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让主流媒体在行业扎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传播前沿,/
“深耕细作”让主流媒体在行业扎根
◎阮颖王冬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多种媒体渠道迅猛发展,改变了以往媒体行业主流媒体一统夭下的产业格局,传统主流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局和挑战。

本文以提高传统主流媒体生存能力为视角,对我国当前的传统媒体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媒体在“深耕细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媒体机构要在坚持正确导向和新闻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深耕细作”,高度关注新闻产品质量,不断推出精品,让传统主流媒体在新时期的各个行业领域扎根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深耕细作研究
质量是新闻的生命,决定着媒体的生存发展。

在当前的信息多元时代,各种媒体报道呈现出快餐化的倾向,缺乏热度和和深度的资讯信息难以引发关注。

但时代呼唤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深耕细作,采集和传播积极正面的资讯信息是主流新闻媒体应有的使命和义务,需要进一步发扬和传承。

一、传统主流媒体深耕细作的重要意义
时代在变,报道方式和新闻业态在变,但“质量第一”的理念不能变,这就好像工业和农业,其最重要的存在和发展基础就是产品质量。

媒体行业也是如此,媒体资讯生产传播的过程中,内容为王,质量第一,也是行业发展不变的真理,而这都需要深耕细作的支撑。

“深耕细作”已经不单单是媒体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已经成为传统主流媒体转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传统媒体机构在求新、求变、求快的同时,要牢记媒体报道质量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广大记者要不忘初心,保持战略定力,深耕细作,凸显主流媒体职能作用。

深耕细作的重要意涵在于关注品质、精益求精。

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传统媒体深耕细作的呈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新闻产品依然牢牢的把握着舆论主导权,人民群众依然依赖充满社会正能量的传统媒体资讯,更欢迎匠心制作的资讯产品。

而面对媒体渠道的多元发展,记者不仅要做行业的记录者,也要做行业发展的建议者和瞭望者,植根于各个行业,培育专家型的记者和团队作战的能力,深耕细作,继续保持对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视,保持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才能保证新闻媒体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传统媒体记者在植根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统媒体经历着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这种变革也反复冲击着传统媒体行业的信心和耐心。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部分传统媒体记者忽视了植根各个行业发展,深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生产的新闻产品质量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个方面。

1.缺乏融媒体时代新闻人才
经过建国以来的长期发展和积累,我国传统媒体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才资源,但是面对新媒体浪潮的侵袭,传统媒体暴露出人才困境。

严重缺乏既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了解媒体市场运营方式,又熟悉媒体报道的新时代媒体人才。

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工作历练,大部分传统媒体人员的工作能力很难驾驭当前媒体激烈竞争条件下,“深耕细作”的工作要求。

同时,其他媒体机构利用他们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的优势,以更高的待遇吸收了大量的传统媒体精英的加入,并且这一情况有着逐渐加速的趋势,传统媒体的人才短板逐渐显现,支撑“深耕细作”的人力基础难以得到保证。

2.时代发展的短期冲击
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传统媒体的思想比较传统,对于新鲜事物的了解和接受的意愿不强,跟随时代发展的主观能力不足,对媒体多元发展的理解不到位。

造成大部分传统媒体对于新时代媒体的发展和特征认识不足、准备不足,短期内受到了时代发展的迅猛冲击,无法保证新闻质量。

三、强化传统主流媒体记者深耕细作的策略建议
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新闻记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记者就要迎接挑战,做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业内发展趋势的改变。

强化媒体记者植根行业发展的“深耕细作”是提高传统媒体传播能力,推进新闻宣传引领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1.加快转变思想,牢固树立“深耕细作”理念
但随着融媒体技术和业态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各种自媒体的发展对于传统媒体形成了威胁和激励。

面对海量的自媒体信息和数据,逼迫传统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难以再故步自封吃老本,而是要树立扎根行业、深耕细作的理念,深入行业内部,服务行业发展,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有参考意义的新闻产品。


30■新闻前哨2019年第3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传播前沿/
改变以往新闻报道的传统做法,不再毫无特色的转载、摘抄各类新闻讯息。

充分研究各个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积极组织开展独家新闻报道与原创策划,不断提高讯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水平,改变既往的传统采集和传播观念,把深耕精编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依托行业发展、服务行业发展、支持行业发展。

