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23《京剧趣谈》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课件
你能根据这些描述想象手持马鞭的 人物的形象、姿态或是心情吗?
当高扬马鞭的时候我仿佛看到武将打马扬 鞭,驰骋疆场,英气勃勃的威武形象;当低垂 马鞭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个人信马由缰的悠闲样 子……
默读《马鞭》第2、3自然段,思考: 这部分内容写了哪些道具?
实在道具
虚拟道具
可实可虚
思考:京剧里的道具运用有什么特点? 这样运用道具有什么作用?
实在道具 马鞭、鞋底、酒杯、酒壶 虚拟道具 马、针线、饭菜
可实可虚 饭碗 虚实相生
以小代大 以简代繁 以虚代实
既节省了空间和人力物力,又能充分表达出 要表达的意思,还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
亮相
默读《亮相》,根据表格圈画相关内容。
场景 亮
相
种类
与现实的冲突
好处
场景
与现实 的冲突
好处
静态亮相
种类
动态亮相
练一练
一、请你说一说与戏曲有关的俗语。
示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艺多不压身。
二、辩一辩。
有的同学说:“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让 人感觉很不真实。”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如果不 赞同,请根据课文内容举例反驳。
示例:不赞同。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 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 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4 * 京剧趣谈
任务 词语我会认
chěng gān gà pú
luó
nú
驰骋 尴尬 仆人 锣鼓 金玉奴
jiá
戛然而止
任务 了解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被视为中国国粹。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 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 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 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 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时期空前繁 荣。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二十三课 《京剧趣谈》
动态亮相的妙处
通过学习《亮相》,我们还发现京剧表演
艺术还有着“动静结合”的特点。
京剧表演之趣: 1.“马鞭”道具运用:虚实相生 2.“亮相”动作:动静相宜
总结交流
请说说你学习了课文之后有哪些收获。
1.京剧聚精荟萃,具有较高艺术魅力;与绘画 艺术相结合;有文学艺术的支持,是高度综合和 独特的艺术形式,所以具有永久的艺术光芒。
鞭
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
演员怕真马失去控制。 由。
马鞭本身具有一种装饰的美。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 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 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作用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 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魅力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 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 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 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 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京剧常识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 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初读课文
自由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从道具(马鞭)和动 作(亮相)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 剧独有的艺术特色。
认读字词
驰骋 尴尬 绱鞋底 约定俗成 虚拟 凸显 戛然而止 风雨不透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延伸实践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 它源于生活,与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不过,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 简单,略施脂粉,“净”和“丑”面部绘画比较复杂,尤 其是“净”,重施油彩,图案复杂,因此也称“花脸”。
语文六年级上册24课京剧趣谈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24课京剧趣谈笔记《京剧趣谈》课文笔记
一、生字组词
剧(戏剧、剧本、京剧)
尚(和尚、尚且、尚未)
马(马鞭、骑马、马蹄)
勃(蓬勃、勃发、勃然大怒)
搏(搏斗、拼搏、全力以搏)
匆(匆忙、急匆匆、来去匆匆)
彩(色彩、喝彩、中彩)
二、多音字
趣谈(qù)嚼饭(jiáo)角色(jué)盛饭(chéng)
趣味(qù)倒嚼(jiào)角逐(jū)盛开(shèng)
三、近义词
古朴—古老奇特—奇妙精湛—高超驰名—出名
四、反义词
古朴—奢华精湛—粗糙奇特—普通驰名—无名
五、重点词语解释:
1. 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2. 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
3.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如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4. 压轴:戏曲节目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
5. 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
6. 科班:旧时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
六年级上册语文23京剧趣谈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23《京剧趣谈》笔记一、京剧的历史渊源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起源于北京,是我国戏曲中的一朵奇葩。
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它汇聚了汉族皮影戏、山戏、秦腔、河北梆子、大鼓等多种曲艺形式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二、京剧的表演特点京剧的表演以唱、念、做、打四维结合为主要特点。
它具有音乐优美、舞台布景精美、服装华丽、动作优雅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京剧表演中,演员们需要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来表现角色的性格、气质、情感等。
这种全方位的表演形式,使得京剧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三、京剧的故事情节京剧的剧情题材广泛,涵盖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宫廷戏、传统神话和现实生活等各个方面。
京剧所演的剧目内容有历史传奇、宫廷戏、武侠战争、儿童戏等多种类型,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富有变化。
每一个京剧剧目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京剧的文化价值京剧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它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
