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优化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单元优化提升
一、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线索及历史特征 1.发展线索 (1)文学: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30 年代,浪漫主义文学盛行;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 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20 世纪上半期,现实主义文学 逐渐被具有强烈反传统特征的现代主义文学所取代;20 世 纪以来,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得到迅速发展,成就斐然。
1.(2018·高考全国卷Ⅱ,T34)1836 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 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 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二、科技革命发展对人类思想、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促使人类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推动文学艺术的 发展,文学艺术流派和形式在发生变化。 1.思想方面:19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 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 世纪 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 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盛行。
(2)美术:19 世纪前半期经历了由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的演变;19 世纪后半期,印象画派出现;进入 20 世纪,现代主义美术流派出现。 (3)音乐: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并逐渐走向鼎 盛,民族乐派出现;20 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并为人们 广泛接受。 (4)影视:影视艺术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在信息时 代,影视艺术特别是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3.(2016·高考全国卷Ⅲ,T34)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 美术作品。这 4 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解析:选 D。第一幅作品属于古典主义,第二幅作品属于现 实主义,第三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D 项正 确。
2.文学艺术: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 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 学出现;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 的光与色研究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出现;音乐方面, 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 的歌剧等。
【对点训练】 2.下图《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是画家乔治·修拉的代表作, 作为“点彩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 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他的作品注重以 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为基础进一步融汇( )
⑤现代主义美术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 表现形式。 (3)音乐 ①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音乐具有多元性和民族性。 ②随着历史发展,音乐的大众化和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③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强,音乐由民族走向世界。
(4)影视 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影视艺术的出现。 ②直观性强,普及率高,覆盖面广,雅俗共赏,信息量丰富。 ③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A.浪漫主义的感性热烈 B.印象主义的光色试验 C.现实主义的细节刻画 D.现代主义的变形夸张
解析:选 B。解读图片信息,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 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 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 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画面宁静而和谐。这幅画主要采 用了点彩画法。据此可知,其作品以古典结构为基础进一步 融汇印象主义的光色试验。
2.历史特征 (1)文学 ①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人的主观性,注重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 ②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③现代主义文学客观上表现现实,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④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描写并歌颂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 民,表现爱国主义精神。
(2)美术 ①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主张选择 严肃的重大题材。 ②浪漫主义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不拘泥 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③现实主义注重反映下层人民生活,批判社会现实。 ④印象画派注重光和色的运用。
解析:选 B。在戏剧《钦差大臣》里,一名小官路过偏僻小 城时,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暴 露了他们的丑恶嘴脸。作者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 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黑暗、腐朽、荒 唐,故答案为 B 项。俄国进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在 1861 年改 革之后,故 A 项排除。《钦差大臣》属于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故排除 C 项。材料重在揭露俄国社会的政治黑暗,故排除 D 项。
2.(2017·高考全国卷Ⅲ,T31)右图为 1954 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 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解析:选 C。《婆媳上冬学》是新中国扫盲教育的真实写照, 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故 C 项正确。文人画注重写意, 与材料作品风格明显不符,排除 A 项;20 世纪 50 年代西方 流行现代主义,与材料作品风格不符,B 项错误;材料中作 品描述的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不是作者的艺术想象,D 项错误。
【对点训练】
1.18-19 世纪的欧美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
作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作一无是处,
推崇虚幻的田园生活。这表现了他们( )
A.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
C.对古典主义的推崇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对 18-19 世纪西方文学发展的理解。 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18-19 世纪 是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时期。工业文明带来了环境 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人们的担忧,故选 D 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