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统一建筑规范 第二卷 结构设计要求(第16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卷结构工程设计规定
第16章结构设计要求
注释:本章已经被全部修改。

第I部分一般设计要求
1601 适用范围
本章规定的一般设计要求适用于本所规范规定的全部结构。

1602 术语
下面术语在本规范中的定义:
容许应力设计(也称为工作应力设计),是一种根据不超过规定容许应力的容许应力组合在构件中产生的计算应力,来确定结构构件尺寸的设计方法。

室外阳台,是指从结构及其结构支撑突出出来的没有附加独立支撑的外部楼面体系。

恒荷载,是由全部材料和固定到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设备的重量构成的。

露天阳台,是一种由邻接结构和/或标杆、支柱或其他独立结构至少支撑在相对两边的外露楼盖。

设计极限荷载,是一种按1606~1611中规定荷载和荷载调整的乘积。

见1612.2 关于设计极限荷载组合。

极限状态,是结构或构件被判定处于一种预定功能不再有用(适用性极限状态)或不安全(强度极限状态)的情形。

(极限荷载:结构的变形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

当荷载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不再增加荷载变形也会继续增大,这时结构丧失了进一步的承载能力,这种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此时的荷载是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极限,称为极限荷载。


活荷载,是由于使用或占用建筑物或其他机构产生的那些荷载,不包括恒荷载、结构荷载或环境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雨荷载、地震荷载或洪水荷载等。

活荷载
荷载抗力调整设计(LRFD),是一种在构件受到全部容许荷载组合达到不适用极限状态而采用荷载及抗力调整确定结构构件尺寸的设计方法。

该术语―LRFD‖在钢结构和木结构设计中使用。

(它是根据各种可能的极限状态计算出构件的标准强度,用该标准强度乘以抗力调整确定设计构件的承载力,并将构件的承载力与构件的结构分析内力值进行比较。

它还引进了可靠度概念,采用本方法设计的各种构件将具有较为一致、平均和协调的安全性和可靠度。


强度设计,是一种由不超过要素构件强度的要素荷载组合计算在构件中产生力,来确定确结构构件尺寸的设计方法。

―强度设计‖术语在混凝土砖石结构设计中使用。

1603 符号
D=恒荷载。

E=在1630.1中列出的地震荷载。

E m=在1630.11中列出的估计撞击结构上的最大地震力。

F=流体产生的荷载。

H=土壤和土壤水分侧向压力产生的荷载。

L=活荷载,不包括屋顶活荷载,包括任何容许活荷载折减。

Lr=屋顶荷载,包括任何容许活荷载。

P=蓄水荷载。

S=雪荷载。

T=自应变力和由于温度变化、收缩、水分变化、构件原料塑性变形、沉降差产生的位移或各种综合因素导致的收缩或膨胀作用力。

W=风压产生的荷载。

1604 标准
列入下面的标准已经被认证(见3504)
1、抗风设计
1.1、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7,第6章,建筑物和其他构筑物最大设计荷载。

1.2、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EIA(电子工业联合会)/TIA 222-E,钢制天线塔和天线固定架的结构标准。

1.3、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NAAMM FP 1001,金属旗杆荷载设计指导性规范。

1605 设计
1605.1 一般要求。

建筑物和构建物及全部组成部分的设计和建筑都包含在本规范详细说明中,所有的荷载列入第16章和本规范中其他部分,组合与1612部分一致。

依据强度设计、荷载及抗力调整设计和安全应力设计方法进行设计,采用适用材料章节进行设计也可以。

例外,除建筑部门官员另外提出要求以外,所有建筑物及其构件均按照本规范第23章中相应这部分要求的传统轻型框架结构要求建造。

1605.2 合理性。

采用的任何建筑结构方法都是依据结构力学原理进行示构分析为基础的。

这种分析将形成一个从全部荷载和施加力产生原点到抗载构件之间可能转移的完整通道体系。

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规定增加结构体系抗力构件上由侧向施力中心和抗侧力体系支撑中心间偏心扭矩产生的力。

