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OFDI对中国产业 升级的影响分析
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O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d1fc0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0.png)
响2023-11-04CATALOGUE目录•OFDI概述•OFDI对母国经济的影响•O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OFDI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OFDI的现状与问题•政策建议与结论01 OFDI概述OFDI定义与特点定义OFDI,即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对国外进行的直接投资行为。
它是一种以控制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方式。
特点OFDI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投资动机复杂化等特点。
它既包括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包括对新型工业化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既涉及绿地投资,也涉及并购投资;既出于资源获取目的,也出于市场获取目的。
OFDI的历史与发展历史OFD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向国外投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OFDI规模逐渐扩大,涉及的行业和地区也日益多样化。
发展近年来,中国的OFDI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市场开放,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活动。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一带一路”倡议等,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OFDI的动因主要包括获取资源、扩大市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等。
中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可以获得更优质的资源、更广阔的市场、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影响因素OFDI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
政治环境稳定、法律制度健全、市场化程度高、文化差异小等都会促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同时,全球经济形势、贸易保护主义、货币汇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对OFDI产生影响。
动因OFDI的动因与影响因素VS02OFDI对母国经济的影响对母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加多样性OFDI可以增加母国经济的多样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新的市场和领域,扩大经济的覆盖面。
提升国际竞争力OFDI可以提高母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外投资,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品牌和市场份额。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检验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01c7ad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9.png)
第21卷第1期2021年1月Vol.21,No.1Mar.,2021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dot:10.13960/j.issn.2096-238X.2021.01.013投稿网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检验冯跃,夏辉,裴玉(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67)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逐年增长,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选取2006—2019年的数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对中国制成品进出口占比产生正向溢出,对中国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产生负向溢出,即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关键词:中国;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830.593;F062.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i investment,即OFDI)流量为1369.1亿美元,存量达到21988.8亿美元,占全球当年流量和存量的10.4%和6.4%,分别位列全球排名第2位和第3位。
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之际,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对外直接投资仍然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一带一路”倡议将贯穿欧亚非大陆的60多个国家联系起来,东起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大腹地国家,形成当今世界最大的新兴区域经济合作区。
2015中国正式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 称《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宏大行动规划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OFDI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
![OFDI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6bc105543323968011c92aa.png)
03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 u t w a r d F o r e i g n D i r e c t Investment,OFDI)从被认识到发展,至今已经延续了四十多年。
在2001年的“十一五”规划上提出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之后,短短的十几年间,我国的O F D I 迅速增长,大力推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OFDI 累计11299亿元人民币,投资的7961家企业遍布世界164个国家和地区,比2015年的投资总额增长了44.1%,增长率增加了约两倍,我国O F D I 的高速发展表明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我国O F D I 区域发展极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发达的经济条件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占据了我国大部分OFDI。
而东部地区通过OFDI 调整了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加速了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转移。
在“十九大”报告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之一,强调了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研究O F D I 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对促进产业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OFDI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关爱萍,付瑞青,牛召[摘要]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的2003-2016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 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OFDI 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OFDI 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前一期的产业转移抑制了当期的产业转移;政府支出和产业聚集度对产业转移具有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成本和贸易自由度对产业转移具有负向影响。
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和深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加入产业转移;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OFDI ;产业转移;动态面板;GMM [中图分类号] F426;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11(2018)04-0033-09(西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收稿日期] 2018.03.23[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71563043);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大培育项目(SKZD15006);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项目“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产业互补与合作研究”。
江苏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江苏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16d55bf121dd36a22d8213.png)
江苏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作者:张月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7年第11期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江苏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增速明显放缓,但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江苏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0 年江苏OFDI 流量仅为21.76 亿美元,2015 年增长到103.05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46.65% 。
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之一,OFDI 可以通过影响投资国的技术水平、转移投资国的边际产业、提高投资效益和产业关联效应等途径调整投资国的产业结构。
因此,研究江苏 OFDI 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OFDI 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理论概述关于OFDI 与投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虽然没有上升到经济发展理论的高度,但是许多经济理论都间接触及了这一问题。
这些经济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发达或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OFDI 行为角度进行分析,着重论述从产业结构相对高的国家向产业相对低的国际进行投资,如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及赤松要的雁行理论。
这些理论多是立足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垂直投资,研究结果均表明OFDI 对母国产业升级存在较大的正效应。
第二类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出发,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坎特威尔与特伦惕诺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
