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A.大熊猫B.鲫鱼C.褐马鸡D.扬子鳄
2、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相同的
C.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
D.生男生女是由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种类决定的
3、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4、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5、下列四种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 B. C. D.
6、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B.青蛙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C.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7、下列哪项不属于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A.用鳃呼吸 B.体内有脊柱
C.身体呈流线型 D.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方向
8、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B.a、e中流的是动脉血
C.体循环的起点为d D.肺循环的终点为b
9、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10、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①酸奶、米酒②食用油、豆腐③酱油、食用醋④火腿肠、牛肉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下列哪项措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是()
A.引进更多外来物种B.制定更完善的法律
C.建立濒危物种库D.建立自然保护区
12、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3、如图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③④⑤组成了玉米种子的胚
B.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①
C.③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
D.一粒完整的玉米粒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14、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维持生态平衡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5、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C.外界→鼻腔→气管→肺 D.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43.16、下列属于种子萌发条件的是()
①充足的光照②适宜的温度③肥沃的土壤
④具有生命活力的胚⑤充足的空气
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④
17、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C.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18、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蝗虫B.兔子啃吃松蘑
C.山羊吃树叶D.人类吃黑木耳
19、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0、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草B.水C.羊D.太阳能
2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
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D.遗传的多样性
22、人一生中身高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成年期D.青春期
23、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
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
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4、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
A.尿素 B.无机盐 C.葡萄糖 D.水
25、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是因为根尖的()活动的结果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D.分生区和伸长区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依赖于动物的传粉,说明动物能促进植物的
__________。
2、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________ 向________过渡的类型。
3、动物类群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类群是__________,它们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__________,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4、鱼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鳃呈现红色是因为鳃丝中布满丰富的
__________。
5、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__________,使面粉发酵产生的_________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垃圾是错放的资源。
下图为某生态农庄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使其变废为宝的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回答:
(1)黑水虻体表具有坚硬的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________动物。
(2)据上图可知,黑水虻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_____、成虫四个阶段,与家蚕发育过程_______(相同/不同)。
(3)处于______期的黑水虻可分解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粪便可作为菜园肥料,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黑水虻属于__________。
(4)综上所述,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可以促进该生态农庄的_______和能量流动。
2、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____(填图中标号)
(2)图____(填图中标号)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生殖。
A与B、C、D 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_____。
(3)善于观察的杨梅同学一眼就认出了[B]是____,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而且她还知道它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____繁殖。
(4)李氏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
它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____]____,
因为它可转化为____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
(5)从培养基中菌落的形态、大小和____可以大致区分出A和B、D。
(6)除F外,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____参与物质循环;
②引起植物和人患病;③与植物共生。
(7)图中的B能产生____,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3、如图是某些微生物的形态图。
请回答:
(1)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组成。
(2)在酿酒、做面包时离不开[]____________,它和[______]都属于真菌。
(3)A与C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A、C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C的细胞中________(选填“有”或“无”)叶绿体。
(4)D依靠__________进行繁殖。
四、实验探究题。
(共1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探究“口腔中淀粉的消化”。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反应时间检测试剂实验结果
A组馒头(整块)+2毫升清水8分钟碘液变蓝
B组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8分钟碘液不变蓝
C组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8分钟碘液变浅蓝
D组馒头(切碎)+ X 8分钟碘液变蓝
(1)表中的“X”应该为____。
表中所设计的各组实验,没有必要的一组是
____。
(2)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选择哪两组编号?____。
(3)B组和C组对照,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时,变量是____。
(4)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条件,同时利于缩短反应时间,设计的各组实验应在____℃的水浴中进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A
4、C
5、B
6、D
7、B
8、B
9、A
10、B
11、D
12、A
13、D
14、C
15、D
16、A
17、D
18、C
19、D
20、D
21、C
22、D
23、C
24、C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繁殖分布
2、鱼类爬行类
3、节肢动物外骨骼
4、毛细血管
5、酵母菌二氧化碳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外骨骼节肢 )蛹相同幼虫分解者物质循环
2、E A 分裂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青霉孢子 D酵母菌二氧化碳颜色分解者青霉素
3、B病毒遗传物质 C酵母菌 D 成形的细胞核无孢子
四、实验探究题。
(共1个小题,共14分)
1、2毫升清水 A组 B组和D组切碎(或是否切碎)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