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摘要】农村非营利组织是以服务大众为宗旨,而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
目前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着认识不足、官办色彩浓厚,对政府依赖性强、自身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组织发展缺乏人才支撑等问题。
从发展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入手,重点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结局对策。
【关键词】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一、发展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农村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或者是在政府推动和支持下组织的,但参与主体主要是由农民构成,其目标在于更好实现农民的政治、经济、生活利益或完成某种社会保障功能而组建的一切社会组织。
第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方面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另一方面可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其三,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其四,可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
第二,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培育农村公民社会的组织保障。
一方面,可以弥补政府失灵的缺陷,体现农村社会的自治性。
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扩大农村社会的自治权。
第三,发展农村非营利组织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第四,发展农村非营利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不但可以发挥保证作用。
而且可以发挥减压作用。
二、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上存在的漏洞首先,政府扶持政策落实不够。
部分农村非营利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组织,国家对这类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优惠政策不够明确,致使优惠政策有时难以落实到位。
其次,培育意识不强。
近年来,政府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等民间组织的管理工作反复强调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但事实上,更注重登记管理而忽视培育发展。
再次,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2.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首先,法律定位不明确。
我国往往是就事订立法规政策,出现了什么样的组织就为其制作一套相应的法规政策,长期积累下来法规政策很多,但风格迥异,标准不能统一,不利于农民组织的发展。
浅析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d e)问题与对策摘要: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de)组织 ,在公共管理(de)多元主体体系中 , 代表来自市场和政府之外(de)力量.在公共管理中 ,非营利组织发挥着独特(de)功能,维护社会(de)和谐与稳定.但是 ,由于诸多方面(de)原因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de)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和困境,因此,分析问题产生(de)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当前必须完成(de)首要任务.我国非营利组织要走出困境 ,需要非营利组织自身、政府和社会(de)共同努力.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问题;对策随着社会公共事物日益复杂和繁重 ,随着新(de)政府治理理论(de)出现和新一轮(de)政府行政改革(de)进行,政府(de)职能定位必然发生变更 ;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 ,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de)公共管理主体体系(de)构成和格局也必然发生变化.在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进程中 ,非营利组织(de)力量和作用越来越突显 ,它成为公共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de)重要角色.非营利组织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三大支柱 ,因此非营利组织对处于社会转型中(de)中国有着特殊意义.正如着名学者王绍光所言“忽视非营利部门(de)发展将是一个战略性错误”.但是中国(de)非营利组织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强大政府和愈加繁荣(de)企业相比 ,非营利组织仍然显得那么无力与弱小.一、非营利组织(de)基本概述(一)非营利组织(de)概念及特征1.非营利组织(de)基本概念非营利组织,也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等,在我国统称为“社团”.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将社会组织归纳为第一部门(提供公共产品(de)政府)、第二部门(提供私人产品(de)企业)和第三部门(相对独立于第一、第二部门(de)社会领域,即非营利组织).关于非营利组织(de)定义,国内外学者提出众多观点,其入手点和侧重点各有差异,主要包括:(1)按它(de)提出者T.列维特(Levitt,1973)等人(de)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非公非私(de)、既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私营企业(de)第三类组织.”[1]即用剩余法,把非营利组织看成除了政府机构和营利机构以外(de)一切社会组织(de)总和.(2) 从经济学角度,借助“公益”和“私益”(de)概念来为非营利组织划定界限.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和公共领域(公域)、私人领域(私域)相对而言(de)另一个领域.”(3)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中介组织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de)联系作用上入手,主要研究其作用,对其定义没有太多(de)研究.由此可见 ,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de)界定缺乏一致性 ,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其内涵都是指政府和企业之间(de)社会机构 ,只是对这些机构所涵盖(de)范围不同而已.我们一般认为 ,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de),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 ,承担政府与私企“不愿做、做不好或不常做”事务(de)公共服务组织.因此,我国绝大多数社会团体、非营利(de)事业单位和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自治性社区组织都符合这些条件.2.非营利组织(de)特征由于研究方法及定义上(de)不同,对非营利组织(de)特点,不同(de)学派有不同(de)见解.着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强调非营利组织是既非企业又非政府(de)机关,目(de)是人与社会(de)变革,是向社会提供服务(de)部门.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从另外(de)角度进行了归纳 ,认为非营利组织有五大特征 :一是组织性 ,即组织应当具有内部规章制度 ,有负责人 ,有经常性正规活动 ;二是民间性 ,即体制上独立 ,不是政府(de)一部分 ,也不受制于政府 ;三是非营利性 ,即组织不以营利为目(de) ,法律上禁止将利润分配给所有者和管理者 ;四是自治性.组织自己管理自己 ,既不受制于政府 ,也不受制于私营企业 ;五是志愿性 ,即会员参与组织(de)活动是出于自愿(de).[2]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所有(de)非营利组织都具有以上所归纳(de)特征.非营利组织(de)关键特点在于志愿性和非营利性 ,二者缺一不可 ,违反志愿性则成为政府行为(第一部门 ) ,违反非营利性则成为企业行为 (第二部门 ).(二)非营利组织发展(de)历史背景从全球发展来看,非营利组织(de)兴起(de)必然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全球范围(de)国家发展危机.全球性(de)国家发展危机首先表现在发达国家.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严重(de)福利支出危机,公民传统(de)社会福利政策遭受严重质疑.20世纪 50 年代所形成(de)提供社会福利(de)政府保障体系受到很大挑战,面对日益庞大(de)社会福利支付负担,以及不断扩大(de)服务需求,政府早已力不从心.在这样(de)背景下,福利国家(de)政府不得不开始寻求非营利组织(de)支持,并鼓励其发展.发展中国家(de)国家发展危机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经济(de)衰退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等方面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空间,并允许它们参与社会经济发展(de)一些项目.(2)中产阶级与公民(de)参与意识增强.非营利组织(de)产生和发展,需要有一些有创造力(de)人员去构建.二战后,伴随着经济工业化(de)快速增长,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中产阶级有强烈(de)民主、自由、平等以及法律意识,关心公共权力(de)运用,对传统政治(de)社会基础带来很大冲击.同时,公民在满足自我基本生活需求之后,也开始有意愿去更好地服务和参与非营利组织.[3]在这种情况下,非营利组织不断(de)发展壮大,并发挥着重要(de)作用,及至现在成为现代社会(de)三大支柱之一.二、我国非营利组织(de)发展及其现状改革开放前(de)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de)大一统社会.国家掌握了社会中(de)绝大数资源(de)控制和配置权,政府长期扮演着“全能政府”(de)角色,突出表现在政府对整个社会(de)大包大揽:在经济领域,国家实行高度集中(de)计划经济,承担着配置社会资源(de)职责,各种生产任务都有国家下达指标;在社会领域,实行严格(de)行政控制,抑制非营利组织(de)发展;在文化领域,由国家出资兴办各种文化事业.