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发达国家的OFDI,可以利用当地的技术资源优势获得“逆向”技术溢出,从而促进母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类是OFDI 的母国产业空心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OFDI 不仅无益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当产业过渡转移或威胁到母国的技术领先优势时,还会导致国内相关产业的衰败。
2. 江苏OFDI 现状江苏OFDI 2010 年新批项目数为408 个,而到了 2016年,新批项目数增长至1067 个,增加了161.52%,中方协议金额由21.76 亿增加至142.2 亿,增速达到了553%,从项目平均规模上看,从2010 年的533 万美元/ 个至2016年的1333 万美元/ 个,也是逐年增加,说明江苏OFDI 项目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O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O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5632e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a.png)
中国石油集团的OFDI受到了多 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支持 、资源掌控、市场份额扩大以 及国际化战略等。这些因素共 同促进了该集团的产业升级和 优化。
中国移动ofdi案例分析
背景介绍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 商之一,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和优 化资源配置,该集团也通过对外 直接投资(OFDI)的方式,逐渐 走向国际化。
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01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OFDI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 整和优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02
增强产业链协同效 应
OFDI可以加强国内产业链的协同 效应,提升产业链的完整度和稳 定性。
0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OFDI不仅会带动自身的产业发展 ,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 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业。
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01
OFDI能够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
竞争力。
提升品牌知名度
02
通过OFDI,企业可以借助海外品牌的影响力,提升自身品牌知
名度,增加市场份额。
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03
OFDI可以让企业接触到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自
身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
搭建合作平台
通过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为企 业提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合作机
会等方面的支持。
推动产业协同
通过平台引导和推动企业之间的产业 协同,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
力。
加强国际合作
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共同研发、 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完善政策体系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bf4e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e.png)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也逐渐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焦点。
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国不仅在制造业和资源开发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更重要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这对中国OFDI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OFDI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在“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些国家中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非常大。
中国有着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技术,可以在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多个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投资和合作。
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拓宽了中国OFDI的领域和渠道。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伙伴。
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国政府和企业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可以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扩大中国企业在当地市场的份额。
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和情况,提高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收益和回报。
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投资收益较高。
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是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重大工程,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在获得经济收益的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政治声誉,取得更好的政治和商业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OFDI提供了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包括政治和安全风险、政策法规风险、文化和语言风险、商业道德风险等。
特别是一些国家政治环境不稳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企业需要提高政治风险意识,做好政治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
产业集聚视角下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产业集聚视角下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54a94a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0.png)
学校代码:10327学号:**********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视角下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专业学位:国际贸易学学位类型:学术型硕士*名:*****师:***完成日期:2018年5月30日答辩日期:2018年6月7日THE INFLUENCE OF OFDI O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AGGLOMERATION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Master of EconomicsBYYang ChenSupervised by(Associate) Professor Zhang WenwuSchool of Finance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pril 2018摘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突飞猛进,成功跻身世界第二大投资国。
在OFDI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要求稳定增速、优化结构,而国内产业转型缓慢、产能过剩的问题却愈发严重,我国产业目前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仍然较低,国内外环境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
在这两大背景下,结合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如何有效地利用日益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国内外对OFDI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是广泛而丰富的,关于OFDI的集聚效应也有相关研究,但也可以发现,鲜少有学者结合国内产业集聚的状况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即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OFDI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道国环境制度因素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OFDI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道国环境制度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110b6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f.png)
11大众商务案例分析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借助古代丝绸之路,不断深化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发展双边和多边机制,致力于打造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推动未来世界经济不断深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未来中国将会主动承担更多责任,为世界和平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一带一路”为重点,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额前五的国家有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俄罗斯,除此之外,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在“一带一路”贸易总额中占近四成,这些国家的投资对中国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加速扩张,尤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然而其中存在着许多发展问题和挑战。
中国对外投资覆盖的国家不全面,投资动力还比较弱,仍有待开发。
除此之外,投资利润、投资方向等方面都需要审慎考虑,这关乎着未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能否健康、良性发展。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果,面对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环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来探究中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该选择具备何种特质的国家进行投资,并根据结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和方式等提出建议和展望。
一、“一带一路”对外投资整体环境与现状分析(一)经济环境分析1.人均国民收入(GNI)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主要通过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GNI),“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NI数据。
