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03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第03章 偏好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第03章 偏好](https://img.taocdn.com/s3/m/333c3e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a.png)
1. 完备性公理
完备性公理:对于消费集X中的任何两个消费束y,消费者对它们的偏好要么,要么,要么。完备性公理说明:对于任何两个消费束,消费者都可以对它们的偏好关系作出比较,不能说无法判断。
偏好公理
2. 反身性公理
反身性公理:对于消费集X中的任何一个消费束,有。反身性公理说明:任何一个消费束至少与它本身一样好。
例子1
分析并图示下列代表消费者对于汉堡包(H)和饮料(S)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并说明是否良性偏好。a. 小张对于汉堡包H和饮料S的偏好集为凸,而且既不喜欢汉堡包H也不喜欢饮料S;b. 小李喜欢H,不喜欢S。如果得到一单位S,她可以扔掉;c. 小王喜欢H,不喜欢S。如果得到一单位S,他必须出于礼貌将饮料喝掉;d. 小陈喜欢H和S,但是他坚持每消费一单位S需要两单位H;e. 小马喜欢H,但是既不喜欢也不讨厌S;f. 小孙总是可以从额外一单位H的消费中获得两倍于一单位S消费的满足。
1.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条件
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
1. 良好性状偏好的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为负数;(思考为什么)2.良好性状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具有递减的边际替代率(指绝对值);(思考为什么)3.一般无差异曲线具有的特点。
1.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特点
小张是一个邮票收集者,他收集的邮票主要分生肖邮票和山水邮票。如果生肖邮票数量多于山水邮票,他愿意用二张山水邮票换三张生肖邮票(反之亦可);如果山水邮票多于生肖邮票,他也愿意用二张生肖邮票换三张山水邮票(反之亦可)。请图示小张对山水邮票和生肖邮票的偏好关系,并分析这种偏好是否具有良性偏好的性质。
偏好概念
3. 弱偏好
如果某消费者对消费束(x1,x2)的喜欢程度至少与消费束(y1,y2)一样好,即该消费者对消费束(x1,x2)偏好或者无差异于消费束(y1,y2),那么我们就说该消费者对消费束(x1,x2)弱偏好于消费束(y1,y2) ,记符号表示弱偏好。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d6cc0c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5.png)
产品差异化
企业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降低与竞争对手的直接比较,从 而改变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格局。
兼并收购
大型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规模 扩张和资源整合,提高市场集中 度,对产业组织产生深远影响。
产业组织变革对企业行为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要求企业 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规则。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企业行为理论
介绍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决策过程,包括生产、定价、销售等方面, 以及企业如何追求利润最大化。
产业组织理论
探讨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 通过公共政策来影响产业组织。
竞争与垄断
分析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市场结构的特 征和效率,以及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中的行为。
继续深入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要素市场等方面,构 建完整的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
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和学术论文,了解微观经济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拓宽学术视野。
将所学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赢。
THANKS FOR WATCHING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企业应对策略
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
01
企业应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确保
转型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和风险控制。
构建数字化能力
02
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
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的数字化升级。
深化数字化应用
03
企业应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入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论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22df5409af1ffc4fff47ac4f.png)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1月24日星期 二3时18分38秒 03:18:3824 Novem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3时18分38秒 上午3时18分03:18:3820.11.24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1.2420.11.2403:1803:18:3803:18:38Nov-20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可以解释为: 当消费者处于商品X的数量较少和商品Y的 数量较多时,会由于拥有较少商品X而对每一单 位的商品X更偏好,由于拥有较多商品Y而对每一 单位的商品Y偏好程度较低,即商品X对商品Y的 边际替代率较大。随着消费者拥有的商品X的数 量越来越多,相应对每一单位商品X的偏爱程度 会越来越低;同时,消费者拥有的商品Y的数量 会越来越少,相应对每一单位商品Y的偏爱程度 会越来越高。则每一单位的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 品Y的数量越来越少,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 减的。
平相同,即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一个效用水平; (3)不同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覆盖整个坐标平面图。离原点越 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并且无差异曲线在多数情况下 是凸向原点的。
第三章
效用论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
一、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Utility)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 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 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 主观评价。
(二)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和序数效用 (Ordinal Utility)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9dcf19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5.png)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选择1.消费者是如何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商品组合?怎样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需求行为?2.案例:牛奶消费与白酒相比较3.人们消费的基本原则–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最偏好(评价最高)的产品与服务。
二、效用(Utility)1.效用: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satisfaction) 。
注(1)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不包含有关是非的价值判断。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2)效用绝不是可以观察与度量的心理函数。
它仅仅是经济学家用来理解个人选择行为一种科学工具。
