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廊桥遗梦》中爱欲与文明的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廊桥遗梦》中爱欲与文明的冲突
[摘要]《廊桥遗梦》在描绘姜美爱情的同进,也反映了个人在爱欲与文明间的冲突和矛盾。
男女主人公最终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捍卫了正统的道德观念。
本文试分析这一隐含主题,期望借此重构伦理价值观。
[关键词]《廊桥遗梦》爱欲文明冲突
1992年,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的处女作《麦迪逊桥》(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问世,曾连续3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被译成25种语言,印数高达1200多万册。
1995年被改编成电影《廊桥遗梦》,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Eastwood,Clint)执导,并与梅丽尔?斯特里普(Streep,Meryl)主演,风靡一时,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一、故事的梗概一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部以农妇弗朗西斯卡的一场婚外恋为题材的纯美的爱情小说。
女主角弗朗西斯卡,一个内心深处有着浪漫气息的女人,从一个意大利小城跟着退伍的丈夫移民到美国,在一个很美但保守的小镇过着平静而乏味的生活。
1965年的一天,一家人都去了集市,弗朗西斯卡独自留在家中。
这时,迷路的摄影家罗伯特走进了她的生活。
四天的相亲相爱,使他们融入了彼此的生命。
但在爱情与责任的两难中,两人痛苦别离,从此杳无音信。
却又都无时不刻思念着对方。
可以给人些许安慰的是,最后两人的骨灰都洒在了麦迪逊桥――他们爱情的见证地。
二、故事的隐含主题――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大多数读者都理所当然地把爱情看作这部小说的主题,连沃勒本人也反复强调书中描写的是“伟大的激情”、“真挚的深情”。
但正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Karl Jung)所说:“一切自觉意识到的心理功能都事先存在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中。
”沃勒虽然可以把握情节的走向,尽力去体现爱情主题,但不一定能把握住隐藏在其背后的无意识的创作欲望。
《廊桥遗梦》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因为它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外,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人们对于爱欲的态度。
小说里冲动而浪漫的爱欲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激烈的冲击,然而主人公最终还是选择了放
弃,甘愿沉醉于回忆,仿佛道出了生活中的真谛:爱情不管怎样,都是有责任和义务的。
这也正体现了小说隐含的另一个主题――爱欲与文明的冲突。
三、爱欲的萌生――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婚外恋及性描写在西方生活或文学中,早非热点更非冷门。
恩格斯(F.FriedrichEngels)关于维持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论断,众所周知;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Vasilev,Orlin[)认为:“最高尚的爱也承认性的原则。
”法兰克福学派最为知名的激进哲人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将爱欲定义为:“是使生命体进入更大的统一体,进而延长生命并使之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努力。
”真实的爱应该是集
情爱与性爱为一体的。
它追求全身心和多层次的本能快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主题之一。
小说中两位主人公的婚姻家庭都不尽如人意:罗伯特与前妻离异,无亲无友,孑然一身;弗朗西斯卡在长年平淡的婚姻生活中被迫放弃了原来的理想而埋头于琐碎的家务,又因为丈夫毫无情趣,她的爱欲处于缺失状态。
充满自由气息的罗伯特深深吸引了弗朗西斯卡,激起了她感情的涟漪,寂寞的心仿佛找到了依靠,爱欲萌生也就成为可能《廊桥遗梦》中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的爱情告诉人们,对情爱的渴望是人的自然本性之一。
四、文明的存在――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既然爱欲是一种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生命本能,而
本能总是努力以根本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弗朗西斯卡对陌生人罗伯特的关注也就不难理解了。
弗朗西斯卡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她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受制于人类寻求快乐的本能,而这种本能的宣泄给她带来了全身心的愉悦。
但“人的自由和幸福受制于及取决于肉体和精神、自然和文明共同卷入的本能斗争”。
由此可见,个体爱欲的宣泄与满足与否,文明的作用尤为重要。