人均GNI越高的国家,发展程度越高,反之,人均GNI越低的国家,发展程度越低。
我国的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经验不足、融资难则是制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1]。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45c5a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6.png)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大省,也在不断探索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路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对外投资也在逐步增加。
作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OFDI为河南省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对外投资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河南省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产业水平。
河南省在汽车、机械、食品等行业都存在着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OFDI也为河南省带来了新的市场和渠道。
随着中国企业在国外布局,可以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市场份额。
这对于河南省来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的一些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建立了海外销售网络,增加了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拓展了海外销售市场,提高了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OFDI也为河南省带来了新的资金和人才。
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将带来新的资金流入和人才引进。
这些资金和人才对于河南省的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外投资,河南省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拓展企业规模和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也可以引进更多的国际人才,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盲目性和不成熟的战略规划,可能使得投资落地难、绩效不佳。
海外市场的政治风险、金融风险、经营风险等问题可能会影响河南省企业对外投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国际贸易摩擦、外汇波动等问题也会对河南省对外投资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鉴此,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河南省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和风险应对能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OFDI对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OFDI对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aa1e1e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a.png)
OFDI对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行境外投资。
其中,除了寻求市场拓展、资源获取以外,研发投入也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动因。
那么,境外直接投资(OFDI)对我国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有什么影响呢?首先,OFDI可以带来创新资源。
当民营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他们不仅可以学习当地的市场规则、技术成果,还可以接触到当地非常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
这些资源可以促进中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例如,一些民营企业在海外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当地高端人才加入,同时可以与国际先进的技术组织、标准制定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技术创新。
其次,OFDI能够促进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
通过境外投资,民营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这会进一步促进其研发投入。
例如,民营企业在投资海外企业时,通常会引进一些新的产品或生产工艺,这些新的技术和工艺也能够促进企业的自主研发。
另外,OFDI也能够提高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为其研发投入提供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创新动力。
通过对海外市场的了解和掌握,民营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拓展海外客户群,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这会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并促使其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然而,OFDI也存在一些可能的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民营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可能会面临高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
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降低其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此时,需要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合理控制风险水平,确保投资回报率的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OFDI对我国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积极影响。
当然,在具体实践中,民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合理地制定投资策略,把握研发投入的机遇,避免风险,实现投资回报率的最优化。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6476f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6.png)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并推行的全球战略,旨在通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加强与欧洲、亚洲、非洲等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资企业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家基建建設的同时,也被提高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境外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
随着中国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中国企业在当地市场的渗透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例如,中铁股份在沿线国家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墨尔本地铁、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速公路等工程都让中铁股份成为发展前景广阔的境外企业。
如此发展,不仅能够提升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和服务水平,而且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可喜的作用。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在境外寻求投资机会提供了新的渠道。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的不断合作和发展,当地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加,中国企业也能够足额利用当地市场和资源,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例如,中交集团在波兰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就是全球最大的单个光伏电站,大大提高了中交集团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同时也积累了设备调试、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经验,为中交集团在全球规模更大的光伏电站建设打下基础。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是项目风险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例如,斯里兰卡政府曾因投资太多而无法于项目合同到期时偿还中方债务。
其次,是政治风险问题。
一些“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环境和法制环境相对不稳定,一些孤立主义国家可能会采取反对外资的政策,或者因当地民众反抗外资而将中资企业排斥在当地市场之外。
总之,“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OFDI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基础建设的同时,中资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投资风险,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素质和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地实现投资回报和社会贡献。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9f158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9.png)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也越来越多。
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和面积排名前列的大省之一,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外资直接投资(OFDI)。
这些外资直接投资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
OFDI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跨国企业的投资往往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从而改善了河南省的制造业水平。
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在河南省设立了生产基地,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汽车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
一些高科技企业也纷纷进驻河南省,促进了该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对整个产业链进行了优化和升级。
OFDI还对河南省的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消费升级和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
河南省作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一些国际酒店品牌纷纷进入河南省,提升了该省的旅游服务水平,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一些知名金融机构也在河南省设立了分支机构,推动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外资企业更注重技术和管理层面,对当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导致就业机会有限。