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把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所表达出来的效用。
3.效用的解释——主观心理感觉例子一:《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例子二:《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课程讲稿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课程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30783ca6137ee06eff91810.png)
Price in the market
Demand curve Q u a n t i t y D e m a n d e d
作业和思品,他的效用函数是 TU=XY ,X的 价格是2元,Y的价格是3元。求: (1)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购买的X和Y各为多少?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假如X的价格提高 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 增加多少?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
MU X MU Y m PX PY
-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课程讲稿
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1.需求定理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六、消费者剩余(CS) 1.CS=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格 2.消费者剩余是一种心理感觉。
P r i c e
Consumer surplus for the market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课程讲稿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二节:基数效用论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 熟悉总效用、边际效用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重点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 难点是消费者剩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的关系。 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板书、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一、总效用、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 1.总效用(TU) :消费者消费一定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TU=TU(X) 2.平均效用(AU) :指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平均每单位商品或劳务可提供 的效用。AU=TU/X。 3.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MU = △TU/ △X。 二、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 某物品的消费量 0 1 2 3 4 5 6 总效用 0 4 7 9 10 10 8 4 3 2 1 0 -2 边际效用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09a7a5d57f1922791688e8cc.png)
Price = $50
John’s consumer surplus ($50) Paul’s consumer surplus ($30) George’s consumer surplus ($20)
Quantity of Demand
4 Quantity of apart
rent
边际效用分析
X
数学上边际替代率表示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 切线的斜率。
X
无差异曲线分析
•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A C U MU X X - - - -由于物品 X 增加带来的效用变化
C B U’ MUY Y - - - -由于物品Y 减少带来的效用变化 A B的变化是在同一条无差 异曲线上
消费者购买dQ量的物品时 愿意支付的货币总额为 p dQ 的货币总额为
Q
边际效用分析
P Consumer’s surplus
A
消费者购买量为 Q时愿意支付 B
P
p dQ S
0
OBAQ
C
实际支付的货币总额为 SOCAQ 消费者剩余 S ABC
O dQ Q
Q
消费者剩余: 需求曲线以下 、 市场价格以上以及 价格轴之间围成的面积 。
边际效用分析
•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数学方法 消费者行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有条件制 约的最优化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数学问题 的求解:
maxu ( X , Y ) s.t.PX X PY Y I
边际效用分析
该问题的解答如下:
V ( X , Y , ) u( X , Y ) ( PX X P YY I )
边际效用分析
?思考题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生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3bb44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7.png)
劳动市场与工资决定
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是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交换 的场所。
工资决定
工资差异
不同劳动力的工资存在差异,取决于 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个人能力、工作 经验等因素。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市场的 供求关系决定。
06
环境保护与生产理论
环境成本与生产决策
环境成本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包括污染治理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等。
规模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渐 降低的现象。
规模不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渐 上升的现象。
03
生产者行为理论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
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 现这一目标。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生产者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来决定最优产 量,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产量。
如果市场不完全竞争、信息不 对称或外部性存在,则可能导 致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此时 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 。
05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01
02
03
生产要素需求
企业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 技术,决定生产要素的需 求量。
生产要素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取决于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决策, 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
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供 需关系决定,价格变动会 影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
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市场均衡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当生 产要素的需求量等于供给 量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生产要素市场 上的供求双方都能接受的 价格。
均衡数量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85681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f.png)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1. 消费者理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消费者的选择条件、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 生产者理论:生产函数、边际产品、边际成本、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生产者的供给曲线。
