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声音的分散, 增大声音的响度
音调与响度如何辨识
音调与发声体的质量 有什么关系
音色
小游戏——“听音辨乐器” “听声辨人”
结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
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观看】
用示波器演示不同乐器演奏相同曲子的波形。
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买瓷器时,我们用手 敲敲瓷器,通过声音就 能判断瓷器的好坏,买 西瓜时敲敲就知道生熟。
发声体本身 的材料、结 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D )
A.声带振动变快
B.声带振动变慢
C.声带振幅变小
D.声带振幅变大
1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
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 )
A.远处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幅大
科学世界,拓展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6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 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乐音? (2)乐器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3)乐器分为哪几类型?怎样发声的?怎样改变音 调的?
如图所示的下列乐器你一定很熟悉,其中属于打 击 乐 器 的 是 ____G_H_____ , 它 是 通 过 改 变 振 动 物 体 _____振_幅___ 的 方 法 改 变 响 度 ; 属 于 弦 乐 器 的 是 ___A_B_C_D_,它是通过改变弦的__长__短_和_粗_细____达到改变 音调的目的;属于管乐器的是___E_F___,它是通过 ___空_气__柱__振动发声的,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 空气柱的_____长_度___,从而改变音调。
是( A )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C
10.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
)
A.声速逐渐减小
B.频率逐渐减小
C.振幅逐渐减小 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11.我们中的小男生,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
课堂小结 明确目标
音调
我的收获 声 音 的 特 性
音色
声音的三特性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音 声音的 发声体振动 单位:赫兹(Hz)
调 高低
的频率
人听觉频率:20 Hz~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 声音的 发声体振
度 大小
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 色
声音的 特色
典型例题
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 音( A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2.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C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典型例题
3.小华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喊叫他,他一听便知 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 声音的__音__色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时“声音洪亮 ”,是他说话声音的__响__度__大。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新课讲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到它振动 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 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再次拨动钢尺。
在实验时要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用力大小
相同),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与音调的高低。
观察并思考: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短跟振动快慢有什关系? 声音高低(音调)跟振动快慢有什么关系?
4.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 “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 的是__音_调___;而“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里的 “高”“低”指的是__响__度__。
典型例题
5.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 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 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D)
阅读课本第33页回答下列问题:
1、是不是所有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可以听到? 如果不是,那么人的听觉范围是怎样的? 2、对于人耳不能听到的声音,我们分别把它 叫做什么呢? 3、什么是超声波? 4、什么是次声波? 5、什么是声音? 6、什么是声? 7、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没发现什 么动静,猫或者是狗却竖起耳朵像是在倾听什 么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小资料。
讨论:
一只蜜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 的声音。这时,一只蝴蝶从你耳边飞过,你却听不到。 这是为什么?
提示:蝴蝶翅膀振动频率 小于10HZ,而蜜蜂翅膀振 动的频率为500HZ--600HZ。
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演示实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学生体会声音的强弱变化,引出响度的概念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4.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提出问题——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 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 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重做上面的实验。
名词解释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幅大?
结论
振幅大
振幅小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情境演示】将手机铃声调到合适音量后,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再返回讲台。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得出结论】上面实验说明了什么?生活中如何增大声音的响度?
结论:声音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实验数据:
振动部分长度 ¼钢尺长 ½ 钢尺长 ¾钢尺长
结论:
新课讲授
振动快慢
音调高低
新课讲授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 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 越低。
阅读教材P32,能理解和掌握频率的有关知识。并能回答 下列问题。
1.什么是频率? 2.频率是描述什么物理量? 3.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符号为什么? 4.100Hz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音乐
提问:你能否描述你听到声音的特点?
这些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有的浑厚,有的 清脆。听了这音乐,我们会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那 么,什么是声音的基本特性呢?
新课讲授
音调
音调:声音的高低
为什么声音会有高低的 区别?
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声音由振动产生,音调
和振动有关系?
