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数学课外辅导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认识混合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称为四则运算;
加、减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运算属于二级运算。

2、递等式的写法
3、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关于“0”的运算
a.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b.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c.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0= a
d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 -a =0
e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 ×0=0
f .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 (a ≠0)=0
g .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练习题 1、计算
24-12÷2= 90-6×9=
45÷(3+6)=
80-8×6=
(21-8)×9=
27÷(9-6)=
2、判断对错,并改正。

(70-40)÷5
=70-8 =62
3、解决问题
(1)李老师买了一套茶具。

茶壶每把18元,4个杯子一共28元。

一把茶壶比一个杯子贵多少元?
(2)买3个机器人和1辆玩具车,一共付了48元。

一辆玩具车21元,每个机器人多少钱?(3)计算24+8÷4,应先算(),再算(),结果是()。

(4)18与17的和除以7,商是(),列综合算式是()。

(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6)一本童话书有62页,小雨每天看8页,看了7天后,还剩()页没看。

(7)在○里填上 > < 或=
30-15+9○6×3+6 67-29-12○67-(29-12)
7×9-18○8×8-19 5+35÷5○(25+7)÷4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一、认真选,细心看。

(每题2分,共20分)
1、填运算符号:
(1)24-8+4,要先算(),再算()。

(2)24-8×4,要先算(),在算()。

(3)(24-8)÷4,要先算(),再算()。

2、把3×6=18,18+2=20写成一个算式是( )。

3、比4个9多5的数是( ),4个7比14多( )。

4、有5行苹果树,每行8棵,又栽了2行,现在一共有( )棵。

5、有40个梨,吃了8个,剩下的每8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正确的列式是(
)。

6、18-9×2与(18-9)×2的运算顺序(),计算结果()。

7、把一根木头平均据称5段,共用20分钟,每据一次要用()分钟。

8、60+0○60-0 54÷6○54÷9
6×9-5○6×(9-5) 14÷2+5○14÷(2+5)
6×5+4○6×(5+4) (52-28)÷4○52-28÷4
二、我来选一选。

(每题2分,共8分)
1、54÷(6+3)时,应先算( )
A、54÷6
B、6+3
C、54÷3
2、在口÷8=6……○中,○里最大填( ),口内填( )
A、6,54
B、7,55
C、8,56
3、王师傅说“我每天加工6把椅子,”李师傅说“我4天加工20把椅子。

”他们谁做得快些?
A、王师傅
B、李师傅
C、-样快。

4、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列式为( )
A、7+4×3
B、7+3+4
C、7×3+4
三、我会算。

(32分)
1、直接写得数。

(8分)
64÷8= 35÷7= 8×9= 90-65=
6×6= 27÷3= 29+25= 9×7=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分)
()÷4=8 ()÷3=7 ()+16=30
()×6=54 ()×4=24 40-()=24
3、计算。

(18分)
62-8×6 45+54÷6 16+4×4
9×(81-73) 64÷(35-27) (99-78)÷3
四、看图列算式。

(每题4分,共12分)
1、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算式:
2、一共有只兔子?
算式:
3、还差几条船?
算式:
五、解决问题。

(共28分)
1.妈妈买了18个 ,吃了3天,每天吃4个,还有多少个?
2.(4元),(9元),
(1)买5个和1辆,一共需要多少钱?(4分)
(2)用20元钱买2个,应找回多少元?(4分)
3.小鸭队赢了7场,平了5场,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小鸭队一共获得多少分?4.单人椅有42把,双人椅有6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5.同学们去划船,男生有27人,女生有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
数学趣题。

(另加10分)
给下面的算式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8-3×2=30 4×5+2=28
27÷9-6=9 30÷3+3=5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平面图形
二、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
观察物体
观察图形 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总结一:(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练习1、下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从上面看,分别看到什么图形
3、下面图形都是从哪些方向看到的图形。

4、连一连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一、填一填。

(4分)
1、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的。

2、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粉笔盒,我们只能看到它的( )个面。

X
二、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9分)
1.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可能不同。