京剧所表现的历史、传统、美学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它在我国戏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五、我的个人理解经过学习《京剧趣谈》,我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京剧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更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它融合了我国古代文学、音乐、艺术等多种元素,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宏伟和深厚。
通过学习京剧,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也更加热爱和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总结回顾:通过学习《京剧趣谈》,我对京剧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故事情节和文化价值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京剧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我国传统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能够更多地学习和了解京剧,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璀璨和丰富。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导语】《京剧趣谈》一文描述了京剧中的马鞭、演员亮相,展示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以下是wo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马鞭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
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
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
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亮相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第1篇】23*《京剧趣谈》说课稿1、说教材《京剧趣谈》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第七单元以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为主题编排课文,而本课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徐北城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2、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
3.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
2.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四、说教法学法《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本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能较好地吸引学生阅读。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同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发挥想象,联系实际,理解句子的内涵。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所以本课重点渗透两种学习方法: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悟)感受;二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挥想象,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展开去,由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艺术的魅力。
5、说教学过程(1)导入。
以京剧的画面导入,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形象感知。
从而自然地引入课题。
同时教师简介关于京剧的知识,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简单补充关于作者徐北城的资料,为学生课后的学习探究点明方向。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原文马鞭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
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
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
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亮相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马鞭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
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
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
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亮相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3课《京剧趣谈》课件
思考后问答指导
亮相的特点: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 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 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妙处:融合杂技成分的亮相表演,就是为了凸显 人物的英雄气概。
思考:画出文中描写静态和动态亮相的 句子,思考这两种亮相方式各有什么 妙处?
驰骋 尴尬
开火车读词语
戛然而止 绱鞋底
约定俗成 风雨不透
控制 仆人
彻底 唯恐
鲜明 凸显
虚拟 无穷无尽
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语,并选择词语说话。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唯恐:唯独害怕;只怕。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开火车朗读词语
戛然 而止
驰骋
约定俗成
尴尬
风雨不透
无穷无尽
重点指导会认难字
chěng
主要内容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 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 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 道具的妙处。
探究学习第一自然段
京剧表演中的“马鞭”作为道具是为了解决什 么问题?请你从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带问题读精要句子,注意红色字体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 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 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
(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 (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 (3)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1、在黑板上书写本课生字比赛。 2、上台讲一讲学习《京剧趣谈》之后,你对 京剧有哪一些了解,并适度穿插表演京剧。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京剧趣谈》优质课件(三篇)
阅读短文第一部分《马鞭》,想一想:
