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14课《风筝》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融科技、娱乐、文化等要素于一体,是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活动。
本课利用我国每年都会举行的风筝大赛为契机,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文化知识,风筝绚丽多姿、各具风格,正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学生能对风筝的历史、制作等各方面作一些初步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本节课还有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1.材料准备,学生在上课前,老师直接要求学生准备了竹篾及风筝专业纸,学生在制作中,发现缺少了让学生探索材料的能力,例如:竹篾的替代品,筝面的替代品。
2.学生制作风筝时的想法都非常好,如选定自己喜欢的风筝,准备材料进行制作,学生因为捆扎骨架有一定的难度,做的比较慢,而我也因为学生制作得慢,出现的问题多而产生了急躁的情绪,恨不得帮学生去做,我也确实动手做了一些。
但是在课后的反思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确。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也是好事。
如果教师见到错误就包办代替地为学生解决,那学生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学生也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了,更不会体验到自己做事取得成功的乐趣了,再直白一点:课堂的亮点没了。
想明白这些后,我豁然开朗,对于学生
出现的问题也会感到暗暗心喜,因为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就表示他在思考,会想方法去解决。
3.在学生体验了风筝的制作,缺少后续活动,比如放飞风筝、改进风筝、举行校园风筝擂台赛等活动,这些活动能更加完善美术课程,对学生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我相信,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学生将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