对地震设计的意外转矩要求,参见1630.6。

1605.2.1 水平剪力分布
在考虑横向支撑体系或横隔板支撑的情况下,总侧力将与他们的支撑成比例地分布到抗侧力体系的各个纵向构件上。

假定他们对体系作用的影响在设计中已经被考虑并作出规定,支撑构件可不作为抗侧力体系的一部分而被并入建筑物中。

规定将增加结构体系抗力构件上的由于侧向力施加中心和抗向侧力体系支撑中心之间的偏心产生的扭矩引起的扭力。

1605.2.2 抗倾覆稳定性。

设计每一个的结构都均具有抵抗由本章规定的侧向力引起的倾覆作用。

参见1611.6 挡土墙、1615风和1626地震部分。

1605.2.3 锚固。

从屋顶到墙和柱及从墙和柱到地基的锚固将提供抵抗由施加规定的力产生的上拔力和滑动力。

砖混结构墙被锚固到地面、屋顶和其他结构构件上,提供墙体的侧向支撑。

这种锚固将提供抵抗本章规定但不小于1611.4要求的最小侧向力的直接连接能力。

另外,在第3和4地震区,用预埋条把膈膜板绑扎或挂在加强钢筋周围或其他端头上以便有效地把力转移到加强钢筋上。

所设计的墙体具有抵抗锚固之间弯曲的能力,锚固间距大于4英尺(1219mm)。

空心砖砌体墙或空心墙锚固预埋在墙体加强水泥结构构件中。

参见抗震设计要求中1632、1633.2.8和1633.2.9部分。

1605.3 构架吊装。

墙体和构架要按照设计要求准确竖向吊装。

1606 恒荷载
1606.1 一般要求。

恒荷载将在1602和本部分详细说明。

1606.2 分隔荷载。

在改变办公楼和其他建筑物分隔位置时必须设计支撑。

除外其他荷载外,均布恒载等于每平方英尺楼面面积20磅(psf)(0.96KN/m2)。

例外:通道地面必须设计支撑,其他恒荷载按照不低于10psf(0.48KN/m2)均匀分布。

1607 活荷载
部分1607 —活荷载
1607.1 一般要求。

活荷载是根据预期准备使用或占用而不低于本部分要求的最大荷载。

1607.2 活荷载极限分布。

使用荷载条件设计的结构构件是连续产生最大剪力和弯矩。

这种要求必须和1607.3.2和1607.4.2及其他适用部分要求相一致。

1607.3 楼面活荷载。

1607.3.1 一般要求。

楼面将依照列表16-A列出的单位活荷载进行设计,这些荷载将作为以每平方英尺水平楼面英镑数为单位的最小活荷载采用。

这些荷载是在设计表中列出占用的建筑物和这部分没有列出用途但假定至少等于产生或提供相似荷载量的荷载。

在楼面设计中确定的实际活荷载比列表16-A中列出的活荷载数值更大。

这些实际活荷载在这样的建筑物或其中部分建筑物设计中使用。

特殊条款适用于机器设备荷载。

1607.3.2 均布楼面荷载分布。

这里的均布楼面荷载仅限于相邻和交错跨上全部活荷载相结合的全跨度上所有恒荷载。

1607.3.3 集中荷载。

在表16-A中列出超过21/2平方英尺(762 mm)空间规定采用集中荷载设计的楼面,超过其他空载楼面的集中荷载产生的应力比按照均布荷载要求设计楼面载荷产生的应力大。

规定车辆使用或存储产生集中荷载的区域,是由无均布荷载的中心部位间隔5英尺(1524mm)的两个或多个荷载组成。

除均布活荷载之外,每个荷载是在20平方英寸(12903mm2)面积承载的集中荷载超过2000磅(8.9kN)的楼面体系设计的不带维修或加油的私人汽车库容纳的最大车辆总重量的40%。

1607.3.4 特殊荷载
在表16-B列出特殊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荷载规定。

1607.3.5 活荷载位置
每个商业或工业建筑的楼面及其中组成部分的活荷载,按照业主申请的每个楼层部分占有的显著位置的活
荷载设计,并使用永久性金属标记标出占用者不允许拆除或损坏外观这些建筑物的公告。