而个人想获得最基本(de)生存条件 ,就必须、也只能通过国家(de)制度性安排,这使得改革开放前(de)中国具有明显(de)“强国家、弱社会”特征 ,而非营利组织,尤其是所谓(de)纯民间组织几乎没有任何自我生存和发展(de)空间和环境.1978年以后 ,中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式(de)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e)建立、政府职能(de)转变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de)关系面临重大(de)变化和调整 ,各类社会组织(de)功能面临新(de)分化和定位.在这种新(de)环境下 ,中国(de)非营利组织面临前所未有(de)发展机遇.一方面 ,经济体制改革之后 ,中国农村和城市先后产生了大量游离于传统单位组织体系之外(de)多元利益主体 ,这些利益主体掌握了自由流动(de)资源和自由活动(de)空间.与此同时 ,在政府与这些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权力真空和信息(de)堵塞.因此 ,政府需要有中介性(de)非营利组织起到信息沟通(de)桥梁作用 ,并帮助政府维护市场与社会秩序.而这些分散(de)利益主体也需要通过非营利组织来形成组织化(de)利益 ,从而达到维护自身利益(de)目(de).另一方面 ,中国正在进行(de)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de)转变 ,也需要非营利组织能够承接以往由政府包揽(de)部分职责 ,提供更多(de)公共服务.在以上情况下 ,中国(de)非营利组织取得了空前(de)发展,并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de)组织创新 ,在社会服务、扶贫、环境保护、民办教育、学术研究、行业管理、国际交流、慈善等方面发挥着政府、市场不可替代(de)作用.在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de)发展极其迅速,其发展现状有以下几点表现:(一)非营利组织数量大幅增加,种类多样1988 年,全国非营利组织只有 4446 个,2005 年底发展到万个.20 世纪80年代以前,非营利组织(de)类型主要只有高度行政化(de)工青妇、文联、工商联、科协等九大团体,而目前中国(de)全国性社团按照官方(de)分类标准(主体功能)可分为 17 类:产业部门、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公共事物、信息与技术服务、卫生、体育、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能源、企业行业组织、职业组织、地区组织、个人联谊以及其他组织.(二)活动领域呈现多元化格局社会需求(de)多样化和政府职能(de)转变使非营利组织(de)活动领域出现多元化.除从事社会服务、调查研究和行业管理等活动(de)非营利组织继续发展外,近年来,实体性(de)非营利组织呈现出较强(de)发展势头.根据民政部(de)统计,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de)登记数字2010年为万家,他们(de)活动扩展到经济、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环保、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三)活动方式以提供服务和宣传教育为主从清华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调查结果看,中国非营利组织(de)活动方式主要是提供服务(%),交流(%),宣传(%)和培训、研修、训练(57. 0%);其次是调查研究(%);再次是收集资料、提供信息(%)和提供政策建议、提案(%);而义演义卖活动(%)、设置经营实体(%)和进行商业性活动(%)等方式最少.[3]从上面(de)分析也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所起(de)土要作用在于提供信息、宣传与教育服务.事实上由于非营利组织掌握(de)资源非常有限,有(de)甚至完全依赖志愿者,因此它不可能像政府、企业一样以提供物质服务为主,而更多地以提供信息、教育与宣传服务为主.例如,中国绝大多数自下而上(de)环保 NGO,如自然之友、地球村都是以环保宣传、教育为主要(de)活动方式.从国外(de)情况看,进行信息、宣传与教育(IEC)也是大多数国家非营利组织活动(de)主要方式,即使是国际非营利组织也是如此.[4]三、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存在(de)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巨大(de)成就,但我国(de)非营利组织还很不发达,不仅先天不足,而且缺乏动力,尚处于一个艰难(de)创业时期.我国非营利组织(de)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都存在不少(de)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外在环境:政府、社会支持不够1.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法制(de)缺陷限制了我国非营利组织(de)发展.虽然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建立有关非营利组织登记管理方面较为完善(de)法律制度框架 ,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de)发展在我国已经受到法制(de)积极促进和保护.相反现行法规中(de)许多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利于非营利组织(de)发展.这些法规所带有(de)控制、限制(de)基调和繁琐(de)手续规定 ,在相当长(de)时期里都成为制约非营利组织发展(de)重要因素.同时 ,各种不同(de)法规制度之间以及其实施主体之间经常出现(de)小(de)摩擦和不协调 ,也是不容忽视(de)一个重要问题.2.文化观念不强,社会对其理解不深.非营利组织(de)发展需要良好(de)文化氛围,需要全社会(de)支持和关注.政府支持、企业支持、个人关注才能使非营利组织有一个健康良好(de)发展环境,然而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很少被社会大众所认识,对其理解更是不足,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对于非营利组织(de)一种正确(de)文化认识,没有形成一种“行业文化”.我国着名非营利组织学者康晓光认为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最大(de)问题是没有一个好(de)行业文化.[5]非营利组织(de)发展需要社会(de)理解和支持就必须形成自己(de)独特文化,为社会所接纳吸收.3. 我国非营利组织缺乏完善(de)监督体系.非营利组织要获得健康(de)发展 ,要保证其公共责任(de)良好(de)实现 ,都要求构建一套行之有效(de)监督体系 ,这既需要其内部(de)自我约束 ,更离不开外部(de)监督.而我国(de)现实情况是 :不仅非营利组织(de)外部监督机制长期处于半真空状态 ,而且非营利组织内部(de)自律也很不稳定 ,我国非营利组织(de)监督体系呈现出不良状态.(二)内部因素:自身各方面存在不足1.服务质量低,开展业务业余性.非政府组织发展需要从业人员(de)专业化和科学化(de)管理同大多数组织(de)“业余性”存在巨大反差.现代公益事业急需现代化(de)管理理念和专业化、职业化(de)管理人才,部分非政府组织中(de)工作人员只是将自己视作一个职业(de)受薪者,他们已经没有了志愿(de)热情 , 而且流动性很强.非政府组织业务(de)业余性和非专业化造成其社会职能(de)缺失,难以担负在社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de)重任.此外,非政府组织能够在一些领域替代政府和市场(de)原因之一就是它在公共服务和社会工作上(de)高效率.然而其业务能力(de)业余性和非专业性,导致了内部治理(de)缺陷,使得我国非政府组织在资源配置上也产生了低效率甚至无效率.2.筹资能力弱,资金来源不合理.根据对非营利组织存在(de)问题进行(de)调查结果显示,有 %(de)非营利组织存在资金短缺(de)问题,资金短缺问题居非营利组织存在(de)问题之首,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很多非营利组织发展(de)瓶颈.[6]织(de)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金会、业和个人(de)财富投入等 ,有些学者认为非营利组织作为志愿性组织 ,其主要经费来源是成员会费和社会捐赠 ,其收入完全独立.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 ,目前 ,非营利组织开展活动所需(de)经费和其所得(de)捐助相差甚远.美国私人捐助不到资源总量(de)1/5 ,瑞典非营利组织2/3经费来源于政府 ,政府财政支持也是我国非营利组织(de)主要资金来源 ,但是政府资助有限 ,而且其支持重点可能随时转移.这是一个相当普遍和严峻问题 ,在一些调查资料中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处于严重资金不足状况 ,无法开展正常活动 ,其中有不少组织处于名存实亡“休眠状态”.也有一些组织为了维持生存与发展 ,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与其自身业务无关(de)经营性活动或违法活动.因此 ,如何获得足够(de)资金将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de)一个难题和障碍3.行政干预严重,缺乏独立性.政社不分 ,高度“行政化”使我国非营利组织缺乏独立性 ,走不出官方既定(de)模式.中国非营利组织(de)产生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 ,不是内生型而是在政府(de)扶持或操纵下诞生(de) ,对政府存在“体制依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部分组织是由政府直接创立(de) ,尽管后来从组织上脱离了创社分开 ,但关系仍然密切 ,创办者仍然是主管单位.第二 ,许多组织由从现职退下来(de)党政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于是从日常管理到行为方式自觉不自觉(de)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干部任免中,有%主要干部有组织负责人提名并经主管部门任命;%(de)主要干部由主管部门派遣和任命;%(de)主要干部根据组织章程通过民主选举产生;%(de)非营利组织无特别(de)规则.第三 ,部分组织(de)活动经费全靠政府拨款,在资金来源上完全依靠政府,缺乏经济上(de)独立性.[7]4.内部管理混乱,腐败滋生.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混乱导致其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不足.一方面 ,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缺乏民主(de)氛围.社会之所以需要非营利组织(de)原因之一是因为非营利组织代表了民主.然而 ,从有关(de)调查情况看 ,我国有将近 40 %(de)非营利组织没有正式(de)决策机构 ,组织(de)决策完全是由负责人个人或几个负责人决定 ,无论是官方(de)非营利组织 ,还是民间(de)非营利组织 ,其内部管理似乎都并不民主 ,家族式管理、言堂现象比比皆是 ,使得我国非营利组织(de)效率低下.[8]另一方面 ,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de)腐败问题也同样存在.志愿性(de)特点使得非营利组织(de)存在没有明确(de)公共责任 ,诸如究竟非营利组织该对谁负责 ,该负什么责等(de)问题至今都还没有一个明确(de)答案.