一些外资企业进入后,在市场竞争中对当地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
由于一些外资企业在河南省没有固定的产能布局,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OFD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深远影响。
跨国企业的投资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推动了河南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外资对农业产业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OFDI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河南省应该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引导,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确保OFDI推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可持续发展。
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88e8c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8.png)
44农场经济管理 (2021/8)Farm Economic Management【作者简介】郝浩浩(1994—),男,硕士,上海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郝浩浩 赵洪进(上海理工大学)【摘要】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线,本文基于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年度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显著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科技创新作为OFDI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OFDI;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效应一、文献综述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1990年,Cantwell和Tolentino [1]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对OFDI对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路径做了详细的分析。
Blomstrom、Konan和Lipsey (2000)[2]的研究结果表明OFDI可以显著促进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
Dowling和Cheang (2000)[3]的研究表明,相较于发达经济体,在赶超型国家中,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衣长军和连旭(2010)[4]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别检验了OFDI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三大产业中,OFDI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第二产业尤为明显。
李逢春(2012)[5]研究发现,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阈值,低水平的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显著,只有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实证分析(一)模型构建本文借鉴阳立高[6](2019)的研究,结合理论机制分析和数据可得性,构造如下面板回归模型:(1)其中,Ind代表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OFDI代表对外直接投资,是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X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表示个体固定效应,是随机误差项,i和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
中国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度分析
![中国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57ffe7e87101f69e3195f7.png)
中国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度分析关于《中国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度分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为研究屮国OFDI的行业选择及国别选择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度,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标,并利用2006-2012年我国8个行业、173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对屮国OFDI的行业选择及国别选择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金融业、制造业、采矿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用明显,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用不明显;我国对发展屮国家的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度最高,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度最低,对发达屮国家的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度居屮。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中国OFDI;行业选择;国别选择;灰色关联分析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此同时, 资源紧缺、技术瓶颈、市场饱和等问题越来越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粗犷的经济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单纯的〃引进来〃战略不再满足需求,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资源、技术、市场等问题,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行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转移边际产业,扩大市场规模,释放稀缺生产要素, 重点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与稀缺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获得充裕的战略资源,保证我国经济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逆向投资,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深入到发达国家中去,避开技术壁垒,学习对方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将技术溢出反馈回来,促进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
屮国OFDI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非金融类投资流量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901.7亿美元,存量则由299.2亿美元增长到525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2.3%,截至2013年底,屮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也日益多元化,辐射范围很广,从以制造业、采矿业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包含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逐渐形成多元化投资结构,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35ee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d.png)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对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OFDI)产生了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相关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并提出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投资机会,可以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中。
中国企业投资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不仅能够满足“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需求,还可以提高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OFDI提供了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庞大,风险大,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
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国政府积极为中国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政策保障等措施,降低投资风险。
中国政府还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双边协议和合作框架,为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准入的便利。
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OFDI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对中国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
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面临政治和文化差异、国际竞争等问题,增加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背景下OFDI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分析作者:庞加兰王思迪张思亲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7期摘;要: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已同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对中国与沿线国家意义深远。
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运用2007—2016年中国对沿线70个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实证检验OFDI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OFDI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17.0111;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外直接投资(OFDI)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正在对一国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及其内在运行机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何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源、劳动、技术等丰裕要素刻不容缓。