()
2.从不同的角度给小狗拍照,拍出的照片都一样。

()
3.一个粉笔盒放在桌子上,站在前面能看到5个面。

()
三、连一连。

(39分)
1.下面瓶子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9分)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12分)
3.下面房子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9分)
4.看图连一连。

(9分)
四、根据左图,分别在右边的格子图上画出从上面、正面和侧面看到的图形。

(12分) X
五、解决问题。

(36分)
1.下面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2.
下面四个画面,分别是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3. 淘气,笑笑和机灵狗在不同位置给生日礼物拍照,你能把他们和他们照的照片进行连钱吗?
一二单元测试卷
班别:姓名:得分:
一、我来当法官。

(每题2分,共10分)
1.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 )
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 )
3. 24-18÷3,要先算18÷3。

X|k | B| 1 . c|O |m ( )
4. 要使6×(口+5)=48。

口里应该填3。

( )
5. 54除以9的商,再加上7,结果是13。

( )
二、我来选一选。

(每题2分,共8分)
1.计算54÷(6+3)时,应先算( )。

A.54÷6
B.6+3
C.54÷3
2.在口÷8=6……○中,○里最大填( ),此时口内填( )。

A.6,54 B.7,55 C.8,56X k B 1 . c o m
3.王师傅说“我每天加工6把椅子,”李师傅说“我4天加工20把椅子。

”他们谁做得快些?( ) A.王师傅 B.李师傅 C.-样快
4.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列式为( )。

A. 7+4×3
B.7+3+4
C.7×3+4
三、认真想,细心算。

(每空1分,共14分)
1.计算37-3×8时,应先算()法,再算()法。

2.计算56÷(7+1)时,应先算()法,再算()法。

3.有一些糖块比10个多,又比20个少,如果把这些糖块平均分,分的份数和每一份的个数同样多,这些糖有()块。

4.把3×6=18,18+2=20写成一个算式是()。

5.比4个9多5的数是(),4个7比62少()。

6.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每次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个面。

7.在○里填上“>”“<”或“=”。

新- 课-标-第 -一- 网
6×9-5○6×(9-5) (52-28)÷4○52-28÷4
8.根据下面的图片列出算式:()。

9.6支装的牙刷价格为30元,单卖1支牙刷价格为7元,6支装的牙刷平均每支比单卖便宜()元。

10. 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共用20分钟,每锯一次要()分钟。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第1题8分,第2题18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

3×6= 63÷7= 28÷4= 50-13=
71-38= 6×7= 25+39= 26+47=
2.用递等式计算。

62-8×6 12+24÷6 (72-36)÷4
9×(81-73) 64÷(35-27) 56+4×7
五、我会连线。

(第1题4分,第二题3分,共7分) 1.他们看到的图形是什么?请连线。

2.你会判断右面的三个图形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吗?请连线。

正面 左面 上面
六、解决问题。

(第1题10分,第2-5题各5分,共35分) 1.买玩具。

(9元) (4元)
(1)买5个收音机和1辆自行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2)用20元钱买2个收音机,应找回多少元?
2.小鸭队赢了7场,平了5场。

小鸭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3. 单人椅有48把,双人椅有6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4.一瓶果汁比一瓶可乐贵多少元?
5.同学们去划船,男生有27人,女生有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
第三单元加与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一、连加:
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
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
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
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二、连减
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
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
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三、加减混合
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
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
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
助直观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
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四、里程表问题
1、根据路线图计算两地间的路程,先要读懂里程表,把里程表和路线图结合起来,并在路线图中找出相应的部分,这幅路线图就起到了线段图的作用,有助于理解题意。

2、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3、根据里程表的读数或电表的读数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里程表的读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当天的读数—前一天的读数=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本月月底的电表读数—前一个月月底的电表读数=本月的用电量。

总结
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填空。

(23分)
1、735+()=900 255+275=()800-365=()
362-()=54 898-288-112=() 98+200+202=()
2、在计算542-218+105时,先算()法,再算()法;
在计算542-(218+105)时,先算()法,再算()法。

3、在估算591+243时,可以把591看成(),把()看成250,估算结果是();计算1000-125-275可以先算()与()相加的和,再用1000来减,改变后的算式()加小括号(填要或不要),写作: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验算。