此外 ,非营利组织(de)决策缺乏公开性 ,这就使得一些经营管理人员在组织活动中贪污浪费 ,如“丽江妈妈联谊会”事件等,这就导致我国非营利组织(de)公信度不高,进而引起捐助不足.5.人力资源短缺,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我国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总量不足 ,且分配不平衡.据民政部(de)统计数据显示 ,2007年我国非营利组织共有 386916个 ,从业者只有 4568515人 ,其就业人数占我国就业总人数(de)比例相当低 ,仅为 0. 59%.平均每个非营利组织拥有员工约 12人 ,且在区域、城乡及不同领域间(de)存在较大差距: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 ,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较少 ;我国将近一半(de)非营利组织活动于教育、生、社会服务行业 ,在农业及农村发展领域活动较多 ,但在法律、态环境和宗教领域(de)活动较少.而早在 2000年 ,意大利(de) 22142家非营利组织就有 629412名雇员 ,相当于每个组织有 28名工作人员 ,且分布较为平衡.[9]我国正处在公益事业蓬勃发展(de)时期 ,非营利组织(de)工作任务日渐繁重 ,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远不能满足社会(de)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营利组织(de)发展.另一方面,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缺乏高层次专业知识.我国许多地方(de)非营利组织主要由离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精简下来(de)人员组成.且现有工作人员总体学历水平低 ,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de)专业技能培训 ,工作手段、方法落后 ,缺乏创新精神 ,很难为社会提供系统化、高水平(de)服务 ,严重影响了非营利组织(de)正常发展.四、解决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de)对策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存在(de)问题是受多方面(de)因素影响(de),因此,我们寻求解决问题(de)方案必须从多角度出发,并设计可行(de)方案.(一)政府:为非营利组织(de)发展创制良好(de)外部环境1.政府应该建立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de)法制环境,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缺乏完善(de)法律体系(de)保护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de)一大障碍,也是许多非营利组织过度依赖政府(de)主要原因.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完善关于非营利组织(de)相关法规,进一步提高有关非营利组织(de)法律法规(de)立法层次和水平,改变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de)控制、限制(de)基调和繁琐(de)手续及制度框架,通过法律(de)途径来维护非营利组织(de)合法性、独立性.另外,通过立法完善对于非营利组织(de)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引导非营利组织向健康(de)方向发展.2.政府应加快“官办社团”(de)改革和鼓励民间组织(de)发展.一方面,政社分开,逐步弱化与政府业务主管单位(de)关系是“官办”社团发展(de)趋势.随着这个趋势(de)发展 ,其原有(de)组织结构、理体制、理手段等都要进行相应(de)改革 ,通过借鉴国外运作模式和国内(de)草根组织(de)发展经验 ,改原来权力集中化、织行政化(de)封闭型组织结构为分权化、放式(de)组织结构 ,主动迎接社会选择.另一方面 ,只有自生自发、下而上(de)民间组织越来越强大 ,我国(de)公民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这类民间组织(de)发展将刺激“官办”社团(de)改应该在注册登记、措资金、进技术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 ,为其创造一个宽松(de)政策环境.[10](二)非营利组织: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1.非营利组织应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首先,非营利组织高层管理人员(de)任用问题对于组织(de)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大多数非营利组织(de)高层管理人员是学术地位较高(de)专家.至于究竟应该选用何种类型(de)人员作为组织(de)领导 ,要视组织(de)具体情况而定.另外可以聘用优秀(de)经理人管理组织,采用企业化(de)运作方式,加强与政府和企业(de)合作.其次 ,非营利组织在组织内部要避免政府(de)官僚作风 ,应坚持民主作风 ,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建立透明(de)财务管理制度 ,以防止贪污浪费等腐败现象(de)形成.最后 ,要建立健全科学(de)管理系统,引进数字化管理,实现网络化(de)管理和调控,运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科学化(de)管理.2.扩大筹资渠道,探索新(de)发展模式.资金短缺时非营利组织面临(de)最为困难(de)和实际(de)问题,解决资金问题可以通过改革其筹资方式开始.一方面,探索非营利组织(de)股份制形式.传统(de)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de)盈利不能用于使私人受惠,不能分配给其员工、管理者和出资人,而只能全部用于发展组织(de)非营利事业,因此非营利组织是不能实行股份制(de).[11]但我们可以将股份制这种权益筹资形式灵活运用到非营利组织中.通过实行股份制,可以把社会上更多(de)资金吸引到非营利组织中,扩大非营利组织(de)资金来源渠道,克服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有一半资金依靠国家和政府(de)补贴,同时可以使非营利组织(de)成员(de)责任更明确,克服非营利组织自律能力不足(de)问题,促进非营利组织(de)发展.另一方面,加强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de)合作.众所周知(de)“希望工程”和农夫山泉(de)合作,“每喝一瓶农夫山泉 ,您就给希望工程捐了一分钱”(de)广告几乎家喻户晓 ,一方面农夫山泉集团借助希望工程提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de)地位 ,同时扩大了市场 ,增加了企业(de)效益 ;另一方面青少年基金会也由此获得了更多对“希望工程”(de)捐款 ,实现了自身(de)目(de).国内其他非营利机构可效仿这样(de)合作 ,从营利组织获得所需(de)资金.3.加强人力资源(de)管理.一方面加强招聘过程管理,注重人力资源培训.非营利组织要获取和吸收优秀(de)人力资源,必须加强招聘过程(de)管理.要把重点放在稳定和培养现有(de)人才上,通过培训促进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增强员工(de)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de)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组织(de)工作效率、人力资源(de)学习能力和生产能力,实现组织人力资源增值和预期(de)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倡导组织文化,贯彻人本管理,注重对员工(de)激励.在对成员(de)约束和激励(de)过程中,物质激励不可缺少,但目标激励、人本管理、文化建设和柔性管理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倡导组织文化,设定组织目标将个体凝聚起来,以组织行为带动和约束个体行为,唤起个体成员(de)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用群众(de)认同感使成员感受到自身(de)价值.。
最新中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资料
中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背景资料非营利组织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福利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公共服务质量,集中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有重要意义。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目前的发展空间和可用资源很有限,而且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难以得到与事业单位同等的地位,从国外发展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有广泛的非营利组织参与,而不是像我国这样以事业单位为单一的提供机制。
通过比较,反映出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因此当前应该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充分发挥它们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和优势。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原因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弱质”主要表现在:无论在组织规模、活动能力,还是作为非营利组织基本属性的主要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同时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法律制度、社会支持、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等,相对来说还不健全。
外在环境的政府、社会支持不够;内部因素的自身各方面存在不足。
细化来看,当前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资源不足,公益产权基础薄弱。
根据对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1.7%的非营利组织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资金短缺问题居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之首,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很多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1)慈善捐款吸纳能力弱。
有些学者认为非营利组织作为志愿性组织 ,其主要经费来源是成员会费和社会捐赠。
不过这个问题不仅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上出现,国外的情况也并不太乐观。
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非营利组织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和其所得的捐助相差甚远。
