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市专用备战2020高考化学主观题热点押题练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题热点押题练(七)
1.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A和B,常温下都为气态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9.5。
A溶于水可得只含单一溶质C的弱酸性溶液,C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
B 遇热水可生成C、气体单质D和氧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B遇热水生成C、气体单质D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水丸能对饮用水进行快速的杀菌消毒,药丸通常分内外两层。
外层的优氯净(N3C3O3Cl2Na)先与水反应,生成C起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溶出,可将水中多余的C除去。
使用净水丸时,能否先破碎后使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A和B,A溶于水可得只含单一溶质C的弱酸性溶液,C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则A为Cl2O,C为HClO,且A、B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9.5,则B为ClO2。
ClO2遇热水生成HClO、气体单质D和氧气,则D为氯气。
(1)A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O原子与2个Cl原子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Cl—O—Cl。
(2)ClO2遇热水生成HClO、氯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6ClO2+2H2O===Cl2+5O2+4HClO。
(3)破碎后使用,生成的HClO直接被Na2SO3还原,降低杀菌消毒效果,不能先破碎后使用。
答案:(1)Cl—O—Cl
(2)6ClO2+2H2O===Cl2+5O2+4HClO
(3)不能破碎后使用,生成的HClO直接被Na2SO3还原,降低杀菌消毒效果
2.已知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其中3种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为探究其组成,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中3种短周期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X 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中一种元素的+1价含氧酸钠盐与物质C 在NaOH 存在的条件下能氧化C 中的金属元素,得到该元素+6价的钠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流程图可知,生成的4.305 g 白色沉淀应为AgCl ,则X 中含有氯元素,4.305 g AgCl 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 ,气体A 与0.03 mol NaOH 恰好完全反应,说明A 中只含有-1价的氯元素,故A 为HCl ;由固体B 所进行的后续操作中可知,B 中含有氯元素和铁元素,由固体D 与盐酸反应得到含Fe 3+的化合物可知,D 为Fe 2O 3,且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 ;C 的质量为1.625 g ,由后续含Cl -的物质的量可知,C 为FeCl 3,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 ;由上述分析可得,X 中含有的四种元素分别为H 、O 、Cl 和Fe ,其中Cl 的含量为0.06 mol ,H 的含量为0.03 mol ,Fe 的含量为0.03 mol ,O 的含量为0.03 mol ,X 为Fe(OH)Cl 2,其物质的量为0.03 mol 。
(1)X 中3种短周期元素分别是H 、O 、Cl 。
(2)X 隔绝空气加热生成Fe 2O 3、FeCl 3和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OH)Cl 2△,Fe 2O 3+FeCl 3+3HCl 。
(3)由题给信息可知,制备的物质为Na 2FeO 4,反应物为NaClO 、FeCl 3和Na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 -+2Fe 3++10OH -===2FeO 2-4+3Cl -+5H 2O 。
答案:(1)H 、O 、Cl
(2)3Fe(OH)Cl 2=====△Fe 2O 3+FeCl 3+3HCl
(3)3ClO -+2Fe 3++10OH -===2FeO 2-4+3Cl -+5H 2O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478 K 利用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反应历程如下:
①CH 3OOCCOOCH 3(g)+2H 2(g)
HOCH 2COOCH 3(g)+CH 3OH(g) ΔH 1=a kJ·mol -1
②HOCH 2COOCH 3(g)+2H 2(g)
HOCH 2CH 2OH(g)+CH 3OH(g) ΔH 2=b kJ·mol -1
③HOCH 2CH 2OH(g)+H 2(g)C 2H 5OH(g)+H 2O(g)ΔH 3=c kJ·mol -1 (1)写出478 K 时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各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温度
反应
458 K 478 K 488 K ①
1.78×104 1.43×104 1.29×104
② 1.91×107 1.58×107 1.45×107
③8.11×108 3.12×108 2.00×108
①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ΔH3____________0(选填“>”“=”或“<”)。
②下列有关反应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较低温度有利于反应②自发进行
B.恒容条件下,当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C.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乙二醇的产率
D.增加氢气的浓度,一定既能加快反应的速率,又能提高乙二醇的百分含量
(3)分析图1、图2,选择工业上合成乙二醇的最佳压强及n(H2)∶n(草酸二甲酯)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0~1 MPa,n(H2)∶n(草酸二甲酯)=40
B.1~2 MPa,n(H2)∶n(草酸二甲酯)=20
C.2~3 MPa,n(H2)∶n(草酸二甲酯)=40
D.2~3 MPa,n(H2)∶n(草酸二甲酯)=20
(4)图3表示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试分析工业上合成乙二醇时,实际温度不高也不低,选择在473 K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反应①,在478 K、恒压条件下,充入草酸二甲酯和H2各2 mol,一段时间后达平衡,若在t1时刻再充入各1 mol 的反应物(其他条件不变),t2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4中画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解析:(1)由盖斯定律,①+②可得CH3OOCCOOCH3(g)+4H2(g)HOCH2CH2OH(g)+2CH3OH(g)
ΔH =(a +b )kJ·mol -1。
