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它为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在土地私有的条件下)等生产要素,并通过提供生产要素获取收入,而后用家庭收入到市场上购买生活消费品或从事投资,家庭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的最大化。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它从家庭那里买进生产要素,通过加工转换为商品或劳务,而后将商品或劳务又卖给家庭并获取企业收入和利润,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从日常生活来看,市场就是商品(包括生产要素)交易的场所,如百货商场、汽车市场、证券市场等等;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不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而是指在无数个买者与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
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求大于供,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通过价格和产量的不断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
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就可以自动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而且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就会被这只手牵动着去实现社会福利。
马克思同样赞叹市场机制的效率,并将价格规律提升为价值规律,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调节生产和流通,并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马克思同时也指出了市场波动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素。
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一个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和学习财政学时经常提到的帕累托经济效率标准,又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简而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帕累托还论证了达到帕累托最优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帕累托效率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的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
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
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效率是前提,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5)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
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
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
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主要是生产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可以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或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
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
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财政的目标是通过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最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又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
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当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
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
这里且不说政府提供的经济信息有可能失真或不及时,而政府应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核心是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其中包括转变财政职能。
5.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
有些公共物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他性,但有时排除成本太高,因而经济上不可行。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6.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答:一般来说,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这是共同性。
公共需要又总是特殊的,即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
对它的历史性可以沿着两条线索去探讨: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社会产生了或可能产生怎样一些公共需要;另一条是生产关系变迁的线索,研究在一个
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或集团如何以社会公共需要的名义将剩余产品的分配做有利于本阶级或集团的安排。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除保证执行国家职能那部分需要外,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传统社会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提供农业正常发展的条件,是这一阶段主要的社会公共需要,农田水利建设几乎无一例外地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财政支出。
在经济起飞阶段,工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人们从工业发展的实践得知,扩大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认识塑造了经济起飞阶段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模式。
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无不把提供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引为己任,并在主要工业部门直接投入大量资金。
当经济发展进入发达阶段以后,物质财富增长的主要动力则来自科学技术,人们对社会生活福利的评价,亦不再只注意物质财富的数量增长,而是日渐重视质量的提高,因此发展科学教育、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福利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就构成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
社会形态的变迁对公共需要的历史规定性,主要不在于各社会形态下的公共需要内容上的差异,而是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将自身的需要说成是社会公共需要,或将公共需要攫取为自身的需要。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集合体的“国”和统治者的“家”是不分的,朕即国家,君主将家族的需要也宣称为公共需要,并通过横征暴敛来满足这种需要。
在财政领域,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之一就在于将统治者个人及家族的需要同社会公共需要区分开来,并为公共需要提供了显示或决定的途径。
但是,代议制并不能完全反映公共需要的真谛,通过这一制度满足的公共需要确有一些是“公共的”,但同时通过这一制度也将公共需要向那些操纵国家预算审批过程的阶级或集团倾斜。
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经济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社会公共需要能够充分显示它的本来面貌,并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给以保证。
7.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其一,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只要存在着政府和财政,这种功能就不会消失。
财政职能要说明的是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或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而不在于罗列或说明财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组织收入与安排财政支出原本是财政部门的本职工作,如果将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概括为财政职能,实际上没有理论升华,并没有增添什么新意,不会对财政工作起理论指导作用。
财政职能所指示的恰恰是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其二,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说是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基本问题,所以政府与市场关系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也同样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基本立足点。
离开这个基本立足点,既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概念,也不可能准确地概括财政的职能。
其三,经济学研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决定及分配时采取部门法,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政府、企业(集体)、家庭(个人)和对外四个部门。
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
因而从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另一种思路。
8.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
如
前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具备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最佳状态。
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标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状态,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
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因此,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是指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的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
而预算内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工程之类的属于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财政拨款应视为这种工程的成本,力求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也存在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
我国近年来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都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
9.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GDP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为依据,即各种收入首先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由市场价格决定,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实际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规范工资制度。
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
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10.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答: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
充分就业并非指可就业人口的百分之百的就业。
由于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在任一时点
上,总会有一部分人暂时脱离工作岗位而处于待业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因而充分就业是指一国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
物价稳定也并不意味着物价冻结,上涨率为零。
应当承认,即使在经济运行正常时期,物价的轻度上涨也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物价长时间低迷并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
所以,物价稳定是指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同时意味着国内收支不平衡。
发展和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
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表现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相应下降,而制造业、公用事业、金融贸易、建筑业等的比重相应上升,随之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程度和人才培训水平逐步提高。
简而言之,发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发展的总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如果社会总供求保持平衡,物价水平就是基本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适度的,而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不难实现的。
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或两者并举。
一旦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或两者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发生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被允许的。
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
原则上说,凡是业已规定了的、当经济现象达到某一标准就必须安排的收入和支出,均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作用。
当然,这种“自动稳定”的机制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尚可存疑,更何况,在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机制本身就是欠缺的。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例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平与安定的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文教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某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