建筑物的占用者负有保持实际荷载小于容许限度的责任。

1607.4 屋面活荷载
1607.4.1 一般要求
屋面将按照表16-C列出的单位活荷载Lr进行设计,假设这些活荷载竖向作用于预定水平面区域上。

1607.4.2 荷载分布
在结构构件设计中所涉及的连续产生的屋面均布荷载,被限定在相邻跨度和交错跨度上与屋面活荷载组合在一起的全跨度上的所有恒荷载。

例外
屋顶均布荷载不小于20psf(0.96 kN/m2),这里的荷载组合包括需要更大构件或连接件的雪荷载,交跨荷载可不予考虑。

如果为整跨上设计的全部恒荷载与下面叠加荷载结合,应考虑像屋顶支撑和整饰、屋顶结构件这样的轻金属预制构件板连续产生的情况。

1、雪荷载与1614部分一致。

2、屋面均布活荷载Lr表16-C全部跨度中列出。

3、在辅助支撑跨度上放置2000磅(8.9kN)集中重力荷载Lr产生的最大应力比构件中在200平方英尺(18.58m2)面积上采用均布活荷载产生的最大应力还要大。

这种集中荷载在构件上放置的长度将超过沿跨度方向21/2英尺长(762mm)。

这种集中荷载不得在一个以上跨度上同时出现。

4.水堆积执行1611.7部分规定。

1607.4.3不平衡荷载
不平衡荷载被用在荷载将导致更大构件或结构的地方。

桁架和拱形结构设计,如果这种荷载产生相反应力,具有抵抗位于半跨部位的单位活荷载产生的应力的能力或者在任何部分产生比由规定的单位活荷载在整个跨度上产生的应力更大。

对于这些由预应力外壳、外加框或实体组成的结构,任何一点荷载产生的应力会被分布到整个预应力外壳范围,不平衡单位活荷载设计案50%折减。

1607.4.4 屋面特殊荷载。

用于特殊目的屋面将按建筑主管部门批准的适合的荷载设计。

设计的花房屋面钢筋、桁条和缘将承载除均布活荷载之外的最小100磅(444.8N)的集中荷载。

1607.5 活荷载折减
用表16-A 列出的楼面活荷载和表16-C方法2设计,超过150平方英尺(13.94 m2)的支撑构件上(包括平板)的活荷载可以折减。

但公众聚集场地和按下面方程计算的活荷载超过100 100 psf (4.79 kN/m2)楼面除外:
R = r (A –150) (7-1)
对于SI:
R = r (A – 13.94)
承载一层楼面的构件折减不超过40%,其他构件或按照下面方程计算的R折减不超过60%:
R = 23.1 (1 + D/L) (7-2)
由表16-A列出的楼面单位活荷载和表16-C,方法2列出的屋顶单位活荷载确定的设计活荷载,可以在任何超过150平方英尺(13.94 m2),括平板、除公共装配场地和活荷载超过100 Psf (4.79kN/m2)以外的楼面的支撑件上折减,按照下面公式进行,折减不能超过只从一层楼面接受荷载的40%,其他构件或按照公式:R = 23.1 (1 + D/L) (7-2)计算R值的60%:
R = r (A –150) (7-1)
对SI:
R = r (A – 13.94)
式中:
A=由构件支撑的楼面或楼顶面积,(m2)。

D=由构件支撑单位面积(m2)的恒荷载。

L=由构件支撑单位面积(m2)的活荷载。

R= 按百分率计的折减。

r=楼面折减率=0.08%,见表16-C楼面部分。

除非在柱上设计的活荷载可以减少20%,否则储藏荷载超过100 psf (4.79 kN/m2)时不折减。

对于储存承载能力小于9人的私人汽车的车库,或荷载折减不超过40%。

1607.6 楼面交替活荷载折减
按照交替方程(7-1),表16-A中列出的单位活荷载根据方程(7-3)在任何构件,包括拥有400平方英尺(37.2m2)作用面积的平板进行折减。

01
15(0.25)L L A =+
(7-3) 对于SI: 011[0.25 4.57(
)]L L A =+ 式中:
AI=作用面积,以平方英尺计(m 2)。

