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4《大道之行也》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大道之行也
24大道之行也课型
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解释并抄写2遍
2、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话题写一段话。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复备一、新课导入
(齐背《桃花源记》)世界上任何一个
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
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
齐背《桃花源记》,并思考问题
——大同。
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二、自主先学
(一)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①选贤与(jǔ)能
②讲信和睦(mù)
③幼有所长(zhǎng)
④矜(guān)、寡、孤、独、废弃者
⑤男有分(fèn)
⑥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二)教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b.“故人不独亲………”“使老有所终……”中的“人”“使”各统领其下两句和四句,其后一顿;
三、初读课文,读懂文意
(一)借助课下注释,按照类型梳理、归纳本课的重点字、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词。
同时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标示下来。
(1)重点解释:
与,通“举”,选举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学生自读课文,能够读顺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归:女子出嫁
恶:憎恶
闭而不兴:杜绝
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大同:有和、平的意思(二)尝试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遵守“信、达、雅”的要求,灵活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一)、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二)、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a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三)、全文的总括语
2、背诵课文。
指导学生根据层次一层一层地背诵。
四、拓展延伸
讨论:你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哪些地方达到了“大同”社会的要求?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此,我们还应该作哪些努力?
小组讨论解决。
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课堂解决。
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
学生思考讨论课堂交流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