中国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传统“渐进式”和一般“追赶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正在逐渐改善,而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打破产业结构升级路径依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74个国家相比,中国部分夕阳产业,如制造业等优于其他国家,中国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以调整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并学习沿线国家的先进技术,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改善产业结构。
对外直接投资顺应“走出去”战略,不仅给其他国家带来经济效益,也给中国第三产业提供发展空间,进而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的机会。
2;文献综述2.1;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关于对外直接投资(FDI)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多,Dun-ning (1977)的“OIL理论”指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力、区位选择以及投资方式等,且得出通过FDI可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结论;Koji-ma(1978)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FDI应从国内已经趋于或处于边际劣势的产业中依次进行,这不但可以优化进出口结构,而且可以实现两国产业结构间的转型,從而实现互利共赢;Blomstrom、Konan Lipsey(1997)运用数据模型证实FDI在调整日本产业结构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促进日本的产业结构升级;Dowling和Cheang(2000)通过对不同国家22个行业的数据分析发现,赶超型国家的产业升级与FDI呈正相关关系;Lipsey(2002)研究发现,FDI将转移成本逐渐上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可使由原材料、食品出口国逐渐转变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从而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Ren Liang和Li Bing(2010)采用韩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FDI和国内同行业结构优化,结果表明韩国的FDI和工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并再一个纠错机制的过程中运行良好。
2.2;国内研究综述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
张亚斌(2016)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投资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影响;顾雪松、韩立岩和周伊敏(2016)从“中国—东道国”视角给出经验证据,揭示了中国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差异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作用;胡雪琪(2016)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分地区描述了因各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区域差异;金芳(2016)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第四波开放浪潮”的三大特征,随后从投资规模、世界排名、全球化广度和参与主体多个视角论证了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崛起的发展动态,表明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困难和不足,继而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步入新阶段的发展格局;李宇,郑吉,金雪婷等(2016)借助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构建评价体系,从信息化水平、资源赋存、政治环境和安全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6方面综合评估“一带一路”投资环境情况,并提出了“一带一路”投资环境的相关对策建议。
已有研究阐释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OFDI的行为,以及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
在OFDI 与产业结构关联性研究上,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多是基于发达国家;而国内学者虽然对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所研究,但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OFDI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很少,而且缺乏最新数据支撑。
本文旨在该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对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3.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根据《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投资国。
根据《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及《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5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复苏,直接投资流出流量 1.47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8%;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继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强劲增长后,2016年全球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45万亿美元,呈现小幅度下降状态。
然而,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展开国际产能合作,“走出去”战略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企业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达到1961.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居全球第二位。
2016年,中国FDI净额1961.5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流量183.47亿美元。
根据excel统计出,2016年投资流量位列前十的国家有:新加坡、以色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越南、韩国、泰国、新西兰、南非。
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加快推进,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多双边务实合作深入推进等共同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根据《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及《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的附表1,即“2007—2015分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表”和“2008-2016分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表”,用excel统计出中国2007年—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70个国家(实际为74个国家,但表中仅能查到70个国家的情况)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如表2和图1所示。
3.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根据《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 76.3% 分布在第三产业,金额为10360.4亿美元,主要分布在商务服务、租赁、金融、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 / 仓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房地产等领域。
第二产业3083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22.7%;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784.3 亿美元,占298%。
第一产业130.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如图1、2所示。
4;“一带一路”背景下OFDI与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4.1;模型根据中国三大产业的变化,结合对外直接投资,命名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第一产业增加值/GDP)*1+(第二产业增加值/GDP)*2+(第三产业增加值/GDP)*3,令“产业结构优化指数”为因变量,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总额及其他影响产业结构的量为自变量,根据计量分析工具,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2;数据说明4.2.1;自变量令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总额及其他影响产业结构的量为自變量X,虽然其他因素如技术、国民收入等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但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故在此只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总额。
根据《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附表一,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找出,并在excel工具中分别输入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70个国家(4个国家未录入表中)的投资流量,进行准确合计。
4.2.2;因变量令“产业结构优化指数”为因变量Y,其中,“产业结构优化指数”=(第一产业增加值/GDP)*1+(第二产业增加值/GDP)*2+(第三产业增加值/GDP)*3。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中给出的全国各省三产业2007年—2016年的各产业增加值,再分别算出各产业所占当年GDP的比重,最后根据(第一产业增加值/GDP)*1+(第二产业增加值/GDP)*2+(第三产业增加值/GDP)*3,汇总出全国的数据。
其中,Y的取值范围为[1,3],Y越接近3,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反之,若Y越接近1,则产业结构层次就越低。
为了使因变量与自变量具有可比性,将自变量X和因变量Y 取相同的年份,即2007年—2016年,如表3所示,用经济计量工具stata12.0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并分析。
4.3;实证分析假设Yi=B2+B1Xi+ui,其中,Yi表示2007年—2016年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数”,Xi表示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70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使用经济计量工具“Stata12.0”,对该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计量结果,可得出因变量Y与自变量X(FDI)的关系为:Y =2.2985+0.0057528FDISe= (0.0130243)(0.0010205)P= (0.000);;;(0.000)R2=0.7989对该结果进行假设检验:零假设:H0: B1=0备择假设:H1:B1≠0根据回归结果,t=5.64且α=0.05,查T分布表可得ta/2=2.447。
由于t﹥ta/2,故拒绝零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加之,P值为0.035,该结果很小,表明该结果具有显著性。
所以,因变量Y“产业结构指数”和自变量X“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具有相关关系,且呈正相关(B1>0)。
4.4;结论由以上实证分析可得,“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