二、选择题。

(10分)
1、一根铁丝长460米,第一次用去150米,第二次用去180米,这跟铁丝还剩下多少米?列算式为()
A.460-150+180 B、150+180 C、460-(150+180)
2、由2、
3、6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跟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A、868
B、858
C、895
A、672
B、572
C、472
3、小明、小亮、小娟三个人玩猜数字游戏,小明说:“我说的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小亮说:“我的数比小娟的大300”,小娟说:“我的数比小明的小52”,你知道他们说的数分别是多少吗?()
A、100 48 348
B、100 58 358
C、100 152 452
4、根据图意,你知道同时只能由哪三只动物一起过河吗?()
A、熊、马和牛
B、熊、牛和梅花鹿
C、熊、马和梅花鹿
三、计算。

(27分)
477+140+103 740-379-124 900-156+278
693-146+218 1000-(246+554)520-(325-225)
890-365-179 455+(578+260)566+827-438
四、解决问题。

(40分)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6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5分)
2、水果店运进418千克苹果,上午卖出276千克,下午又进货288千克,问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5分)
3、笑笑一家开车去1000千米外的古城旅游,第一天行驶了250千米,第二天行驶了238千米,第三天行驶了252千米。

(1)三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5分)
(2)还要行驶多少千米才到达古城?(5分)
4、国庆假期小明一家要从天津到石家庄旅游。

左下图是沈阳到石家庄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你知道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吗?(5分)
(2)如果列车从沈阳站开出,已行驶了900千米,请你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并算一算已驶离北京多少千米?(5分)
把下面的竖式补充完整。

典型例题:
1.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566+278= ★304﹣175=783+98=
600﹣206=438+377=526﹣329=
2.明明计算减法时粗心,错把减数587当成578,结果为890,正确的差应是多少?
3.明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错把其中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了3,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他算出的和是382,那么,正确的和是多少?
4.游乐场上午来了345人,中午有212人离开,又有160人来到,这是游乐场里有多少人?
5.列式计算.
(1)两个数的和是600,其中一个加数是180,另一个加数是几?
(2)商和除数都是9,余数是5,被除数是多少?
(3)减数是269,差是131,被减数是多少?
6.丫丫和亮亮看同样的一本故事书.
丫丫:我8天看完了一本240页的书.
亮亮:你看的太慢了,我每天比你多看10页.
聪聪:那亮亮几天能看完呢?要注意保护眼睛啊!
7.小明家、超市和医院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家到超市有852米,小明家到医院有1435米,超市距离医院有多少米?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8.小明、小强和小丽比赛跳绳,小明跳了76下,小强比小明少跳14下,小丽跳的比小强多一些.小丽至少跳多少下?
9.小明:我家在学校的东面,大约要走5000米.小红:我家离学校很近,就在学校西面大约1000米的地方.
小红周日要去小明家,她大约要走多少米才能到小明家呢?
第四单元 乘与除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中0前面的数,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 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一位数相乘后, 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在口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先看清楚整百、整千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
个0。

要注意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相乘时得到的0不能丢。

二、口算除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1)想乘法算除法,看看一位数与哪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数,结果就是那个数。

(2)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按照表内除法算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
2、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例420÷6=70
(1
添在商的末尾
(2)想乘法算除法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除得的商相加
(2)想乘法算除法,看看一位数与哪个数相乘得这个两位数,结果就是那个数。

注意:1.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被除数不为0)。

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越小,商越小。

2.(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1)÷2=较大自然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1)÷2=较小自然数
(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较大数(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较小数。

第四单元(乘与除)
一、直接写出得数。

(9分)
15×6= 23×4= 68÷2= 720÷9=
16×5= 99÷9= 12×7= 36×3=
900÷3= 96÷3= 69÷3= 200÷4=
12+7= 36÷3= 108-18= 112+118=
210÷7= 80÷5+36=
二、填一填。

(第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第8题4分,共24分。


1、90×3就是求9个十乘3,得()个十,最后得数是()。

45+45+45+45=()×()
2、60×7的积的末尾有()个0;80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4、计算40×8时,可以先算()×()等于(),再在()的末尾添上()个0。

