广东科技》:除此之外,云洲目前还开展了哪些重大项目?
云洲:相比正在研制的500吨级无人货船,云洲无人航运控制中心将会先一步布局完成。
我们在珠海建设的无人船科技港,是中国第一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是一个提供无人船研发、海洋智能装备测
试及创新孵化的“产学研用”综合服务平台。
该平台将于2018年年中投入使用。
基于无人船科技港,我们目前已建设覆盖珠三角珠江口海域的无线宽带专网网络,结合公网,搭建起了连接多地的“远程联动平台”,实现对无人船艇的远程操控。
为了支持小型无人货船研发测试的需要,无人航运控制中心项目还将同时在珠海万山海域建立以船舶无人驾驶为基础的产业生态平台,打造包括无人船海上测试场、自动系泊码头、海上通信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满足不同型号无人船艇在多场景、多维度的试验和检测需求,为未来无人航运提供数据和运营支持。
在珠海万山打造的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将是继挪威的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后,世界第二、亚洲首个无人船公开化标准海上测试场。
云洲无人船参与青藏高原科考
“极行者”号无人艇于南极测绘作业现场
AI 应用
创新助行业腾飞 创业圆个人梦想
《广东科技》:作为无人船行业的翘楚,你们的创新成果令人瞩目,我们很想了解在这些辉煌成就背后的幕后英雄,请介绍你们的创新团队?
云洲:的确,云洲能够实现这些创新成就,靠的是人才。
云洲初创时,只是一个十来人的年轻团队。
如今,团队规模已达252人,涵盖老中青三代。
其中不少骨干,是我们董事长张云飞“三顾茅庐”请回来的行业“老司机”:
负责技术研发的总工程师许世荣就是一位返聘的专家。
他一辈子都在一家军工集团研究所里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科研工作。
退休前,许世荣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做一个无人艇项目。
最终,云洲让他圆了梦。
负责生产流程管理的薄雪波总经理,曾是一家2万人大型国企的高管。
他的加盟,让云洲在生产流程设计、采购、物料管理、人员安
排等操作链条上实现了规范和精准
的操作。
海洋应用技术总监蒲进菁博士,
此前在中国海洋大学做了10年海
洋调查,航迹遍布渤海、黄海、东
海以及南海,有着800多天的海上
工作经历……
就是这些不同年龄、不同经
历、不同行业背景,但有着相同梦
想的业界精英们组成了我们的团队。
其中博士8人,硕士33人,研究员、
教授级高工9人。
他们中间有多人
曾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
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目前,无人船还处在产业链
早期,没有形成行业与规模,许多
方面都需要我们自己来干,如人工
智能技术中的环境感知、目标识别、
数据融合、运动控制、群体智能等,
每一样都不简单。
未来,随着产业
链不断完善,我们就可以只专注其
中的几项,其他进行外包。
做无人
船就像造火箭,需要多方协同,但
现阶段只能靠我们创新团队的高度
协同来完成。
《广东科技》:对无人船艇领
域的未来发展,你们有着怎样的
预期?
云洲:无人船艇技术的一次次创
新与发展,是人类向未来海洋调查
和海洋探索的一次次致敬,也是海
洋地球物理调查新型技术方法和作
业手段的开端。
在不久的将来,无
人船艇将更高效地发挥自身技术特
点和优势,逐步摆脱现有的“船
+任务载荷”传统作业模式,以新
型载荷、新型作业方法、高密度集
群协同等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整个
行业,并延伸到更多的行业应用中,
改变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