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刀设计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刀具课程(毕业)设
计
说明书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3146班
姓名刘鑫
学号33
指导老师刘伟
成绩
电话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页放置自己的设计任务书--按给定的尺寸画一张准确的零件图,要求标注清晰准确。
)
已知条件
加工零件图如图所示3-38。
材料;45钢 =0。
735 硬度=185220HBS 拉前孔颈+0.1
0拉后孔径+o.027
33表面粗糙
度Ra0.8um 拉床型号L6110.
2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组合式圆孔拉刀,绘制拉刀工作图。
3设计计算过程
设计说明
序号项目计算过程选用结果
1 2 3 直径方向
拉削余量
A
齿升量
f
a
齿数
1
z
直径
x
D
A=
max w min
-d
D=33.027-32=1.027
粗切齿
f1
a=0.08
过渡齿
f11
a=0。
05 0.045 0。
040 齿数=3
精切齿
f111
a=0.02 齿数=4
校正齿 0 齿数=5
Z1=11111
f1
-
2a
Z Z
A
X
(A+A)
=3.73125
粗切齿齿数=3
切削余量为0。
73125x0.16=0。
117
将余量分配到过渡齿和精切齿
f1
a=0。
08 0。
08 0。
08 齿数=3+1
f11
a=0.055 0。
05 0。
045 0.04 齿数=3+1
f111
a=0。
035 0。
02 0.02 0.02 0.02齿数=4+1
校正齿=0 z=5
粗切齿第一刀未切除故粗齿第一部32
A=1.027
f1
a=0。
08
f11
a=0.05 0.045
0.040 齿数=3
f111
a=0。
02 齿数=4
校正齿 0
齿数=5
1
z=3。
73125
f1
a=0.08 0。
08 0。
08 齿数=3+1
f11
a=0。
055 0。
05
0。
045 0.04 齿数
=3+1
f111
a=0.035 0。
02
0。
02 0。
02 0.02
4 5 几何参数
齿距p/
Mm
24
32.16
D D= 32。
32 32.48
59
D D=32.59 32.69 32。
78 32.86
1015
D D=32.867 32.907 32.947 32。
967
32.987 33。
007 33。
027
表4—2得后角4—3 《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
r=15°
al
r=5°
r
b=0。
31。
0
后角拉刀
a=2°3‘4°
a1
b≤0.2粗切齿
a=2° b1=0。
3精切齿
a=1°
a1
b=0.30。
8 校正齿
粗切齿 p=(1.21。
5)
42
=8。
42
精切齿 p=9
精切齿p=6.3
齿数=4+1
r=15°
al
r=5°
r
b=0.3 1.0
a=2°3‘4°
a1
b≤0.2
a=1°
a1
b=0.30.8
p=8。
42
p=9
p=6。
3
6 7 8 9
容屑操形式和尺寸
检验同时工作齿数
分屑槽尺寸
机床参数L6110
形式;圆弧齿背形; 尺寸
粗切齿 p=9 h=3。
5 g=3 r=1。
8 R=5 精切齿 p=7 h=2.5 g=2.5 r=1。
5 R=4
e z =L/p+1=42/9+1=5.67 3
角度槽 n=(1/71/6)
0d =14 n b =1.1 h=0.4 W=90°
弧度槽k n =10
槽底后角 a=min d 90?
sin
10
(0.3 0.7)=6°
公称拉力=100kn 孔径=125mm 花盘=100m 最大行程=1400mm
p=9
e
z 3
表3-41 3-42
10
11
12 检验
前柄
过渡锥与
颈部
检验拉削力:
c q
F F
c
F=f'x
D e
b z k
⨯⨯=195x3。
14x21x4x3
10-=51.433
q
F=100x0。
75kn=75kn
比较可知
c q
F F
检测拉刀强度
min
/
c
F A
σ=
/42
min
(2)
zi
A D h
π
=-=452mm
σ=51433/452=133mp350mp
由表知.025
0.064
33o
m
d-
-
=L1=L3=110mm
过渡锥 l3=110mm
颈部
2
33
d=
2
32
l=
c
F=51。
33
q
F=75
σ=133mp
.025
0.064
33o
m
d-
-
=L1=L3=
110mm
l3=110mm
2
33
d=
2
32
l=
13
14
15
16 前导部与
后导部
长度
两端选用
B型带护
锥中心孔
材料与热
处理硬度
表3-50前导部
4
d=32f7
4
l=50
后导部
6
d=33f7
6
l=25。
2
L=前柄+过渡锥+颈部+前导部+后导部+刀齿部+
后导部=110=32=110=42=25=(9x7+7x9)=440
D=2 d1=6。
3 t1=2.54 t=2
W6m05crv2
刀齿与后导部:HRC6366
前导部:HRC6052
4
d=32f7
4
l=50
6
d=33f7
6
l=25.2
L=440
B型中心孔
17
18 技术条件
绘图
拉刀的各项技术条件参考国标确定
绘制设计图3-19
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