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学概论·第二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学概论·第⼆章
第⼆章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法
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门学科,其研究⽅法既与⼀般社会学有共通之处,也有⾃⼰的传统特⾊。
正是依托这些特⾊⽅法,民族社会学的特殊视⾓逐渐形成,学科理论和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和拓展。
民族社会学⽅法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社会学的理论和⽅法来认识民族事象和民族发展,同时⼜从民族的⾓度来理解社会结构和运⾏。
第⼀节民族社会学⽅法论
⼀门学科⽴⾜于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主要依靠两个⽅⾯:⼀是学科的理论,即由⼀些核⼼的概念构成的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或阐释体系;⼆是学科的⽅法论,是指从概念到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或阐释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法和所使⽤的⼿段、技术。
民族社会学发展⾄今,可以说已经成为⼀门相对独⽴的学科,有着其⾃⾝的⽅法体系。
⼀、民族社会学⽅法体系
从知识结构的⾓度看,民族社会学的⽅法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层次为⽅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向的意义;第⼆层次为具体研究⽅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第三层次为技术⼿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的主要⼯具。
民族社会学研究⽅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
⽅法论原则通常包括:(1)哲学世界观和⽅法论,(2)逻辑思维⽅法原则,(3)民族社会学的⼀般化理论。
⽆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然科学研究活动,都属于⼈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们在⼀定世界观和⽅法论指导下进⾏的对⾃然界和⼈类社会的认识。
哲学世界观和⽅法论的意义在于其⼀般性,即引导⼈们对世界形成⼀种基本观念,⽽且这种观念会影响到其他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因此,研究者所遵循的哲学世界观和⽅法论,会对其研究⽅向和基本性质产⽣根本性的影响,各学科中形成的理论流派和不同的知识体系,在⼀定意义上说,是不同世界观和⽅法论发展的结果。
例如,如果就爱你吃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理论上就会倾向与结构主义流派,相信事物及其物质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世界观信念是经验主义的,其理论可能就会倾向于实证主义,即认为只有经过经验证实的东西才是可信的。
逻辑⽅法原则是指导⼈们进⾏正常思维的基本规则。
遵循逻辑规则既是进⾏研究活动的最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助于科学研究活动的深⼊。
对科学研究活动有指导意义的逻辑原则主要包括逻辑⽅法,如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以及逻辑规律,如同⼀律、排中律等。
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正确运⽤分类法、归纳法等逻辑规则,并按照逻辑规律来进⾏思考和推理,是⾮常必要的。
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学科研究的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已有的知识范围;但另⼀⽅⾯,学科的知识积累也⾮常重要,创新和超越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的。
所以,在民族社会学的研究中,已经成型的学科⼀般化理论对研究实践同样具有⽅法原则的指导意义。
例如,民族社会学中关于民族和民族社会关系的⼀般理论、关于民族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理论等,对于研究者来说,都需要参考和借鉴。
⼆、民族社会学⽅法的特征
民族社会学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民族学和社会学的交叉与糅合,因为它具有⾃⼰的独⽴性和独特性,其独⽴性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和专门化,即其关注的焦点是民族与社会,这既不是孤⽴的民族事象,也⾮孤⽴的社会,更不是两者的合成,⽽是民族与社会对⽴统⼀的关系。
民族社会学的独特性突出地体现在其研究⽅法的特殊性之上,概括起来说,民族社会学研究⽅法是从社会学的⽴场认识民族,⼜从民族的⾓度理解社会的具有⾃⾝特⾊的⽅法。
民族社会学⽅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
第⼀,动态性。
社会学的⽴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关注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
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从社会学的视⾓去认识民族与社会,就是把这对关系置于社会变迁的动态过程中来加以考察,从中发现其结构要素和变迁的规律。
