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题库——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课程标准练功比武(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的生物学学分为( )
A.4学分B。
6学分 C.10学分 D。
12学分
2.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3.”参观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细胞的结构"主题的两项()
A内容标准 B活动建议 C课程标准 D能力标准
4。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A.面向全体学B.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倡导探究性学习
5.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纸笔测验②实作评价③作业评价④成长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
A。
必修课程共4学分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
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1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D。
修习完高中生物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
7.《生物课程标准》与旧“大纲”都提出了“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但课标要求更强调( )
A.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B.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C.发展合作实践及创新能力 D.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8。
在新课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一个层级的是( )
A.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B。
说出细胞由C、H、O、N、P、S等元素组成
C.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
概述核算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于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
A。
分子与细胞 B.遗传与进化
C。
稳态与环境 D.生物科学与社会
10.下列哪一模块是为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而编写的()
A。
分子与细胞 B.生物技术实践
C。
生物科学与社会 D。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哪方面的需要而设计的()A.对生命学科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B.多样化发展
C.形成系统和整体的生命科学观 D.认识生命系统发生发展的规律
12.对高中学生修习生物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
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
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生物:不少于4分(必修)
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
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
13.高中生物课程中由生物学科的核心内容构成的部分是()
A。
必修模块 B。
生物技术实践
C.生物科学与社会 D。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4。
在新课标《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同一层级的是( )
A 。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B。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C.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D.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15.高中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生物学科在流程上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A。
高中毕业不高考:只选修生物校本课程
B. 高中毕业不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修
C.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
D。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16.下列哪一学习水平不应该归入知识性目标的范畴( )
A了解水平 B理解水平 C模仿水平 D应用水平
17.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地评价实验探究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科学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技能。
下列哪项不是评价实验探究能力的内
容( )
A.作出可检验的假设 B.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对象
C.描述观测变量的方法 D.根据实验结果推出实验结论
18.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各校都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因此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你认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主体应是()A.教研组 B.教师 C.学校 D.师生
19.模型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方法,《标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生物模型建构。
而所安排的诸如“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尝试建立()
A.物理模型 B .数学模型 C.物质模型 D .思想模型
2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C、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
D、倡导探究性学习
21.下面的哪一项不是”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的”生态工程”主题的具体内容标准()
A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B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C通过参观或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
D举例说明生态工程的实例
22.下列各项中,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 A.分子与细胞 B.稳态与调节
C.生物科学与社会 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是( ) A。
稳态与调节 B.生物与环境C。
生物技术与工程 D.遗传与进化
24。
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必修课程共有3个模块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
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
D.现实生活应用属于校本生物课程25. 对选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
A。
模块1:分子与细胞
B。
模块2:遗传与进化
C. 模块3:生物与环境
D. 系列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2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可作为生物教学哪方面的课程资源( )
A.学校资源 B.媒体资源 C.隐性资源 D.家庭资源27。
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8请将下列情感目标的学习水平,按由低到高的层次排序()
①领悟(内化)水平②反应(认同)水平③经历(感受)水平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29.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每个(子)模块都含有若干主题,每个主题的组成部分是()A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 B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活动建议
C具体的能力目标和活动建议 D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活动建议
30.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31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
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有( )。
①确定主题,创设情境;②协作学习,操作实验; ③分析总结,综合评价。
④独立探索,设计实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3。
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和教师主导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下面不属这一分类方式的是()
A、体验式探究
B、引导式探究
C、自主式探究
D、结果式探究
34。
教学模式的要素有:教学理论、()、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
A、教学方法
B、教学手段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式
35.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
①纸笔测验②实作评价③作业评价④成长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6.下列选项中不是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的是()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37.( )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科学探究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38.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A、“实践-体验”式
B、“问题-探究”式
C、“情境-陶冶”式D“功能-情景”式
3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逐步构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即注重学生的( )
A.个性化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学生自主发展 D.师生共同发展
40。
下面对规范的教学目标的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
B、教学目标的要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其表述应使用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行为动词
C、教学目标应说明行为条件
D、教学目标应明确表现程度
41.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生物学课程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
和( )两个模块。
A。
稳态与调节 B。
生物与环境 C。
生物技术与工程 D.遗传与进化
42.学生在修满()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A。
3 B。
4 C。
5 D。
6
43.新课程标准建议高中生物学课程每周设置()课时.
