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人工造林更新和管护的措施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治理基层建设与和谐现代林业人工造林更新和管护的措施探讨
付常明
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黑龙江 牡丹江 15751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被大量的消耗。
所以为了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我国已经实施了天然林的保护工程项目,进而能够给林木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达到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同时,人工造林的作用也显现出来,成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将针对人工造林更新中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林业;更新;造林;措施;探讨
森林采伐是取得木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其真正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取得木材,主要的意义还是能够更好的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以便更好地维护和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和功能,有效地改进森林的组织结构和提高森林的质量,更好地促进森林的更新改造,提高森林的自然生产力。
所以,森林的更新是为了能够使森林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因此,森林采伐后必须进行有效地更新。
如果为了贪图一时的利益而不去更新,就会有后续无林,无林可采的严重后果。
同时,如果只是从更新造林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森林的开采和国民经济发展及其对于其他森林的防护作用,则更新就会失去原动力。
所以,对于森林资源既要有效的进行开采也要适时的进行更新防护,只有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更新造林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这三种更新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整个的更新造林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人工更新是根据人们的意愿来调节树种,有效地发展目的树种或优势树种,加速森林的恢复和生长,保证森林的质量。
所以,人工更新在世界上都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人工造林的方式
人工造林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将苗木、种子或者其他材料在造林地上进行种植的一个过程,根据不同的造林地所具备的土质特征和气候条件,一般分为人工造林和更新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隶属于同一个范畴内,充分利用土壤和气候条件,实现对树木的有效更新和防护作用。
在森林的维护和更新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和天然更新相结合。
根据不同立体条件和生长情况,采取不同的更新方式,在采伐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幼树。
其次是严把质量关,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设计工作。
主要包括设计时要严格执行设计规程,设计密度要
充分体现立体因子,林种和树种这三大主
导因子。
同时分布要均匀,对调查设计造
林地选择要适当,要做到适地适树,合理
安排造林树种。
因地制宜地设计更新方式,
在适宜的立体条件下,要优先考虑人工促
进天然更新,力争降低资金的投入。
二、合理规划造林环节
合理整地是造林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是在上一年的雨季整地,次年再进行
造林,也可以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
季一边整地一边造林。
在整地的过程中,
方法和规格的确定,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
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
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坡
以上的地段要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
上
坡中部及二百米以下的地方要采用鱼鳞坑
和水平阶整地。
上坡下部的地段要采用窄
幅梯田整地。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整地,都
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
案进行施工。
三、要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
一般雨季是造林种植的最好时机,尤
其是裸根苗造林,若是能够在栽培后下雨,
并且能够有连续的几天阴天,就会对提高
造林成活率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同时,在
一般的情况下,造林的时间最好是安排在
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是在栽培当
天的暴晒时间。
再加上经过一个夜晚的缓
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于提高
造林成活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也
要忌在无降水或者降水不多的时期强栽等
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
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睛不栽”[1]。
四、提高造林技术
在造林技术方面同样也很重要。
首先
要掌握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
坡的中上部,穴状或者鱼鳞坑整地,密度
方面可掌握在每亩二百到三百株;花椒一
般栽培在地堰、水平阶或者梯田成片栽植,
栽植在地堰的株距两米左右。
如果要用容
器苗造林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起苗的时候,应该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
土,尽量避免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
拔苗起苗。
二是在栽植时应该注意栽植深
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米,一
定不要将营养袋露在外面。
三是栽培前一
定要撕破袋底。
裸根苗造林的时候,在起
苗的前一天圃地要进行灌水,起苗时一律
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
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
草袋包装,做到随起、随运、及时栽植[2]。
五、加大造林后保障力度
造林后的管护工作是提高成活率的重
要保障,所以在造林后必须要及时地进行
管护,加强栽植后苗木田间的管护工作,
此项工作也是保障成活率的关键一环。
成
活率和保存率的高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
因。
一是由于树木不能达到该地的自然条
件要求,造林时不按照树种的生活习惯来
进行合理的配置,使成活下来的苗木有大
量死亡的现象,有的长成小老树,没有明
显的主干,生长不良,对成树有很大的影
响;二是造林后管护工作差,常言道三分
造七分管,造林后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合
理的赋予,造林将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
存率,首先要适地适树,把好苗木关,然
后加强造林后的管护工作,及时抚育,严
禁放牧和割烧柴,防治病虫害,加强防火
工作。
提高设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对调查
设计人员实行定期的培训和定期考核。
坚
持合理的采伐,因地制宜地确定采伐方式,
保护好幼苗,实现采育结合。
同时更新作
业也要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护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有
效地实现造林更新,让森林资源在国民经
济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吉辉,王伟.加快森林后备资源
培育[J].林业勘查设计,1998(1):47-48.
[2]韩友志,李平.影响我国人工造
林质量的因素及技术措施[J].防护林科
技,2008(2):70-71.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