第⼆,整体性。
民族社会学对民族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先是从整体论⾼度出发的,把民族与社会视为有机统⼀的整体,然后从整体内系统关系的维度来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
例如,从民族的⾓度来理解社会,并不是简单地把民族看作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把社会理解为民族社会、民族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在社会运⾏和变迁过程中,民族这⼀社会要素或社会属性在社会⽣活中产⽣着⼀定作⽤,对社会变迁有着⼀定的影响。
第三,经验性。
民族社会学注重对民族与社会的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对民族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要的。
所以,较多的民族社会学研究实践,都倾向于运⽤调查研究法,从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根据经验事实来理解民族与社会动态过程和关系。
三、民族社会学范式
范式(paradigm)概念是由库恩(T.Kuhn)⾸先提出来的,⽤来表达科学研究活动的⼀般特征和规律。
所谓范式,是指⼀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法论模式。
常规科学是相对于科学⾰命
⽽⾔的,是指某⼀时期内科学研究者所积累、传授的知识以及所进⾏的⼀般性的研究。
常规科学活动通常都是在某种范式中进⾏的,科学研究者既遵循着范式,同时⼜在建构范式,并为最终突破范式、实现科学⾰命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和条件。
民族社会学的范式,既是本学科研究历史的总结,⼜是其未来发展所需要参照并不断建构的规范、理论和⽅法。
从学科史的⾓度看,民族社会学的范式可以概况为两个主要类型: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和西⽅社会学的民族关系研究。
这两个主要范式反映的是,民族与社会研究领域中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时遵循了不同的理论传统和⽅法论的模式,其差异集中体现在两个范式对民族这⼀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之上,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研究侧重点的差异(见表2-1)。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范式较早形成于苏联,斯⼤林曾将民族界定为具有共同语⾔、共同地域、共同历史和共同⽂化⼼理的共同体,民族学界以此思想为指导,把民族作为⼀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探讨民族的体质特征、语⾔特征、历史、⽂化传统以及民族间的关系等。
受苏联民族学体系影响,中国民族学研究形成了以民族调查、民族识别、民族历史、民族语⾔和民族⽂化习俗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这⼀理论范式的特点是,认为民族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要素,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民族学的任务就是要揭⽰这⼀构成要素的客观规律。
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范式不同,西⽅社会学的民族关系研究范式则并没有把民族看作⼀种客观的实体,⽽是将其视为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种与⼈们主观认同相关的社会属性。
民族这⼀属性在社会⽣活和社会交往中作为⼀种变量,确实发挥着⼀定的作⽤。
但是,民族属性是⼀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不是固定的实体。
因此,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们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某个民族实体,⽽是要考察现实社会中的民族关系。
范式代表科学研究的传统,同时为各学科的研究提供⼀些基本规则和框架,⼀般性的研究通常都要遵循范式所包含的基本规范。
范式是在⼀定历史背景下,长期积累逐步建⽴起
来的,它对⼀段时期内的学科研究都会产⽣影响。
中国民族社会学研究主要沿袭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范式,改⾰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研究者也在努⼒突破已有范式,实现民族社会学的理论创新。
第⼆节民族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对于⼀门学科来说,专业性的研究和知识的获得,通常都在⼀个系统严密的研究过程中实现,研究过程是指研究者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和提出研究结论的完整的科学活动过程,包括研究的逻辑过程和具体研究的实施过程两种。
⼀、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就是在⼀定理性⽬标指导下,通过不断的演绎和归纳,揭⽰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就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过程的逻辑⽅法就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
根据华莱⼠(W.Wallace)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个环节构成的。