3. 市场均衡: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价格和数量的确定、供需失衡的影响。
4. 市场效率:效率的定义、两个维度的效率(分配效率和生产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市场均衡点。
5. 各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以及它们的特征、价格和数量趋势、效率和福利。
6.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公共物品的定义、经济学上的困境、外部性的分类(正和负,产生方和接受方),以及治理措施。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3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ace00e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6.png)
需求弹性:
负号表明: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增加1%会导致需求量减少 %。
回忆:点弹性与弧弹性 弹性系数
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
e
Y X
/Y /X
Y X
X Y
dY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
弧弹性ed
Q / P /
Q P
Q P
P Q
点弹性
e
lim
x 0
弧XY 弹// YX性与dY点X 弹 性ddYX的 区YX 别点仅弹在性于e:d 前lpi者m0表 示QP
P
P
S1=-50+50(p-0.50)=-75+50p
3.30
S0 = -50 + 50p
E0
3.30
E1
0.5 0
S0=-50+50p
3.00
D0=200-(100/3)p 3.00
E0
2.80
E1
2.80
0.50
0
D1 Q
0
90 100
D0=200-
90
(100/3)p
100
Q
S
D1=200-(100/3)(p+0.50)
供给量变化百分比 价格变化百分比
3.弧3弹性供给
量 对PQ
价// QP
格
的 PQ敏
P Q
感度
dQ
点弹性
Q dP
dQ P dP Q
P
图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
各点计算出的弹性 大小就不同
ddPQ QP
CBAB CB ABOBOB
13
Elasticity Along the Pork Supply Curve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302d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1.png)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需求量 的影响程度。
衡量收入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 度。
供给收入弹性
衡量收入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供给 量的影响程度。
06
案例分析
市场均衡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价格调整与市场出清
• 总结词: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随之调整,以实现市场的出清。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 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 详细描述: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相应地调整,以重新实现市场的均衡。如果需求增加而供 给减少,价格会上升;反之,如果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价格会下降。这种价格的调整过程是自动的,通过价 格的涨落来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这意味着市场上不存在过剩或短缺的现象,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价格调整是市场出清的 重要手段,它能够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THANKS
学习目标
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基 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学会运用需求与供给 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 题。
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 及意义。
02
需求理论
需求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描述需求的定义和性质
详细描述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购 买愿望并且有购买能力,从而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具有时效性、价 格敏感性和购买力三个基本性质。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 能够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性质 包括时间、价格、生产要素价格、技术 、预期等因素对供给量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第03章
![微观经济学第03章](https://img.taocdn.com/s3/m/a6c6f24659eef8c75ebfb305.png)
例题
假定某一产品的生产函数,要求资本投入量 必须是劳动投入量的2倍,请作出等产量曲线。
K
Q 2
01
L
31
例题
解析: 根据要求,资本投入量必须是劳动投入量的
2倍,即有固定技术系数K/L=2; 那么,当L>0.5K时,其边际替代率RTSLK=0; 当L<0.5K时,其边际替代率RTSLK=∞
32
(2)如果f(aL,aK)=a·f( L,K),表明生 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
(3)如果f(aL,aK)<a·f( L,K),表明 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
35
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1. 劳动的专业化分工。 2. 几何尺度的因素。 3. 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4. 财务方面的因素。
36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
21
等产量曲线含义
假定某一种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劳动K和资 本L两种要素,两种要素都是可变的,并且两者 之间可以相互替代,那么等产量线就是一条由用 技术上有效的方法生产一定产量的所有劳动和资 本可能组合点所组成的一条曲线。
22
等产量曲线图
K
4
A
1
0
2
Q3(300) B Q2(200)
Q1(100)
再次,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带来 产出更小比例的增加,则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34
规模报酬问题的数学表达
假设生产函数为Q= f(L,K)。一般地,如果 劳动L和资本K由L、K分别增加到aL、aK,其中a >1,那么,产出将由f(L,K)增加到 f(aL, aK),因此,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f(aL,aK)>a·f( L,K),表明 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增;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版第3章课件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版第3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87fa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3.png)
Chapter 1
47
实现消费者最大满足的条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
预算线的斜率为:
实现消费者最大 满足的条件:
公式含义:当消费者购买1单位食物相对1单位衣服获 得的价值等于购买1单位食物相对1单位衣服付出的成 本时,其满足达到最大。
Chapter 1
56
完全替代品均衡和拐角解
■ 完全替代品的IC曲线为直
线,当IC线的斜率大于预算 Y
线的斜率时,消费者全部买 X;
■ 当IC线的斜率小于预算线
的斜率时,消费者全部买Y
;
A
■ 当IC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
的斜率时,预算线上任一点
均为均衡点。
Chapter 1
红色为 IC曲线
BX
57
[ 例3.4 大学信托基金]
68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
