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
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多项选择题第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行为人用下列哪几种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可以认定为妨害公务罪?( )。
A.暴力方法
B.威胁方法
C.拖延方法
D.不作为方法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刑法》第277条第1、2、3款规定了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方式限于“以暴力、威胁方法”,但是根据该条第4款的规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1款(妨害公务罪)的规定处罚。
这意味着在特特殊情况下,妨害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并且造成严重后果,即使“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也可构成妨害公务罪。
“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中可包括拖延方法和不作为方法。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2.张某系个体商贩,某日,曾与其一起服过刑的钱某找到他,拿出3万元现金让张某为其保管。
当张某问“是什么钱”时,钱某做了一个“偷”的手势,让其不要多问。
半个月后,钱某取走2万元,数日后交给张某一个塑料纸包,说是“白面”(毒品),找到买主就取走。
后来,钱某被公安机关查获。
按其交代,公安人员从张某处起获毒品和剩余的1万元。
张某的行为触犯( )。
A.窝藏毒品罪
B.非法持有毒品罪
C.窝藏赃物罪
D.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正确答案:A,C
解析:张某前后有两个窝藏行为,但对象不同,分别构成不同的罪。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3.李某制作、复制大量的淫秽光盘,除出卖外,还多次将光盘借给许多人观看。
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该如何处理?( )
A.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
品罪
B.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
C.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数罪并罚
D.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D
解析:《刑法》第363条第1款和第364条第1款分别规定了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前罪要求具有“以牟利为目的”,后罪无此要求。
二罪是异种数罪,李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两种罪,应数罪并罚。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D。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4.下列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有( )。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B.聚众斗殴致人轻伤的
C.罪犯脱逃中杀死看守的
D.寻衅滋事中致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A,C,D
解析:聚众斗殴致人轻伤的,仍定为聚众斗殴罪,而刑讯逼供致人死亡、寻衅滋事中致人死亡,罪犯脱逃中杀死看守均成立转化犯,构成故意杀人罪。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5.下列行为中,构成包庇罪的有( )。
A.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
B.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
C.包庇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
D.旅馆业、饮食服务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
正确答案:B,D
解析:《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人的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该条是关于包庇罪的普通法条,还要注意其他特殊法条,根据法律规定定罪。
B、D项是包庇罪,A项是洗钱罪,C 项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按《刑法》第349条定罪。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6.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对毒品犯罪人从重处罚的充分条件是( )。
A.行为人过去因毒品犯罪被判过刑的
B.行为人过去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被判过刑的
C.行为人过去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的
D.行为人过去因犯走私制毒物品罪被判过刑的
正确答案:B,C
解析: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有关毒品犯罪的,从重处罚。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7.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属于危险犯的有( )。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C.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D.生产、销售劣药罪
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8.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伪证罪的主体的是( )。
A.证人
B.鉴定人
C.翻译人
D.辩护人
正确答案:A,B,C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伪证罪的犯罪主体。
根据我国《刑法》第305条的规定,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所以,伪造罪的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和记录人,而不包括辩护人。
关于本罪的另一个考点,是伪证罪只限于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9.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B.单位可以成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主体
C.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的,因属于牵连犯,不另成立妨害公务罪D.运输毒品罪仅限于在境内运输毒品,而不包括从境外运往境内和从境内运往境外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参见《刑法》第347条的规定。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0.甲被判处伪证罪,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伪证罪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伪证罪的主体要求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只有证人、鉴定人、记录入和翻译人才可构成该罪
B.伪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人只要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或隐匿罪证的,都可以构成该罪
C.伪证罪只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对于民事诉讼、经济诉讼、行政诉讼,不可能发生伪证罪
D.伪证罪可以发生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经济诉讼、行政诉讼中
正确答案:A,C
解析:参见《刑法》第305条的规定。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1.下列犯罪中,属于妨害司法罪的有( )。
A.伪证罪
B.打击报复证人罪
C.扰乱法庭秩序罪
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这四个选项都妨害了司法工作的正常进行。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2.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问题,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犯罪集团,具有犯罪集团的一般属性
B.黑社会性质组织所从事的危害行为,既包括犯罪又包括违法行为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既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又包括在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统一策划、指挥下从事的其他犯罪行为
D.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非法保护,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A,B
解析:犯罪集团包括一般犯罪集团和特殊犯罪集团。
根据《刑法》第26条规定,犯罪集团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特殊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某种特殊性质的犯罪集团,主要是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会道门和邪教组织。
根据《刑法》第294条第1款,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是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组织。
可见,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所从事的活动是“违法犯罪”活动。
根据《刑法》第294条3款,犯前两款罪(即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可见,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身就构成犯罪,该罪不包括在该黑社会性质统一策划、指挥下从事的其他犯罪行为。
2002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其中肯定了是否拥有“保护伞”不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要条件。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3.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不能构成伪证罪?( )
A.审判人员帮助犯罪嫌疑人伪造证据
B.证人因记忆不清提供了不符合事实的证言
C.辩护人伪造证据
D.鉴定人故意做虚假鉴定,意图陷害他人
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4.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窝藏、包庇罪:( )。
A.虚构事实,隐瞒犯罪人的身份
B.毁灭或者隐匿罪证
C.谎报犯罪人逃匿的路线
D.谎报犯罪人的隐匿处所
正确答案:A,C,D
解析:窝藏犯罪分子的行为有以下三种情况:(1)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
(2)提供财物资助或协助犯罪人逃匿;(3)为犯罪分子提供交通工具,指示行动路线或逃匿方向等。
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是指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即以非证人的身份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为犯罪分子掩盖罪行或减轻罪责。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