美国私人捐助不到资源总量的1/5 ,瑞典非营利组织2/3经费来源于政府,政府财政支持也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政府资助有限,而且其支持重点可能随时转移。
这是一个相当普遍和严峻问题,在一些调查资料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处于严重资金不足状况,无法开展正常活动,其中有不少组织处于名存实亡“休眠状态”。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非营利性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对此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现状,对于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一步进行了研究。
首先,分析了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概念,社会作用;其次,就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管理较为混乱,政府政策环境不完善,民众参与意识差。
最后,结合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策略。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非营利性组织;发展问题;对策目录摘要 (Ⅰ)1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概述 (1)1.1 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 (1)1.2 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 (1)1.3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 (1)2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 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管理较为混乱 (2)2.2 非营利性组织外部发展环境较差 (2)2.2.1 政府政策环境不完善 (2)2.2.2 民众参与意识差 (2)3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的完善对策 (2)3.1 强化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管理水平 (3)3.2 加强非营利性组织外部环境建设 (3)3.2.1 完善政府政策环境 (3)3.2.2 提高民众参与意识 (3)结语 (3)参考文献 (3)1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概述1.1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非营利性组织,英文名称为Non-Profit Organization,顾名思义,就是不一营利为目的一种社会公众组织。
所以,非营利性组织具有典型的公益性、民间性、志愿性与社会性特征。
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由Salamon等人通过广泛的研究后提出。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非营利性组织是一种由民间组织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具有一定志愿性与组织性的社会公益组织。
欧美国家的很多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界定都比较认可,但也有部分国家的学者认为这样的定义有些刻板,认为对于非营利性组织的定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理论内涵,还应该考虑其实际事业。
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例如妇女、 儿童、 残疾人、 穷人的保护等等。 而这些人的 利益又是最需要关切的。 另一方面, 市场不仅在提供公 共物品上存在着失灵, 在提供私人物品时, 市场也有一 些功能缺陷。 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所导 致的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所有这些, 决定了另一种制度 安排, 即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成为必要和必需。 然而, 作为 一种制度安排, 非营利组织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它自身 的失灵。 其失灵主要表现在实际运作之中: 志愿失灵” 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 ! 非营利组织存在“ 在非营利活动所需的开支与非营利组织能募集到的 资 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萨拉蒙称之为慈善 不 在 足。 在美国, 私人志愿捐款只占资源总量的不到 0 2 3 ; 瑞典, 非营利组织近 4 2 5 的经费来自政府, 而荷兰则高达 另外, 志愿失灵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一是慈善活动 678 。 的狭隘性, 即人们志愿活动的对象往往是特定的社会群 体, 组织的能力也有强有弱, 难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平等; 二是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 掌握组织经济命脉的人有很 大的发言权, 富人偏好的服务往往优先得到考虑; 三是 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志愿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必要
!"
的数量急剧上升, 社会团体由 !"#$ 年前的 %&&& 多个猛增 到 !""$ 年底的 !%’( 万, 民办非企业单位则从零发展到 #& 万个。 然而, 据调查, 有 )!’)* 的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缺 乏资金的问题。 一些组织甚至由于经费太少, 组织已到
+), 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虽然经费问题是各国非营利组织
/51 情更是屡见不鲜。
非营利组织是与政府机构、 市场机制相平行的一种 制度安排。 作为制度安排, 政府与市场都存在失灵。 即政 府存在提供私人物品上的职能失灵, 而市场则存在供应 公共物品上的失灵。 于是公益靠政府, 私益靠市场便成 了一般共识。 这种意义上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恰好能 够互为解决、 相互弥补缺陷。 同时, 政府与市场又存在另 外一种失灵。 即一方面政府不仅在从事竞争性私人物品 的生产中存在失灵, 在公共事务方面, 政府也存在“ 失 灵” 。 政府的社会政策往往体现大多数公众的利益, 而不 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中那些最弱势群体以及其他特殊群 体的需要。 因此,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往往有许多空缺,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王冠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02期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非营利组织自身出发,提出了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econdly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and operable measures from itself.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和谐社会;公共事务Key word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harmonious society; public affairs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318-020引言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1]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政府的治理模式以及包括社会保障、教育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都面临着结构性调整。
中国开始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政府机构的规模日趋小型化,政府作用的范围逐步收缩。
在这种制度背景下,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产物便应用而生,成为政府职能转换和公共服务的替代性提供者。
因此,非营利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过程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障碍。
造成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宏观的、外部环境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由于自身的这样那样的原因引起。
本文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微观层面上,针对非营利组织自身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随之迅猛起来,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发挥的调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成为了第三部门,致力于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公益事业之间。
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却逐渐凸显出许多问题,如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财务的开销渠道还不够公开透明,发布信息质量还有待于提高,信息渠道不够完善等,非营利组织暴露出来的问题会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形象,使其社会公信力下降。