(见图2-1)。
研究起始于问题,研究者⼀般要根据⾃⼰的兴趣、理念以及相关理论,寻找、发现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是和理论相关的问题,⽽不是常识问题。
提出理论问题之后,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理论的解释,然后根据相关理论解释,提出⾃⼰的理论假设。
为了证明⾃⼰所提出的理论假设,需要针对理论假设所包含的解释模型,设计操作化的变量,并对变量进⾏测量;最后,在测量或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检验理论假设和拟合解释模型,并最终概括出理论结论。
这⼀从理论出发,经过研究检验,最终⼜回归到理论的过程,其间经过多次的演绎和归纳,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和扩展,科学理论得以延续和创新,所以,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科学活动和知识增长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或者说是科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民族社会学解释
从经验中观察和发现民族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问题,⽤经验材料来证明这些理论,运⽤理论来解释民族与社会的关系,这是民族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民族社会学的研究中,对社会系统中民族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和变量、假设、变量测量和分析、假设检验。
(⼀)概念和变量
概念和变量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思维的基本形式之⼀,民族社会学的概念是把民族与社会领域⾥的同⼀类现象和过程以及共同特征抽出来,加以概括。
概念包括实体性概念和⾮实体性概念,例如,“民族⾃治区”、“民族语⾔”、“民族⼈⼝”等就属于实体性概念,它们是对具体的事物或⼈进⾏的概况性表达;“民族发展”、“民族认同”、“民族意识”等则属于⾮实体性概念,是对⾮具体现象的概括。
概念能够帮助⼈们进⾏概括性思维,引导⼈们去关注⼀类事物和现象,或对事物和现象进⾏归纳。
研究者在使⽤概念时,需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使⽤⼀个概念时,它的内涵和外延是确定的。
只有这样,才能运⽤概念去进⾏描述和分析。
如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不确定性,那么,概念就失去概况和归纳的意义。
所以在理论研究中,概念的含义必须是确定的,概念的模糊容易导致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变量是指含有数值变动的量。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了解释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通常需要通过变量来加以衡量和说明。
于是,研究者就必须将⼀些概念转换成可以操作和测量的变量,例如,“⼈⼝规模”、“迁出(⼊)率”、“收⼊⽔平”、“教育⽔
平”等,就属于可以测量的变量。
通过对这些操作化变量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概况和解释现象与过程的本质与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测量某⼀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平、受教育⽔平中位数以及⼈均年收
⼊⽔平,然后,根据变量测量的结果,即可以看它们之间数量变动的关系,由此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动规律。
在研究解释中,变量⼀般有两⼤类:⼀是因变量(dependant variable),也叫依变量,是要解释的现象或过程;⼆是⾃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或独⽴变量,是⾃⼰独⽴发⽣变化的变量,⽤来解释现象或过程的原因。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某个民族⾃治区域⼈⼝变动情况及其原因的话,那么,可以把⼈⼝增长率、迁⼊(出)率作为因变量,把经济增长率、⼈均收⼊⽔平、教育⽔平等作为⾃变量,来解释它们与区域⼈⼝变化之间的关系。
(⼆)假设
民族社会学解释通常是对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阐释,揭⽰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为了达到解释⽬标,研究者常常需要预先设想或猜测判断索要解释的变量之间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运⽤这种预设关系作尝试性解释,这样⼀种预设的变量关系和尝试性解释就是假设。
例如,要解释不同民族社会阶层地位差别的原因,我们可以假设语⾔差异、受教育⽔平两个变量与民族阶层地位差别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假设的提出⼀般具有理论的意义,也就是说,假设中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能够表达和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种理论解释。
假设分为研究假设(H1)和虚⽆假设(H0),研究假设就是研究者所要验证的假设,是已经⽬的,虚⽆假设是指和研究假设相对⽴的假设。
假设在经验材料验证之后,⽆论是被证实或是被证伪,都具有理论的贡献。
理论假设的意义在于,研究者可以更加明确地关注⼏个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从⽽找到研究的切⼊点,为研究的展开和取得研究结论奠定基础。
