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政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为虚假就业率提供 了方便 。 3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的应 用
径指标体系,数据 以每年 6 月高校上报 的 毕业生就 业方案 为依据 ,计算 的方 法 是将毕 业生的总 人数 减去未就 业毕 业 生人数 与毕业生 总人数 的 比率 来统 计高校毕 业生初次 就业率 。统 计的就
多而已。 9 2 19 年党 的十 四大提出建立社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 知》( 国办发
[ 04 5 ) : 0 ]3 号 进一步指出:“ 2 建立高等 学校布局结构、发展 规划 、专业设置 、
主管 部 门安排 就业 ;⑤毕业 生 自主创
业;⑥ 自由职业;⑦灵活就业;⑧毕业 生考 取研究 生; ⑨毕业生 出国学习及
就业 统计 和督查工 作 。强化就 业统 计 工作 的领 导责任制 和工作责任 制, 严 格 执 行 教 育 部 规 定 的 统 计 标 准和 要 求。 0 6 ”2 0 年,教育部决定建立就业率
造 假举报 制度 ,并加大就 业率在办 学
陈曦表示 “ 不论 是学生 自主创业还 是 作 为 自由职业者 ,这个统 计主要 是 以
往所不 同的就是增加 了待就业率统计 、 增加 了 自由职业 、灵活就 业两种就 业 方式 。 对此 ,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处处长
会主 义市场经 济体 制后, 为发挥 市场 对人 力资源 领域的 基础配置 作用 ,激 发人 才积极性 ,高 校毕业 生就业 体制
标。 ”为确保就 业率统 计的真实性并保 证高等教育 的社 会形象,教育部在 《 关 于做好 20 年普 通高 校毕业生就业重 05 点_ T作的通知) )中指出:“ 进一步加强
学 生在校 时对学校 提供的 就业去 向作
改革 开始试点 并全 面推广 ,就 业率的
市场信息作用 日益明显。 特别是 19 年 99 大规 模扩招 之后 ,就业 的压力 和高校 办学 模式 的改变 ,使就 业率渐 成评价 高 校办学 的公共信 息和政 府宏 观调控
的重要政 策依据 。
为我 们的统 计方式 。 依 据学 生本人 ”“ 最后 就业状 况和他 个人意向做 的统计, 这个统 计只是反 映毕业 生就业 的动态
指标,不是最终的。 ”这种 以学 生毕业
评估 中的 比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 率的统计及其应用已不断强化。
11 8 发展研究 ,2 0 年 第 1 期 06 0
l 、就 业率政 策的功 利倾 向与高校 办学周期 性规律不相适应
信 息的公共性 相矛盾
必 须建构就 业质量 与就业 率统计相 关
维普资讯
社 会 探 索
完 善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率 政 策
● 张 春 霖
高校 毕业生就 业率 是市场 经济 发
展 和高 等教育 体制改革 的产 物 。近 年 来, 随着高校 扩招 的社会后 置效应 凸 显,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就业难问 题 已成社会 热点, 就业率 问题从社 会 经 济领域进 入高校 ,并渐 成社 会广泛 争议 的焦点 。新近 不断被 媒体披露 的 就 业率造假 又再度 引发 关于就业率 的 热议 。笔者多年从事毕业生工作,想就 就 业率政 策问题谈 几点 看法, 以求指
维普资讯
社会 探索 _
二 、现行 高校毕 业 生就业 率政策
的主 要 问题
量的提高和 内涵式发展 战略 的实现 。
3 、统 计 主 体 的 利 己倾 向 与 就 业率
统 计指 标 体 系,增 强 就 业率 效 用
要 使就 业率政 策充分 发挥作 用就
计 及政策应 用