A.5-6
B.1—2 C。
3-4 D。
2—4 44.下列哪项不是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内容()
A。
细胞的分子组成 B。
细胞的代谢 C.细胞的增殖 D。
生物的变异
45。
下列哪项不是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
A.遗传的细胞基础
B.遗传的分子基础
C.遗传的基本规律
D.植物的激素调节
46.下列哪项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
A。
核心素养为宗旨 B。
内容聚焦大概念
C。
教学过程重实践 D.教学内容多而杂
47。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A。
生命观念 B。
生活态度 C。
必备品格 D.关键能力
48。
以下哪项不属于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
A.树立生命观念 B。
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C.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D。
获得足够学分
49.以下属于生命观念水平一的是( )
A。
初步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以及生物进化观念
B。
具有物质和能量观
C.具有稳定与平衡观
D。
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和生物进化观念
50。
以下属于科学探究水平一的是()
A.能够使用简单的实验器具
B。
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观察
C。
能够熟练运用工具展开观察
D。
能够恰当选用并熟练运用工具展开观察
51.下列属于社会责任水平一的是()
A.知道社会热点中的生物学议题
B.关注并参与社会热点中的生物学议题的讨论
C.基于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辨别迷信和伪科学
D.制定并践行健康生活计划
52.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生物学课程选择性必修部分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和( )。
A.植物组织培养
B.干细胞与应用
C.生物制药
D.稳态与调节
53。
下列哪项不属是稳态与调节的内容()
A。
植物的激素调节 B。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C.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细胞的分子组成
54.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一个层级的是( )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
B.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C。
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
55.学业质量水平()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
A.二 B。
五 C.六 D.七
56。
学业质量水平()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A.四 B。
五 C。
六 D.七
二、多选题
1。
为帮助学生达成对“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值”这一概念的理解,课标建议开展的教学活动有( )
A。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提取和分离叶绿素
D。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
2.为帮助学生达成对“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带带相传”这一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课标建议开展的教学活动有()
A。
运用模型或视频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B. 搜集 DNA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C。
制作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D.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3。
为帮助学生达成对“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课标建议开展的教学活动有()
A. 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B。
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和比较不同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设计保持和提高某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4.在《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中包括4个较为具体的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B. 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
C. 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D。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不用关注
5. 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就业,以及满足一部分学生选择从事科学研究的需求。
为便于各地区和学校设计有针对性的、适合当地教学条件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课程的选题及设计实施建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修课程包含现实生活的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和学业发展基础等三个方向的多个拓展模块
B. 学业发展基础部分包括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与人类基因组等内容
C.对健康生活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健康的生活知识,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观
D. 选修课程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进行课程设计,不得自主开发校本课程
6.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涉及的是( )
A生物科学知识 B科学探究能力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 空间想象能力
7.设计生物课程标准依据的理念有( )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8.不同的知识在学科中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同的,人们通常把某学科中最具价值的知识称为这个学科的“基石”。
那么,可以称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的是( ) A.细胞学说B.进化论C.克隆技术D.遗传定律
9.下列哪些教学评价方式,新课标中具有,而原大纲中却没有()
A。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B.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C.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D.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10.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的建议涉及下列哪些方面( )
A。
教科书的容量 B。
教科书的基本标准
C.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D.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11。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
A. 学科素养为核心
B. 课程内容少而精
C。
教学过程重实践 D。
学业评价促发展
12.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生物学核心素养()
A.生命观念 B.科学思维 C.科学探究 D。
社会责任13.基于高中生物新课标的高考命题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注对学生在新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考查B.关注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考查
C.关注对科学探究与理性思考协同发展的考查
D.关注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进而关注学科知识对学生核心素养影响14. 基于高中生物新课标的高考命题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要求进行
B.命题必须注意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试题与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
C.命题必须以生物学核心素养、学科教学内容和真实问题情境等要素组织命题D.试题立意不仅是考知识,而是通过感悟、体验,考查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形成、建构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15。
基于高中生物新课标的高考命题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情境设定应尽量真实,情境设定尽可能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
B.命题的问题指向要明确,尽可能清晰、直接,确保题目的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C.根据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要求,设计对学习内容的考查要求层次
D.试题要能够测量出不同素养水平学生的表现,并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
16。
生物学是( )、()、()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A。
农业科学 B.医药科学 C.环境科学 D.地理科学
17.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 )和()的科学.
A.生命现象
B.生命活动规律 C。
生物习性 D。
生态环境
18.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 )、( )和( ).
