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
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教育与就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接受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这里教育就成为了一项投资,以期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赚取更高的利润来弥补所投入的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但另一方面,就业的形式却越来越紧张,接受教育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就业前景。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难度持续增加,遵循国际通用的关于失业的定义,我国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毕业生的失业率是社会整体的失业率的几倍。

上述这些情况都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能否通过教育的改革来改善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几年我国对教育改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该如何改才能有效的缓解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二、研究的成果
(一)、对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的研究
对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很多结论。

第一种观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
于供需的不平衡导致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究其原因,是在这一时期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1935年沃尔什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以及完善(代表人物:舒尔茨,丹尼斯,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美】舒尔茨著,蒋斌、张衡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

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失业”和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在各国蔓延。

菲利普.库姆斯指出,“知识青年大量涌向本以饱和、又被严重的经济衰退进一步削弱的就业市场,从而引起职业队文凭等级的要求突然急速提高,造成了普遍的个人痛苦和不祥的政治动荡”(菲利普.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赵宝恒,李环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表1,1970-1982年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青年与成人失业率之比。

(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就业展望》,转引自桑锦龙,《教育转型与专科毕业生就业》,2008)
教育经济学家M。

布劳格(M。

Blaug)认为造成毕业生失业的
原因不是大学毕业生的绝对过剩,而是供给的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的突然泛滥会造成毕业生的失业,如果说毕业生能够缓慢的进入市场,那么这些毕业生就能够被劳动力市场所吸纳。

表2,1995年部分欧洲国家经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高等教育毕业生失业率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等问题也是对这种观点的补充.如:1995年,陈昌贵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非经济学思考》中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将会造
成大量的教育性失业”;张桂春在《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教育性失业现象是教育产品出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杨立安认为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是相互联系的,与教育过度相伴生的是知识失业(杨立安,浅析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问题[A],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4);董志强和宋奇成认为知识失业在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持续的社会特征,他们都承认知识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失衡造成的(董志强,宋奇成,知识失业:事实、成因与治理[J],改革与理论,2003,3)。

第二种观点是认为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由非市场因素产生的。

杨云彦和陈金永认为在理论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不断隆冬将会使劳动力市场趋于均衡,但实际情况是由于非市场因素的普遍存在,劳动力流动往往很难达到市场均衡。

(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2000,5)
瞿振元和谢维和在《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中对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进行了分类:①结构性失业;②摩擦性失业;③体制性失业。

其中摩擦性失业就是由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体制性失业是由于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而结构性失业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引起的。

第三种观点则是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归结于高等教育的质量下降,使得毕业生的竞争力下降.
在20世纪初的英国,Beveridge(1909)首先提出了就业能力的概
念,之后又有许多人对之进行完善,特别是Hoyt(1978)提出了“可转移的”技能在就业能力中的重要性,它这种技能可使得被雇佣者在寻找下一份工作时变得容易。

从1980年起,就业能力成为工作者的元特征,它融合了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

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下降是其失业问题的一个原因。

萨茹拉认为大学生除了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除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外,还要具备: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经营能力等.
(二)、通过教育改革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实践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1.扩大就业市场.
傅军(2007)指出,目前我国失业群体的存在,主要是由供需量的矛盾、供需结构的矛盾、地区就业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等几个方面构成。

他提出:(1)。

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就业结构,突出增加就业容量.(2)。

促进劳动力流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盘活中西部劳动力资源,增强劳动力吸纳能力。

(3)。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工城市化。

刘俊艳(2010)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劳动力市场,很多大学生将城市作为自己的首选之地,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制定政策鼓励大学生下乡,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

2.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朱继光(2009)通过对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和特色项目的研究,指出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政府和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第一,高度重视就业能力培养;第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指标体系框架;第三,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实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项目。

傅军(2007)提出“突出就业再就业能力建设,解决劳动者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萨如拉(2004)指出社会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除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外,还有这几方面的要求: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经营能力等。

3。

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让高校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帮助学校将这些能力嵌入课程设置中。

朱继光(2009)提出学校和企业应加强联系,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一,加强校企合作,让高校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第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用人单位应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
王霆(2007)的研究表明,各高校认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比较重要,而企事业用人单位则认为“倾
听理解能力”、“推理运算能力"比较重要。

此外,学校更强调学生在就业能力中对计划协调、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而企事业用人单位更强调业务操作、解决问题、学习、执行等能力。

可以看出,目前企事业用人单位和高校对于学生就业能力中不同技能子项的关注程度是有较大差异的。

刘介明和史金平(2010)提出校企联盟的运作方式.大学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分阶段交叉引入实践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体验实践工作的具体流程,让学生明白成功者背后的艰辛,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丰富对实践工作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督促学生对于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定位的思考。

三、研究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不足
纵观国内外的关于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大多数都是集中在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很多,但对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专科教育的研究较少。

在从教育的角度研究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时多是把重点放在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各种素质,而对教育如何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研究较少。

(二)、研究的趋势
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善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趋势,1,
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研究,注重学生通时素质的培养,如大学生必备的四种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2,注重教育与社会的接轨,以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人才,如校企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项人才,如大量的高级技工。

3,完善各种教育体制,如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等,各种教育方式的完整性的提高有利于毕业生走向的多元化,这样就既能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又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8-1
80.
[2],靳希武。

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单中惠。

外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美)Elchanan Cohn,Terry。

G。

Geske。

教育经济学[M]。

范元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2009.9
[5],(美)Wayne K。

Hoy,Cecil G。

Miske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Seventh Edition)[M]范国睿。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6],王霆,唐代盛。

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

求知,2006年,S3期:214-215
[7],朱继光,祝伟。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5期:69—71
[8],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A]。

南京师大学报,2009年3月,第2期:78-83
[9],叶忠,近二十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评述[A].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7卷,第3期:75—78
[10],柳云飞,周晓丽,张素红,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就业增长—全球视角下的教育与就业关系初步分析[A].前沿,2010年,第3期:122-125
[11],萨茹拉,“实践课堂”教学探索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A].民族教育研究,2004,第3期:24-28
[12],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桑锦龙,教育转型与专科毕业生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4],张高辉,高耀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15],陈昌贵,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非经济学思考[J].教育评论,199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