1.短文讲了关于马鞭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马鞭在舞台表演中的好处? 3.你还知道哪些道具呢?
马鞭产生的原因: 1.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无法驰骋。 2.真马在舞台上不便于演员控制。
马鞭的作用: 代替马匹,或作骑马的象征
初步感知: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 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 及它的独特魅力。
男生读《马鞭》部分,女生读《亮相》 部分。
chè dǐ
彻底
shànɡ xié dǐ
绱鞋底
概括《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 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 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道具 的妙处。
概括《亮相》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亮相》介绍了京剧中“亮相” 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它的独 特魅力。
文武场
管乐 文场
弦乐
京胡 二胡 月琴 琵琶 笙 笛 唢呐
鼓 武场 锣 (打击乐) 铙
钹
马鞭有种各种各样的颜色。 马鞭的颜色可以代表马匹的颜色, 比如白马鞭代表白龙马,黑马鞭 代表乌骓马,黄马鞭代表黄骠马。
演员通过马鞭的挥动和身体 的起伏、翻腾,形象地表现出马 匹的飞奔腾跃和人物在马背上的 颠簸。这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一种 虚拟化表现手法。
绿色
表示刚勇、强横、猛 烈、暴躁等性格,如青面 虎张青、程咬金、公孙胜、 柳仙等。
黄色
表示剽悍、凶残、阴 险、工于心计等性格,如 宇文成、庞涓、晁盖等。
蓝色
表示刚强、粗犷、骁 勇、桀骜不驯,如马武、 单雄信、窦尔敦、吕蒙等。
京剧的角色(或行当):
生(男性,正面人物) 旦(女性,正面人物)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 丑(幽默滑稽或反面人物)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多音字:传:chuán传神zhuàn传记省:shěng节省xǐng反省词语解释:驰骋:(骑马)奔驰。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虚拟:虚构,凭想象造出来。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绱:把鞋帮鞋底缝在一起。
风雨不透:风吹不进,雨淋不透。
形容包围或封闭得十分严密。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
戛然: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凸显:清楚地显现。
反义词:虚拟——现实高扬——低垂紧张——放松整齐——杂乱近义词:驰骋——奔驰战胜——打败彻底——完全显现——显示奇特——奇异激烈——猛烈高妙——精妙凸显——彰显课文主题:本文描述了京剧中的马鞭、演员亮相等,展示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图文解读同步练习第一课时一、下列选项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控制(kōng)锣鼓(luó)外宾(bīng)气概(gài)B.尴尬(gà)凸显(tū)筷子(kuài)一眨眼(zhǎ)C.彻底(chè)仆人(pū)鲜明(xiān)拾玉镯(zhuó)D.符合(fù)装饰(shì)唯恐(wéi)绱鞋底(shàng)二、补充四字词语。
无()无()不可()()()()而止()()不透一()一()三、词语搭配。
失去解决小小的道具彻底优美虚拟的高强表演方式武艺的马鞭姿态控制必胜的信心四、把词语填入合适的句子中。
无穷无尽戛然而止不可开交风雨不透1. 师傅这会儿正忙得(),他一只手麻利地翻炒这肉片,一只手用刀剁着案板上的青椒。
2.他的话音(),发现老头儿脸色陡地变得青灰……3.你会在她的身上找到()的力量。
4.她的话说得(),让对方很难找到破绽。
五、课文内容我知道。
本文通过介绍京剧中“”和“”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文京剧趣谈课堂笔记
《京剧趣谈》课堂笔记
1. 课文概览: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京剧的知识,了解京剧的表演技巧和特色。
2. 生字生词:
驰骋(chíchěng):奔跑。
虚拟(xūnǐ):不真实的,虚构的。
道具(dào jù):演戏或拍摄电影时所用的器物。
亮相(liàng xiàng):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一节舞蹈结束时由动态进入静态的姿势。
3. 重点句子: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再说马鞭,演员用马鞭站场子,跟骑马其实没什么关系。
在京剧舞台上,演员轻盈的舞步,就是所谓“走云”。
4. 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道具的使用方法和演员通过马鞭来表现骑马这一动作的技巧。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动作的特色和作用。
5. 主题思想: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和“亮相”两个动作的特色和作用,表现了京剧独特的表演艺术和魅力。
6.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生词,理解课文中介绍的京剧表演技巧
和特色,了解京剧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7.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京剧表演中虚拟性的特点,以及如何欣赏京剧的表演艺术。
8.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京剧中的“马鞭”和“亮相”两个动作的特色和作用,感受到了京剧独特的表演艺术和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京剧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京剧趣谈》
chěng
驰骋
gān gà
尴尬
pú
仆人
nú
金玉奴
戛jiá 然而止
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介 绍关于京剧的哪些知识?
思考 (1)“马鞭”这一小节中介绍哪 两种道具?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哪句话说明了演员表演方式的巧 妙?
思考 实在的道具和虚拟的道具, 都是可感觉可使用的,“无”远 远胜过了“有”。
思考 (2)“亮相”的视频、音频资 料。 2.了解其他国粹,做一张以“弘扬 国粹”为主题的手抄报。
谢谢
京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莎士比亚的 故乡,英国的皇家剧院里,在没有任何语言翻译 的情况下,演出的京剧《三打陶三春》获得了 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有个美国人曾说过 说:“中国如果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 了”。京剧被称为国粹是当之无愧啊!
《三打陶三春》
我们的京剧不仅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讲 究合仄压韵。同时又把歌、舞、诗、画、武术、 杂技等融合到一起才形成了“以故事演歌舞” 的表演特征,处处给观众以美的感受。歌星李 玉刚在他的歌曲中融入了京剧的因素,他的舞 台花旦扮相很美,他用他的方式传承着京剧。 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宏扬 光大国粹艺术。
第二十三课
京剧趣谈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
中国的国粹有很多,誉满中外的有三 大国粹:京剧、国画、中医。京剧融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在 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 剧体系之一。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 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 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 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 鼎甲“榜首”。
静态 和 动态
思考 人物的动作戛然而止,有何用意?