A。
生命观念 B。
科学思维 C.科学探究 D。
社会责任
19。
分子与细胞模块包括()、( )、()和( )等内容。
A.细胞的分子组成 B。
细胞的代谢 C.细胞的增殖 D。
细胞的结构
20。
以下哪些属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事项()
A.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B。
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 C.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
D.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以下哪些属于更好开展实验教学的建议( )
A.实验设计应该多样化
B。
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试验
C。
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
D.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23.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资源可采取哪些行动()
A.广泛利用媒体资源
B.积极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C。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
D.积极利用社会上的生物学课程资源
24。
校本教研活动具有()特点.
A.针对性强 B。
实践性好 C。
互动充分 D.活动次数多
25。
选修性课程是为()、()和( )设置的。
A。
满足学生兴趣 B。
满足学生升学要求
C。
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D.满足成绩要求
三、填空题
1、课程的基本理是:、、、。
2、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
每个模块学时、学分。
3、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
教师应注意评价和评价相结合, 评价和评价相结合.
4、学习、学习、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
5、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和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彼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6、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思维、思维、思维和思维等.
7、课程目标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初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
8、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即、和.
9、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它包括、、和四个方面。
10、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通常涉及:、、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1、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型、问答型、学导型、型、型五种类型.
12、生物课程标准包括、、、四部分。
13、知识性目标水平的要求为水平,水平, 水平。
14、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内容包括 , , , ,五部分.
15、遗传与进化模块主要是从水平和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16、《标准》是高中阶段生物学教学的。
《标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倡导学习,重视生物科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17、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与三个方面
18、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实事求是地和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
19、评价应以《标准》为依据,根据和具体的进行,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0、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的一门学科。
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21。
生物学是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2.从、、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是本课程的设计宗旨和实施中的基本要求。
23.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24.高中生物课程分为三个部分。
25。
必修部分包括两个模块.
26. 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27。
学业质量是以本学科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28.命题应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指向生物学的发展水平。
29.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的生物学学分为。
30。
每个学生必须完成2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共学时.
31.本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重视评价的、、促进作用.
32.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以有利于学生生物学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
33。
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34.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
、。
(写出两个即可)
35。
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36. 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37. 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38。
生物学是全体高中学生必修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通过基础。
39。
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
40. 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 41.选择性必修包括 、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
42。
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43。
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 . 44.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包括 、 、 、 。
45.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追求 的原则,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模块内容聚焦大概念、精简容量、突出重点、切合年龄特点等. 四、简答题 1.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 3.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4. 生物学课程设计的依据 5. 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包含哪几部分? 6. 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包含哪几个模块,各为几学分? 7.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部分包含哪几个模块,各为几学分? 8.新课程标准在教材内容选择方面的建议 9。
新课程标准围绕地方和学校实施生物学课程,提出了哪些建议? 10。
列举五个选修部分的模块 11。
简述学科核心素养的地位 12.简述必修课程的作用 13。
简述评价的作用 14.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应该形成哪些生命观念? 15。
简述生物学的内涵 16.简述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17。
简述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含义 18。
简述课程内容的内涵 19。
简要概述必修部分的学分及每个学分教学学时设置 20.简述学业质量标准的含义。
21.高中生物学选修部分涉及哪几个方向? 22。
实施新课标的教学建议 23.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24.课程评价方法包括哪些? 25.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程序 附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B 3.B 4。
C 5。
A 6。
C 7。
C 8。
A 9.D 10。
B 11。
B 12.B 13。
A 14.C 15.A 16。
C 17。
B 18。
B 19。
B 20.B 21.C 22 。
A 23。
D 24。
A 25.D 26.C 27。
D 28.D 29.A 30。
B 31。
A 32.D 33.D 34。
C 35.A 36.C 37。
A 38。
D 39.B 40。
A 41.A 42.B 43。
D 44.D 45。
D 46.D 47。
A 48。
D 49。
A 50.A 51。
A52.D 53.D 54。
A 55。
A 56。
A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 6。
ABC 7.ABCD 8。
ABD 9。
ABCD 10.BCD 11.ABCD 12。
ABCD 13。
ABCD 14.ABCD 15.ABCD 16.ABC 17.AB 18。
ABCD 19。
ABCD 20.ABCD 21。
ABC 22。
ABCD 23。
ABC 24.ABC 三、填空题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 2、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6,2 3、终结性、形成性、定量、定性 4、自主、探究性、合作 5、接受、探究 6、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批判性、发散性 7、课程标准 8、假设、观察、实验 9、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