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诚信,我公道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恪守职业道德〕
我诚信,我公道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理解诚信和公道的意义,培养诚实、守信、公道的品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有关诚信、公道的案例资料。
每个小组写一个关于诚信的调查报告,制作课件。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展示新闻图片:毒奶粉事件、假疫苗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毒奶粉和假疫苗事件的教训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教师点明事件所反映的问题,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毒奶粉和假疫苗事件反映出企业诚信的缺失,这些事件只有妥善处理才能体现社会公平。
诚信和公道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国的传统道德向来重视诚信和公道。
现代社会中的诚信问题和不公平现象还大量存在,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诚信问题探讨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选派2人为代表,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事实案例,分析危害并探讨其根源。
其他学生听讲,并在讲解后提出疑问,由讲解的学生解答。
各组展示完毕后,全班共同探讨不讲诚信对社会的危害。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不讲诚信,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2.不讲诚信,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令社会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3.不讲诚信,令经济活动成本增加。
4.不讲诚信,使得伪劣产品泛滥,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
引导学生思考:不讲诚信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可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变得唯利是图,最易抛弃诚信。
2.法治不完善,使得监管不严,不规范的市场容易不讲诚信。
3.道德修养不高,容易受利益诱惑,导致见利忘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治理不讲诚信?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可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国家大力倡导诚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个人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3.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让讲诚信的人得到奖励,让不讲诚信的受到惩罚。
活动二:办事公道问题探讨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这样一个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会迅速变成一个公众事件?政府部门为什么受到怀疑和批评?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小组讨论。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公平、公正、公道是人类的追求,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该事件中,交警部门在没有经过科学鉴定的情况下,就匆匆公布调查结果,而这个结果与人们的感受和评价相距甚远,再加上肇事者的“富二代”身份,很容易使人产生许多猜测,怀疑政府部门能否公正地处理该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政府部门办事不公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展开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办事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
2.办事不公,严重影响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的形象。
3.办事不公,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怎样解决办事不公?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加强法治建设,运用制度约束行为者。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国民。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可结合教材内容)。
【小结与反思】
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法治和制度不够完善,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社会上还存在违反诚信、损害公平公正的现象。
青年学生应该学会正确认识这类社会现象,国家应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开展宣传教育,在社会上形成讲诚信、办事公道的风气。
青年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诚信和公道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课后作业:选取关于诚信或办事公道的事例,写600字左右的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