(三)变量测量和分析
假设是⼀种主观判断和设想,要知道其是否符合实际,就需要⽤经验材料来加以说明。
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证明假设是否符合现实呢?这就涉及如何对假设中所包含的变量进⾏测量,因为,通过测量变量的数量变化,并对数量变化的关系加以分析,即可把握和了解所假设的变量关系是否成⽴。
测量就是运⽤⼀些指标来衡量某类现象或过程的特征和变动情况,例如,对居民知识⽔平的测量,可以通过对知识体系加以分类,如民族语⾔和民族历史知识等,然后运⽤具有代表性的题器,来衡量他们在不同⽅⾯的知识⽔平。
变量测量具有层次性,⼀般分为四个⾼低不同的层次,由低向⾼分别是: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测量。
测量主要是为分析服务的,当我们测量出居民的民族知识掌握情况之后,可以⽤变量分析来探讨它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各种关系。
变量分析是指研究者为了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时,常常需要对其他变量加以控制,然后通过统计分析,确认所要考察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根据抽样分布的原理,运⽤抽样调查样本统计值来对研究假设加以验证。
假设检验的原则⼀般采⽤显著度和否定域,也就是根据统计值是否分布在此范围内的⽐例来确定是否否定虚⽆假设,以确认研究假设是否成⽴。
如果能够在显著度很⼩的情况下否定虚⽆假设,那么也就能够证明研究假设成⽴;反之亦然。
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检验假设⼀般可以⽤显著度P≤0.05作为准则,有些研究也运⽤P≤0.01或P≤0.001.检验⽅法主要是⾮参数检验,包括卡⽅(X2)检验和⽅差(F)检验。
三、具体研究的阶段
具体研究阶段是进⾏⼀项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研究的具体⽅案和研究的具体实施程序或步骤。
要确保⼀项具体研究达到预期的⽬标,严格遵循研究设计所计划的具体研究步骤是⾮常必要的。
⼀般来说,具体研究⼤致可分为⼋个主要阶段:提出和界定问题;回顾别⼈的相关研究;进⾏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得出
结论;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具体研究的第⼀阶段就是提出和界定问题。
民族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总是要解答某些具体问题,所以问题是研究的导向,也是研究的⽬的。
提出问题⼀般遵循⼀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问题必须具有理论导向。
所谓理论导向,是指所提出的问题是由该研究领域的核⼼概念构成的,⽽且问题能够通过经验来证实或证伪。
譬如,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民族互动和民族融合问题可以说是具有理论导向的问题之⼀。
第⼆,问题最好具有⼀定现实意义。
理论研究最终要回归到实践,因此,在选择研究问题时,最好考虑现实中⼈们关注较多的、与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的问题。
第三,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研究可⾏性。
也就是说,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能够解答的。
衡量问题的可研究性的标准有:(1)问题具有明确的范围;(2)问题能切合实际;(3)问题与研究者⾃⾝条件相符合。
第⼆阶段是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回顾别⼈是如何研究的。
了解和掌握别⼈的相关研究,⼀者可以知道⾃⼰的问题是否有了解答,或已经解决到何种程度,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有利于理论和知识创新;⼆者通过回顾别⼈的相关研究,也能够拓展
⾃⼰的视野,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第三阶段就是进⾏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指为了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实现研究⽬的,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检验所做的具体计划。
例如,如果研究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来收集资料的话,那么就需要对如何实施调查进⾏设计;如果是利⽤第⼆⼿材料来进⾏研究,那么就需要设计收集哪些⼆⼿资料以及如何获取。
第四阶段是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资料必须具有可信性,即资料来源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2)资料必须具有针对性,即收集到的资料应针对所要解答的问题,对证明问题具有有效性;(3)收集资料要注意时效性,也就是说,所收集的资料应该是新的;(4)所收集的资料必须具有系统性,即资料必须是完整的,⽽不是断章取义的,它能够⽤来系统证明所研究的问题。
第五阶段是整理和分析资料。
整理资料主要是针对收集起来的资料加以汇总、分类、补充完善和加⼯清理,以便为分析⼯作做好准备。
资料整理完毕之后,就需要对资料进⾏分析,从中探寻新的发现。
第六阶段就是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新发现。
在资料分析中发现新问题之后,就需要对这些新的发现寻找理论解释,也就是对所看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要从理论和实际的⾓度去加以解释。
第七阶段是得出结论。