作用面积A1是柱支撑面积的4倍,是横梁支撑面积的2倍,与双向板面板面积相等,与预制T 型横梁跨度和全缘宽度乘积相等。

L=由构件支撑的每平方英尺(m 2)面积折减设计活荷载。

Lo=由构件支撑的每平方英尺(m 2)面积未折减设计活荷载。

对于接受从单一水平面荷载,单位活荷载折减不少于单位活荷载L0的50%,对于其他构件单位活荷载折减也不低于单位活荷载L0的40%。

1608 雪荷载
雪荷载按照第16章,第II 部分确定。

1609 风荷载
风荷载按照第16章,第III 部分确定。

1610 地震荷载
地震荷载按照第16章,第IV 部分确定。

1611 其他最小荷载
1611.1 一般要求
除本章指定的其他设计外,所设计的构件必须具有抵抗本章规定荷载和表16-B 中列出的特殊荷载的能力。

1611.2 其他荷载
建筑物和其他结构及其组成部分设计具有抵抗由于应用流体压力,F ,横向土压力,H ,积水荷载,P 和子应变力,T 产生的所有荷载能力。

参见1611.7屋面积水荷载部分。

1611.3 冲击荷载
冲击荷载将包括任何出现冲击荷载的机构设计中。

1611.4 砖混结构墙锚固
砖混结构墙将按照1605.2.3部分要求进行锚固。

这种锚固将能抵抗比本章规定风荷载或地震荷载等大的在1612.2或1612.3部分的荷载组合或每英尺墙最小280磅的横向力(4.09kN/m ),用E 替代。

1611.5 内墙荷载
内墙、永久隔离墙和超过6英尺(1829mm )高的临时隔离墙设计应具有承载竖向作用于墙上的不低于5psf(0.24kN/m 2)的总荷载能力。

在5psf(0.24kN/m 2)荷载作用下墙体偏差(斜)不得超过墙体跨度的1/240(易碎装饰)和1/120(柔性装饰)。

参见表16-O 抗震设计要求部分,这部分要求有更多限制。

例外:
柔性式、可折叠式或便携式隔离墙不需要符合荷载和偏差要求,但必须按照本规范中的规定锚固到支撑结构上。

1611.6 护土墙
应依照一般工程实践要求,所设计的护土墙应具有抵抗护土材料的侧压力产生荷载的能力。

护土墙表面是水平的,所设计的荷载,H 相当于由每英尺深度不少于30PSF (4.71kM/m 2./m )液体重量所施加的力,持有深度等于护土深度,增加的荷载等于液体压力。

1611.7 积水
在长期恒荷载偏转作用下,所设计的全部屋顶必须保持足够的斜度或拱度确保排水畅通或抵抗积水荷载,p ,按照1612.2或1612.3部分荷载组合。

积水荷载包括任何来源的水堆积,包括雪。

参见1506部分和表16-C 、注释3、排水斜坡。

参见1615部分斜坡标准,
1611.8 水压提升
所有的地基、平板和其他受到水压影响的墙基设计必须具有抵抗均布提升荷载的能力,该荷载F 等于总液体压力。

1611.9 抗洪水建筑(结构)
参见附录第31章第I 部分,明确采用的抗洪水结构技术要求。

1611.10 直升飞机场和直升飞机着陆区域
除本章其他设计要求外,直升飞机场和直升飞机着陆区域将按照下面荷载及1612.2 或 1612.3组合进行设计:
1.恒荷载加上直升飞机实际重量。

2.恒荷载加上单个集中冲击荷载L,每平方英尺(0.093 m2)保护层荷载:装有液压减震器的满载直升飞机重量大0.75倍或装有刚性刹车起落架的直升飞机满载直升飞机重量大1. 5倍。

3.恒荷载加上均布活荷载L=100 psf (
4.8 kN/m2)。

所需活荷载可以按照1607.5 或1607.6部分要求折减。

1611.11 预制结构
1611.11.1 连接件
每一个装置所采用的预制连接件,除了组成构件的构件部分按照本章要求进行设计情况外,必须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具有提高连接构件强度的能力。

连接件具有抵抗本章要求的提升力能力。

1611.11.2 管路和管道
在结构设计中,预订容许值适用于所有材料,而与管路、管道或其他设备安装无关。

1611.11.3 测试和检查
参见1704 预制构件测试和检查要求部分。

1612 综合荷载
1612 荷载组合
1612.1 一般要求
所设计的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及其组成部分必须具有抵抗1612.2或1612.3部分指定的、第16章第IV部分或第18~23章要求的荷载组合及1612.4部分特殊的地震荷载组合的能力。

1612.2 用在强度设计或荷载抗力调整设计的荷载组合
1612.2.1基本荷载组合。

在采用荷载抗力调整设计(强度设计)中,结构及其全部组成部分都具有抵抗由下面列出的因素荷载组合产生的大多数临界效应:
1.4D (12-1)
1.2D + 1.6L + 0.5(L r或S) (12-2)
1.2D+1.6(Lr 或S)+(f1L或0.8W) (12-3)
1.2D+1.3W+f1L+0.5(L r或S) (12-4)
1.2D+1.0E+(f1L+f2S) (12-5)
0.9D±(1.0E 或1.3W) (12-6)
式中:
F1=1.0(公共装配厂、活荷载大于100psf(4.9kN/m2)和修车场活荷载)
=0.5(其他活荷载)。