1 、高校 毕业生就业率 的形成 众 所 周知, 计划经 济时代 我国 高 校毕业 生是 由政 府计划 招生 、分配 就 业,不存在毕业生就 业率 问题 。就业率 最初应用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 是在上世纪 8 年代 中期前后, o 全国创 办 高等职 业教育 ,高 职院校 毕业生 采取 自谋职业的就业机制 。由此,高校毕业 生就业率开始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 、 水平 的重要参 数, 只不过 关注 的人不
招生规模 、办学评估 、经费投入 、领导 班子考 核等工 作与毕业 生就业状 况挂 钩的 管理 制度 和工作机 制 。将毕 业生 就业状 况列 为高 职 院校评估的 核心指
出国工作。未就业主要有 2 种:①未落 实具 体就业 单位或就 业去 向; ②申请 不参 加就业 。在统 计就业率 的 同时对 待就 业率进行 统计 。该统 计办法 与以
业形式有 : ①毕业生通 过学校 与用人
2 0 年 以前 ,高校 毕业生就业率 02
主 要用于 教育和就 业主管部 门 内部通
报 。2 0 年,教育部出台 关于进一 步 03
深 化教育改革,促 进高校 毕业生就 业
工 作的若干意见)( ) 教学 [0 36 ) 2 0 ] 号 首 次将就业 率与确 定高校办学 规模 、优 化 调整高 校设置及 学科 专业结构 、纳 入高校评 估指标 体系 、新增 学位工 作 等相挂 钩。 0 4 2 0 年,国务 院办公厅发出
的 《 关于进 一步做好 2 0 0 4年普通高等
单位签 订就业协议 书, 领取就 业报到
、
高校毕 业生就业率的形成 、 统
证 ,到用人单位就业:②毕业生不通过 学校办理手续,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 直接到用人 单位应聘;③定向 、委培毕 业生 回原单位就 业 ;④部分师 范类毕
业生 回来源地 区, 由地 方毕业 生就业
正。
一
2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的统计
去 向为统计依 据的 指标体系 ,消除 了
现行 就业率 统计 是初次 就业率 统
计,是教育部于 20 年在 2 0 年的指 04 01 标 体系基 础上修订 的,实行 的是 宽 口
统计盲点,增强 了合理性、科学 陛。但 因灵 活就业 缺乏有效统 计凭 证和核查
径指标体系,数据 以每年 6 月高校上报 的 毕业生就 业方案 为依据 ,计算 的方 法 是将毕 业生的总 人数 减去未就 业毕 业 生人数 与毕业生 总人数 的 比率 来统 计高校毕 业生初次 就业率 。统 计的就
多而已。 9 2 19 年党 的十 四大提出建立社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 知》( 国办发
[ 04 5 ) : 0 ]3 号 进一步指出:“ 2 建立高等 学校布局结构、发展 规划 、专业设置 、
主管 部 门安排 就业 ;⑤毕业 生 自主创
业;⑥ 自由职业;⑦灵活就业;⑧毕业 生考 取研究 生; ⑨毕业生 出国学习及
就业 统计 和督查工 作 。强化就 业统 计 工作 的领 导责任制 和工作责任 制, 严 格 执 行 教 育 部 规 定 的 统 计 标 准和 要 求。 0 6 ”2 0 年,教育部决定建立就业率
造 假举报 制度 ,并加大就 业率在办 学
陈曦表示 “ 不论 是学生 自主创业还 是 作 为 自由职业者 ,这个统 计主要 是 以
往所不 同的就是增加 了待就业率统计 、 增加 了 自由职业 、灵活就 业两种就 业 方式 。 对此 ,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处处长
会主 义市场经 济体 制后, 为发挥 市场 对人 力资源 领域的 基础配置 作用 ,激 发人 才积极性 ,高 校毕业 生就业 体制
标。 ”为确保就 业率统 计的真实性并保 证高等教育 的社 会形象,教育部在 《 关 于做好 20 年普 通高 校毕业生就业重 05 点_ T作的通知) )中指出:“ 进一步加强
学 生在校 时对学校 提供的 就业去 向作
改革 开始试点 并全 面推广 ,就 业率的
市场信息作用 日益明显。 特别是 19 年 99 大规 模扩招 之后 ,就业 的压力 和高校 办学 模式 的改变 ,使就 业率渐 成评价 高 校办学 的公共信 息和政 府宏 观调控
的重要政 策依据 。
