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基本原则(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安全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安全管理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方针。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预防为主的具体含义是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以消除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预防为主要求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提前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通过事前的预防,减少事故的概率,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全员参与
安全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从而提高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综合管理要求将安全管理融入到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这包括将安全管理纳入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加强对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等。

只有将安全管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功能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保障人们的安全。

四、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科学管理要求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要依据科学的管理原理和方法进行,注重数据分析和决策科学性。

这包括对事故隐患的科学评估,对安全风险的科学分析等。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五、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法律依据要求在进行安全管理时,要依法依规进行,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包括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措施等。

只有依法依规进行安全管理,才能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的安全。

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持续改进要求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这包括对已有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等。

只有不断进行改进,才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

七、责任到人
责任到人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责任到人要求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明确责任的界定,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

这包括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等。

只有明确责任,才能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人们的安全。

总之,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管理、科学管理、法律依据、持续改进和责任到人。

这些原则的贯彻落实,
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积极贯彻这些原则,不断完善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二)
安全管理是指对组织内部的人员、设备、资产和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确保组织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是指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应遵循的一套基本原则和规范,下面将介绍安全管理的五个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安全管理应从全面的角度来考虑组织内部的安全问题。

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不仅仅关注某一特定方面的安全,而是要整体考虑,全面覆盖各个方面。

全面性原则要求在安全管理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

具体来说,全面性原则要求在安全管理中要对人员、设备、资产和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

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在设备管理方面,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在资产管理方面,要加强对资产的保护和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在信息管理方面,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只有全面考虑,全面管理,才能真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预防性原则
预防性原则是指安全管理应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预防性原则要求在安全管理中要注重事前控制,通过预防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预防性原则要求在安全管理中要进行风险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对于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要做好消防设施的安装和维护,加强火灾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发生事故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预防性原则下,安全管理还要注重事后的总结和分析,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通过总结和分析,及时修改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连续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是指安全管理应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连续性原则要求安全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一次性的安全行动上,而要形成一种持续不断的工作态势。

具体来说,连续性原则要求安全管理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安全管理工作一贯有序地进行。

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责任的划分、安全任务的分工和安全流程的设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可以使安全工作得以规范化和常态化。

此外,连续性原则还要求安全管理工作要不断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对不合格的行为进行纠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四、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安全管理应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不可盲目行动。

科学性原则要求安全管理应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注重数据的分析和研究,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科学性原则要求在安全管理中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科学决策。

通过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可以找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通过科学决策,可以合理、科学地制定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在科学性原则下,安全管理还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对安全管理的数据进行搜集、分析和统计,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五、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安全管理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

综合性原则要求安全管理不仅要依靠某一个手段或者措施,而是要整体考虑,综合运用。

具体来说,综合性原则要求在安全管理中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包括技术手段、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等。

例如,对于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既要安装消防设施,也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同时要对火灾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在综合性原则下,安全管理还要注意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建立起安全管理的协调机制,实现各个方面的协同作战。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预防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是安全管理的基
础,也是安全管理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够全面、科学、高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三)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分别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

为有效的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本管理原则。

一、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一)安全与危险并存
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的,相互依赖而存在的。

因为有危险,才要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险。

安全与危险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静相处。

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安全与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

事物的状态将向斗争的胜方倾斜。

可见,在事物的运动中,都不会存在绝对的安全或危险。

保持生产的安全状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预防为主,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危险因素是客观的存在于事物运动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二)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如果生产中人、物、环境都处于危险状态,则生产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安全是生产的客观要求,自然,当生产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义。

就生产的目的性来说,组织好安全生产就是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最大的负责。

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三)安全与质量的包涵
从广义上看,质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内涵着质量,交互作用,互为因果。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

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

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

生产过程丢掉哪一头,都要陷于失控状态。

(四)安全与速度互保
生产的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实与可靠,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无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

速度应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

我们应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

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一味强调速度,置安全于不顾的做法、是
极其有害的。

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五)安全与效益的兼顾
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性,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与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

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适当,精打细算,统筹安排。

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还要考虑力所能及。

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不惜资金的盲目高标准,都不可取。

二、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基本原则
(一)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

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

"企业中备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备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贡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

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
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贡任。

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贡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体现了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二)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申的人。

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

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没有明确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

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

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危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三)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申,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贯彻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

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的、坚决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四)坚持"四全"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共同的事。

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

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到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

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动态安全管理。

只抓住一时一事、一点一滴,简单草率、一阵风式的安全管理,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不是我们提倡的安全管理作风。

(五)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

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做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做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六)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

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

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第 11 页共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