F2=0.7(不流雪屋顶结构例如锯齿型屋顶结构)
=0.2(其他屋顶结构)
例外:
1、1909.2混凝土部分因素荷载组合中,荷载组合不包括地震力。

2、砖混结构部分因素荷载组合x 1.1,荷载组合包括地震力。

3、其他因素荷载组合有本规范提供特殊要求。

1612.2.2 其他荷载。

在设计中已经考虑了F、H或T,每个应用的荷载都按照1.3F、1.6H、1.2P和1.2T 增加组合调整。

162.3 采用容许应力设计荷载组合。

1612.3 基本荷载组合。

在这里采用容许应力设计(工作应力设计),结构和全部组成部分将具有抵抗下面列出荷载产生的最大临界效应:
D (12-7)
D + L + (L r or S) (12-8)
E
+(或)(12-9)
D W
1.4
E
±(12-10)
0.9D
1.4
()E
+或或)](12-11)
D+0.75[L Lr S+(W
1.4
除1809.2部分规定以外,采用这些荷载组合不增加容许应力。

1612.3.2 替换基本荷载组合
用1612.3.1部分的规定替换基本荷载组合时,结构及其组成部分将允许按照下列荷载组合产生的最大临界效应进行设计。

当使用这些替换基本荷载组合时,包括W 或E在内的全部组合将允许把容许应力增加
1/3。

D+L+(L r 或S) (12-12)
D L (W )1.4
E ++或
(12-13) D L W+2
S ++ (12-14) D L 2
W S +++ (12-15) D L 1.4
E S +++ (12-16) 0.9 1.4
E D ± (12-16-1) 例外:
1、起重机吊钩荷载不需要和屋面荷载或3/4雪荷载或1/2风荷载组合。

2、30psf(1.44KN/m 2)雪荷载很少与地震荷载组合。

超过30psf(1.44KN/m 2)的雪荷将包括在地震荷载中,但是,需要考虑施工场地、结构和由建筑主管部门认可的荷载持续时间证明可以折减到75%。

1612.3.3 其他荷载
在设计中考虑到F 、H 、P 或T ,每个可用荷载将增加到1612.3.1和1612.3.2部分规定的组合中。

当使用1612.3.2部分规定的替换荷载组合时,包括W 或E 在内的所有组合将允许增加容许应力的1/3。

1612.4 特殊地震荷载组合
在容许应力设计和强度设计中,下面抗震设计要求的特殊荷载组合按照第16章,第IV 部分或第18章~23章特殊要求使用:
1.32+f 1L+1.0E (12-17)
0.9D±1.0E (12-18)
式中:
f 1=1.0公共装配厂、活荷载超过100psf(4.79kN/m 2)、和修车厂楼面。

=0.5 其他活荷载。

1613 变形
任何结构构件的变形不能超过表16-D 中提出的数值,基于表16-E 中提出的调整。

变形标准提出了大多数应用的限制性条件。

在某种意义上材料变形标准没有要求与本部分规定相一致。

拱形要求参见1611.7部分。

按照第23章,第VII 部分要求列出的轻木质框架结构的跨度,将遵守那里包含的设计标准。

混凝土参见1909.5.2.6部分;铝材参见2003部分;玻璃窗参见2404.2部分。

第II 部分 雪荷载
1614 雪荷载
受雪荷载侵袭的建筑物或构建物及其组成部分的设计必须按照建筑主管人员要求,与1612.2或1612.3部分相一致。

必须考虑在山谷、胸墙、屋顶结构和不平坦结构屋顶位移部分的可能产生雪不平衡堆积问题。

在20度斜度以上,超过20 psf (0.96 kN/m 2)的每度斜度上可以按下面方程计算的R s 确定雪荷载折减:
s S 1R 402
=
- (14-1) 对于SI: s S R 0.02440
=- 式中:
R s =按照每度每平方英尺磅数(kN/m 2)计算的雪荷载折减(斜度超过20度时)。

S=每平方英尺磅数计算的总雪荷载(kN/m 2)。

对于替换设计结构,要求采用附录第16章,第I 部分。

第III 部分 风荷载
1615 一般要求
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及其组成部分的抗风效应设计和建筑必须遵守本部分要求。

