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3、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5、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右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6、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7、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8、甲、乙两只盛有100℃水的容器,用细玻璃管相通,如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水因蒸发而造成的损失,则当水温冷却到20℃时()
A.甲、乙中水的质量均各自保持不变 B.甲中水的质量将略有增大
C.乙中水的质量将略有增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9、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10、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
1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2、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置放置,如图所示。
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水瓶对桌面压力分别为 FA 和 FB,则()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1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14、如图,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竖直放置,点光源在平面镜内成三个像,现让点光源S在水平面内沿圆周顺时针运动,则可以观察到镜子内的三个像
()
A.全都做顺时针运动
B.全都做逆时针运动
C.一个顺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逆时针运动
D.一个逆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顺时针运动
1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1∶2 D.4∶1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
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度。
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m (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
4、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_____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P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5、湿衣服晾干,这是______现象。
早晨,花草上会形成露珠,属于______现象。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1、请在如图中的填入正确的电表符号.
2、如图所示,试画出摆动的小球在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小丽在实验中用透明的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
(2)小丽将蜡烛A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3)若小丽将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蜡烛A距平板玻璃8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B的连线一定与平面镜_____.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得到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B、C为同一木块,D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木板接触面相同,丙图为较粗糙的木板接触面.
(1)实验开始,该同学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摩擦______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同学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运动;由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生活中不仅有滑动摩擦,还有静摩擦等.如图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
A.瓶子没有掉下来是手对瓶子的握力作用
B.当增大手对瓶的握力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C.当向瓶中装入水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D
2、B
3、A
4、A
5、C
6、A
7、C
8、B
9、D
10、A
11、B
12、B
13、D
14、C
15、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20 30
2、3000 真空不能传声
3、60° 37°
4、小于等于
5、汽化液化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乙 16 垂直不能
2、等于匀速直线压力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