本文对于非营利组织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免费图书馆为例,非营利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民大众对文化层次的需求增高,刺激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发展的更大潜能。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政府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The harmonic rol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t has become the third sector and is committed to social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public welfare.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NPO in China has been speeded up obviously. However, many problems have been developed gradually. For example,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e still not open and transparent to the financial cost channels,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has yet to be improved and the information channels are not perfect. The problems exposed b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ill affect it. The image of the society reduces the credibility of its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t the present stage, taking the free library as an example, the role of the non-profit Library in social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people's demand for the cultural level is increasing and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s st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Greater potential.Keywords:Non profit organizations,govern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1.2 研究方法 2第2章非营利组织的内涵 92.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22.1.1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22.1.2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10第3章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困境 113.1 以非营利图书馆为例 113.1.1 非营利图书馆的概念 113.1.2 非营利图书馆的供给分析 113.1.3 非营利图书馆多个主体供给的必要性 123.1.4 非营利图书馆供给三大主体 133.2 三个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 153.2.1 政府的主体缺陷 153.2.2 市场的主体缺陷 163.3 主体之间的问题 173.3.1 三大主体职责不明确 183.3.2 主体之间存在的内部问题 19第4章非营利组织问题的解决措施 204.1 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 204.1.1 区域发展水平 204.2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 204.2.1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决策监督机制 204.2.2 非营利组织内部重塑 214.3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 214.3.1 媒体治理 214.3.2 政府治理 224.3.3市场治理 22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7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致谢- II -- III -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中国的新观念新体制也在不断发展,治理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国家的社会政治观念中来,在多元治理结构中,非营利组织正在变成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刘倩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6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完善法规、减少行政干预、提高人员素质、拓宽筹资渠道、加强外部监督等方面入手,促进非盈利组织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问题;对策一、非营利组织概述非营利组织也称为第三部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牟私利,以人道主义、公益性为主旨,承擔企业和政府“不愿做、做不好”事物的公益性组织。
志愿性、非营利性是其主要特性。
非营利组织不仅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更能为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供重要帮助,使政府的决策更加合民心切民意,有效改善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而且,非营利组织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非营利组织与公众之间能建立一种信任关系,相对于政府及企业,它能更容易的获得社会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大力支持,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也加强了公众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公众价值感的提升,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内部体制不分明,政府过度干预非营利组织内部体制不分明,依赖于政府管理。
第一,我国现有的非营利组织中,有一部分是从政府中分离出去的,与政府关系密切,缺乏独立性,在行使自身职能方面受到政府的制约,也不能更好的履行义务。
第二,很多非营利组织是由政府机关现职退下的党政干部担任主要职务,管理行为上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有资料显示,我国非营利组织干部任免中由组织负责人提名,并由主管部门任命的干部占23.2 %;38.5%的部门干部由主管部门派遣; 28.4%的干部由民主选举产生。
1(二)从业人员缺乏,人力资源薄弱非营利组织在岗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专业化程度普遍较落后。
虽然有大量的志愿者,但他们都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培训,具有业余性。
同时,由于其非营利性,使得非营利组织在职员工的工资较低,很多员工会因为福利和薪水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跳槽。
关于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困境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困境及对策研究作者:彭晓祎来源:《财讯》2016年第13期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现存在筹资困难、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资金监管、人才和财务等方面问题。
为促进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笔者提出在政府方面,要争取政府的支持、政府适当放权,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自身而言,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与监管机制、积极扩大融资渠道以及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民间非营利组织困境对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确立了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趋势的渐进改革策略,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民间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民间非营利组织是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为主要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合法的法人度为的社会民间组织。
在我国,主要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间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活动领域非常广泛,从扶贫救济、赈灾就难到疾病的防治,从控制环境污染到人权保护,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民间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还落后许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S公益基金是2011年才创立的,因此,这个新生的组织,在现有的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困境(1)筹资困难.资金困难是目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主要问题。
S公益基金的筹资渠道主要来自社会捐助。
据了解,S公益基金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社会的捐助,以维持下属的各个项目。
虽然S公益基金现有资金还比较充足,能够满足下属项目的顺利进行。
但是作为长远来看,这些不固定的资金来源,对于S公益基金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2)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组织运作和管理方面还不太完善,其内部结构也不是很明确,组织模式很特殊。
S公益基金下属有四个项目,就北京而言,四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都是一个人。
就S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而言,官方微博的负责人只有5个,每天大量的信息根本无法及时处理,主要负责人经常觉得忙得不可开交。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文章探讨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活动领域、地位和存在的问题。
