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第18课时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返回目录
续表
规律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平分

高平分顶角且平分底边. 这条边(或平分这条边的对角),那
规 高线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 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到 (2)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
返回目录
续表
2. 等边三角形 (1)定义:__三__边__相__等___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概 (2)性质 念 定 ①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__三__个__内__角__都__相__等___,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理 ___6_0_°___. ②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__有__性__质__ ,它的每一个内角的平分线都与其对边的中线和高线重合.
∴△APD≌△CPB.∴∠PAD=∠PCB.
∵∠QAP+∠QAC+∠ACP=120°,∴∠QCP+∠QAC+∠ACP=120°.
∴∠AQC=180°-120°=60°.
返回目录
∠DEB+∠DEF+∠2=180°,且∠DEF=60°,
∴∠1+∠DEB=∠2+∠DEB.∴∠2=∠1=50°.
返回目录
(2)如图4-18-6②,连接DF,若∠1=∠3,求证:DF∥BC. (2)证明:∵∠B+∠1+∠DEB=180°, ∠FDE+∠3+∠DEF=180°, 又∵∠B=60°,∠DEF=60°,∠1=∠3, ∴∠FDE=∠DEB. ∴DF∥BC.
返回目录
考点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5年2考)
典型例题
1. 已知如图4-18-6,△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AB,BC,AC
边上的点,且∠DEF=60°.
(1)如图4-18-6①,若∠1=50°,求∠2的度数;
(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60°.
∵∠B+∠1+∠DEB=180°,
返回目录
考点演练
4. 如图4-18-3,在△ABC中,BD平分∠ABC,ED∥BC.已知AB=3,AD=1,
则△AED的周长为
(C )
A. 2
B. 3-18-4,在△ABC中,∠A=36°,AB=AC,BD平分∠ABC,则图中 等腰三角形有____3____个.
返回目录
(2)连接AD,BC相交于点Q,设∠AQC=α,那么α的大小是否会随点P的
移动而变化?请说明理由.
解:(2)α的大小不会随点P的移动而变化.
理由如下:
∵△APC是等边三角形,∴PA=PC,∠APC=60°.
∵△BDP是等边三角形,∴PB=PD,∠BPD=60°.
∴∠APC=∠BPD.∴∠APD=∠CPB.
__高__线____互相重合(简称:三__线__合__一__).
返回目录
续表
(3)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相__等__且__等__于__4_5_°_. 概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___锐__角___,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 念 可为钝角或直角. 定 (4)判定 理 ①定义法:_有__两__条__边__相__等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判定定理:__有__两__个__角__相__等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 对等边).
(2)若点E在边AB上,EF∥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E=FE. (2)证明:由(1)知∠BAD=∠CAD. ∵EF∥AC, ∴∠F=∠CAD. ∴∠BAD=∠F. ∴AE=FE.
返回目录
考点点拨: 本考点是广东中考的常考题型,题型一般为填空题或解答题,难度中等. 解答本考点的有关题目,关键在于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同时关 注“平行+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结构.
返回目录
2. (2020青海)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
分别是
(D )
A. 55°,55°
B. 70°,40°或70°,55°
C. 70°,40°
D. 55°,55°或70°,40°
返回目录
3. 如图4-18-2,已知AE∥BC,AE平分∠DAC.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AE平分∠DAC, ∴∠1=∠2. ∵AE∥BC, ∴∠1=∠B,∠2=∠C. ∴∠B=∠C.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返回目录
续表 (3)判定
概 ①定义法:_三__条__边__都__相__等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念
②判定定理1:_三__个__角__都__相__等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定 理 ③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等于___6_0_°___的___等__腰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
形.
返回目录
续表
规律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边、角性质与判定归纳
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角形.
返回目录
续表
方 规律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底边的一半<腰长<周长的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边 一半