5、计算23×4时,可以先算 20×4=(),然后算()×()=(),最后算()+()=()。

6、计算36÷3时,可以先算()÷()=(),然后算()÷()=
(),最后算()+()=()。

7、□里应该填几?
□×2=60 □÷2=60 □+2=60 □-2=60
□×3=12 □÷3=12 □+3=12 □-12=12
8、一副手套7元,一双鞋子77元。

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倍,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元。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
1、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25÷5=4
B、36÷6=6
C、49÷7=6
2、比690÷3的商大的是()。

A、840÷4
B、480÷2
C、660÷3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计算。

A、加法
B、乘法
C、除法
4、18个十是()。

A、18
B、1800
C、180
四、算一算,照样子分别再写出一组算式。

(10分)
五、森林医生。

(9分)
六、看图列式计算。

(9分)
七、解决问题。

(38分)
1、爱吃香蕉的象。

(10分)
(1)1堆香蕉够3头小象吃1天吗?
(2)1头大象一个星期会吃掉多少根香蕉?
2、买鲜花。

(10分)
(1)阿姨买了1枝百合和一些玫瑰,共花了54元。

她买了几枝玫瑰?
(2)笑笑的奶奶过生日,笑笑的妈妈选了1枝百合和12枝康乃馨送给奶奶。

一共需要多少元?
3、奇思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

(12分)
(1) 奇思用6天看完这本书,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淘气已经看了80页,剩下的要在5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4、5个足球100元,3个篮球69元,一个足球与篮球比,哪个贵?贵多少?(5分)
数学趣题。

(另加10分)
加上小括号,是下面的算式成立。

18-3×2=30 4×5+2=28
27÷9-6=9 30÷3+3=5
第五单元 周长
什么是周长
周长
周长的计算
1、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封闭图形沿着边绕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描出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时,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但是最后必须再回到这一点终止,首尾连接。

3、计算周长就是计算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之和。

不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绳子测量法。

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 (1)绳测法,(2)直尺测量法
4、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5、长方形周长
(1)长方形的周长是指组成长方形的2条长边与2条宽边的和。

(2)比较常用的、简便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引申出:
(长+宽)=周长÷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注意: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
(1)长边靠墙,(2)宽边靠墙。

围成的两种长方形,宽边靠墙比长边靠墙所需的围栏多。

6、正方形的周长
(1)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指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和。

(2)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的特征,可以知道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边长×4=正方形周长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引申出:边长=周长÷4
练习:
一、填空
1、封闭图形或物体()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 )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 ) 和( )。

3、长是30 米,宽是20 米的长方形周长是( )米。

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3cm、5cm、6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5dm,它的周长是()米。

6、学校朔胶跑道一周的长是400 米,小明跑了 3 圈,他跑了
()7、用一根48 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分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
9、把两个边长是3cm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10、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cm,长比宽的3倍还多2cm,它的周长为()。

1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cm,长是20cm,宽是()cm。

12、一个长方形的桌子,相邻两个边的长度加起来是36cm,它的周长是()cm。

二、填下面表格
三、测量并计算周长
第五单元(周长)
班级:姓名:得分:
一、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8分)
二、填空。

(12分)
1.用铁丝围一个图形,所用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周长是()厘米。

4.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5米、35米、32米和12米,它的周长是()米。

5.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分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三、选择题。

(10分)
1.下面的图形没有周长的是()。

A、B、C、
2.一个长方形长增加了3厘米,宽增加1厘米,它的周长是()。

A、增加了8厘米
B、增加了3厘米
C、增加了6厘米
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4倍,周长()。

A、不变
B、扩大16倍
C、扩大4倍
4.从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中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

A、32厘米
B、25厘米
C、20厘米
5、用20厘米长的两根相同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
)。

A、长方形长些
B、正方形长些
C、一样长
四、判断。

(10分)
1.教室地面的周长是20厘米。

()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0米,它的边长是40米。

()
4.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比三角形的周长长。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米。