■ 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条件是:MRSFC=PF/PC.。 ■ 由于MRSFC=MUF/MUC,因此: MUF/MUC=PF/PC.。 ■ 进一步整理,得: MUF/PF=MUC/PC.。 ■ 该公式的经济含义:消费者花在每一种商品上 的每一美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就实 现了效用最大化。这就是等边际原则(equal marginal principle)。
Chapter 1
U3
U1
U
2
食品
15
无差异曲线图
衣服
U2
A B
D
Chapter 1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 就意味着A、B和D三点是 无差异的。然而,B点所 包含的两种商品数量都要 多于D点。
第三章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985c9451ed9ad51f01df2d2.png)
4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资本密集型技术,供给弹性小; 劳动密集型技术,供给弹性大
25
第四节 蛛网理论
引言:如生猪的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生产者在确定下期
第二节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计算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
应程度的一种度量。
Q 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率 Q (Q 2 Q1) /Q Ep 商品的价格的变化率 P (P 2 P1) /P P
互补品。需求交叉弹性的绝对值越大,其互补性越强。
互补品是指需要一起消费才有功能的商品。
20
第三节 供给弹性
在这里我们研究供给价格弹性。
一、含义与计算
供给价格弹性:量度某一商品供给量(S)变化率对自身价 格P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个概念。等于供给变化百分比与自 身价格变化百分比之商。
供给变化百分比 S / S Es = 价格变化百分比 P / P
4.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越广泛,弹性越大。
5.时间因素:计算某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考虑时间长,弹性大。同样的
商品长期看弹性大,短期看弹性小。
11
4.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总收益、边际收益的关系
总收益(TR)等于价格与销售量之积。
边际收益(MR)是指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量, 等于总收益的导数。
5.弧弹性的计算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c8e52d17f18583d0496459dc.png)
X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Y
L1
• L2
a
c b
• Y0
•
•
X
X0
• U(a)>U(b) • U(a)=U(c)
U(b)=U(c)
U(a)=U(b)
消费者的预算线
•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 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 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X1 A
I=P1X1+P2X2
好吃?
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 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 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4-3.5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一)收入—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者收入变动引起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X2 收入-消费曲线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
A E1 O
E3 E2 U3 B 123 U2 U1 X1
加,预算线AB向外平移 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 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 、E2和E3。 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 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收 入-消费曲线。
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 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 消费。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 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 的效用。
(4)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微观经济学第3章
![微观经济学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b3a7b09b6648d7c0c7463d.png)
2、它是以其他投入要素不变为前提来考察一种可变要素 投入增加而得出的结论。
3、生产要素的报酬并不是一开始就递减的,投入超过一 定量时才会出现。
(三)生产的合理投入区
在第一阶段,增加劳动量能增加平均 产量,从而增加劳动能带来产量更大比例 的增长,所以厂商不会停留在第一阶段。 而在第三阶段,增加劳动反而减少总产量, 显然厂商不会发展到选择第三阶段。因此, 厂商总是在第二阶段中进行生产,具体选 择投入多少劳动,还取决于资本的价格和 劳动的成本。
第三节
投入要素均可变的生产函数及其最优组合
一、等产量曲线 (和无差异曲线对
比理解)
每年投入资本K
(一)等产量曲线的概念
5
E
在劳动和资本可以互相替代的条 4 件下,要生产Q数量的产品,可以 用资本密集的方法生产,即用较多 3 的资本K和较少的劳动L去生产;也 可用劳动密集的方法去生产,即用 2 较多的劳动L和较少的资本K去生产。
不变的。 长期是指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周期。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 一、基本概念 • 1. 总产量( TPL )
TPL=f( L, K ) 2、平均产量( APL )
APL=f( L, K )/L 3、 边际产量(MPL)
MPL=ΔTP/ΔL=dTP/dL
Total Product Average Product Marginal product
第三个阶段, L4以后,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由递增 变成递减。增加投入反而导致产量下降。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既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1单位某一 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迟早会出现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A 消费者剩余
求量为Q0
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
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
P0 O
B
Q0
Q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8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消费者偏好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1
6.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
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即: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思考:对穷人与富人来说,哪个的货币边际效 用较高?为什么?这对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有 何启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4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
一元钱购买商品X1的边际效用 <商品X2的边际效用。
这样:理性消费者
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 的购买量: 减少商品1, 增加商品2。
意味者:总效用会增加。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
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续:
说到这里,我们忽然懂得了何以经济发展要有适当比例。 从理论上分析,说到底,是收益递减律在起作用。相反, 如果收益不递减,而是永远成比例,甚至还递增,我们就 会面临一个疯狂的世界,全世界的人醉心于单一的消费, 而且这种消费由一种极端畸型的方式在生产,譬如全世界 只种一块地。然而收益递减律无法用任何逻辑的方法加以 证明,所以它只能当作经济学中的一条公理被接受。所谓 公理,就是一种假定,从来没有被任何事实所否定,虽然 它不能用逻辑方法来证明,却能广泛地被接受。 传统 的政治经济学中似乎坚持了经济发展要有比例的理论,然 而又否定了收益递减律。从表面上看,这种立场并无什么 矛盾,但从深层次分析,这种立场是荒唐的。 (茅 于轼, 1994年8月25日)