研究者根据各种解释的有效性和完备性,最后提出解答问题的最终结论。
⼀般来说,研究的结论具有概括性,能够概括研究所发现的规律;此外,结论具有完备性,即所做的结论⼀般是能够⾃圆其说的理论解释,其逻辑结构是完备的;最后,结论必须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能够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阶段就是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
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的意义主要有:(1)公布研究结论以便于其他研究者加以检验和评估;(2)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应⽤;(3)有利于知识积累;(4)帮助研究者确⽴学术地位。
第三节主要研究⽅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通常运⽤的具体⽅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定量研究⽅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和定性研究⽅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定量研究⽅法是指通过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过程的⽅法;定性研究⽅法是指注重于描述、剖析和揭⽰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法。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所收集的材料以及所运⽤的分析⽅法有着鲜明的差
别,且各有⾃⼰的优势和局限,通常情况下,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标和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法。
对于要从样本推论总体的研究,定量研究较为合适;对于要揭⽰研究对象全貌和整体特征的研究,选择定性⽅法更合适。
有些情况下,⼀项具体研究也可能包含两种⽅法,或将两种⽅法结合起来。
作为⼀门社会科学,民族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与社会的关系,在对这⼀对象的研究中,常⽤的⽅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野调查法、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和历史⽐较法等。
这些研究⽅法既具有各⾃的特点,也有相互交叉之处。
在具体研究实践中,⼀项研究通常会同时使⽤⼏种⽅法。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是民族社会学研究中⽤于收集资料的最常⽤的⽅法之⼀。
调查研究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法包括全⾯调查和抽样调查,全⾯调查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每⼀个个体都进⾏调查。
如要全⾯调查某个地区的法院系统的情况,就需要对该地区内每⼀个法院都进⾏逐⼀调查。
抽样调查是根据⼀定抽样原则,从所要研究的对象中选取⼀些个体作为样本,然后对这些样本进⾏调查。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常采⽤抽样调查法,即通过样本调查,来了解总体的情况。
调查研究法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汇总和录⼊数据、分析数据等。
调查研究的第⼀步就是要识别和确定调查总体,所谓调查总体,就是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或所有个体。
明确调查总体⼀者是为了掌握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者是为了在抽样前确定抽样框。
第⼆步是根据抽样总体的特征以及具体研究的需要,选择和确定抽样⽅案。
例如,如果总体的同质性较⾼,就可以采取⼀般随即抽样的⽅法,选取的样本数也可以相对少⼀些;如果总体的类别差异和特征较为明显,选择分层抽样的⽅法较为合适。
确定选取样本的⽅案之后,就需要着⼿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由各种问题组成,⽤来向被调查者提问。
问卷是收集资料的⼯具,问卷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所收集的资料能否有效地服务于所研究的问题。
所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问卷设计通常都需要在⼀定的理论指导下进⾏,所设计问题带有检验理论假设的⽬的,能够测量出被访者的社会经济状况、态度和⾏为。
问卷中问题根据问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是向被访者提供了选择答案的问题,如“您是否看电视新闻节⽬?(10经常看,(2)偶尔看,(3)⼏乎不看”。
开放式的问题是让被访者⾃⼰给出答案的问题,例如:“您对⽬前本地的⼩学教育有何看法?”根据问题内容的不同,问卷中问题⼀般包括三⼤类:⼀是事实性问题,如性别、年龄和家庭成员等;⼆是⾏为性问题,如收⼊以及其他⾏为经历等;三是态度性问题,如意识、观念和评价⽅⾯的问题。
问卷作为⼀种测量⼯具,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其信度和效度。
所谓信度,是指同⼀测量⼯具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致性程度;效度是指测量⼯具是否适合⽤来测量所要测量的对象。
问卷在定稿之前,通常需要进⾏⼀些试调查,即⽤问卷初稿去做访谈,以便发现问卷中是否还存在不准确、模糊和不切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