如果风向水平偏转,临近建筑的屏蔽效应不折减风压。

结构对动力效应敏感,例如当建筑物高宽比例大于5时,对激烈风振,如下行旋风或结冰反应敏感。

任何超过400英尺(121.9 m)高的建筑必须按照批准的国家标准进行设计。

本部分规定不适于受风波作用产生雨水冲刷压力地区的建筑物或基础体系。

遭受这些荷载的建筑物和地基按照批准的国家标准设计。

1616 术语
下面的属于仅用于本部分。

基本风速是在C类暴露地区海拔33英尺(10000 mm)高位置按每年0.02概率测量的最大风速。

B暴露具有建筑物、森林或凸凹不平地面的地形,地面覆盖物从这点开始延伸1英里(1.61 km)或更大面积上至少占20%。

C暴露具有平坦开阔的地形,从这点向周围扩展1/2英里(0.81 km)或更大区域。

D暴露表现为本地区最严重的暴露,基本风速不低于每小时80英里(129 km/h),地形平坦,建筑物任何方向面对大型水体宽度不低于1英里(1.61 km)。

D暴露从海岸线向内陆延伸1/4英里(0.40 km)或10倍建筑物盖度,那种情况都包含市区和郊区。

最大风速是从国家海洋和大气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风速图获得的,通过按时检测固定地点1英里长空气样本获得的连续最大风速的平均值。

孔洞是指建筑物外墙边界上的孔或洞。

所用窗户、门或其他通路均按孔洞设计,除非这样的孔洞及其框架按照本部分规定单独进行详细设计,使构件及其组成部分具有抵抗这种荷载的能力。

半封闭结构或楼层是指孔洞面积占迎风面投影面积的15%以上,占其他面投影面积的50%以下的结构或楼层。

特殊大风区是指当地记录和地形表明50年最大基本风速高于图16-1中显示的风速的地区。

不封闭结构或楼层是指在任何一面上孔洞面积均不低于85%的结构或楼层。

1617 符号和注释
下面大和号和注释仅适用于本部分规定。

C e=组合高度,暴露和阵风因素影响调整在表16-G中给出。

16-H中给出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压力调整。

C q=在表16-H中给定条件下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压力调整。

I W=表16-K中给出的重要性调整。

P=设计风压。

q s=表16-F中给出的33英尺(10000 mm)标准高度上风滞压力。

1618 基本风速
任何地点的最低风速不低于图16-1中显示的风速。

图16-1中指定的那些风速作为特殊风区和当地记录或地形显示具有更大50年最大风速的其他地区,这些高风速值最为其最小基本风速。

1619 暴露
暴露将被指定所设计的建筑物或结构的任何地点。

1620 设计风压
建筑物和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设计风压将由下面方程的高度决定:
(20-1)
1621 主构架体系
1621.1 一般要求
主构架或每个结构的抗荷载体系用方程(20-1)计算的压力和方法1或方法2的压力调整C q来作为设计。

另外,全部结构及其主抗荷载体系均按照1605部分要求设计。

全部结构或任何一个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倾覆力矩均不得超过抗恒荷载力矩的2/3。

在迎风面高宽比不大于0.5和最大高度为60英尺(18290 mm)的全结构,上升倾覆效应组合按1/3折减。

对于整个结构或单个主要抗侧力构件基本倾覆力矩不超过抗恒荷载构件的2/3。

对迎风面、最大高度为60英尺(18290 mm)、高宽比不大于0.5的全结构,上升倾覆效应组合抗恒荷载力矩计算。

超过墙基部分的土层重量习惯于计算抗恒荷载力矩。

6121.2 方法1(正交力法或法向力法)
方法1将用于山墙钢架和任何结构设计。

在正交力法中,假定风压同时按照正交方式作用到全部外表面上。

对屋顶和下风墙来说,C e按照屋顶高度的平均值计算。

1621.3 方法2(投影面积法)
方法2被用于除使用山墙钢架以外的任何不超过200英尺(60960 mm)高的结构上。

这种方法被用在任何低于200英尺(60960 mm)高结构的稳定性鉴定上。

在投影面积法中,假定水平压力按照竖向于结构全部投影面积作用,而且竖向压力同时作用在全部水平投影面积上。

1622 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每个构件及其组成部分的设计压力由方程(21-1)和表16-H中获得的C q值确定,压力竖向作用到表面上。