()
五、在格子上画图。

(8分)
A、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

B、画一个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

六、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15分)
七、解决问题。

(35分)
1.一个边长为50米正方形花坛,周长是多少米?(5分)
2.一块长方形的菜园长80米,宽50米,一面靠墙,三面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6
分)
50米
3.一个长方形的儿童游乐园,它的长是60米,宽是40米,用210米的栅栏将游乐园围
起来,这些栅栏够用吗?(6分)
4.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周长是400米,长是120米,宽是多少米?(6分)
5.小乐家、小明家、学校、博物馆,它们的位置如下图。

(12分)
(1)围着这四个地点走一周有多少米?
(2)小乐家到小明家有几条路可选择,最长的多少米?最短的多少米?
数学趣题。

(另加10分)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如果在这个楼梯上铺上地毯,你能计算出地毯的长度吗?
第六单元乘法
1、连乘的估算方法:尽可能将其中两个数的乘积估成整十,整百数,
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2、连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三个数连乘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
估算:
估算就是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再用近似数相乘。

对于接近几百五十的数,也可取近似数几百五十进行估算。

估算有多种方法,关键是灵活应用,能够发挥推理判断的作用。

练习
一、我会填。

1.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
()。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积是(),最小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积是()。

3. 160与5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4 估算41×69时,把41看成(),把69看成(),估算的结果是()。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10倍,积();一个因数缩小到1/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一个因数扩大到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10倍,积
()。

6.口算15×300时,这样想:15和()个百相乘,得()个百,是()。

7.根据68×9 = 61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8×90 =() 680×90 =()680×()= 6120
8.25×36可以分三道式计算,一道是(),一道是(),最后是()。

9.520×80的积末尾有()个0,积是()位数。

10.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二、1.口算。

478-70= 20×50= 80×12= 16×40= 10×30= 15×3= 30×25= 19×20=
25×8= 20×60= 20+42= 0×687= 40×7 = 35×2= 9×30=
2.估算。

89×52≈ 13×49≈ 42×87≈ 25×11≈ 47×48≈ 34×95≈ 69×18≈ 99×12≈
3.笔算下面各题。

35 × 41 = 46 × 63 = 68 × 37 =
三、解决问题。

1.王老师为学校买26本作文本,每本18元,王老师带了600元,买完作文本,他还剩多少钱?
2.社区中共有18栋居民楼,第座都有9层,每层有8个单元,这个社区共有多少个单元?
第六单元(乘法)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一填。

(24分)
1.28的3倍是()。

2.0乘以任何数得(),0加任何数得()。

3.一个三位数乘9,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250×4的积的末尾有()个0,150×8的末尾有()个0。

5.7个52的和是(),48的6倍是()
6.□21×3,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7.用4个数字,2、6、9、0摆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8.一条游泳道长50米,小明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米。

9.计算213×2,先算3×2=(),再算10×2=(),200×2=(),最后结果是()。

10.在○里填“﹥”、“﹤”、或“﹦”。

41×4○164 15×2○13×5 23×6○26×3
37×7○37×6 92×1○92+1 28×4○4×28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两个数的积比两个数的和大。

()
2.16×5=15×6。

()
3.9乘0大于4乘0。

()
4.2500×4的末尾有2个0。

()
5.一个三位数乘7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6.0乘任何数都得0。

()
7.500×2的积的末尾只有2个0。

()
8.3个360相加,与360的3倍得数相同。

()
9.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
10.25×16=25×4×4。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1+2+3+4+5+6×0=()。

A、10
B、0
C、15
2.126与5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是()。

A、5
B、6
C、0
3.□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数填()。

A、5
B、4
C、3
4. 每3人住一间房子,14人要住()间。

A、5
B、4
C、6
5.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

A、一定有一个0
B、一定没有0
C、可能有一个0
四、计算。

(36分)
1.直接写得数。

(8分)
40×9= 24×5= 102×3= 37×3=
230×2= 5×800= 234×1= 0×67=
2.竖式计算。

(12分)
86×3= 650×4=
507×9= 178×6=
3.脱式计算。

(12分)
13×4×9 (27+35)×6
203×(2×4)900-28×4
五、解决问题。

(25分)
1.电风扇:122元/台电饭煲:224元/台高压锅:?元(1)一个高压锅的价钱是一台电风扇的3倍,一个高压锅多少元?
(2)妈妈买了2个电饭煲和1台电风扇,一共花多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