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汽车发动机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汽车发动机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发布时间:2021-05-07T10:22:59.26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作者:刘世佳关林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
作为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汽车发动机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对整车使用的基本要求,而要保证发动机的质量水平则必须要重视汽车发动机的质量管理提升工作。
我们要通过技术零件的设计、先进高效的设备、兼顾操作性与准确性的工艺、完善的质量体系、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等多方面共同对发动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保证,降低发动机总成的质量风险。
受疫情影响,当下我国的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可靠而稳定的发动机质量也对保护市场、保证整车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对如何提升汽车发动机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对汽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汽车行业借此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来保证整车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
作为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汽车发动机质量的提升对汽车行业总体质量水平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在发动机生产过程中,必须从设计开发、零部件管理、装配过程管理、售后和车厂质量目标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提高汽车质量进行数据和技术上的支持。
目前我国的汽车发动机生产行业正在高速发展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制造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学习国外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汽车行业的整体制造水平,以此来提高整个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汽车发动机故障率。
2汽车发动机的质量管理分析
2.1提高设计质量
要进行汽车发动机质量管理,需要对汽车发动机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而作为生产制造的开端,发动机的设计能否满足客户要求、是否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成为了重中之中。
通过多年的实践,在设计阶段能够发现问题,其解决起来的难度、成本都是最低的,而且由于未进行批量生产,也不会造成批量的市场损失乃至召回。
因此必须要从汽车发动机设计阶段开始进行管理。
首先,发动机设计要有完整的体系流程,并有完备的节点评审制度,对各阶段的工作进行阶段评审,保证发动机在运行的过程中能保证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各方面的质量要求。
在有效的保证开发周期的前提下,借助CAE、CFD等模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充分的排查和规避可能存在的装配、制造和使用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实物生产后重新进行设变的风险。
2.2提高过程质量水平
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将各个零部件装配到一起的过程。
要降低这个过程出现故障的概率,则需要制定统一、规范、合理的装配工艺,并监督其有效执行。
涉及设备装配的,需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开班首末件检测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针对厂内的变更,也要建立有效的变更管理机制,避免由于人员、设备和生产条件异常变化导致的过程不良。
装配工艺方面,通常要设计专门的工艺部门,其负责工艺的编制和改进,在考虑装配质量的同时,还要兼顾装配的可操作性,降低装配的难度,避免由于装配不合理造成的人员过度疲劳,导致可能出现的装配问题。
工艺执行方面,传统的制造行业主要由人员对工艺符合性进行飞行检查,通过质量奖惩的方式来保证工艺符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设备的普及使得工艺的保证难度越来越低,从而保证发动机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管理方面,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对设备运转和其处理过的半成品质量建立完备的确认流程,出现异常时,要果断停机调查修理,避免造成产品质量事故。
变更管理方面,目前各大车厂均已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均有各自的变更管理体系,其中详细的确定了各类变更的管理方法,需发动机生产厂家严格、切实的执行。
以上三点是汽车发动机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故障对策的落实和工艺提升工作。
当发动机在客户手中出现故障且完成调查、明确故障原因后,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体系,将其反馈生产部门,及时的进行围堵和整改,根据整改措施及时对工艺进行升级,有必要时纳入PFMEA、DFMEA、控制计划等过程管理文件,逐步提高过程控制能力,最终时间装配过程稳定性的提升。
2.3提高零部件管理水平
发动机属于总成产品,其由几百种零件构成,这些零件由国内外各家供应商供货,任意一种零件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导致发动机产生故障,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于发动机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至关重要。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深化新品零部件先期质量策划,结合新品零部件管理实际,不断完善APQP过程活动;规范并提升新品零件管理水平。
(2)组成专业团队,深化开展供应商新品项目开发。
确保零部件PSW按项目节点签署。
(3)建立应避免问题经验库,梳理零部件发生过的典型质量问题,提取有效整改对策,在同类零部件产品平行展开,促进供应商实物质量提升。
(4)建立供应商分级分类管理地图,按零部件关重程度分类,按供应商质量能力强弱分级,识别零部件关键特性、供应商质量管理薄弱项,制定质量帮扶计划,推进帮扶方案落地。
(5)工作前移至生产现场、供应商和客户,从细节到整体,影响整机的重要环节进行逐一稽查确认,清洁度、磕碰伤隐患、工艺缺陷等以及工艺设计匹配性确认。
(6)二厂家高质高效导入,引入竞争机制,避免独家供货带来的断供风险。
2.4 实行数据化管理
要做好汽车发动机质量管理水平工作必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对汽车发动机的质量整体功能和运行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记录在档案中,以便后期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追踪管理。
同时还要对汽车发动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施的采集,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形成相对完整的质量数据,推行人
性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汽车发动机的质量管理。
创建有效的数据交换机制,相关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的交流讨论。
还可以创建一个人机交互终端的系统,让工作人员对汽车发动机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以便能够及时发现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
3汽车发动机可靠性管理分析
在我国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汽车行业的可靠性分析,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可靠性因素分析机制,对汽车的零部件和发动机的整体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比对来进行汽车发动机质量的管理,建立起相关的评定标准。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汽车发动机可靠因素的分析技术和提高汽车发动机可靠性的能力。
为了应对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还需要对制造技术持续的进行改善,促进整个汽车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在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可靠性分析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如果在汽车制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质量问题,必须要对整个质量体系和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二,在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之上,对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推动汽车发动机整体质量的提升;第三,对汽车的零部件的使用年限标准进行确认,保证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年限能够达到相关的标准。
4整机的可靠性分析
在进行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包含的零部件特别多,其可靠性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对整机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
在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终将相关措施落实到文件上,在进行新机型的汽车发动机可靠性分析时,据此找到发动机当中故障发生频率较高的零部件,收集其全面的数据信息,通过提前管理、监察等手段来降低质量风险。
在对发动机的类别和型号进行选择时,必须要根据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功能进行选择,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数据库对产品的使用周期进行完善的分析。
结论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整体质量水平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汽车发动机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可靠性管理水平对汽车的整体质量提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我国汽车发动机的制造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要通过技术的创新来对汽车发动机的整体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和可靠性管理机制,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彬.汽车发动机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J].科技视界,2020(03):182-184.
[2]张彦.基于灰色理论的汽车产品可靠性工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