外部作用力C e值从表16-G中基于屋顶高度和申请结构的全部高度的平均值获得。

每个构件及其组成部分必须按照下了荷载严格设计。

1、对作用在全面积上的构件及其组成部分的构件及其组成部分用C q确定压力。

2、对于不连续局部区域,如角位、屋脊和屋檐用C q值确定压力。

这些风压将作用于10英尺(3048 mm)不连续距离以上或至少结构宽度的0.1倍上,这些局部压力很小。

1621和1622部分风压不用考虑。

1623 开架式塔
建筑和设计的无线电通讯塔和其他构架结构的塔必须具有抵抗本部分规定的风压,乘以表16-H中给出的形状调整。

1624 混合结构
花房、木板屋、农业建筑物或不超过12英尺(3658 mm) 高的围墙按照第16章,第III部分要求设计。

q s 的3/4不低于10 psf (0.48 kN/m2)时可以用方程(20-1)计算q s值替代。

不连续局部压力可以不予考虑。

1625 占用分类
为抗风的设计的结构被放置到表16-K中列出占用种类中的一种。

表16-K中为每种类别列出了价值调整。

第IV部分抗震设计
1626 一般要求
1626.1 目的
这里的抗震目主要是防止主要结构垮塌和人身伤亡,不限制伤害或维修功能。

1626.2 最低地震设计
所设计的建筑和结构及其组成部分最低具有能抵抗本部分规定的地震地面震动效应的能力。

1626.3 抗震和抗风设计
当规范规定产生更大效应的设计时,抗风设计将做出调整。

在本部分给出详细要求和限制,在下面列出引用部分。

1627 术语
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下面定义一些术语。

在有地震震动的位置的基础要考虑其对结构的冲击或该部位的结构带有动态振荡器支撑。

基础剪力, V,是指结构基础上设计的水平力或剪力的总和。

承载墙体系是不带完整竖向承载立体框架的结构体系。

参见1629.6.2.部分。

边界构件是一种在孔洞的角或在剪力墙或横隔板周界的构件。

刚性架构是一种同心或确保抵抗侧力的偏心型竖向钢架体系。

建筑框架体系是一种支撑重力荷载的完整的立体框架体系。

参见1629.6.3.部分。

悬臂圆柱构件是一种在抗侧力体系中圆柱型构件,是固定悬臂的基础,在顶部具有最小力矩容量,在顶部实际上施加的是侧向力。

减震器是一种将侧向力转移到抗侧力体系竖直构件构件。

组成是指建筑、电气、机械或结构体系的部分构件。

设备组成是一种机械或电气构件,或者是机械或电气体系的组成部分。

柔性组成是一种包括附件在内的构件,基本周期>0.06秒。

支撑组成是一种包括附件在内的构件,基本周期≤0.06秒。

同心支撑框架是一种带有组要受到轴心力作用的构件支撑框架。

设计基本地震是一种由场地特殊危险分析或从危险地图确定的50年低于10%概率的地震。

地面房屋震动可使用与场地特征有代表性的动力性质有关的时间关系曲线来表示。

设计基本地震动力效应可以用设计特征波谱表示。

参见1631.2部分。

设计特征波谱是一种用来描述设计基本地震的动力效应的5%等效粘度阻尼弹性特征波谱。

这种波谱在按照1630和1631部分要求进行结构设计时使用。

这个特征波谱可以利用场地基于地质、建筑、地震和土壤特征与特定场合结合或按照图16-3上波谱形态用场地特征调整C a、C v及其重力加速度386.4英寸/秒2(9.815m/s2)乘积创建。

参见1631.2部分。

设计地震力是基于剪力、因素和按照1630部分要求的分布进行最低总强度设计。

横隔板是一种把侧向力转移到竖向抗力体系的水平或接近水平体系。

―横隔板‖ 术语包括水平支撑体系。

横隔板或剪力墙弦是横隔板或剪力墙的边界构件,假定它接受轴向应力,与梁翼缘相似。

横隔板撑杆(阻尼撑杆, 系条, 减震器)是一种平行于外加荷载的横隔板构件,它收集横隔板剪力并转移到竖向抗力构件或在横隔板内部分布荷载。

这样的构件可以接受轴向拉伸或压缩力。

位移,见―楼层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