2.强化服务职能,“深耕细作”做好主业
强化舆论导向是传统媒体的重要职责。

传统媒体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传声筒,要服务于党和政府在支持行业发展方面的整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传统媒体的新闻宣传传播力建设,通过深耕细作,强化扎根行业的深耕能力。

首先要为“深耕细作”树立正确的新闻导向,新闻记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全面宣传新时代、新思想和新战略。

围绕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营造和谐健康的舆论氛围。

其次是做好主题报道。

新闻记者要以服务好行业发展为“深耕细作”的主要方向,这也是传统媒体的服务中心、服从大局的重要表现。

三是组织好专项新闻行动。

宣传行业、服务行业的专项新闻行动是传统媒体实现“深耕细作”的的具体举措和具体途径,也是传统主流媒体记者扎根行业实现自我价值和功能的主要表现。

传统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要走入行业中间,了解各行各业的真实情况,做好传统媒体的主业,落实传统媒体的主责。

3.加强人才培养,奠定“深耕细作”队伍基础
扎根行业,“深耕细作”的最终实现归根结底需要靠新闻人才队伍实现,新形势下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主流媒体要广泛开展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学习活动,通过组织举办符合时代需求、紧贴媒体报道实际的培训活动,加强新闻采编、新媒体技术应用、媒体经营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培养一只政策理论水平高、新媒体技术强、网络技术精、工作作风严的专家型的记者人才队伍。

一是要按照行业类别和记者本身特点,专项培养一批了解行业、热爱行业、扎根行业的专业记者,报道行业热点,呼吁行业困难,分析行业发展,成为该行业的传声筒和宣传员。

二是加快传统行业记者职能的转变。

行业记者不仅是行业的记录者,也是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建议者,如在市场监管、应急等行业领域,记者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结合行业特点加快行业记者职能的转变,更好的扎根于行业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媒体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与市场接轨的传媒人才考核制度,为实现“扎根行业、深耕细作”奠定人才基础。

4.狠抓深度报道,凸显主流媒体优势
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传统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记者应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实现深耕细作的重要举措。

一是要让新闻接地气。

行业记者要说出行业人群想说但说不清说不透的话,言行业人所欲言,言行业人所未言。

提高深度报道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二是要创新报道手法。

现在的行业发展深度报道总体上讲求现场感,有故事,可读性。

三是不断创新新闻生产机制。

探索出一套跨部门、跨媒体的选题策划机制和稿件生产机制,生产出更多新闻精品。

5.构建主流阵地,凸显“深耕细作”竞争力
传统主流媒体记者必须积极面对新媒体崛起和受众分化的新挑战,传统媒体要切实加强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努力增强自身在舆论引导新格局下的传播竞争力。

一是完善传播格局。

主流媒体要主动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准备和交融,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形成多媒体渠道协同推进的传播格局。

二是夯实传播基础。

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主流媒体尤其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各类资源,加强物质技术装备建设,为提高传播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平台基础。

三是要增强大数据分析运用能力。

建立内容资源中心,建立线索监控平台、传播效果分析平台、用户数据库等,为选题策划、智能推荐、精准广告投放提供参考。

确保主流媒体在未来竞争中的控制力和主动权。

结语
推进主流媒体“深耕细作”,生产积极健康的新闻产品,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所在和存在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记者的“扎根行业、深耕细作”是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决定传统媒体生死存亡的一场重要攻坚战。

传统媒体记者要在继承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扎根”和“深耕”的重要意义,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强化行业“深耕细作”水平,确保传统媒体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发岀积极各行各业健康的声音,把握主流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林丽萍:《组织理论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11期
[2]刘环璇:《新媒体时代的营销变革》,《电视研究》2012年第3期
[3]高晓虹:《媒体融合新常态下传统媒体舆论引导面临的困境与出》,《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4]陈国栋:《推动融合发展提高传播效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第1期
[5]张百新:《坚持正确导向履行职责使命开启新时代新征程—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论述的几点体会》,《中国记者>2017年第12期
[6]虞爱华:《在深度融合中守好阵地》,《人民日报》2017年6月29日
(荆楚网)
新闻前哨2019年第11期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