两个, 满足程度从30个效用单位增 加到50个, 即增加了20个效用单位;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7
4.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TU 当MU < 0, TU↓ ;
P TU
Q 当MU = 0, TU最高点,总 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 MU MU P’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8.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一个解释
价格P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量增则愿意
价格反映边际效应可以解释 价值悖论 :
为什么水是生活必需品但价格 很低,而钻石是非必需品但价 格很高?
出价递减。
P D(MU)
价格不反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2.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
假设前提: 消费者偏好既定 消费者收入既定 商品价格既定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 收入既定且全部收入用完; 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应使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每
一元钱在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或者:消费者应使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等 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 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 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6
3.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从商品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Q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8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从其 连续增加的每个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注 解释: 生理原因:1、对反复刺激的 反应趋于下降。 心理原因:喜新厌旧的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多样性:按轻重 缓急次序依次安排的结果。
第一,完全性。 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组合。 要么A<B;要么A=B;要么A>B。
第二,可传递性。 如果A>B, B>C,那么A>C。 第三,非饱和性。 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不会达到饱和点。 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9
理性 消费 者的 三大 基本 偏好
差额,这个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基础。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总额与实际支付价格总额之差。 或者:
消费某种商品所获总效用与为此花费
是消费者的
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主观心理评价 反映消费者 通过购买商品 所感受到的福 利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7
消费者剩余的求解
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TU f (Q)
TU (Q) MU Q
TU (Q) dTU (Q) MU lim Q 0 Q dQ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
Utility):每增加一单位商品 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3 10 60 4 0 60 5 -10 5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第三章 效用论Utility
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三、预算线 四、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五、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七、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八、不确定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济学·微观·第3章 13
简单的——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P1:商品X1的价格
MU1:商品X1的边际效用
P2:商品X2的价格
Q1:商品X1的数量 Q1:商品X2的数量
MU2:商品X2的边际效用
M: 消费者收入
MUm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用公式可以解释一种现象:收入高者可以承受较高的价格 随着消费者收入提高,货币的MUm 越来越小; 假设商品的MU 不变,则可以承受的商品价格会较高。
商品总效用, 而是反映其边 际效用
Q
任一商品,随着需求增加,MU递减。 为保证MU/P恒等于MUm ,商品价格要与MU的递减同比例。 钻石很稀少,边际效用远大于水。其价格>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6
9.消费者剩余
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逐步下降。 但,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是按实际市场价格支付。 于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间存在一个
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使幸福增加的有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 欲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效方法是: (1)欲望不变 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分析“富 人的钱不 值钱,穷 人的时间 不值钱”。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
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非 常小,可以略去不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12
7.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
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 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
吃?
说明效用特点(1):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说明效用特点(2):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4
对效用的理解——《钻石和木碗》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 大风浪,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 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穷 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 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 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 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 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蔡卫中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3
对效用的理解——《傻子地主》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了 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长工 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工 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 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 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 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