律角
等边对等角
等角对等边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5年2考) 典型例题
1. (2020聊城)如图4-18-1,在△ABC中,AB=AC,∠C=65°,点D是BC 边上任意一点,过点D作DF∥AB交AC于点E,则∠FEC的度数是 ( B ) A. 120° B. 130° C. 145° D. 150°
∴AM=EM.∴△AEM是等边三角形.
返回目录
(2)若AE=2,求△AEM的面积. (2)解:∵△AEM是等边三角形,AC⊥BD,
∴∠EAD=∠MAD=30°,AE=EM=2. ∴AD=—23AE= 3 . ∴S△AEM=—21 ×EM×AD=—21 ×2× 3 = 3 .
返回目录
4. (2020宜宾改编)如图4-18-9,△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 B,C,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AD,点M,N分别是线段BE,AD上的两点, 且BM=—31 BE,AN=—31 AD,判断△C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返回目录
解:△CMN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如下: ∵△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EC=CD,∠BCA=∠ECD=60°. ∴∠BCA+∠ACE=∠ECD+∠ACE,即∠BCE=∠ACD.
BC=AC, 在△BCE与△ACD中, ∠BCE=∠ACD,
CE=CD, ∴△BCE≌△ACD(SAS).∴∠MBC=∠NAC,BE=AD. ∵BM=—13 BE,AN=—13 AD,∴BM=AN.
返回目录
在△MBC与△NAC中, BM=AN, ∠MBC=∠NAC, BC=AC,
∴△MBC≌△NAC(SAS). ∴MC=NC,∠BCM=∠ACN. ∵∠BCM+∠MCA=60°, ∴∠NCA+∠MCA=60°. ∴∠MCN=60°. ∴△CMN是等边三角形.
返回目录
考点点拨: 本考点是广东中考的常考题型,题型一般为填空题或压轴解答题,难度 较大. 解答本考点的有关题目,关键在于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定 理. 注意以下要点: (1)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结合运用; (2)等边三角形与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结合运用.
返回目录
续表
规律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
方 线垂直平分底边.

的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
规 角平 (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 或平分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
律 分线 平分线相等,并且它们的 是等腰三角形.
交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 (2)有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

中线垂直底边,并且平分顶 线垂直这条边(或平分这条边

角.
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中线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
等腰三角形.
中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 (2)有两边上中线相等的三角
与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形是等腰三角形.
返回目录
2. 如图4-18-7,在△ABC中,AB=AC,∠BAC=120°,AD⊥BC,垂足为点G, 且AD=AB,∠EDF=60°,其两边分别交边AB,AC于点E,F.
返回目录
(1)求证:△ABD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1)如答图4-18-1,连接BD. ∵AB=AC,AD⊥BC, ∴∠BAD=∠DAC=—21 ∠BAC. ∵∠BAC=120°, ∴∠BAD=∠DAC=60°. 又∵A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返回目录
6. (2019重庆)如图4-18-5,在△ABC中,AB=AC,AD⊥BC于点D. (1)若∠C=42°,求∠BAD的度数; (1)解:∵AB=AC,AD⊥BC于点D, ∴∠BAD=∠CAD, ∠ADC=90°. 又∵∠C=42°, ∴∠BAD=∠CAD=90°-42°=48°.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知识广思东维中导考图
1. (2014广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为 (A ) A. 17 B. 15 C. 13 D. 13或17
返回目录
2. (2020广东)如图4-18-10,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
AC边上的点,BD=CE,∠ABE=∠ACD,BE与CD相交于点F.求证:△ABC是
返回目录
(2)求证:BE=AF. (2)∵△ABD是等边三角形, ∴∠ABD=∠ADB=60°,BD=AD. ∵∠EDF=60°,∴∠BDE=∠ADF.
∠DBE=∠DAF=60°, 在△BDE和△ADF中, BD=AD,
∠BDE=∠ADF, ∴△BDE≌△ADF(ASA). ∴BE=AF.
返回目录
等腰三角形.
证明:∵∠ABE=∠ACD,∴∠DBF=∠ECF.
∠DBF=∠ECF,
在△BDF和△CEF中, ∠BFD=∠CFE,
BD=CE,
∴△BDF≌△CEF(AAS).∴BF=CF,DF=EF.
∴∠FBC=∠FCB.∴∠ABC=∠ACB.
∴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
返回目录
3. (2011梅州改编)如图4-18-11,已知线段AB的长为2a,点P是AB上的 动点(P不与A,B重合),分别以AP,PB为 边向线段AB的同一侧作等边三角形APC和等 边三角形PBD. (1)当△APC与△PBD的面积之和取最 小值时,AP=____a____;(直接写结果)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第四章 三 角 形
第18课时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目录
01
知识梳理
02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03
广东中考
知识知思识维梳导理图
1. 等腰三角形 概 (1)定义:_两__边__相__等___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念 (2)性质 定 ①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__两__个__底__角__相__等__(简称:等边对等角). 理 ②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_平__分__线___、底边上的___中__线___及底边上的
考点演练
3. 如图4-18-8,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线,作
AE⊥AB于点A,交BD的延长线于点E,取BE的中点M,连接AM.
(1)求证:△AEM是等边三角形;
(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
上的高线,
∴∠ABD=30°.
∵AE⊥AB,∴∠AEB=60°.
∵点M是BE的中点,∠EAB=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