认为目前非营利组织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在社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也必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取得较大的发展。
标签: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政府从市场中逐渐撤出,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空间,出现了非营利组织。
在社会组织中,非营利组织是指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所有社会组织。
学界普遍认为非营利组织的实体是第三部门,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
改革开放政策全面推行以后,各种非营利组织大量涌现。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我国在体制改革中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终极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的持续转轨,非营利组织变成了备受瞩目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涉及和关注的问题很多,例如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务,社区的邻里纠纷、矛盾调解、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事务;还有许多大问题,各种区域合作、区域冲突、国际纷争、经济发展、技术合作等,这些公共事务的解决需要大量非营利组织的介入而不是政府或企业。
因此,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非营利组织是非政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活动来实现组织的使命与发展。
从实践来看,各种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大多包括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公民参与性等。
1、非营利性这一属性使其区别于企业。
企业的本质属性是以营利为目的,使命是获取利润。
而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是非营利的,其非营利性是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服务,均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组织自身的发展,最终结果是为了实现整个或某一社会的公共利益。
此外,允许非营利组织开展一定的经营性业务,例如允许残疾人开办工厂,虽然在这些经营性业务中工厂会产生一定的利润,但这些利润不能在工厂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只能用作工厂所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工厂的持续发展。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
我 国非营 利组 织发展 存在 的 问题 及原 因分 析
我 国现阶段 的非营利组织 大体上有人 民团体 、 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 、 国有事业单位 , 包括各种国有 的医院 、 学校 、 团 、 老院 、 剧 养 研究所 、 图书馆 、 博物
馆 等 。根据 民政部 有 关统 计 数 据显 示 , 至 2 0 截 0 9年 底 我 国登记 注 册 的非 营利 社 会 组 织 近 4 . 个 , 25万 其 中社会 团体 2. 35万个 , 占总 数 的 5 .% ; 5 3 民办 非 企业 单 位 l. 个 , 88万 占总 数 的 4 .6 ; 金会 18 42 % 基 7 0个 ,
利组织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二是 官 办色彩 浓 厚 , 自治性 差。非 营利组 织 的非 政府 性 、 营利 性 、 非 自治 性 和志愿 性 之所 以在 我 国表 现得不 鲜 明 , 根本 原 因在 于非 营利组 织 缺乏 自治 。我 国有 相 当一 部 分非 营 利组 织 是通 过 获取 自上而 下 的
皆存。这充分反应了政府改革滞后 , 既不放手不必要 的职能 , 又不建立配套 的制度和政策 , 严重影响着非
营利 组织 的发展 。 二 是缺乏 非 营利组 织发展 的文化 背景 。在 西方 , 非 营利 组织 的发 展 有深 厚 的 文化 积淀 ,包 括 与 市场 经 济 相 适 应 的 公 民 意识 、 自治观 念 、 制 观 念 、 约 法 契
2 67 ) 6 0 1
非营利组织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力量。当前我 国非 营利组织发展 充满 了机遇 , 但也存在 着 许 多问题 。 需要 通过政 策法规 的调整和制度 的重建 营造一个有利于非营利组 织发展的外部环境 , 同时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作者:卓正朴来源:《商情》2011年第09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非营利组织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社会结构也开始进行重新分化与整合。
在分化整合的过程中,推动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结构,是实现乡村社会良好治理的基础。
为了达到经济发展、制度形式和社会组织三者互相促进和协调,有必要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农村非营利组织困境对策一般来说,农村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或者是在政府推动下组织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由农民构成,其主要目标在于更好实现农民的政治、经济、生活利益或完成某种社会保障功能而组建的一切社会组织。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能够给广大农民提供丰富的、低成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改变农户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推进和保障了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同时在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也承担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一)缺乏政府政策法律支持首先,法律定位不明确。
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实际操作起来较困难,造成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性质难以确定,标准不能统一,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其次,政策限制过于苛刻。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必要成立的,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申清可不予批准。
这里反映出的政策是防止民办非企业单位之间出现竞争,实际导致的结果却是民间组织同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变得更小,限制了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二)社会环境有待优化目前,我国公民公益意识比较淡薄。
普通民众的志愿意愿、慈善意识不强,不少人甚至对农村非营利组织存在种种误解。
大量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靠自筹、以及少量的社会捐助和很低的服务收费,这必然导致其运作经费的紧张。
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开展中存在的咨询题与对策摘要: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组织,在公共治理的多元主体体系中,代表来自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力量。
在公共治理中,非营利组织发扬着独特的功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缘故,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咨询题和困境,因此,分析咨询题产生的缘故并寻求解决方案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当前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
我国非营利组织要走出困境,需要非营利组织自身、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要害词:非营利组织;咨询题;对策随着社会公共事物日益复杂和繁忙,随着新的政府治理理论的出现和新一轮的政府行政改革的进行,政府的职能定位必定发生变更;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开展,以社会治理和公共效劳为要紧内容的公共治理主体体系的构成和格局也必定发生变化。
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和作用越来越突显,它成为公共治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非营利组织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三大支柱,因此非营利组织对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有着特别意义。
正如著名学者王绍光所言“无视非营利部门的开展将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然而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尚处于起步时期,与强大政府和愈加繁华的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仍然显得那么无力与微小。
一、非营利组织的全然概述〔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特征1.非营利组织的全然概念非营利组织,也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等,在我国统称为“社团〞。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将社会组织回纳为第一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第二部门〔提供私人产品的企业〕和第三部门〔相对独立于第一、第二部门的社会领域,即非营利组织〕。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提出众多瞧点,其进手点和侧重点各有差异,要紧包括:(1)按它的提出者T.列维特〔Levitt,1973〕等人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非公非私的、既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私营企业的第三类组织。
