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诠释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诠释
开国元勋,人民永远怀念和崇敬的周恩来总理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这富有哲理的名言已成为我人生永立的“座佑铭”。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岁月里,再度使我深深地认知到:“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为了高举旗帜,不辱使命,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简称“三观”)。

“诠释”是一门科学,即“诠释学”,尚属哲学范畴,“诠释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方法论”。

在此,我拟用哲学的方法,对“三观”内涵,进行科学的解读。

世界观——具体实在的指导思想
(一)什么是世界观?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在其生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

世界观对每个人来说,不存在有与无的问题,只有系统与零散,自觉与盲目,清晰与模糊,坚定与摇摆,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的世界观。

构成这一世界观大厦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先进性在于它吸收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们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思想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真理开辟了道理,随着时代前进又引导时代前行。

这个科学的世界观一旦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就会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中国革命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三)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今天,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核心是要牢固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

人生观——无法回避的选择
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就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一)人生是可以选择的。

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

人的一生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选择,这种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不同的人生观,决定着选择者是勇敢还是懦弱,是伟大还是渺小,是高尚还是卑劣。

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江姐“脸不变色,心不跳”,含笑赴刑场,为创建新中国慷慨就义;相反,甫志高“从狗洞里爬出”,叛变革命,出卖同志,沦为可耻的叛徒。

当今世界,有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为人民的利益忘我奋斗;也有陈良宇那样的败类,不择手段,聚敛财富,腐化堕落,身败名裂。

人生选择的结局,往往就是这样严酷,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人生无限,事业无涯。

积极的高尚的人生观,使壮丽青春得以延续,使宝贵生命得到永生。

李大钊曾说:“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而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

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翟秋白曾说:“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

人民的事业是常青的、伟大的,为人民利益活着无尚光荣,为人民利益而死,死而永生!
(三)我们应始终一贯地坚持正确的人生观。

当人们在批评或指责一些人时,常使用“没人格”、“不是好人”的话语。

而要够人格,做好人,就要坚持自我修养,长期磨炼,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做人需讲求“做人之道”。

这里,没“机”可投,无“巧”可取。

唯有辨清方向,锲而不舍,千锤百炼,奋力攀登,方能不断提高人生的境界。

(四)中华民族历来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生格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笔财富,创立了纯洁、高尚、崭新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的章程;作为党员的人生宗旨,深得群众拥护。

这是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所在。

在改革开放中,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在人生的征途上,作出合格的答卷。

经受住种种考验,当前特别是金融海啸的挑战,我们的党定会战胜一切困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必然会碰到许多现实问题。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公正、不公道、不合理的问题。

坚持原则,埋头苦干的人,可能会遭到非议;有才华、有创见的人,可能会受到埋没;见义勇为,有时可能会得不到理解和尊重;以致“英雄流血又流汗”。

面对一些官僚主义严重,专横跋扈的国家公务人员,群众有些合理的要求,也可能遭遇“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尽管这些现象,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主流,但确实难以消除。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它,唤起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以公正、公道、合理的行为去改变它,切不可遇到坎坷就消沉、悲观和失望,更不应怨天尤人而坠入玩世不恭、游戏人生。

要相信正义的力量、群众的力量、历史的公正和实践的公正……
价值观——时刻发挥作用的准则
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时时要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赞美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时,常常说“比金子还珍贵”;我们指责某些人不道德时,常说:“真不值钱”,“金”和“钱”是一种价值判断。

毛泽东同志赞扬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也是价值判断。

(一)从价值观的由来、实质和运用来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它是对人的社会实践行为和活动的评价与判断。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次反复的实践和评价过程,使人们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判断人的行为与活动的好坏、美
丑、利害、善恶、荣辱、得失等观念。

价值观是由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价值观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利益主体所处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具有群众性。

某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往往不是少数人所具有,而是为某一阶级、阶层、群体所共有。

价值观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需求和利益不同,价值观也就有差异和变化。

价值观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某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只要形成它的客观条件没有改变,它也不会轻易改变。

价值观决定着人们对价值目标的追求,人们对目标是有取舍和选择的,选择的是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被认为最有价值的目标;舍弃的是被认为没有价值和价值不大的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取向,由此产生了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凡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都是有价值的。

凡是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都是有价值的。

(三)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变革,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诸多价值观得到升华,但也出现了各种价值观的冲撞,引起了价值坐标的震荡。

耻言理想,蔑视道理,躲避崇高,告别革命,拒斥传统,不要纪律的言论时有出现。

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又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出现这样一些错误扭曲的价值观点,是不足为怪的。

应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中,在国家需要的交叉点上,找到自己有价值的生存位置,变消极为积极。

结束语: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世界观是我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具有决定性作用。

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

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观与价值观紧密相连,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价值观引导人生走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丰富着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

周恩来同志说: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可谓至理名言,可谓人生真谛,影响深远,意义无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