A.音调 C.响度
B.频率 D.音色
典型例题
6.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 放声歌唱,另一女青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 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15.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D
9.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用来描述物体振 动的快慢。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演示】
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声音的波形。
结论:高音调的波形更密集一些,声音的频率高; 低音调的波形更稀疏一些,声音的频率低。
归纳总结:
音调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音调与响度如何辨识
音调与发声体的质量 有什么关系
音色
小游戏——“听音辨乐器” “听声辨人”
结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
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观看】
用示波器演示不同乐器演奏相同曲子的波形。
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买瓷器时,我们用手 敲敲瓷器,通过声音就 能判断瓷器的好坏,买 西瓜时敲敲就知道生熟。
发声体本身 的材料、结 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D )
A.声带振动变快
B.声带振动变慢
C.声带振幅变小
D.声带振幅变大
1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
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 )
A.远处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幅大
科学世界,拓展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6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 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乐音? (2)乐器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3)乐器分为哪几类型?怎样发声的?怎样改变音 调的?
如图所示的下列乐器你一定很熟悉,其中属于打 击 乐 器 的 是 ____G_H_____ , 它 是 通 过 改 变 振 动 物 体 _____振_幅___ 的 方 法 改 变 响 度 ; 属 于 弦 乐 器 的 是 ___A_B_C_D_,它是通过改变弦的__长__短_和_粗_细____达到改变 音调的目的;属于管乐器的是___E_F___,它是通过 ___空_气__柱__振动发声的,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 空气柱的_____长_度___,从而改变音调。
是( A )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C
10.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
)
A.声速逐渐减小
B.频率逐渐减小
C.振幅逐渐减小 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11.我们中的小男生,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
课堂小结 明确目标
音调
我的收获 声 音 的 特 性
音色
声音的三特性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音 声音的 发声体振动 单位:赫兹(Hz)
调 高低
的频率
人听觉频率:20 Hz~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 声音的 发声体振
度 大小
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 色
声音的 特色
典型例题
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 音( A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2.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C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典型例题
3.小华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喊叫他,他一听便知 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 声音的__音__色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时“声音洪亮 ”,是他说话声音的__响__度__大。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新课讲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到它振动 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 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再次拨动钢尺。
在实验时要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用力大小
相同),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与音调的高低。
观察并思考: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短跟振动快慢有什关系? 声音高低(音调)跟振动快慢有什么关系?
4.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 “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 的是__音_调___;而“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里的 “高”“低”指的是__响__度__。
典型例题
5.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 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 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D)
阅读课本第33页回答下列问题:
1、是不是所有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可以听到? 如果不是,那么人的听觉范围是怎样的? 2、对于人耳不能听到的声音,我们分别把它 叫做什么呢? 3、什么是超声波? 4、什么是次声波? 5、什么是声音? 6、什么是声? 7、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没发现什 么动静,猫或者是狗却竖起耳朵像是在倾听什 么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小资料。
讨论:
一只蜜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 的声音。这时,一只蝴蝶从你耳边飞过,你却听不到。 这是为什么?
提示:蝴蝶翅膀振动频率 小于10HZ,而蜜蜂翅膀振 动的频率为500HZ--600HZ。
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演示实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学生体会声音的强弱变化,引出响度的概念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4.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提出问题——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 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 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重做上面的实验。
名词解释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幅大?
结论
振幅大
振幅小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情境演示】将手机铃声调到合适音量后,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再返回讲台。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得出结论】上面实验说明了什么?生活中如何增大声音的响度?
结论:声音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实验数据:
振动部分长度 ¼钢尺长 ½ 钢尺长 ¾钢尺长
结论:
新课讲授
振动快慢
音调高低
新课讲授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 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 越低。
阅读教材P32,能理解和掌握频率的有关知识。并能回答 下列问题。
1.什么是频率? 2.频率是描述什么物理量? 3.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符号为什么? 4.100Hz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音乐
提问:你能否描述你听到声音的特点?
这些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有的浑厚,有的 清脆。听了这音乐,我们会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那 么,什么是声音的基本特性呢?
新课讲授
音调
音调:声音的高低
为什么声音会有高低的 区别?
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声音由振动产生,音调
和振动有关系?
A.音调 C.响度
B.频率 D.音色
典型例题
6.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 放声歌唱,另一女青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 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15.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D
9.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用来描述物体振 动的快慢。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演示】
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声音的波形。
结论:高音调的波形更密集一些,声音的频率高; 低音调的波形更稀疏一些,声音的频率低。
归纳总结:
音调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