为我 们的统 计方式 。 依 据学 生本人 ”“ 最后 就业状 况和他 个人意向做 的统计, 这个统 计只是反 映毕业 生就业 的动态
指标,不是最终的。 ”这种 以学 生毕业
评估 中的 比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 率的统计及其应用已不断强化。
11 8 发展研究 ,2 0 年 第 1 期 06 0
l 、就 业率政 策的功 利倾 向与高校 办学周期 性规律不相适应
信 息的公共性 相矛盾
必 须建构就 业质量 与就业 率统计相 关
维普资讯
社 会 探 索
完 善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率 政 策
● 张 春 霖
高校 毕业生就 业率 是市场 经济 发
展 和高 等教育 体制改革 的产 物 。近 年 来, 随着高校 扩招 的社会后 置效应 凸 显,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就业难问 题 已成社会 热点, 就业率 问题从社 会 经 济领域进 入高校 ,并渐 成社 会广泛 争议 的焦点 。新近 不断被 媒体披露 的 就 业率造假 又再度 引发 关于就业率 的 热议 。笔者多年从事毕业生工作,想就 就 业率政 策问题谈 几点 看法, 以求指
维普资讯
社会 探索 _
二 、现行 高校毕 业 生就业 率政策
的主 要 问题
量的提高和 内涵式发展 战略 的实现 。
3 、统 计 主 体 的 利 己倾 向 与 就 业率
统 计指 标 体 系,增 强 就 业率 效 用
要 使就 业率政 策充分 发挥作 用就
计 及政策应 用
1 、高校 毕业生就业率 的形成 众 所 周知, 计划经 济时代 我国 高 校毕业 生是 由政 府计划 招生 、分配 就 业,不存在毕业生就 业率 问题 。就业率 最初应用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 是在上世纪 8 年代 中期前后, o 全国创 办 高等职 业教育 ,高 职院校 毕业生 采取 自谋职业的就业机制 。由此,高校毕业 生就业率开始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 、 水平 的重要参 数, 只不过 关注 的人不
招生规模 、办学评估 、经费投入 、领导 班子考 核等工 作与毕业 生就业状 况挂 钩的 管理 制度 和工作机 制 。将毕 业生 就业状 况列 为高 职 院校评估的 核心指
出国工作。未就业主要有 2 种:①未落 实具 体就业 单位或就 业去 向; ②申请 不参 加就业 。在统 计就业率 的 同时对 待就 业率进行 统计 。该统 计办法 与以
业形式有 : ①毕业生通 过学校 与用人
2 0 年 以前 ,高校 毕业生就业率 02
主 要用于 教育和就 业主管部 门 内部通
报 。2 0 年,教育部出台 关于进一 步 03
深 化教育改革,促 进高校 毕业生就 业
工 作的若干意见)( ) 教学 [0 36 ) 2 0 ] 号 首 次将就业 率与确 定高校办学 规模 、优 化 调整高 校设置及 学科 专业结构 、纳 入高校评 估指标 体系 、新增 学位工 作 等相挂 钩。 0 4 2 0 年,国务 院办公厅发出
的 《 关于进 一步做好 2 0 0 4年普通高等
单位签 订就业协议 书, 领取就 业报到
、
高校毕 业生就业率的形成 、 统
证 ,到用人单位就业:②毕业生不通过 学校办理手续,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 直接到用人 单位应聘;③定向 、委培毕 业生 回原单位就 业 ;④部分师 范类毕
业生 回来源地 区, 由地 方毕业 生就业
正。
一
2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的统计
去 向为统计依 据的 指标体系 ,消除 了
现行 就业率 统计 是初次 就业率 统
计,是教育部于 20 年在 2 0 年的指 04 01 标 体系基 础上修订 的,实行 的是 宽 口
统计盲点,增强 了合理性、科学 陛。但 因灵 活就业 缺乏有效统 计凭 证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