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轮总复习 第2讲近代历史上的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江苏专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三中日本政府大型使节团的出访对其改革有何作 用?指出图四谈判的最终结果。
(3)图四与图一相比,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政治上:使日本主权丧失,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加 剧幕府统治的危机,激化阶级矛盾。经济上:进一步 瓦解了日本的自然经济,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发 展。
(2)作用:进一步认识日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寻找适 合本国的发展道路。结果: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 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 (历史)江苏专版选修1 第2讲 近
代历史上的改革
第2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针对训练1:(2011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 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 业以及许多商业立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 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 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 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 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 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 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 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参考答案】
(1)导致民族危机,激化社会矛盾,激发了争取民族独 立的民族意识;推动社会改革。
(2)特点:向西方学习;借鉴各国的不同优点;规模大, 领域广,涉及经济、法治、文化等方面;政治和思想 方面改革相对滞后;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 化,而是结合国情。
(3)相似:广泛借鉴各国成功的改革经验,实行改革; 同时注意改革和国情结合。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 可行革命书》1902年
材料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 种强有力的刺激”。“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 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 的思想意识时代”。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只可行立宪”的理由有 哪些? (2)据材料二分析维新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 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 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 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理由:立宪是循序渐进的;立宪会使国家安定;立 宪会得到民权自由;立宪不会被野心家所利用。
(2)作用: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 和民族意识;思想启蒙,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 放的潮流,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推动了中国政 治现代化和思想现代化的进程。
[备选题]阅读下列材料: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 来文明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22/3/4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42022/3/42022/3/43/4/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42022/3/4March 4,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42022/3/42022/3/42022/3/4
(3)启示:改革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国家实力决定 其国际地位。
针对训练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 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 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 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 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然则革命者 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 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 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皇上上法滕文公、魏文帝之英明,外采俄彼 得、日本明治之政术……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议, 御门誓众,决定国是,以变法维新,为行政方针,有 违此誓,罚兹无赦。
——摘自康有为《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重大事件对中日两国有何相 似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概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 (3)材料四的主张与材料二有何相似之处?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四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 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 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 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 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 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 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 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 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 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 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 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 启示?
【参考答案】
(1)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 域学习。
(2)经济:国家大力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4)联系:佩里来航带来的冲击,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 日本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走上侵略 扩展的道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打败清朝,迫使清政 府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加深了中国社会危机, 推动了中国开展向日本等国学习的维新运动。
[备选题]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图二事件对日本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