〞[1]即用剩余法,把非营利组织瞧成除了政府机构和营利机构以外的一切社会组织的总和。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1. 引言1.1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迅速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间公益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涌现出来,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组织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教育、环保、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为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为公益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些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祉,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部分。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积极支持这些组织的发展,希望它们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其不断壮大和壮大的规模为社会公共事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是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方式,财务管理往往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影响着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一方面,一些组织的财务透明度不足,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和完整,缺乏有效监督和公开透明的机制。
这就给了组织内部一些人员以及外部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可能导致财务挪用、浪费或其他不当行为。
资金使用和监管方面存在着一些漏洞,一些组织的资金流向不明确,使用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易造成腐败和浪费的问题。
由于财务管理人才匮乏,财务规范化建设滞后,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薄弱和混乱。
加强内部控制成为了关键,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2. 正文2.1 财务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中,财务透明度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创新与适应
面对环境变化和挑战,非营利组织 需要具备创新和适应能力,以持续 满足社会需求。
案例启示
强化使命与价值观
确保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与社会需求相匹 配,以增加其社会影响力。
拓展合作伙伴关系
积极寻求与其他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机会, 以扩大影响力和资源获取渠道。
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括登记 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
VS
运营模式
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自主运营 、合作运营、委托运营等。
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筹款困难
人才流失
由于社会捐赠和政府拨款的不确定性,非营 利组织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有限 ,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公益创业
新兴的公益创业模式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通过创新和创造,非营利组织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问 题。
监管与合规压力
随着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日益严格,组织需要加强内部 管理,确保合规运营。同时,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透明 度和公信力的要求也在提高。
非营利组织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建议
01
加强合作与交流
案例二
某环保组织
案例一
某慈善基金会
案例三
某社区服务中心
案例分析: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成功要素与经验
使命与价值观
成功的非营利组织通常具有明确、 坚定的使命和价值观,能够吸引志 同道合的支持者和志愿者。
高效运营
有效的运营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包 括资金管理、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项目实施等环节。
合作伙伴关系
与政府、企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建 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扩大影响力 和资源获取渠道。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组织以促进社会公益、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参与着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项目。
随着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也暴露出了一些财务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组织的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和监督机制相对较弱。
许多组织在财务报告和账目公开方面存在缺失,导致外界难以监督其财务运作情况,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
一些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和制度,容易引发经费浪费和滥用等问题。
一些组织在捐款使用方面缺乏透明度,无法清晰地向捐款人和社会公众展示资金的去向,容易引发社会质疑和不信任。
针对以上问题,亟需采取相关对策加以解决。
加强监管和透明度是重要的方向之一,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加强捐款使用的监督都是解决财务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民间非营利组织需要更加注重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透明度,才能为社会公众树立信任,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帮助相关机构和组织更好地了解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困境,从而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透明度和监督机制,确保捐款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其健康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非营利组织生态系统。
.2. 正文2.1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1.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导致资金的使用和流向不清晰,容易产生财务不端行为。
2.财务管理不规范许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人士进行财务管理,容易出现资金管理、账目记录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摘要】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着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透明度与监督机制、资金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财务监管、提升财务透明度、加强内部管理与培训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未来,应持续加强监管力度,促进组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财务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组织的发展,也损害了公众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信任感。
解决财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透明度、监督机制、资金管理、财务监管、财务透明度、内部管理、培训、总结分析、展望未来、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指由民间自发组织建立和自主管理的,以促进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组织形式。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近年来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和支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财务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透明度与监督机制以及资金管理不规范两个方面。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对财务公开透明度的要求,一些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不真实的情况。
这不仅不利于组织自身的长期发展,还可能会损害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
一些组织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包括资金使用不明确、资金流向不清晰等,容易引发财务纠纷和争议。
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监管、提升财务透明度以及加强内部管理与培训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规范资金管理和强化内部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水平,确保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财务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还可能损害公众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度,从而影响到组织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影响力。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