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 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马鞭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
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
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
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亮相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23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难点)【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察:京剧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2.助读资料: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
四、品读释疑1.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2.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无中生有,品艺术之趣—《京剧趣谈》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初步了解中国京剧中马鞭等体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培养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
3.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4.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5.通过对京剧马鞭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关心、热爱中国京剧艺术的情感,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马鞭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2.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做细致了解。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突破方法:自主研读课文,并搜集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京剧马鞭、纳鞋底等表现出来的虚实的艺术性。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了解京剧虚实的艺术性。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自主研读课文内容。
学法: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戏剧的种类,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戏曲引入,导入新课1.播放黄梅戏、越剧和京剧唱腔片段。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2.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京剧,被称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比如我们在音乐课上欣赏过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3.完整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段。
思考:杨子荣在林海雪原上干什么?从哪里看出骑马?小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一根马鞭就能看出人物在跃马扬鞭、驰骋原野。
这就是京剧特有的舞台艺术。
4.板书课题,了解带星号的课文是自读课文及学习方法。
5.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原文课件
通过比较不同戏曲剧种的异同点 ,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理解
和认识。
THANKS
感谢观看
京剧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01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国粹”。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 术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02
京剧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 意义。同时,它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认识 中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窗口。
京剧的创新
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京剧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 引入现代舞美、灯光、音响等技术手 段,以及编排新剧目等。
京剧元素在流行文化中的应用
音乐领域
许多流行歌曲中融入了京剧的唱 腔和元素,使得京剧音乐得以在
更广泛的受众中传播。
影视领域
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经 常出现京剧的表演片段或者借鉴京 剧的表演手法,增加了作品的观赏 性和艺术性。
06
课后作业与拓展学习建议
Chapter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课本中的课后练习题,特别是关于京剧表演艺术特 点和角色行当分类的题目。 对于不理解或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及时查阅课本或相 关资料进行复习。
可以与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
观看一场京剧演出,写出观后感
选择一场经典的京剧演出进行观看, 比如《穆桂英挂帅》、《红灯记》等 。
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可以包括对演出 的整体印象、对某个角色的理解、对 京剧艺术的感受和思考等方面。
在观看过程中,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 技巧、唱腔、身段等方面,以及舞台 布景、灯光、音乐等元素的运用。
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拓宽视野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3课《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京剧趣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看过京剧吗?对京剧有什么样的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艺术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京剧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有着丰富的行当、独特的表演和脸谱系统。它是我国文化瑰宝,展现了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京剧表演视频。这个案例展示了京剧在实际表演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唱念做打来塑造角色。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京剧艺术,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再到小组讨论,整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对京剧的浓厚兴趣。回顾这次教学,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部分,通过提问同学们对京剧的印象,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新课产生了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京剧的了解较为有限,今后在导入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背景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至于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同学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多发言、多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同学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仍有个别同学对某些内容存在疑问。在课后,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教案新人教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音乐、美术等相关艺术课程中,学生也对京剧等传统艺术形式有所接触。
当堂检测:
1.请简述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请列举出京剧的四大行当,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3.请描述一下你认为的京剧的魅力和趣味性。
4.请提出至少两个关于京剧未来发展的创新性想法或建议。
5.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京剧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京剧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京剧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京剧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学资源将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以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京剧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京剧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京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京剧的起源、表演形式、行当等。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听音频、阅读课文等多种方式,感受了京剧的魅力和趣味性。同时,我们还分析了京剧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了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京剧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激发你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
语文
年级
剧趣谈》
主备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
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2.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
四、品读释疑
1.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
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京剧的知识,知道了京剧聚精荟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与绘画艺术相结合,有文学艺术的支持,是高度综合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永久的艺术光芒。
4.主题延伸
读了本文,我们了解了中国国粹京剧的一些艺术特色。此时,中国京剧艺术大门向我们敞开,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写在下面,然后和老师或同学共同搜集相关书籍资料或音、视频。
这是神态描写,这里描写观众的紧张神态,是对舞台上演员表演的激烈打斗场面的烘托,衬托出表演的精彩,引人入胜,为下文的“静”作铺垫。
7.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的引用,有什么好处?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演员运用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写了出来。
4.仿写: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演员运用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写了出来,你也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演员亮相的动作各异,表现的情绪也就不同:打袖动作,表现怒斥或不悦;反搭臂袖表现观望的;站抱肩袖表现不悦、畏寒的情绪;绕袖反应激愤、喜悦的情绪……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
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读“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静态亮相,这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2)动态亮相,突显人物英雄气概。
6.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在写台下观众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京剧脸谱,京剧的人物角色,京剧唱调等等。
六、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京剧》《看戏》
板书设计:
2.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
(2)京剧中运用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舞台表演中,举出几个事例,揭示京剧中道具的独到之处。
3.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说明这时候没有声音比有声音更有表现力,人们的情绪已经与京剧表演中传达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了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
主备人教案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京剧
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2.助读资料: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