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之我见
【摘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更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做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只有学好《基础会计》,才能在此基础上学好《财务会计》、《审计》等一系列专业课程。教师应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探讨和思考怎样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专业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明确《基础会计》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即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到《基础会计》的教学来说,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在知识的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在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能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能根据会计凭证准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技能: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在思想教育目标上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
度,树立法制观念。《基础会计》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上述目标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会计知识、成为会计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概念及名词术语很多,抽象难懂,与学生以前学习课程相比,思维方式有较大的差别,其内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学生在初学本课程时,感觉难度很大,并且往往感到比较枯燥。因此,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必须坚决抛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应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将“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够用为度,强化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理念贯彻于教学方法改革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说来,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对《基础会计》的重要性、广泛的应用性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对于刚从中学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是一门完全新的,与以往所学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认识不足,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要使学生认识到《基础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可以独立成学科专业,也可以与其他专业交叉形成新的专业延伸。如与建筑工程结合,形成工程预算会计;与旅游专业结合,形成旅游会计等。在就业岗位中,则有会计、出纳、统计员等可以选择,就业面
广泛。它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是学好其他专业会计的奠基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下定一定到学好该门课程的决心,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轻易向困难低头。
2、教师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更好的接受知识为目的,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安排教学进程。
《基础会计》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是环环相扣,其相关知识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安排教学过程。
如会计理论知识中,会计科目是依据会计要素的分类来设置的,而会计科目又是进行会计核算的要素。《基础会计》在课程内容安排中,都是先讲述会计要素及其分类,在给出会计科目表(会计账户),在讲述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账户的应用)。教师一般是按章节顺序讲授相关知识,讲到会计科目表时,一般的教师都是让学生自己看,自己记,学生对相关科目核算内容不清楚,只能死记硬背,往往事倍功半。我在讲述相关内容时不是按章节讲述,而是根据其会计要素的分类与会计科目设置的关系(会计科目是按会计要素的分类设置的),每讲一个会计要素的分类时,将会计要素的分类对应会计科目表的分类,同时结合讲述经济业务的核算的章节内容(因为其包含了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三合一来讲解相关知识。这样每讲完一个会计要素的分类,同时就讲完了对应类别的会计科目,由于在介绍会计科目时,结合了后面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大概知
道了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学生在记会计科目时就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而是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不仅事半功倍、记忆深刻,还为以后处理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打下基础。
3、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向学生灌输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在学习“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时,学生往往纠结于为什么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增加,而负债类账户就是贷方记增加。应明确向学生指出这是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就如同我们过马路要“红灯停,绿灯行”一样,是规则,必须遵守,不能违反。又如在学习凭证的填制和审核,错账的更正方法时,它们的处理都是有相应的规定和操作规范,是不能违背的。学生理解了这些是会计工作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头脑就逐渐现成规则意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该怎么做。
4、根据《基础会计》课程不同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于一身的课程,它作为会计这门学科的基础课程,讲述会计核算的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有大量的概念和名词术语需要理解记忆,而《基础会计》中许多概念都具有相对性,如“流动性负债”与“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等,我在讲解相关概念时,就用对比分析法,引导
同学对比分析这些概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对比的基础上加以理解记忆。通过对比分析,达到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基础会计》作为会计这门学科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讲述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分类、填制和审核等内容,这些内容教材上虽有一些图例但仍显得呆板枯燥。对这些知识,我认为用会计工作中实际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来讲述相关知识,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如我在讲解会计凭证过程中,我向同学们展示工作中实际使用的原始凭证,如增值税发票,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这些凭证所包含的要素,讲解凭证填制方法和要求,。在讲解会计凭证后,我向同学们发放几张原始凭证(复印件)和记账凭证,要求同学们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用实物来讲解有关知识,一方面使有关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使枯燥的知识一下子变得清晰明了,生动形象起来,学生能轻松自如地掌握有关知识,而且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另一方面,用实物来要求同学们练习,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有种“真枪实弹”的感觉,非常有兴趣去亲自动手尝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陪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进行试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努力提升教学艺术,争取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森. 《基础会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