文明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明是指“人类经过野蛮阶段后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日益创造和积累的一切优秀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明则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环境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开化、进步和完善。
它包括某个民族、种族和个人为适应内外生存环境所应达到和具备的一定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智力、风范、气质、品格、谈吐及道德行为、生活方式、价
值观念等”。
爱欲是一种潜意识下的本能,它与文明的冲突主要发生在意识领域。
因此,本文考察的重点立足于狭义上的文明。
为尊重弗朗西斯卡的意愿,罗伯特的离开似乎是天经地义,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来自任何人连做梦都做不到的隐秘地方的游魂”。
“一个骑着彗星尾巴到来的豹子一样的生物”,“一个冰纪人”:他追求艺术,致力于写生摄影。
所以,他选择了走向自然,依旧天涯海角漂泊、做“最后的牛仔”。
弗朗西斯卡生活在依阿华州的偏僻乡村,生活宁静、乡风淳朴,“可以不锁车,随便让孩子到处跑”;但另一方面,当地人“对于苏丹饿死两百万儿童可以完全无动于衷。
可理查德的妻子和一个长头发的陌生人(指罗伯特)在一起出现,这可是大新闻”;理查德也“绝不是绝无仅有的”不愿谈及性爱的人。
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弗朗西斯卡的生
活方式和价值观,正如马尔库塞所言:“社会权威已被吸收进了个体的良心和无意识中。
并作为他自己的欲望、道德和满足的东西在起作用。
”虽然弗朗西斯卡不是特别适应当地的很多生活习惯。
而且与丈夫也不是完全的和谐,但她仍与丈夫、乡邻保持着应有的和睦关系,为照顾儿女放弃了当老师的机会,做到了“在
20年的封闭生活中。
长期遵循乡村文化所要求的克制、含蓄、不苟言笑的行为准则”。
可见,她是一个文明人。
所以,理智战胜了情感。
作者就这样巧妙地在神化主人公为道义所做的牺牲时解脱了他们所应背负的道德枷锁。
五、爱欲与文明的冲突――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由于爱欲是人的本质,所以文明对爱欲的压抑,使主人公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
这种压抑不仅是对人的某种功能的束缚,更主要的是它用现实原则代替了快乐原则,意识活动占据和控制了潜意识,从而整个地改变了人的本质。
小说中,爱欲与文明的冲突是通过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斗争表现出来的,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弗朗西斯卡初遇罗伯特时。
有些“浮想联翩”;后来与罗伯特谈到自己的丈夫时,“有些内疚”;当晚上与罗伯特独处时。
作为农夫之妻的她,“希望让顶灯开着”,作为一个想重温少女时代旧梦的女人,又“要把它熄灭”;在与罗伯特分别时,她内心也经历了极大的斗争,几次几乎追随而去:在生命余下的时光里,她一直收集《国家地理杂志》,以求获得罗伯特的消息。
这些都是爱欲与文明斗争的表现。
而弗朗西斯卡最终选择留
下,说明爱欲对于文明的反作用是苍白无力的。
“当前世界有一种倾向,就是人的个性的合理化,也就是个性的社会本质和精神本质的规格化,……在一定程度上使情感贫困化的威胁是实际存在的。
”用瓦西列夫这一看法去理解《廊桥遗梦》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大背景是适宜的。
在这个“日益麻木不仁的世界上,我们的知觉都已生了硬痂,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茧壳之中”,而他们的爱“是一种迷路以后的寻找和回归”,表现了时代的一种迷惘、渴望和取向。
60年代美国比较动荡。
性解放、性自由的冲击使不少家庭不稳定甚至解体,人们希望看到传统观念的回归,渴望承担家庭及社会的责任。
因此,这部小说力趋保守、伤感和悲剧性的结局.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要,也使读者看到了文明潜在的力量。
廊桥下的爱情,有两个坚实的桥墩: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是道德与责任的磐石。
在“此身行作稽山土”之最后岁月中,在不损害丈夫(理查德已辞世)的前提下,弗朗西斯卡以遗书形式,向儿女和盘托出,希望将骨灰撒在廊桥下,追求来生与情人相会。
她说:“在只想到我自己一个人时,我不敢肯定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但是把全家考虑在内时,我肯定我做对了……我把活的生命给了我的家庭,我把剩下的遗体给罗伯特?金凯。
”这时,主人公已圆了他们抽象(精神)的、具体(性)的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情欲理念等融合。
爱欲与文明的冲突得到释然。
六、结语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说的成功在于作者没有让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的恋情有悖于读者的道德判断。
这才使本作品具有了
生命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有时,外界强加的责任和原本自己所拥有的责任都能将人性轻而易举地泯灭。
他们追求自由的爱情,但没有放弃责任,更没有伤及无辜,坚强、坚贞是我们感动的理由。
《廊桥遗梦》表现了一种情感真实。
它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还包含着某种严肃的含义,揭示出了人的伦理价值观――当爱欲与文明相抵触时,人到底应该怎样选择?作品对人生的探索,对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爱情的追求,对情欲的研究,对心理象征性的展现赋予它不朽的魅力;尤其是对情与性的实实在在的描写以及由此与文明产生的冲突,使作品充满活力并引人深思。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