一$ 问题的提出
自! 我国不仅在促进国民经 "世纪) " 年 代 以 来# 济发展方面实行了对 内 改 革 % 对外开放的宏观经济政 策# 而且整个社会经 济 体 制 积 极 推 进 从 传 统 的 计 划 经 济体制向现代的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转 变 & 这 一 巨 大 变 化 # 使得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成为一种新型独立的社会组 织并得到发展 # 在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中 日 益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万方数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日益壮 大! 并涉及广大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但是 ! 我国 非营利组织在当前 的 发 展 中 也 遇 到 很 多 问 题 ! 如果这 些问题不能妥善解决 ! 不仅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将不能 健康地发展 ! 而且也不可能起到协调或补充政府 长久 # 和市场之间 $ 第三部 门 % 应 发 挥 的 作 用! 更为严重的是 它还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高速 # 持续 # 健康发展 " 因此 ! 揭示我国当 前 非 营 利 组 织 发 展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社会影响及其根源 ! 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治 理措施与政策建议 ! 不仅对我国当前的非营利组织的 健康发展 ! 而且对整 个 国 民 经 济 的 健 康 发 展 都 具 有 重 要意义 " 本文旨在对我国当前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 问题及其治理的探讨做出探索性尝试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 " # 年 $ 月 !!!!!!!!! % & ’( ! " " # !!!!!!!!!! 第! 卷第 期 ! 总 期 " ! " ! " # ! $ ) % * & + ’ , * ./ 0 1 , ’% 0 , * 2 * ’ ’ 0 5 6 + 7 0 2 * : 0 , -9 : 6 ’ : 6 7 ; * ( ! #9 & <= * ( $ ) !! 34 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非营利组织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社会结构也开始进行重新分化与整合。
在分化整合的过程中,推动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结构,是实现乡村社会良好治理的基础。
为了达到经济发展、制度形式和社会组织三者互相促进和协调,有必要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农村非营利组织困境对策
一般来说,农村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或者是在政府推动下组织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由农民构成,其主要目标在于更好实现农民的政治、经济、生活利益或完成某种社会保障功能而组建的一切社会组织。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能够给广大农民提供丰富的、低成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改变农户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推进和保障了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同时在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也承担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政府政策法律支持
首先,法律定位不明确。
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实际操作起来较困难,造成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性质难以确定,标准不能统一,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其次,政策限制过于苛刻。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在同一行
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必要成立的,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申清可不予批准。
这里反映出的政策是防止民办非企业单位之间出现竞争,实际导致的结果却是民间组织同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变得更小,限制了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二)社会环境有待优化
目前,我国公民公益意识比较淡薄。
普通民众的志愿意愿、慈善意识不强,不少人甚至对农村非营利组织存在种种误解。
大量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靠自筹、以及少量的社会捐助和很低的服务收费,这必然导致其运作经费的紧张。
资金缺乏不仅影响到组织的发展,而且就目前来说已经影响到组织的设施建设,进而会影响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三)自身建设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势头良好,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不少农村非营利组织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的问题。
有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民主决策等制度;有的虽已建立起相应规章制度,但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有的采取简化模式,或不设会员大会,由理事会行使会员的权利,或不设理事会,由会员大会代行理事会的职责等,从而影响了民主管理的实现。
二、促进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措施
(一)破除城乡二元分治格局
第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第二,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必须加快相关体制改革,要在严格资格审查的同时降低现在过高的进入门槛,要明确各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避免推委责任或多头管理的局面。
政府要实现从参与者到指导者的转变,从以前的直接管理转变为以宏观指导为主。
(二)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
第一、规范管理,加强立法。
政府应重视相关立法问题,尽快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增补、调整和修改,并适当调整对非营利组织发展严格限制的取向。
第二、政策倾斜,促进发展。
政府要转变观念,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合理定位。
政府应认识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可弥补政府能力不足,可以在治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将政府从复杂的社会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宏观调控上,从而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三)加强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人才建设
第一、广纳人才,提高队伍素质。
农村非营利组织不仅缺少专业骨干、综合素质较高的领导干部,而且缺乏具有专业训练的工作人
员,需要加强招聘和培训的力度,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制。
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退休教师、干部和复转军人等都具有较高的素质,有奉献精神,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二、培育志愿意识,增强职业道德。
非营利组织的存亡兴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批情愿为之奉献的成员,具有强烈的事业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志愿奉献精神是农村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
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也是农村非营利组织进一步赢得政府与公民的信赖和支持的核心要件。
(四)提高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
第一、加强外部监督,提高社会信用。
加强监督,以防止非营利组织违背“非营利”这一初衷,失去公信力。
除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努力外,社会也是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角色,应关注并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民众要理性认识非营利组织在现阶段的不足和缺陷,并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参与非营利组织及其举办的活动,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中介服务功能。
政府可以把以往对经济的干预由直接转变为间接,把原来由政府包揽的部分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事务转移出来交给非营利
组织承担,使非营利组织成为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非营利组织能够承担以往由政府包揽的部分职责,在政府宏观调控、微观监管和管理上提供科学决策咨询服务,同时提供更多的社会化公共服
务。
参考文献:
[1]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成志刚,陈锦飞.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问题[j].新东方,2007(1)
[3]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