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
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5
1.世界文化名人孔子,他的许多思想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借鉴意义,其中他的教育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
A.因材施教B.以礼治理国家C.有教无类
D.以德教化人民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对教育公平意义的倡导,排除。
2.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
以下历史背景和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孔子
B.文景之治——汉武帝
C.民族大融合——宋太祖
D.开创大一统——唐太宗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百家争鸣时期的代表,A选项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B选项排除;宋朝统治时期处于民族政权并立阶段,C选项排除;秦朝开创大一统时代,D选项排除。
3.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是( )
A.孔子B.孙武C.庞涓D.孙膑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项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不是军事家;B项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不是战国时期的;C项庞涓是孙膑的手下败将;D项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
故选D。
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答案】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从春秋开始出现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到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成为以后各个朝代统治阶级所推崇的政治思想。
A符合题意;法家思想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趋势,但是并没有对道德准则产生深远影响,B不合题意;墨家提倡“兼爱”“非攻”的思想,
不符合大一统的历史趋势,并未被统治阶级采纳,在西汉后就消亡了。
C不合题意;道家提倡“无为而治”的主张不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因此没有成为政治思想。
D不合题意。
由此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5.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当时下列哪种思想?()
A.加强法治,中央集权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为政以德,仁政王道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6.对那些没受过教育,又有不良倾向的青年或者家贫子弟,孔子也不歧视他们。
这反映了孔子教育主张中的
A.有教无类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因材施教
D.以“德”教化人民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对那些没受过教育,又有不良倾向的青年或者家贫子弟,孔子也不歧视他们,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材施教是孔子总结出的教学规律;以“德”教化人民是孔子在战争上的主张;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7.孔子的思想记载在
A.《老子》
B.《左传》
C.《论语》
D.《战国策》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ABD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8.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
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智慧”是指( ) 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C.“仁”和“礼”D.实行“法治”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强调个人德行与修养的提升,C项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的主张;实行“法治”是法家学派的主张。
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从熟记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各自的主张,用排除法解答此题。
9.儒家认为爱父母总要胜过爱其他一般的人,爱是有差等的。
墨家则不然,它坚持说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
这说明墨家主张( )
A.仁爱B.仁政C.兼爱D.非攻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墨家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主张“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这是“兼爱”思想;“兼爱”是指不分阶级差别的爱,即平等。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0.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可知,本题要求回答的是秦秋战国时期的在学术和思想领域的成就。
AB属于政治领域,D属于经济领域,只有C属于学术和思想领域,所以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