(2)①HOCH 2CH 2OH(g)+H 2(g)C 2H 5OH(g)+H 2O(g),K =c (C 2H 5OH )·c (H 2O )c (HOCH 2CH 2OH )·c (H 2)
,温度升高,K 减小,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3<0。
②HOCH 2COOCH 3(g)+2H 2(g)HOCH 2CH 2OH(g)+CH 3OH(g) ΔS <0,K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ΔH 2<0,则ΔG =ΔH -T ΔS 在低温时小于0,自发进行,故A 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m 恒定,反应前后相比,气体的物质的量n 减小,由M =m n 可知,M 为变量,因此恒容条件下,当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故B 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提高乙二醇的产率,故C 错误;增加氢气的浓度,反应①②③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①②生成乙二醇,反应③消耗乙二醇,因此不能确定乙二醇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故D 错误。
(3)由图1可知,增大压强有利于合成乙二醇,因此选择2~3 Mpa ,由图2可知 n (H 2)∶n (草酸二甲酯)越大,有利于合成乙二醇,因此选择n (H 2)∶n (草酸二甲酯)=40。
(4)由图3可知温度对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和乙二醇的选择性影响不大,选择在473 K 在于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5)在478 K 、恒压条件下,在t 1时刻再充入各1 mol 的反应物,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其平衡与之前的平衡为等效平衡。
答案:(1)CH 3OOCCOOCH 3(g)+4H 2(g)
HOCH 2CH 2OH(g)+2CH 3OH(g)
ΔH =(a +b )kJ·mol -1
(2)①
c (C 2H 5OH )·c (H 2O )c (HOCH 2CH 2OH )·c (H 2)
< ②AB (3)C
(4)此反应的催化剂在473 K 时催化活性最好 (5)
4.三氯化六氨合钴(Ⅲ)是一种橙黄色晶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
低温时,三氯化六氨合钴(Ⅲ)不能与强酸、强碱反应而被分解,但在加热至沸腾时,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氨气。
实验一: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Ⅲ)
实验二:氨的测定原理
准确称量0.1 g左右的精产品试样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80 mL 10% NaOH溶液,塞上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加热至瓶内溶液沸腾,使三氯化六氨合钴(Ⅲ)分解,并蒸出氨。
蒸出的氨用3 mL 3 mol·L-1盐酸吸收,滴加2滴指示剂,用0.5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得到滴定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步骤⑤进行过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是________(填标号)。
(2)实验一步骤④的加热操作应该为________加热;步骤⑤、⑥需要将溶液冷却到0 ℃,并保持这一温度,应该选择的操作为将反应容器放入________。
(3)实验一步骤⑦中比较理想的洗涤液是________。
a.冰水b.乙醇
c.浓氨水d.滤液
(4)下列关于实验二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滴定管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b.锥形瓶和滴定管洗净后均需润洗2~3次
c.注入NaOH标准溶液后,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凹液面处于“0”或“0”刻度以下的位置
d.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5)已知甲基红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为4.4~6.2,酚酞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为8.2~10.0。
实验二滴定时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
(6)下图为实验二所得的滴定曲线,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晶体中NH3的质量百分比是________。
解析:(1)实验一步骤⑤进行过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活性炭,a项是过滤装置,d项是倾析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可选用的实验装置为a、d;b为分液、c为灼烧,不属于固液分离方法。
(2)实验一步骤④的加热操作应该为水浴加热;步骤⑤、⑥需要将溶液冷却到0 ℃,需要用到冰水浴。
(3)由已知信息可知实验一步骤⑦中比较理想的洗涤液是乙醇。
(4)在滴定实验中,滴定管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a项正确;锥形瓶不需要润洗,b项错误;装标准溶液时,需要让滴定管内充满液体,并使凹液面处于“0”或“0”刻度以下的位置,c项正确;滴定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d项错误。
(5)滴定终点在pH小于7的范围内,指示剂应选甲基红。
答案:(1)除去活性炭ad
(2)水浴冰水浴中(3)b (4)ac
(5)甲基红(6)17×(9-0.5V2)%
5.化合物N是一种用于合成γ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1)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G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B.C能发生银镜反应
C.F→G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D.有机物N的分子式为C13H15NO5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只有4种氢;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且1 mol 该物质与NaOH 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
(5)丙烯A 经过加成、氧化两步反应可合成C ,请写出其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解析:(1)由N 的结构可知H 与C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 和一个HCl 分子,则H 的结构为。
(2)由H 的结构简式可推知G 的结构为,酯基可以在碱性条
件下水解,氨基可以与酸反应,故A 正确;由H 、N 的结构简式可推知C 的结构简式为
,C 中有羰基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 错误;F→G 的反应
――→H 2Ni ,△属于加成反应,故C 错误。
(4)含有苯环,核磁共振氢
谱显示分子中只有4种氢说明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有酯基,1 mol 该物质能和2 mol NaOH 反应,说明结构中有两个酯基或者一个酯基和一个羧基,由此推出可能的结构。
答案:(1) (2)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